東庠鄉

東庠鄉

東庠鄉位於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東北部海域,有島礁20多個,除東庠島外全部無人居住,距縣城14千米。面積4.46平方千米。轄8個行政村。葫蘆澳為天然避風良港,客輪通流水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庠鄉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電話區號:0591
  • 郵政區碼:350400
  • 地理位置:平潭
  • 面積:4.46平方公里
  • 人口:1.04萬人
  • 方言:閩語—閩東話—福州話-平潭腔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機場福州長樂國際機場
  • 火車站平潭站
  • 車牌代碼:閩K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經濟發展,漁業發展,計生工作,專項服務,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民國元年,設東庠區,民國10年後屬一區;民國20年改屬二區;民國26年1月,屬一區轄下的東庠保;民國28年9月設東庠鄉,仍屬一區;民國31年8月併入中正鄉;民國33年7月復設東庠鄉;民國38年9月,屬一區;1952年7月屬六區;1956年3月屬中樓區;1958年4月撤區並鄉,仍設東庠鄉;1958年8月改屬流水分社;1961年成立東庠人民公社;1984年9月復設東庠鄉。東庠鄉以漁業為主,素與塘嶼並稱為“金東庠、銀塘嶼”。
東庠鄉東庠鄉

行政區劃

轄南江、澳底、東風、澳星、東進、鱟北、東霞、湖邊8個村委會。以漁業為主,盛產大黃魚帶魚馬鮫魚毛蝦紫菜,有名貴海產品青緣鋸蟹。
東庠鄉東庠鄉

經濟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東庠是個海匪出沒無常、人民生活貧困、 交通閉塞的孤島,經濟以漁業為主,生產工具落後,產量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重點發展東庠門海域的定置網生產,建立國營東庠門漁場,特產金蟳、蝦皮、丁香魚和紫菜,聞名省內外。1963年擁有漁船211條,1036噸位,其中機帆船僅1艘,漁業產量2126噸。隨後發展外海圍繒,漁業生產和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1978年擁有漁船268艘,總噸位1658噸,其中機動船185艘1431噸位,漁業總產量4826噸。改革開放以後,培育以海洋經濟為主的產業群,拓展近海海水養殖,大力發展遠洋捕撈,海洋運輸業發展迅速。隨著漁業的發展,相關的造船廠、機修廠、冷凍廠、水產品加工廠等相繼建立。同時修建了南江和東庠門碼頭,鋪設海底通訊電纜和電力電纜。1995年農村社會總產值1.01億元,工農業總產值8934萬元。漁業總產量8928噸,總產值2630萬元。擁有運輸船40艘2萬噸位,年產值1000多萬元。
東庠鄉東庠鄉

漁業發展

清朝以前東庠就是一個魚貨集散地。清康熙年間是一個汛地。東庠鎮的 西部是農業區,東部是縣重點漁區。50年代至60年代初,漁業生產以近海捕撈為主,海水養殖較少,漁業機械化程度不高,漁船595艘,3343噸位,多為非機動船。1963年糧食總產量2067噸,占全縣總產量的14.1%;漁業總產量7603噸,占全縣的23.3%。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農業生產得到加強,抗旱排撈能力不斷提高。漁業的機械化程度逐步增強,漁業生產開始向外海發展,並拓展國內其他漁場。1978年農業總產值1417萬元,其中漁業產值908萬元。糧食總產量2953噸,漁業總產量1.10萬噸。80年代以後在發展漁農業生產的同時,其他經濟發展迅速。漁業生產貫徹養殖、捕撈、加工相結合的方針,大力發展外海捕撈和遠洋捕撈,灘涂養殖發展迅速,養殖、海帶、紫菜、貽貝等。以水產品加工業為主的鎮、村辦企業迅速發展,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出口產品達10多種,成為平潭縣重要的出口基地。1995年,全鎮擁有漁船524艘,1.34萬噸,已形成3個千畝養殖片,海水養殖面積達2800畝,鎮、村辦企業101家,產品出口的有40多家。全鎮農村社會總產值3.19億元,工農業總產值1.46億元(1990年不變價),其中:漁業總產值5450萬元,工業總產值8237萬元。外貿出口收購總值占全縣出口額的80%。漁業總產量4.13萬噸,占全縣總產量的26.6%。
漁業發展漁業發展

計生工作

專項服務

東庠鄉幹部駐村,開展計畫生育專項服務,是落實計畫生育管理,提高民眾滿意率的重要舉措,也是廣大計生隊伍減輕計生部門工作壓力的有效途徑。它的特點和方法是:責任到人,分類指導,管理到位,服務到家,利益掛鈎。首先,要提高素質,包括幹部的思想、文化素質及計生科普知識。其次,要明確任務,使幹部深入基層,及時把黨和國家的計生政策和法律法規傳送到育齡民眾中去。再次,形成機制,樹立典型,表揚先進,鞭策後進,實行駐村幹部與計畫生育工作同獎同罰,落實責任追究辦法,對計生工作成績突出的幹部要及時予以提拔重用,出現重大失誤的要酌情追究有關責任

地圖信息

地址:福州市平潭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