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國際旅遊島

平潭國際旅遊島

2016年08月23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方案的批覆》至此,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正式步入正軌。努力把平潭建設成為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獨具特色、兩岸同胞嚮往的國際旅遊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平潭國際旅遊島
  • 外文名稱:Pingt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 別名:海壇島、嵐島、麒麟島
  • 行政區類別:省轄管理區
  • 所屬地區:福建省
  • 下轄地區:七鎮八鄉
  • 政府駐地:平潭新區
  • 電話區號:0591
  • 郵政區碼:350400
  • 地理位置:福建東部,毗鄰福清、莆田、台灣
  • 面積:陸392.92,海6064平方公里
  • 人口:43萬(2015年)
  • 方言:平潭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海漁廣場、壇南灣、半洋石帆、東海仙境、海壇天神
  • 機場福州長樂國際機場
  • 火車站平潭站
  • 車牌代碼:閩K
地理環境,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平潭位於福建省東部,與台灣隔海相望,是祖國大陸距離台灣 島最近的地方。平潭,簡稱“嵐”,俗稱海壇,亦稱海山,為福建省管轄的綜合實驗區,由以海壇島為主的126個島嶼組成,是福建省第一大島,中國第五大島,是福建的“馬爾地夫”,同時也是著名的漁業基地。平潭歷史悠久,但開發較晚,島上還保留著大片海島原始建築,優美典雅,天藍海更藍,每年夏天吸引大批遊客前來度假。經過國家的開發現在島上名企雲集,台灣宸鴻集團、台達電子 等企業相繼落戶平潭。現在平潭是中國最特的特區,是個面向全世界的對外開放視窗。
境內地勢低平,中部略高,地形以海積平原為主,南北有孤丘,海岸曲折蜿蜒。有天然淡水湖三十六腳湖,是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年降水量1196.2毫米,年均溫19.5℃。主要礦藏資源有花崗岩、石英砂。縣道經娘宮渡口和全省公路相連。牛山漁場為全省三大漁場之一。有大小碼頭35座,主要漁港有澳前、流水。名勝有國家級海島森林公園、海壇風景名勝區。南壟村的殼丘頭新石器時代遺址、田美村的江繼芸墓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行政區劃

歷史沿革:先秦,屬於閩越地
秦朝二十六年(前221年),平潭屬閩中郡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屬閩越國; 漢武 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屬會稽郡南部都尉。
至漢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福建不設治。始元二年置冶縣,境內屬之。東漢建安元年(196年)冶縣改名侯官縣,縣內屬之 。
東漢建安八年(203年),屬會稽郡侯官都尉。
三國吳景帝永安三年(260年),屬會稽南部建安郡侯官縣。
晉太康三年(282年),析侯官縣東部地置原豐縣,原豐列為首邑,境內地分隸於原豐、侯官。
晉太康三年(282年),屬揚州刺史晉安郡原豐縣。元康元年(291年)晉安郡原豐縣改隸於江州刺史。
南朝明帝泰始四年(468年),晉安郡改名晉平郡南齊建元二年(480年)復名,仍隸江州。
南朝梁天監間(502~519年),原豐與侯官合併,稱東部侯官,境內屬之。
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年),屬東揚州晉安郡原豐縣。南陳永定元年(557年)增置閩州,屬閩州原豐縣;天嘉六年(565年)取消閩州,仍屬東揚州晉安郡原豐縣;光大二年(568年)改晉安郡為豐州,平潭屬豐州原豐縣。
隋開皇九年(589年)東部侯官改稱原豐縣,開皇十二年原豐改稱閩縣,境內則先後隸於原豐、閩縣。
隋朝開皇九年(589年)改豐州名為泉州(今福州),州駐地 原豐縣,平潭屬泉州原豐縣;大業二年(606年)泉州改稱閩州,州駐地閩縣;大業三年(607年),廢閩州,改置建安郡(郡治閩縣),平潭屬建安郡閩縣
唐朝開創道、州、縣三級制。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為建州,平潭屬建州閩縣。武德六年(623年),建州復稱泉州,隸嶺南道,析閩縣置新寧縣,閩縣為州駐地。武德八年(625年)置泉州都督府,改新寧縣為長樂縣,平潭屬泉州長樂縣,州駐地閩縣。
唐朝聖歷二年(699年),析長樂縣南8鄉置萬安縣,平潭屬泉州(今福州)萬安縣,州駐地閩縣;景雲二年(711年),泉州復名閩州,設閩州都督府,萬安屬閩州,州駐地候官縣;開元十三年(725年),改閩州為福州都督府(福州名由此始,此後泉州名即指今泉州)隸屬江南東道;天寶元年(742年)改福州為長樂郡,萬安縣更名福唐縣,平潭屬江南道長樂郡福唐縣。
五代後梁太祖開平二年(908年),福唐縣改名永昌縣。後梁開平三年(909年),王審知稱閩王,閩國貞明六年(920年)升福州為大都督府,平潭地屬之。閩國同光元年(923年),復名福唐縣,均屬福州,州駐地候官縣;
閩國同光三年(925年)十二月,王審知卒,子延翰立,稱威武軍留後,屬之。
閩國天成四年(929年)十月,延翰自稱閩王,十二月被王審知養子延稟所殺,延翰弟延鈞繼,尋封閩王。屬之。
閩國龍啟元年(933年),福州改稱長樂府,改福唐縣為福清縣
閩國天德二年(944年)閩王王延政據建州建殷國,後改閩國,以福州為東都,平潭屬東都福清縣。後漢乾祐元年(948年),福州改稱福州威武軍。後周廣順元年(951年),改福州威武軍為彰武軍,平潭屬福州彰武軍福清縣。
宋朝改唐代的道、州、縣制為路、州、縣制。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福州彰武軍復稱福州威武軍,屬兩浙西南路。雍熙二年(985年)置福建路,領12縣,平潭屬福清縣。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升福州為福安府,定為行都,平潭屬福安府福清縣。
元朝,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行中書省,領路、州、縣。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福安府為福州路,屬福建等處行中書省。元貞二年(1296年)升福清縣為福清州,平潭屬福建行中書省福州路福清州。
明初承襲元制,改路為府。洪武元年(1368年)福州路改福州府。洪武二年(1369年),福清州復為福清縣,平潭屬福清縣。
南明隆武元年(1645年),南明唐王朱聿鍵(年號隆武)稱帝福州,改福州府為天興府,順治三年復原名,屬天興府。
清承明制,雍正八年(1730年),福清縣丞移設於平潭。以海壇島及周圍嶼頭島、小練島、大練島、小庠島、東庠島、牛山島、吉釣島、草嶼、塘嶼析歸福清縣丞管轄。嘉慶三年(1798年)二月二十七日,析原福清縣丞管轄區域海壇島及周圍9島置平潭海防廳,直屬福建 寧福道福州府。
中華民國初期部分實行省縣二級制。
民國元年(1912年),5月5日,閩縣、侯官縣裁撤歸併,稱閩侯府
原縣一切事務均歸福建 閩侯府接收管理。
閩侯府印信於12日啟用, 福州府印信於同日作廢。民國元年(1912年)10月14日,廢平潭海防廳置平潭縣,仍屬寧福道閩侯府。
同年11月,閩縣、侯官縣印又重新啟用。
民國2年3月廢府, 閩縣、侯官縣再次合併為閩侯縣,轄地範圍不變,取兩縣原名首字定名為閩侯縣,仍列為全省首邑,與平潭縣屬東路道(後改名為閩海道)同隸屬東路道。
民國3年(1914年)東路道改名閩海道。民國16年(1927年)廢道,平潭直屬省轄。
民國22年(1933年)11月“福建事變”,在福州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福建劃分4省,平潭屬閩海省。“福建事變”失敗後,民國23年(1934年)7月,國民政府將福建省劃分10個行政督察區,平潭屬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區;民國36年(1947年)至民國38年(1949年)9月平潭改由國民政府福建省政府直轄。
民國38年(1949年)5月6日,平潭游擊支隊攻克平潭縣城,13日再次成立平潭縣政府,屬中國共產黨閩中工作委員會領導。民國38年(1949年)7月3日至9月15日,國民黨73軍和74軍軍部及其51師以及天九部隊占據平潭。
民國38年(1949年)9月23日,再次成立平潭縣政府,屬福建省人民政府第四行政專員公署管轄,駐地林森縣。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平潭仍屬第四專署。1950年4月第四專署改稱閩侯專員公署。1956年6月,閩侯專區撤銷,平潭屬晉江專區。 同年7月21日,經國務院批准,將大扁島(面積4.8平方公里)劃歸福清縣轄。
1959年8月,恢復閩侯專區,平潭屬閩侯專區。
1970年2月17日,福建 閩侯專區 機關由閩侯 螺洲遷莆田, 1971年4月,閩侯專區革命委員會改名為莆田專區革命委員會,
1971年4月,改閩侯專區 為 莆田專區 ,同年5月,改莆田專區名為莆田地區,平潭屬莆田地區革委會。莆田地區轄平潭、莆田、仙遊、長樂、閩侯、永泰、閩清、福清。 1971年4月,平潭縣改隸莆田專區, 1983年7月,平潭實際劃到福州管轄。 1995年,仍屬福州
2009年9月4日 福建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工作委員會成立,管轄平潭縣 政府
2012年2月,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更名為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 區,
平潭全區全縣轄7鎮8鄉:潭城鎮、蘇澳鎮、流水鎮、澳前鎮、北厝鎮、平原鎮、敖東鎮、白青鄉、嶼頭鄉、大練鄉、蘆洋鄉、中樓鄉、東庠鄉、嵐城鄉、南海鄉。居委會、行政村總計200個。實驗區管委會駐潭城鎮新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