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松帖

東山松帖

《東山松帖》又名《新埭帖》、《東山帖》。《東山松帖》是王獻之所書寫的一通信札,下筆婆娑,百態橫生,蕭散秀逸。紙本墨跡,縱22.8厘米,橫22.3厘米,4行,33字。收藏於故宮博物院

基本信息,法帖內容,原文,註解,書法賞析,筆致,布局,作品評價,鑑賞著錄,作者簡介,相關閱讀,

基本信息

【名稱】東山松帖
《東山松帖》《東山松帖》
【原作】王獻之
【年代】東晉
【書體】行書
【臨摹】米芾
【年代】宋代

法帖內容

原文

新埭①無乏東山②松,更送□百。敘奴□已到,汝等慰安③之,使不失所④。船□□給,勿更須報。
上虞東山風光上虞東山風光

註解

註:帖文有四處殘損,符號□表示殘文。
①埭:堵水的土壩。
②東山:即會稽東山,今浙江省上虞縣南。是謝安出仕前隱居之地。東山再起,年逾四十復出為桓溫司馬。
③慰安:安撫,安慰。
④失所:失宜,失當。

書法賞析

筆致

《東山松帖》表現出從意適變、灑脫不羈的美,不拘榮枯濃淡、正側藏露,將生命的原色呈現於使轉頓挫之間。其字勢,散淡,漫不經心,信手布構,如田野學士,超朝參列。古法、家法都在這裡隱遁,以自己之筆墨,抒自我之心胸,真可謂“洗盡塵滓,獨存孤迥”。

布局

通篇無一字相連,字距行距寬鬆,表里澄澈,一片空明,如東山之松、竹、石、泉,悠然寥落,超然玄遠,營造出一個晶瑩鮮活的優美意境,表現著晉人瀟灑超逸的胸襟。

作品評價

《東山松帖》是王獻之一封書信的片斷,存於清宮舊藏《法書大觀》冊中。寥寥四行,格調清新雋逸,大家風範儼然。因其中結字用筆時出宋代米芾意味,故歷來研究者多斷為米氏臨本。
在《東山帖》中尋繹不到精麗的筆法,謹嚴的結構,甚至有敗筆、“失體處”,而它自有一種不可抗拒的美。讀《東山帖》當味其高韻遠致,若斤斤於筆墨形質,則如緣木求魚
對於《東山松帖》為臨本墨跡,劉濤認為:“中國古代的書家,歷來注重墨跡。欣賞墨跡,不僅能“見字如見其人”的親切感,還有令人浮想聯翩的引力,更能於筆跡墨痕中體察用筆之法,領悟神采之妙。出於這種觀念,傳世的獻之墨跡,儘管是臨本墨跡,並非真筆,依然視為尤物。北宋之後,認在獻之名下的墨跡,因為少得如鳳毛麟角,人們就一概寬容地視為名作了。”

鑑賞著錄

《東山松帖》曾經北宋內府、南宋內府、明內府、明文徵明、清曹溶安岐、清內府收藏。
《東山松帖》鑑藏印鈐南宋“紹興”連珠印、“內府書印”,明文徵明、劉承禧、吳國廷及清曹溶等印。幅面左右兩側上方,被颳去部分是清乾隆內府諸印和乾隆題語“逸氣縱橫,冥合天矩”,金運昌認為這種現象是“晚清內監偷盜未遂之證。”
《東山松帖》著錄於宋內府《宣和書譜》、《中興館閣錄》,明董其昌容台集》,清孫承澤庚子銷夏記》、安岐墨緣匯觀》。刻入明吳國廷余清齋法帖》、董其昌《戲鴻堂法帖》,清《三希堂法帖》。

作者簡介

王獻之(344-386)東晉書法家。字子敬。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出生於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書令,人稱王大令。工書,兼精諸體,尤以行草善名。在繼承張芝、王羲之的基礎上,進一步改變當時古拙的書風,有“破體”之稱。與王羲之並稱“二王”。存世墨跡有行書《鴨頭丸帖》,小楷刻本有《洛神賦十三行》。其正、行、草書帖札,散見於宋人所刻叢帖中。

相關閱讀

關於作者,沈尹默認為:“若《中秋帖》、《東山帖》,則是米臨。”
金運昌也持相同觀點:“宋代大書家米芾以善於臨摹古法帖著稱,自稱‘集古字’。然傳為其摹古之作,如王羲之《大道帖》,王獻之《中秋帖》、《新埭帖》(《東山松帖》)等,皆帶有很強的米氏個人風格,雖然筆精墨妙,但從保存“二王”原味的角度看,實不足取。”
許國平在《〈三希堂法帖〉考》一文中同樣也認為:“三希堂所刻大王書中《二謝帖》,小王《新埭帖》,已見米家筆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