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賦十三行

洛神賦十三行

《洛神賦十三行》,簡稱《洛神賦》,東晉王獻之小楷書法代表作,原來的墨跡寫在麻箋上,內容為三國時期魏國著名文學家曹植的著名文章《洛神賦》,但流傳到唐宋時代就已經殘損並亡佚了。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洛神賦十三行
  • 作品別名:十三行
  • 創作年代:東晉
  • 作者:王獻之
  • 書法風格:小楷
洛神十三行簡介,洛神十三行風格,洛神十三行版本,

洛神十三行簡介

“洛神賦十三行”原跡為麻箋本,入宋殘損,南宋賈似道先得九行,後又續得四行,刻於似碧玉的佳石上,世稱“玉版十三行”。後石佚,至明萬曆間,在杭州葛嶺半閒堂舊址復得,歸陸夢鶴、翁嵩年。清康熙間入內府,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後,此石流入民間。流傳下來的刻本為宋代根據真跡上石的拓本,包括“碧玉版本”和“白玉版本”兩種,其中“碧玉版本”較好,它於明萬曆年間在杭州西湖葛嶺半閒堂舊址出土,文革前存上海博物館,現藏北京首都博物館。白玉版本嘉慶三年毀於乾清宮火災。
碧玉版十三行原石碧玉版十三行原石
洛神賦王獻之小楷作品,據說王獻之好寫洛神賦,寫過不只一本。南宋時殘存十三行,真跡今已不復存在。最接近真跡的是傳賈似道所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世稱“碧玉十三行”。

洛神十三行風格

王獻之所書《洛神賦》(十三行)體勢秀逸,筆致灑脫,清楊賓《鐵函齋書號》認為“字之秀勁園潤,行世小楷無出其右”。從《洛神賦》(十三行)中可看出,王獻之的楷書筆法不再帶有隸意,字形也由橫勢變為縱勢,已是完全成熟的楷書之作。
這本刻帖中的字用筆挺拔有力,風格秀美,結體寬敞舒展。字中的撇捺等筆畫往往伸展得很長,但並不輕浮軟弱,筆力運送到筆畫末端,遒勁有力,神采飛揚。字型勻稱和諧,各部分的組合中,又有細微而生動的變化,字的大小不同,字距、行距變化自然。王獻之的楷書與王羲之相比有所不同:羲之的字含蓄,運用“內(扌厭)”筆法;而獻之的字神采比較外露,較多地運用”外拓“筆法。他們都對後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宋董迨《廣川書跋》說:子敬《洛神賦》,字法端勁,是書家所難。偏旁自見,不相映帶;分有主客,趣向嚴整。與王羲之《黃庭經》、《樂毅論》相比,一反遒緊縝之態,神化為勁直疏秀。
洛神賦十三行

洛神十三行版本

《洛神賦十三行》墨跡在宋元時流傳有兩本:一為晉麻箋,在元代初期歸書家趙孟頫所得,定為王獻之真跡。一為唐硬黃紙,後有柳公權等人題跋,趙孟頫定為唐人摹本,後人疑即柳公權所臨。這兩本在宋代都曾刻石,明清兩代輾轉翻刻,但基本上還是出於這兩個底本。現傳無柳跋本的石刻,都推“碧玉版本”為最精。這是明萬曆時杭州西湖葛嶺地下發現的一方石刻,石色深暗,被人美稱為碧玉,“碧玉版本”初拓本,存字大都完好,其它石花處亦自然清晰。因其地為賈似道半閒堂舊址,所以後人認為是賈氏所刻,後歸歸陸夢鶴、翁嵩年。清康熙間入內府,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後,此石流入民間。解放後由國家收購,文革前存上海博物館,現藏北京首都博物館。世傳還有與此相同的一本,號稱“白玉版本”,筆劃比“碧玉版本”略枯瘦,石花剝落處有刀刻的痕跡,可知是一種翻刻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