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朧塔

朦朧塔

朦朧塔位於建湖縣寶塔鎮(原名辛莊鄉寶塔村朦朧莊北,射陽河與西塘河交會處。為密檐樓閣式磚塔。現僅存三層八面,高約16.7米,底邊長約2米。各層腰檐仍見疊澀磚數層和石制角梁。底層南向開門,其上二層各有四門,門位上下相閃。塔內2米高處磚砌穹窿頂,北部置有佛龕,中部有扶梯可盤旋而上,現已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朦朧塔
  • 地點建湖縣寶塔鎮寶塔村
  • 類型:密檐樓閣式磚塔
  • 建造時間:唐初
  • 命名原因:傳說李世民被蜘蛛網所救,蒙龍塔
  • 簡介:三層八面,高16.7米,底邊長2米
塔下地宮,歷史起源,朦朧街,特殊位置,詳細情況,

塔下地宮

1934年,省文管會來此勘探,在底層地坪問下42厘米處發現地宮。地宮為八角形,邊長55厘米,深l47厘米,南向開有羨道,長2l4厘米。地宮北面有彌座,高69厘米、長39厘米,其上置有一石函,高34.4厘米、長65.7厘米、寬35.2厘米。蓋頂端有陰刻正楷“葬舍利函”四字,函內葬有“太平通寶”銅錢百餘枚和一黃絹裹著的銀棺。銀棺長9厘米、寬5.5厘米、高6.7厘米,上蓋隱見“……元豐八年……”銘文。其內有“舍利子”、“瑪瑙”、“玻璃(水晶)”、“赤珠(玉石)”和數塊植物桿莖。
清光緒《阜寧縣誌》載,朦朧塔在淨慧寺前,為唐武德三年(620)建。現從塔身結構、式樣、手法等方面考證,該塔為明代重建。但其地宮向下74厘米處置木板,木板下為數根木樁中間夯築石塊為基礎,是宋代常見技法。因此,塔應始建於宋。其內舍利函則為明代重建時取出並再次置於地宮之中。該塔對於了解當地宗教歷史和明代磚塔地宮結構提供了寶貴實例,其中出土的“葬舍利函”是一件歷史藝術價值較高的宋代遺物。

歷史起源

相傳,唐太宗李世民率師東征時,兵駐鹽城一帶海灘上。在一個月色朦朧的夜晚,李世民單人匹馬夜巡大營,不慎闖入了臨近敵營的一片灘涂,被敵方巡營的主帥蓋蘇文發現,立即策馬揮刀追來,李世民急催戰馬,落荒而走。可是馬不擇路,陷身於淤泥河中。他只得跳下馬來,徒步逃命。當他見有一口枯井時,便跳入井中藏身。蓋蘇文追到水井處,卻不見人影,只看到那眼井口上結著一張完整的蜘蛛網,料定井裡不會有人,便策馬回營去了。後來李世民做了皇帝,為感激蜘蛛結網的救命之恩,即派尉遲恭在這口井處建了一座塔。鑒於李世民是“真龍天子”,又被蒙在井口的蜘蛛網掩護逃生,因此有了“朦朧”一詞,所以此塔取名為“朦朧寶塔”。並在塔後建了一座規模較大的淨慧寺。塔的東北方還有一條洗泥河,據傳說就是唐太宗當年馬陷淤泥河,脫險後洗馬的地方 。
朦朧塔朦朧塔
朦朧塔原建在朦朧院內。據《淮郡古寺院》所載,朦朧院創建於唐初。相傳,唐王李世民率師東征,夜巡民營,信馬闖進敵陣,被敵方主帥發現,李世民急催戰馬,落荒而走,不慎馬陷淤泥河中,只得棄馬逃命。危急之時,見有一口枯井,便跳入井中藏身。敵軍追到井邊,不見人影,又見井口上結著一張完整的蜘蛛網,料定井裡無人,便策馬回營去了。李世民後來做了皇帝,為感激蜘蛛結網救命之恩,即派尉遲恭在這口枯井處建了一座佛寺蒙龍院。院內建一塔,稱蒙龍塔。皇帝為龍,蜘蛛網蒙住皇帝,故名"蒙龍",後"蒙龍"被誤寫為"朦朧"。志書在記述這傳說時,注釋"其事無據,然里人盛傳之。"
朦朧塔原為五級,後被龍捲風颳倒兩級,故又名斷塔。在塔底下發現一座地宮,平面呈八角形,每邊長55厘米,深17.4厘米,宮中有一石函,內貯一隻銀棺,銀棺上鐫有"元豐八年"字樣。棺內有高僧舍利子數粒,《太平通寶》銅錢多枚。元豐為北宋神宗年號。元豐八年即公元1085年,《太平通寶》系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7一984年)所鑄錢幣。卻沒有發現任何唐代遺物。據有關專家鑑定,其塔建築特點近似明代風格,故新修 《建湖縣志?名勝古蹟》欄記載,"根據地宮藏物判斷,朦朧塔始建於北宋,復修於明代。"

朦朧街

“我父子射陽河裡常嬉水,登瀛橋頭遙望西天飄餘暉,忘不了三倉(應為便倉)枯枝牡丹美 ,大縱湖畔秋蟹肥,玉帶大糕薄如蕊 ,丹鶴翩翩掠天水,朦朧塔下論是非,鎮淮樓歷盡滄桑一歲歲,高溝酒香飄心扉,做官踏上青雲路,夢斷故園一回回”,這是揚劇十把穿金扇》里的一段唱詞,所詠風物除了高溝酒鎮淮樓是原淮陰的,其他可都是鹽城之寶,這明明白白的鹽城頌,真真切切袒露著的作為鹽城人的驕傲,在戲文中可真是稀罕,擱今天不使錢也是進不了“文藝”的。(《十把穿金扇》這劇目,淮劇揚劇柳琴黃梅戲安徽琴書(淮北琴書)河南墜子都有,一齣戲畫出淮河兩岸這一條文化走廊,沿著河流,古代東西向的文化傳播要比南北暢通,河流是古代社會的命脈。)
站在戲文中唱到的射陽河的輪渡上,陽光恬然自安,大河靜流無聲。“當我們進入祖先所居住的地方,我們就成了明確的塵埃與陰影。”大水之上,天高地迥,讓人肅穆不已。如果沿著射陽河,像拉一根漁網的繩索,拉起沿河大大小小的湖盪,什麼馬盪九龍口縮蒲盪蘭亭盪花粉盪大縱湖蜈蚣湖等等,當可以拉起一個碧波萬頃的古射陽湖。射陽河在鹽阜大地夭矯放縱翻覆盤旋,可想古射陽湖的浩瀚與偉力,自然的偉力總是令人敬畏。人類的河流也在大地上奔走,兩條河流的交疊,朦朧的塔影在波光中浮沉晃蕩。
西塘河是射陽河的上游,潮河匯入後,下游就叫射陽河了,河流的三岔口,水勢兇險,古人建塔鎮妖,所謂寶塔鎮河妖,這塔戲文中也唱到了,就是朦朧塔。朦朧塔在歲月中的倒影也朦朧,被各種傳說沉埋。朦朧塔的來歷,一說叫礱糠搓繩拉寶塔,說寶塔是個叫張邋遢的神仙從江南拉來的,用礱糠搓的繩,要九頭牛拉,張邋遢只牽到七頭,就逮了兩頭蝸牛,趁夜拉到此地蹾好,黎明一看,塔歪著,他跟做豆腐的借了塊豆腐一墊,天黑做豆腐的想起來要錢,看到豆腐已成了漢白玉石板。一說是蜘蛛神救真龍,講唐太宗李世民作戰落敗,逃入枯井,追兵看到井口結著完整的蛛網,就離開了,李世民登基後,派尉遲恭在井上建塔,皇帝為龍,蛛網蒙龍,所以塔名蒙龍,誤傳誤寫為朦朧。朦朧塔為三層八面重檐磚塔,塔身向東北斜了兩三磚,塔下也真有塊白石板;塔內兩米高處砌穹窿頂,呈蛛網狀,壁中鑲有磚刻菩薩,即為蜘蛛神了,二說附會得有根。當地還相傳拾個磚片塞入塔縫可除腰疾,又盛傳取塊塔磚回家可生麟種,寶塔在傳說的爛漫蓬勃中塌毀,上個世紀中葉,千年寶塔只剩兩三層斷壁,曠野暮雲,野樹凌欺著斷塔,殘磚支離,塔門洞廢,歷史的粗蠻力量,歲月風暴的擊打激越,那景象是如何的觸目。其實,廢墟的掙扎,才讓歷史令人敬畏。上世紀九十年代,朦朧塔修建,“景不夠,菩薩湊”,旁邊又建了寺廟,工程拖延至今,遊人尋至,稻田間老奶奶大嬸們跑來簇著賣香,這也會成為朦朧塔的朦朧往事。

特殊位置

水運交通的特殊位置,朦朧塔下應有商市,一問,果然,日本鬼子燒光了。隔河,射陽河,便是阜寧的永興,史稱小香港,可見昔日繁華。有渡船相通。那些四通八達的車道,徑直而明確地將平原縮微。河流之上,平原廣闊。平原,重疊的土,重疊的水。擺渡,讓平原依然悠長。從渡口的碎石坡上岸,一叢高大的芭蕉出牆濃密,翠綠襲眼。走入窄窄的青磚巷道,踏上千年生民的腳印,永興獨特的“三步兩庵”“十步九墩橋”景觀早已毀滅,陰暗潮濕的巷道,完整的一條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青磚建築的小街,代表建築就是那廢棄的堡壘式的高牆粗棱葵花黃的供銷社,小街叫朦朧街,已是衰敗之地。南巷口橫著條小溝,兩條小漁船,滿船架著魚鷹!夕輝鍍著魚鷹,靜默如鑄,告白了河流依然鮮活。魚鷹出自青溝,盪區,據說那還有專育魚鷹的,那兒應更多自然的生機。

詳細情況

朦朧塔位於鹽城市境內的建湖縣寶塔鎮(舊屬阜寧縣)寶塔村,古射陽河與西塘河交匯處,距建湖縣城35公里,西鄰阜寧縣的永興鎮。90年七月被公布為鹽城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02年十月被公布為江蘇省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
朦朧塔始建年代文獻上無詳細記載,僅有清光緒《阜寧縣誌》記:“朦朧塔在沿西南朦朧鎮淨慧寺前,寺為唐武德三年建,塔當同時興建。”淨慧寺早已在戰爭年代被毀於戰火,僅剩殘塔。按此說塔應建於唐,但根據朦朧塔的型制、結構及殘留的典型的宋式條博脊等做法遺蹟,及1981年地宮出土宋代石函、銀棺、太平通寶等文物,可以認定始建於宋。
維修前的朦朧塔殘損極為嚴重,塔體向北偏西傾斜,頂部偏離中心85厘米,塔三層頂上僅剩三四層疊色磚,塔剎皆毀,塔頂通天,各樓層閣板及樓梯早已不存,塔身長期受風雨侵蝕致使裂縫數條,雜草灌木叢生,各層腰檐出檐疊色磚皆殘毀,平座不完整,木斗拱全無。鑒於朦朧塔嚴重殘損的狀況,根據“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方針和省專家組對塔保護維修的基本意向,江蘇省文化廳授權鹽城市文化局批准,對朦朧塔實行保護性修繕,工程實行招標,由常熟市文管辦古建維修隊承接,1998年4月8日正式開工,到7月1日完工。中途江蘇省文管辦專家曾做了中期驗收,並及時提出了一些改進措施。
朦朧塔坐北朝南,為三層八角磚木混合樓閣式塔,底層有副階,各層腰檐與平座以出一跳的木製斗拱承托,各層塔室設木製樓板,各層間以扶梯盤旋而上,塔頂裝塔剎,修復前塔殘高15米,整個塔身清水作,用長29、寬16、厚7厘米的宋式青磚,以糯米灰漿砌築。
為更好地保護朦朧塔,當地乾群在朦朧塔四周建起了圍牆,院內占地面積為12000平方米,塔地面積為9平方米。
朦朧塔特徵明顯。首先,它不同於江蘇的磚身木檐閣室塔,它雖是磚身磚檐平座,卻用金絲楠木做頭拱、木構副階。其次,一般塔為五、七、九層,三層塔的實例不多,但朦朧塔確實只有三層,也是江蘇省內唯一的三層塔。再次,底層穹窿頂樓面的做法也是比較少見。總之,朦朧塔為研究蘇北地區的古代建築提供了珍貴的實物,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起源與歷史沿革
朦朧古塔為鹽城市尚存的兩座古塔之一,亦為蘇北唯一的三層斷塔,坐落於建湖縣寶塔西部射陽河與西塘河匯合處的寶塔村境內,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塔高16.7米,塔形為三層八面,呈木檐樓閣式,古樸雅致。塔內有地宮,呈現八角形,每邊長55厘米,深1.47米,宮內有葬舍利的函。據清乾隆、光緒年間《阜寧縣誌》記載:“朦朧塔在治西南朦朧鎮淨慧寺前,寺為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塔當同時建”。“相傳塔下有井,昔有王者避兵井中,適有蜘蛛網口,幸免於難乃為塔履之。”該書釋註:“井上其事無據,然理人盛傳之。”
朦朧古塔建於何時,素有爭議。80年代初,省、市有關專家、學者專程實地考察求證,打開塔下石板,發現有一地宮,地宮的神台上擺放著一具石函,內有一口銀棺,棺內放著舍利子、瑪瑙和玉石,並有數枚植物桿莖和多枚太平通寶”銅錢,銀棺上鐫有“元豐八年”字樣。經查元豐八年為北宋神宗年號,“太平通寶”系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7-984年)所鑄錢幣。根據塔內地宮藏物,專家認定此塔建於北宋。但塔的外表建築結構又近似於明代風格。故《建湖縣誌 名勝古蹟篇》記載:“朦朧塔始建於北宋元豐年間,復修於明代”。
朦朧古塔在千年漫長的歲月流逝中,飽經蒼桑,除風霜雨雪的自然剝蝕外,還遭受了生靈的塗毀。改朝換代狼煙四起的頻繁戰亂、日寇侵華時的炮火轟擊、“文革”時期紅衛兵的折椽撬磚等都給塔身留下了累累傷痕,形成了微向西北傾斜。為加強文物保護,弘揚傳統古建築文化,在縣、鎮黨政組織的高度重視下,籌集了數十萬元資金,重修了塔身,增加了塔頂,把這座千年古塔恢復了古姿風韻。
顯著的特色和特點
朦朧古塔是蘇北唯一的三層斷塔,建築結構極為獨特,有九個半塔門,上兩層均為3個塔門,下層為三個半門,這是外地古塔少見的。古塔的文化氛圍極為濃重,從文化遺蹟亦可洞察:有流傳民間的著名劇作家《桃花扇》作者孔尚任的遺詩《朦朧淤口有感》;有鹽民詩人吳嘉紀、“揚州八怪”鄭板橋等名流三宮殿齋房奕棋,旁觀遊客爭相參與,常使對奕者為難,拂袖拋下“三宮殿下棋——不由主家做主”的歇後語;有遷客騷人遊覽觀賞讚美的十大奇景:“一河兩水映雙月”、“十門不足一零頭”、“一里不到九座橋”、“牆頭菩薩砸不倒”、“稀奇古怪懶榆樹”、“槐樹對心五尺三”、“莆溝九扭十八彎”、“兩頭七尖風火山”、“石龍玉柱系馬柱”、“西廟東殿南北院”等。朦朧古塔的風俗民情極為獨特。當地農家人不怕邪、不懼鬼,唯一敬畏的是“塔神”,求財保平安、上樑立柱,合婚嫁娶等都要挑個吉日良辰到塔上抽個簽、許個願、燒柱香,這種民俗起於何時已無從考證,當地農家人的解釋卻頗有說服力:“這是祖輩留傳下來的”。在該村民風純樸,無論族大族小,還是單姓獨戶,只要敬重“塔神”,不做惡事,都能和睦相處。偶爾鄰里、家庭、宗族之間有個“三句高、兩聲低”,調解人一句“頭頂三尺有神靈”,矛盾雙方就會即刻“偃旗息鼓”、“息事寧人”,化“干戈為玉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