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歷史
動盪年代
(1922-1935)
1922年,碼頭鎮詩南村旅菲愛國僑胞吳記藿先生慷慨捐資,由大壩方氏家族獻出地皮,在大壩墟(現在叫大壩埔)廢墟上建築校舍,創辦職業學校。自建校始,這裡成了人才的搖籃,開始書寫成功中學的歷史。後因重重困難。經地方賢達、原南安公立中學校長建議,報請南安縣政府核准,合金淘千金廟的公立中學為普通高中。又經軍閥混戰,各派地方勢力爭鬥,學校不斷改制.1932 年由南安公立中學改辦為南安鄉村師範學校,1934 年又由南安鄉村師範改辦為南安詩淘碼洪羅鵬聯立中學,後因地方派系鬥爭,聯立中學分裂停辦。
更命成功
(1937一1949)
1937 年春,民軍首領陳佩玉和地方知名人士黃建安先生建議復辦中學。於是召集地方人士陳台拔先生、葉宗魯先生等人,組成校董會,陳佩玉自任董事長,聘請葉宗魯先生為校長,於1937 年秋復辦,定校命為“私立南安初級中學”。多次立案申請,未得省廳批准,陳佩玉先生邀聘蘇師穎先生接任校長,推舉陳台拔先生任董事長。時值抗日戰爭,陳台拔先生建議,以本縣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名字命名,改校名為"私立南安成功初級中學"。
蘇師穎先生
蘇師穎先生親聘名師師如李碩卿先生,賴汝揖先生等任教,鄰縣永春、安溪甚至惠安有學生慕名求學。1946 年,蘇師穎先生辭去校長職務,由林學淵先生、陳耀國先生後繼任校長。
學校新生
(1949-1966)
黃江來先生
新中國成立後,學校改組,黃江來先生任校長,1954年,黨又委派張渭水,黃友三等黨員幹部來校建設黨支部,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領導。1956年學校收歸公辦,定名為“南安成功中學”。1958年,增辦高中,成為南安七所“老完中”之一。
尋求發展
幾十多年來、在幾代“成功人”的共同努力下如今成功中學已成為一所二級達標學校。現有學生1500 人、教職員工140 多人、34 個教學班。校園占地面積80004平方米、總建築26358平方米,特別是二級達標以來、學校的教育事業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發展,校區北門現代化教育技術樓群拔地而起:校園計算機網路管理中心、電視、廣播網路系統等現代教學設施已投入使用;具有時代特色的圖書館屹立在金溪河畔;成功門前的人行天橋,將南北校園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花園式的校園裡書聲琅琅,顯得生機蓬勃,成功教育已邁開了現代化教育的步伐。
堅持以德育為首,教學為中心,深化教學改革。當前學校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新一輪課程改革,教學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尊師、愛校、勤奮、守紀”的校風代代相傳,她仍然滋潤著一屆又一屆的莘莘學子,譜寫著一頁又一頁“教書育人”的動人詩篇,培養著一批一批成功人才。近五年來我校中考、高考都取得優良成績,每屆都有數十人考入本科院校,辦學效益不斷提高。學校先後榮獲“泉州市文明學校”、“泉州市素質教育先進學校”、泉州市綠色學校、泉州市首批信息技術實驗學校、“福建省先進教工之家”的稱號。我們的學校可謂“硬體”、 ”軟體”與時俱進,為再鑄成功教育輝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標誌著成功的發展已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迎著新世紀的朝陽,乘著課程改革實驗的東風,成功中學將開始她的新一輪騰飛。相信吧!成功中學一定會在各級黨政和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在海外僑胞和校友們的繼續支持下,擁有一個善於管理、勤於服務的領導班子;一支勇於創新、富有團隊精神的教師隊伍;一個適合安心工作、勤奮學習的優美環境;一個以人為本,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通過不懈努力、爭取早日跨進省一級達標中學的行列。願成功的未來更加成功
辦學特色
1.辦學理念:成人 成功 成才
2.成功格言:入成功門 做成功人 走成功路
3.成功校訓:好學篤志 愛心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