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陽湖

射陽湖

射陽湖鎮,位於江蘇揚州市寶應縣東郊,處於揚州、淮安、鹽城、泰州四市交界處射陽湖鎮坐落於美麗的射陽湖畔,是重要的物資集散地。據出土的石刀石斧文物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中期,這裡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戰國時期,此地先屬,吳亡屬,越亡屬,楚亡屬西漢初年成為項伯封地項侯國。公元前117年設定射陽縣,歷近600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射陽湖
  • 外文名:Sheyang Lake
  • 位置江蘇揚州市寶應縣 
  • 設鎮時間:公元前117年
  • 歷史:公元前4000年左右
  • 類型:淡水湖
  • 氣候: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介紹,歷史,地理環境,工業基礎,農業,區域條件,

介紹

在2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區域人文薈萃,名人輩出,有“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才華不啻班固臧洪、大司馬王敬則等,陳毅譚震林粟裕葉飛陳丕顯姬鵬飛等曾留下足跡。
射陽湖射陽湖
射陽湖境內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九里一千墩”漢墓群,出土的“孔子見老子”石門畫像為稀世珍寶,其畫像拓片曾為魯迅先生收藏;有項羽駐兵的“駐馬街”和正在考證中的堯的出生地。
境內古遺址跡較多,有邗溝故道、海陵溪、楊家河、龍竿寺等。轉至:導航搜尋
射陽湖因古射陽城得名,漢時稱射陂,是龍圩區江蘇省中部里下河地區的一個淡水湖,位於寶應縣東北,現有面積約8平方公里。
射陽湖是歷史上蘇中、蘇北著名的大湖。
古射陽湖大致位於寶應建湖鹽城興化之間。
西起今寶應縣射陽湖鎮西安豐鎮、太倉村一線,北至淮安市境內的涇口鎮、左鄉(博里鎮東)一線,東經九龍口,至阜寧喻口村入海,南連大縱湖,地勢低洼,湖盪連片。

歷史

全新世中期,公元前4000年左右,由於里下河淺水海灣兩側的長江、古淮河挾帶泥沙在此堆積成岸外沙堤,古瀉湖逐漸形成。
戰國後,河水泥沙逐漸淤積,形成古射陽湖。漫長歷史中,江淮間諸多支流注入淡水,古瀉湖逐漸演變為淡水湖。
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開通聯通江淮的邗溝,“東北通射陽湖”。此後至北宋,射陽湖都是蘇北平原上面積最大的湖泊。
宋《太平寰宇記》記道:“射陽湖長三百里,闊三十里。”清《鹽城縣誌》亦記載:“射陽湖所從來久遠矣,湖最深且闊,能受諸州邑水,東走入海……”。
1128年,黃河奪淮後帶入大量泥沙,射陽湖群淤塞速度顯著加快,湖面萎縮,演變成許多大小湖泊盪地,但射陽湖仍深且廣。
1495年後,黃河淮河洪澤湖時常決堤,洪患不絕,洪水帶著大量泥沙侵入。
射陽湖漸淤,成為沼澤型湖泊。清末後,射陽湖區多數或淤為盪灘,或墾為農田。射陽湖成為長條狀的河道型湖泊。

地理環境

全鎮總面積194平方公里,轄32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9.7萬人口。
地處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境內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水適中,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l 4.4℃,降水量956毫米;物產豐富,五穀豐登,藕香蟹肥,是著名的“魚米之鄉”、“荷藕之鄉”、“生態之鄉”;風景秀麗,民風淳樸,社會治安穩定。
射陽湖
小城鎮建設取得長足發展,基礎設施逐年改善,鎮容鎮貌不斷改觀,是揚州市新型小城鎮、江蘇省222個重點中心鎮之一。
近幾年先後榮獲江蘇省兩個文明先進集體、江蘇省綠化先進鄉鎮、揚州市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揚州市雙擁模範鎮等稱號。

工業基礎

有較強的工業基礎。
全鎮工業銷售超10億元,集聚了以鋼瓶、食品、玻璃工藝、繩纜為代表的支柱產業群,在全省乃至全國同行業中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優勢。
液化石油氣鋼瓶製造業,年產銷量占踞l/3的國內市場,在同行業中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農副產品加工業,擁有4家中日合資企業、2家中韓合資企業,產品暢銷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玻璃水晶工藝品加工業,起步早、品種全,擁有1家中德合資企業、1家中韓合資企業和其他160多家加工企業,從業人員近萬人。

農業

有較高的農業水平。有10萬多畝良田沃土,14萬畝灘地水面,水質、大氣各項指標優於國家標準,建有江蘇省環保局命名的“有機藕生產基地”和國家發改委優質稻米生產基地。
鎮內有規模較大的荷藕批發交易市場,擁有“厚福”牌藕製品、“綠世界”牌藕汁飲料等一批綠色環保食品。

區域條件

有較好的區域條件。
西距寶應縣城20公里,東離鹽城機場60公里。水陸交通便捷,西臨京杭大運河和京滬高速公路,“丹寶明”公路穿境而過。
西去15分鐘可達京滬高速公路,東行10分鐘可達寧鹽淮高速公路。
距離上海、南京分別僅有4小時、2小時車距,距離揚州港、鹽城港、連雲港分別僅有2小時車距。
地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