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劇(河南曲劇)

曲劇(河南曲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曲劇是主要流傳於河南地區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舊時也稱"高台曲"或"曲子戲"。 曲劇流行於河南全省及周圍鄰近地區,是在當地流行的曲藝鼓子曲(洛陽曲子、南陽曲子)和踩高蹺的表演形式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 曲劇音樂最早可追溯到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由其中的雜牌小調與河南的民間歌舞踩高蹺相結合,於1926年經由臨汝縣(今汝州市)農民組成的同樂社在登封縣首次搬上戲劇舞台,從而正式發展為戲曲劇種。其中的"高蹺曲"由去掉高蹺拐子的演員登上戲劇舞台,是曲劇由民間歌舞演變為"高台曲"這種正式的戲曲形式的一個質的飛躍。

2006年5月20日, 曲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曲劇
  • 外文名:QUJU Opera
  • 舊稱:"高台曲"或"曲子戲"
  • 起源時間民國15年(1926年)5月18日
  • 創始人:關雲龍、朱萬明
歷史沿革,藝術特點,角色行當,概況,旦行,生行,醜行,淨行,黑頭唱腔,唱腔特點,曲劇流派,張新芳,胡希華,馬琪,海連池,

歷史沿革

曲劇是在河南傳統民間曲藝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起初的形式是由表演者邊踩高蹺邊唱曲子,後來逐漸發展成為高台曲。鼓子曲是一種曲牌聯綴體式的說唱藝術,演唱時,三五人自執檀板擊節,一反以前的三弦伴奏形式,需要幫腔處就一起幫腔。每一曲目,均按一定的曲牌順序來演唱。約於清末民初,出現鼓子曲與踩高蹺相結合的形式,稱為"高蹺曲"。它最初出現的時候,既不化裝,也不分行當,只是由數人踩高蹺唱有故事情節的曲子,以三弦等樂器伴奏,走街串坊。發展至1920年前後,才出現了有簡單化裝和粗略的行當分工的高蹺曲,多數演出鼓子曲中大多有人物故事的民間傳說腳本,如《小姑賢》、《打皂》、《小打魚》等。 "高蹺曲"去掉高蹺拐子並登上戲劇舞台,是它由一般的民間歌舞演變為正式的"高台曲"這種戲曲形式的標誌性事件,形成曲劇發展的一個質的飛躍。
早在民國15年(1926年)農曆四月初七,由河南省臨汝縣(今汝州市大張村關雲龍所率領的劇社"同樂社"(由高蹺曲"玩友"(業餘性質的演員)朱萬明馬清波、陳書奇、李富生、鄭君等組成)一行共16人前去河南登封縣潁陽鄉三里李窪村演出,因為天下雨,多天不能踩高蹺演出,李窪村的李祖白(保長,哄過戲)提出一定要他們去掉高蹺站在台子上唱曲子。由觀看演出的農民將運載莊蹺的牛車搭成高台,而去掉高蹺拐子登到台上演唱,演唱了《許狀元祭塔》、《楊八姐鬧酒店》劇目。這使高蹺曲子走上了台子曲子。二個月後,農曆六月十三日,李窪村這天年年為龍王廟唱廟會戲,,就在廟門前壘個0.5米高的一個小台子,上面打了棚,後面掛了一大塊紅布,做底幕(叫遮堂布),這就像舞台了,由伊川的耿庚辰.,孔海東,劉金水,郭太超....登封的王天水,范隨林,李圪嗒.....等二十人在舞台上唱了曲子戲,模仿當地的越調和高調(河南梆子)又加上了小銅器。唱的有“丁郎認父”“天河記”“劉全進瓜”“武松殺嫂”“書館會”等。新的表演方式收到出人意料的好效果。從此,台子曲子走上了舞台曲子,叫河南曲子,後又命名為河南曲劇。河南曲劇在李窪村正式誕生了。廟會戲後,訊息傳的很遠,來邀請為他們祝興演唱的不斷,就招來了各地名演和本村演員外出演出,又在紅布上寫了“醒民劇團”四個大字。這是國內最早的曲劇團,也是中國第一個曲劇團。在1927年開始到外地演出謀生。很快影響到附近縣鄉,又有了多家演唱組織。這種去掉高蹺在舞台上演出的形式,在20年代後期已較普遍。也影響到了朱萬明,他們在1928年,又在洛陽看了文明戲(通俗話劇)的演出後,受到相當大的啟發,思想有所轉變,便與"玩友"結夥進城,在洛陽老集的一個炕院("勝利舞台"原址)演出《戒大煙》、《放足》、《李豁子離婚》等時裝戲,受到歡迎。30年代起,舞台曲子逐漸向兄弟劇種學習表演程式,戲劇的伴奏樂器也逐漸增多,逐漸發展成為健全的"文武場",從而形成了完整的地方戲曲,向正規化的方向發展。曲劇在吸收了越調、豫劇、京劇等戲曲劇種的打擊樂,並根據演唱伴奏需要豐富了管弦樂,劇目也漸漸由演家庭生活戲而偏向於演歷史戲(袍帶戲),由演中小型戲而演大戲,各行當也逐漸完善起來。
但在30年代前期,一般曲劇戲班還是停留在業餘性質:農忙務農,農閒從藝,一個班社也僅十餘人。他們在演出時也不講戲價,只求管吃。若收到饋贈錢物,則全班社平均分配。當時,在汝南、周口、信陽、南陽等地,都先後出現了高台班。
1930年前後,較為知名的高台戲班社有四個:一、以朱萬明為首的班社,以洛陽一帶為其活動中心;二、以劉樂為首的戲班,經常在孟津、新安一帶活動;三、由胡定、劉寶才帶領的戲班,經常在漯河、葉縣一帶活動;四、由秦中旭、李永治帶領的戲班,經常在登封、偃師一帶活動。
到抗日戰爭時期,曲劇的發展猶為迅速,遍及了全省的主要縣市,直至安徽省的臨泉一帶也都有河南"曲子戲"的演出痕跡。在周口、淮陽、界首等地開始出現半職業性劇團,知名演員有楊德富(藝名洋白菜)、李金波、陳萬順、陳玉佩(曲劇最早的女演員)等。具體象在1939年李金波在安徽界省文化村與戲劇家焦菊隱同台演出《高平關》;1940年年,河南省大部分地區被日本侵略軍占領,很多曲劇藝人被迫流亡到南陽等地結成職業班社,從而以南陽為中心,進行演出活動,有些班社還到湖北北部、陝西南部、四川東部等地演出,更有一些藝人沿隴海鐵路流亡到寶雞、天水、蘭州等地,其中以趙自安、馬德山創建的幻而非曲子社最著名。1943年,李金波、張鳳錄等組成曲劇班社抗建劇社。
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國民黨河南省政府以曲劇"有傷風化"、"誨淫誨盜"為藉口,下令取締,禁止其演出,使得不少藝人被迫去山西、陝西、湖北、四川等地演唱謀生。著名藝人李金波不畏強暴,以"警鐘劇社--南平調"的名義,組織任俊傑、白永玲、常文成等,於當年十一月間在開封新林影院演出,先後兩個月左右,深受觀眾歡迎和支持。在民眾輿論的壓力下,國民黨統治者也就不了了之。為慶賀曲劇重新獲得生存,"警鐘劇社--南平調"改名"新生曲劇社",並邀請藍輯吾、劉衛生等為主的洛陽曲劇班參加演出。1947年,新生曲劇社在鄭州演出時,國民黨政府以"新生"兩字涉嫌共產黨宣傳,劇社被當局勒令解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曲劇得到了恢復和發展,河南曲劇不僅在本省的大部分地區盛行,而且還在甘肅、陝西、河北、安徽、江蘇、湖北等地也建立有專業劇團。1956年河南省首屆戲曲觀摩匯演大會鑒於朱萬明對河南曲劇形成的貢獻,授予他榮譽獎,臨汝縣也被譽為河南曲劇的發祥地。
至1983年,河南全省共有專業劇團三十三個,在這些劇團中,較著名的演員有郭立仙、張曉風、邢金鍔、謝芳馨、霍振海、郭鳳娥、田欽澤、周玉珍等。各地的劇團也先後整理改編演出了一批優秀傳統劇目,並創作演出了一批現代戲,使得曲劇在表演藝術、舞台美術、音樂唱腔等方面不斷取得革新。

藝術特點

由於曲調來源於傳統民間生活小戲,因此歌詞易學,並大多採用本嗓來演唱,表演也相當接近生活,傳播速度極快。
河南曲劇的唱腔是採用曲牌體式。最初登上舞台時,曲劇的腔調大多採用"雜牌小調"的形式,僅有〔陽調〕、〔剪靛花〕、〔詩篇〕等十餘支。後逐漸吸收流行於南陽一帶的曲藝"大調曲",豐富了唱腔的形式。曲劇的曲牌大多由兩句、三句、四句以及各種垛子組成,有大牌子(大調)、中小雜牌(小調)和絲弦曲牌之分。總的風格特點是:質樸、自然、婉轉、柔美,悠揚纏綿,抒情性強,生活氣息濃郁。
曲劇的唱腔結構為長、短句--曲牌聯套體制。唱腔、曲牌大約有150多種,其中有來自明、清民歌小曲的〔陽調〕、〔剪剪花〕、〔詩篇〕、〔打棗竿〕、〔茨兒山〕、〔太平年〕、〔羅江怨〕,有來自鼓子曲的〔馬頭〕、〔青陽扇、〔潼關〕、〔小桃紅〕、〔滿江紅〕、〔劈破玉〕〕等。伴奏用的絲弦曲牌有〔大起板〕、〔狀元遊街〕、〔山坡羊〕、〔高山流水〕等130 多種。
大牌子(大調)一般均在百板以上,主要有〔馬頭調〕、〔邊關〕、〔黃鸝調〕、〔滿江紅〕、〔劈破玉〕、〔背弓〕、〔疊落〕、〔寄生草〕、〔疊斷橋〕、〔小桃紅〕、〔起子〕、〔重樓〕、〔金紐絲〕、〔上小樓〕等。這類大調一般慢板長腔,表現婉轉柔細,纏綿悱惻。
中小雜牌(小調)則均在百板以下,主要有〔陽調〕、〔太平年〕、〔詩篇〕、〔滿舟月〕、〔打棗竿〕、〔羅江怨〕、〔銀紐絲〕、〔剪剪花〕。這類小調多表現為聲韻清亮,靈活多變,音域寬廣,音調隨高就低舒展自如,可塑性大,表現力強。也有一些把原有曲牌改編成新曲調的,如〔小漢江〕、〔軟詩篇〕等。另有吸收其他劇種的,如〔書韻〕、〔瓦碴堆〕等。
絲弦曲牌則主要有:〔老八板〕、〔過街俏〕、〔葡萄架〕、〔開手〕、〔哭周瑜〕、〔山坡羊〕、〔羝元遊街〕、〔大起板〕、〔高山流水〕、〔小雀〕等。這類曲牌主要在劇中用來烘托氣氛,配合各舞蹈動作來表現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
按表現內容風格的不同來分,曲劇的曲牌中表現活潑愉快的情緒的有〈銀扭絲〉、〈垛子〉、〈太平年〉等;表現悲傷哀愁的情緒的有〈在漢江〉、〈詩篇〉等;表現激越憤慨的情緒的有{陽調}等。
河南曲劇的主奏樂器是曲胡。另外還有三弦、嗩吶琵琶二胡月琴等。新中國建國後,有些劇團還分別增加了諸如木管、銅管、弦樂、定音鼓等西洋樂器打擊樂器最初僅有鑼鼓,只用於"打鬧台"。於1940年前後,曲劇吸收了京劇、豫劇的鑼鼓經,打擊樂器才逐步得到完善,有象鼓板、大鑼、二鑼、鐃鈸、小鈸、風鑼、木魚等。
在現代形式的戲劇的表演方面,河南曲劇比較注意運用舞蹈動作用以表現現實的各種生活內容。例如劇本《趕腳》中的耍傘、趕驢、騎驢;《游鄉》中的挑擔子趕路、爬山;《下鄉》中的推車、拉車;《掩護》中的划船過封鎖線及騎馬等,都特別設計了生動而富有生活情趣的舞蹈動作。

角色行當

概況

早期的河南曲劇在表演上繼承了高蹺曲的歌舞身段和行當分工。
高蹺曲一般有五個角色:老婆(老旦)、媳婦(青衣)、姑娘(小旦)、相公(小生)、和尚(醜)。和尚經常兼扮演老旦,並且有時還會增加諸如"二姑娘"、"瞎子"等配角行當。早期的河南曲劇無論演什麼戲,角色一般不外乎以上五種主要形式。早期演出時,劇中的人物出場,一般開始時都是背對觀眾,走至台中心後才轉身亮相,然後踩著"大起板"的弦樂伴奏節拍跑"剪子股"圓場,形式與踩高蹺時的打場子相同,必須跑完四十八板再進行正式演唱。曲劇的動作、身段、架勢還基本保留著高蹺曲舞姿的原型:表現為不停地前走和後退,而和尚或瞎子(丑角)則在其間不斷地插科打諢
1933年,曲劇流傳到河南中部周口和東部開封一帶。到抗日戰爭時期,又流行於陝南和鄂北。在流傳的過程中,隨著上演的劇目的豐富,曲劇在吸收了豫劇、京劇、越調、漢劇等兄弟劇種的表演藝術後,才逐漸建立起生、旦、淨、醜完整的各行當,並出現了一批較有成就的演員。

旦行

是曲劇各行當之首。因早期大多演出"三小戲",又多以旦角為主,所以河南曲劇的旦行名角頗多,在表演藝術上也各具特色。建國前的演出,旦角多由男性來扮演,較著名的演員有許文興、胡定、李金波、朱天水(藝名香水)、李九常等;建國後曲劇又培養了諸多女演員,象張新芳、王秀玲等在表演藝術上就較有成就。
朱天水人稱"洛陽迷",表演時嗓音細膩、音色樸素自然,唱腔甜美,聲情並茂,以演劇本《藍橋會》著稱。許文興擅長表演農村少女形象,當時有"活閨女"之美譽。胡定(青衣)擅長於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徵以塑造人物形象,表演時穩重大方,擅長演出的劇目有《游龜山》等。張新芳的表演形式樸實、真切,唱腔講究吐字歸韻,擅長套用"大閃板"方法,所演出的《陳三兩爬堂》一劇,成功地塑造了陳三兩的形象。(見 圖曲劇-1)李九常表演風格細膩,所演的《風雪配》中場景姑娘做針線活,從合線、抖線、咬線、紉線、納鞋底乃至不慎而導致針尖扎手的過程,表現得細緻入微、極其逼真,各環配合也絲絲入扣。

生行

大多以小生為主,表演時一般以文生、空生一類角色居多,沒有武生。從40年代曲劇開始演出"袍帶戲"後,發展了鬚生。小生朱六來在河南曲劇發展的初期,在沒有鑼鼓伴奏的情況下而創造出一套載歌載舞、柔和自然的表演藝術,使曲劇的表演突破了高蹺曲的傳統程式。鬚生海連池、馬琪均以表演質樸,並富於生活氣息見長。後者的所演《寇準背靴》中的寇準,在台步、水袖、髯口、帽翅等技巧的運用方面,有頗高的造詣。

醜行

在曲劇發展的早期,作用僅限於插科打諢、逗人取笑。發展自王振東開始,注意從人物的性格出發,逐漸向唱做並重方向演變,形成了諸如娃娃醜、正醜、官醜、惡醜等不同類型的丑角。例如王慶生,在以丑角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就有過頗多創造。

淨行

自張廣耀、李雲城開始,逐漸成為河南曲劇的專行。他們從〔陽調〕中分出淨角的專門唱腔。建國後,謝錄專攻黑頭,以《鍘美案》、《下陳州》等劇而享名。

黑頭唱腔

據偃師縣曲劇老藝人張桂林回憶:1943年前後,由朱六來、朱雙奇、蘭輯吾、耿庚辰、溫如意、李運成、張桂林、張光旭、張八子、吳魁及琴師馬鐵良組成的曲子班在陝西鹹陽演出時,排演曲劇第一個連台本《呼延慶打擂》。當時,曲子戲仍以生、旦戲為主,從未出現過黑頭行當,更無粗獷響亮、剛正豪邁的黑頭唱腔。朱六來、李運成、張桂林、溫如意、耿庚辰研究認為,包公鐵面無私,不畏權勢,就連他的說話也一定要語氣重、有分量,唱腔自然也和一般角色不同,既要響亮,還要帶點“鋼音”。經過試唱,他們在豫劇“臉子”唱腔的基礎上,用曲劇的揚調過門演唱,形成了基本唱法。接著,由耿庚辰在《呼延慶打擂》中試演包公,馬上受到觀眾喜愛。這樣,曲劇“黑頭”唱腔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40年代中期,洛陽成立了曲子班,由張光耀演包拯,張光耀琢磨其師傅耿庚辰的唱腔,同樣用揚調唱出了“黑頭”唱腔。
1952年,謝祿調入偃師縣曲劇團。因他天賦極高,聲如洪鐘,由他扮演《呼延慶打擂》中的包拯,充分發揮了他的長處,深受民眾歡迎。由此,謝祿名聲大震,從而奠定了他的“黑頭”行當基礎。
1955年,偃師縣曲劇團排演包公戲《秦香蓮》,該劇的主要難題就是拿下以唱功為主的包公戲。劇組研究認為,應當把握住包公的性格,突出“黑頭”唱法上的“宏”、“壯”、“剛”、“豪”等特點,唱腔要有剛勁雄渾的氣勢和鏗鏘有力的力度。然後由謝祿試唱。謝祿又研究吸收了偃師著名的“大臉”黑頭演員“大金聲”、“二平”的唱法優點,充分發揮自己剛亮的嗓音、真切的吐字和有力的噴口長處,不僅成功地唱了大段揚調,還創造出了“黑頭”的“撩子”唱法。戲一上演,即獲得廣泛讚譽。該劇在1956年洛陽地區首屆戲曲匯演中榮獲一等獎。
1959年謝祿調入河南省曲劇團,他繼續研究各種劇種的“黑頭”唱法,博採眾長,對自己的“黑頭”唱腔加工改進,如使用“腦後音”發音,增強“噴口”吐字,加速表現黑頭性格特點的“吔”行腔襯字等,特別是結合“丹田勁”彈出來的笑聲,增強了表現力。進而他又創造出了“反調詩篇”、“飛極陰陽”調門的唱法,更加完善了“黑頭”唱腔。謝祿成了曲劇舞台上獨樹一幟的“黑頭”演員。

唱腔特點

曲劇唱腔調高多用1=C,有時用1=?#C。男女聲演唱均以真嗓為主。淨行的虎音和“炸音”唱法富有特色。20世紀50年代以後,曲劇樂隊的文場主要樂器有:曲胡(主弦)和古箏、三弦、琵琶二胡笛子、嗩吶、笙、悶子、大提琴等;80年代中期,增加了電子琴。武場主要有手板、班鼓(單皮鼓)、大鑼、手鑔、小鑼、戰鼓、大鼓或定音鼓等。早期器樂曲牌只有〔大起板〕及數支〔游場〕,以後不斷增加了如〔高山流水〕、〔思春〕、〔和番〕等板頭曲以及〔菠菜葉〕、〔十番〕、〔錯字〕等弦樂曲牌和〔欠場〕、〔尾聲〕、〔三槍〕、〔嗩吶皮〕等嗩吶曲牌。武場鑼鼓經基本來自豫劇、越調、京劇等劇種。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 曲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曲劇流派

張新芳

張新芳(1927年——2006年8月) 河南曲劇大師,國家一級演員,曲劇張派藝術創始人,曲劇皇后。河南鄧縣(今鄧州)人。198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十歲進鄧縣戲班學藝。工青衣花旦。曾在豫南鄂北一帶演出。建國後,歷任開封曲劇團副團長,河南省曲劇團副團長、藝術指導,中國劇協第三、四屆理事和河南分會副主席。是第三、五屆全國人大代表。擅演劇目有《荊釵記》、《秦香蓮》等。《陳三兩》已拍成戲曲片。
曲劇(河南曲劇)
享有中國“曲劇皇后”稱號的張新芳,天資聰慧,記憶力強,嗓音洪亮,善於模仿,從7歲開始學唱戲,9歲便已在曲劇舞台上唱紅。是她,首先打破曲劇男扮女裝的傳統,開創女扮女角的先例,成為曲劇的第一個女演員;是她,與同行們一起,努力將曲劇發揚光大,成為河南省第二大劇種。
從藝70餘年來,張新芳演戲100多部,但她從不故步自封、因循守舊,而是在保持曲劇傳統風格的基礎上,成功地吸收兄弟劇種的唱腔藝術,創造性地豐富了曲劇的藝術內涵,拓展了曲劇的表演領域和流行地域,成為河南曲劇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張新芳先生以擅演悲劇人物見長,一生塑造了許多令人難忘的舞台藝術形象。代表作有《陳三兩》、《秦香蓮》、《荊釵記》、《祥林嫂》等等。1959年,毛主席觀看了張新芳演的《陳三兩》後大加讚賞,梅蘭芳、田漢等戲劇界知名人士也給予了高度評價。《陳三兩》曾被多種劇種移植與搬演,並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成戲曲故事片,至今傳唱不衰。
與張新芳先生藝術造詣相得益彰的,是她有口皆碑的藝德,是她對廣大觀眾的一腔赤誠和對曲劇藝術的一往情深。尤其是在她古稀之年,雖然身患絕症,依然活躍在舞台上,為人民獻藝。
鑒於張新芳先生在曲劇藝術發展中取得的卓越成就,黨和人民也給予她很高的榮譽。她生前曾任第三、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省曲劇團團長等職。2006年5月,她還被授予“河南省曲劇老藝術家終身榮譽獎”稱號。

胡希華

胡希華,男,漢族,曲劇丑角。1946年生於社旗縣國家一級演員,河南省曲藝家協會、戲劇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曲劇專業研究委員會理事,多次被河南省文化廳評為先進工作者,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四次代表大會代表。
1960年考入今南陽市曲劇團,後調入河南省曲劇團。曾先後擔任南陽地區曲劇團、河南省曲劇團副團長。主工醜行,吹、拉、彈、唱兼能。代表劇目有《屠夫狀元》、《李豁子離婚》等。曾到中南海及台灣等地演出,唱腔磁帶發行全國。1990年參加中國首屆曲藝節,獲得演出一等獎;1992年參加河南省法制文藝匯演獲表演一等獎;1993年獲河南省首屆曲劇演員螢屏賽表演一等獎;1994年獲河南省第五屆戲劇大賽表演一等獎;1998年參加演出的電影戲曲片《閻家灘》獲得“華表獎”。1999年6月20日在黃河迎賓館演出,受到江澤民總書記的接見。其傳略被收入《中國文藝家傳集》等書。為國家一級演員,河南省劇協會員、河南省曲協會員。河南省曲劇藝術專業委員會理事。
胡希華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高亢明亮,音域寬廣,收放自如,韻味十足。30多年來,他在舞台上塑造了幾十個血肉豐滿、性格各異的藝術形象,有許多被省電台、電視台錄音、錄像播放。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河南黃河音像社、海南星河音像公司等單位還錄製出版了他演唱的喜劇《閆家灘》、《李豁子離婚》等劇目。1979年移植的《屠夫狀元》上演後,立即成了他本人的代表作,同時也是該團盛演不衰的保留劇目,十餘年來己演出數百場,

馬琪

馬琪,自幼從藝於四十年代聞名川、鄂、豫地區頗有名氣的小生馬文才先生。是河南曲劇的第一代曲劇演員,洛陽曲子代表人物。
帽翅功”和“踢靴功”是馬琪最為人稱道的兩個“絕活兒”。
馬琪先後主演了古裝戲《寇準背靴》中的寇準(素有活寇準之美稱)、大型現代戲《紅燈記》中的李玉和、《白毛女》中的楊白老等,《血染玉壁書》中的侯霸、《九齡救主》中的張九齡、《趙氏孤兒》中的程嬰、《十五貫》中的況鐘、《跑汴京》中的楊世英、《潘楊訟》中的楊繼業等一百多個舞台藝術形象。
馬琪收了很多弟子,最大的李潤傑已經60多歲了。

海連池

海連池(1941年10月5日——2012年10月4日),河南禹州市人,曲劇丑角表演藝術家,代表作有彩色電影戲曲片《卷席筒》、《薛剛反朝》、《孤男寡女》、《徐九經升官記》等。在半個多世紀的舞台實踐中,海連池勤奮學習,刻苦鑽研,廣泛吸收越調,豫劇和其它地方劇種的聲腔藝術與表演技巧,使之融化到自己的藝術實踐中去,不斷提高自己在藝術上的創造力和表現力,磨鍊著,充實著自己的藝術個性。他善於捕捉人物的性格特徵,善於把握人物的情感變化和心理節奏,恰如其分地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他善於把日常生活化的動作巧妙地結合到傳統的程式之中,不斷地創造出新的表演動作和表演方法,實現了從生活到藝術的審美轉化,逐步使自己的藝術進入了美不的層面和較高的藝術境界。
曲劇(河南曲劇)
海連池在藝術上追求真情實踐和時代意味,他注重透過劇中人物尋找意蘊的豐富和情感上的事實,尋找最能打動人心的細節和"亮點",還劇中人物一個"實實在在"的面目,把自己深刻的體驗和充盈的激情賦予人物,讓所演的人物真正"靈魂出竅",通體閃光。
王秀玲
1935年出生於湖北漢口的王秀玲,幼年便隨父學唱曲劇,7歲已能主演《藍橋會》、《花庭會》等戲,9歲時以主演《七仙女》一舉成名。王秀玲扮相秀麗,音質甜美,她的唱腔清麗柔婉,吐字清晰,聲情並茂,表演內蘊飽滿,是曲劇閨門旦的優秀代表人物。她從藝60餘年來曾主演過100餘部傳統戲和現代戲,如《風雪配》、《紅樓夢》、《花庭會》、《游鄉》、掩護》、《雙美贊》、《逼婚》、《霜晨花》、《拾玉鐲》、《聽琴》、《柳毅傳書》、《忠義與小白龍》、《龐酒壺坐轎》、《喜脈案》等,成功地塑造了不同類型鮮活的少女、少婦形象,真不知有多少觀眾曾被她的舞台形象所征服。
王秀玲的表演是對生活的提煉、美化和升華,她不誇張也不煽情,不裝腔作勢,她一心一意地追求表演的準確、精到、優美和分寸感,從而形成了清新自然的風格,因此她的表演悅目娛人、真實可信、感人至深卻又恰到好處。
王秀玲在50多年的藝術生涯中,主演了《紅樓夢》、《風雪配》、《花庭會》等許多經典劇目,塑造了流傳至今的舞台形象,形成了曲劇藝術流派中重要的“王派藝術”,被稱為“活林黛玉”。王秀玲曾榮獲:第一屆黃河戲劇界特別貢獻獎、河南曲劇藝術家終身榮譽獎、首屆曲劇藝術節終身榮譽獎、中國戲曲表演學會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曲劇代表性傳承人。王秀玲的愛人曲胡演奏家宋喜元從事曲胡演奏50多年,他發明的攜帶型曲胡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周玉珍 周玉珍,女,1943年12月生,河南省伊川人。國家一級演員。中國劇協會員、省劇協理事、中國戲劇表演學會會員、曲劇研究會理事、洛陽海內外文化協會名譽會長。1952年前登台飾《雲樓會》中陳妙常被譽為“八歲紅”。周派創始人、曲劇雙龍之一。中共黨員,曾是河南省政協第五、六、七屆委員、河南省第四、六次黨代表、河南省工青婦委員、洛陽地區曲劇團副書記、汝州市曲劇團書記、汝州文聯副主席等職。
她的表演藝術特點:聲腔明亮清脆、委婉甜美、唱作兼工、巧妙細膩。扮相秀麗端莊、溫柔俊俏;做派阿娜多姿、莊重典雅;演技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清脆悅耳、琅琅上口的道白,形成她獨有的周派藝術風格。
民間傳流:“古有杜康醉劉令,今有玉珍唱迷人”。“振乾玉珍二大賢,德藝雙馨不虛傳。唱做念打空前無,兩袖清風誨不倦。聲腔絕妙恰到好,曲劇之魂貫中原。雙鞍並轡興曲劇,獨樹一幟好典範”等歌謠。專家和戲迷稱她為“百靈鳴春”、“正宗曲子”、“中原鄉音—絕”、“曲劇神韻”、“曲劇第一旦”、“曲劇二皇后”、“曲劇之魂”、“曲劇女皇”、“曲劇至尊”等榮稱。 代表作品:《雲樓會》、《小二姐做夢》、《勸墳》、《五福臨門》、《千里送京娘》、《花為媒》、《勸酒》、《紅娘》、《攀龍附鳳》、《紅色娘子軍》、《王婆罵雞》、《王二姐盼郎》、《小二黑結婚》、《賢良女勸夫》、《海港》、《洪湖赤衛隊》、《金鱗記》、《搜書院》、《櫃檯內外》、《跑汴京》、《劉海砍樵》、《劉介梅》、《摘蘋果》、《紅燈記》、《背靴訪帥》、《五福臨門》、《殺齊王》、《雙晨花》、《好媳婦》等。
牛長鑫 牛長鑫,1942年出生。河南省南陽市曲劇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政協南陽市第一屆常務委員。自幼隨父從藝,主工老生行當。塑造的主要舞台人物形象有現代戲《沙家浜》中的郭建光、《平原作戰》中的趙永剛,古裝戲《夜審潘洪》中的寇準、《困皇陵》中的宋太宗,在《驚蟄》中演父親。在《屠夫狀元》中飾演黨金龍。《情系青山》中飾演鐘青山,《楝樹坡》中飾演田德山,《王佐斷臂》中飾演王佐,《孫安動本》中飾演孫安,《狀元媒》中飾演呂蒙正,《李白戲奸》中飾演李白,《武家坡》中飾演薛平貴等。表演樸實無華,情感真摯,唱腔韻味醇厚,藝術風格獨樹一幟。多次獲得河南省戲劇賽事一等獎,是曲劇生行中的代表演員,其代表性唱段為民眾廣為傳唱。
河南對曲劇界的泰斗有這樣的稱號:“南牛北馬”。“南牛北馬”馳騁曲壇,從河南曲劇搬上舞台近百年,湧現出的一輩曲壇元老已被大家所熟知。而其中響徹中原的 “南牛北馬”,更是河南曲劇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種說法來源於80年代後期,其中的“南牛”是年今71歲的南陽曲劇團的牛長鑫,“北馬”則是90+歲高齡的洛陽曲劇團的馬騏,相差近20歲的兩位著名曲劇表演藝術家,一南一北,遙相呼應,以不同藝術風格各領風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