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調

馬頭調

馬頭調是我國民間廣泛流傳的一種古老曲牌。在清代大型俗曲總匯《白雪遺音》中,馬頭調是其中唯一一首有工尺譜傳世的曲牌,因此顯得更加珍貴。本文以此為切入點,對馬頭調的主要流行場所,曲牌的音樂結構特徵以及在現今曲種中的流行情況進行了些微考釋,並明確馬頭調是主要流行於碼頭一帶的一類曲牌,其具體音調屬於名同曲異的範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頭調
  • 又名:碼頭調
  • 起源時間:清初
  • 代表作品:《白雪遺音
藝術特色,近代發展,

藝術特色

清初開始在北京城區傳唱,又作碼頭調。盛行於嘉慶、道光年間(1796-1850)。“這種小曲,是從花船上的媚曲變化出來的。隨唱的樂器,有弦子、琵琶、四弦和胡弦。”(見《人民首都的天橋》)。道光八年(1828)華廣生編選的《白雪遺音》刻本中共收入馬頭調五百一十多首,分《馬頭調》、《馬頭調帶把》、《馬頭調帶把湖廣調五更》等不同形式。唱詞內容以情歌為多,共有四百三十多首,如《賣相思》、《獨自一人》等。其他有從戲曲故事改編的《鳳儀亭》、《醉打山門》等幾十首;諷刺貪官、贓官的政治歌謠《不認的糧船》和《李毓昌案》兩首;描述風光景物的有《濟南八景》、《元旦》等十幾首;《戲名》、《古人名》等遊戲文章十五首。當時多由歌童演唱,後來才出現專業的盲藝人。清代嘉慶二十四年(1819)學秋氏在《續都門竹枝詞》中曾有“秋波臨去轉難當,白眼看它顧曲郎。一自‘馬頭勾調’盛,瞎姑鎮日瞎奔忙”的詩句。據白鳳鳴(1909-1980)回憶,馬頭調“是運河南北流通時藝人在客、貨船中演唱的一種小曲。流行於河北武清到通縣一帶的稱‘北板馬頭調’;流行於滄縣、德州、鄭家口、臨清一帶的,稱‘南板馬頭調’。”(見《鼓王的三絕》,載《曲藝》1981年四期)。
馬頭調的曲調,《白雪遺音》卷首刊有其工尺譜。據清末民初人崇彝《道鹹以來朝野雜記》記載:“其腔調僅七個,倒換用之而已。不好聽,然唱者最費力。凡師之教徒,多以此為課程,練習音與氣也。近來無唱者,以不受歡迎故耳。”這種說法指的應是北板馬頭調。南板馬頭調則曲調徐緩、婉轉動聽。楊懋建在《夢華瑣記》中提到:“京城極重馬頭調,遊俠子弟必習之。硜硜然,□□然,幾與南北曲同其傳授,其調以三弦為主,琵琶佐之。”作為一個獨立的曲種,馬頭調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開始在北京的廣播電台廣播,旗籍出身的演員韓潔遠(原名恆傑遠),憑每天深夜在電台自彈自唱南板馬頭調享有盛名,擅唱的曲目以戲曲故事為主,有《藏舟》、《游湖》、《合缽》、《水斗》、《祭塔》等。

近代發展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北京只有瞽目藝人姜藍田會唱馬頭調,姜逝世後遂失傳。
京韻大鼓演員劉寶全擅唱南板馬頭調《白猿偷桃》,曾擔任過劉寶全弦師的白鳳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將此唱段傳授給中央廣播說唱團趙玉明、新嵐雲演唱,有錄音保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