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辰包子

時辰包子

時辰包子是陝西渭南一種傳統名食,以渭南市臨渭區所制最為馳名。時辰包子創始於清乾隆年間,但那時不叫時辰包子,到了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渭南城南村出了一位做包子的名手叫張坤,他家的包子特別味長,每天爭嘗名品的食客絡繹不絕,排成長龍,一過上午時,就買不到包子了。因此人們就給這種包子加上“時辰”兩字,爾後約定俗成,流傳至今。其特點為面細皮白“僧帽”狀,油滲包底呈金黃,馥郁鮮爽,油而不膩,香味悠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時辰包子
  • 主要食材:麵粉、豬油
  • 分類:其他菜系,陝菜
包子來歷,歷史典故,包子口訣,包子特點,包子工藝,包子講究,

包子來歷

渭南時辰包子創始於清乾隆年間,但那時不叫時辰包子,到了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渭南城南村出了一位做包子的能手叫張坤,他家的包子味道特別好,每天爭嘗名品的食客絡繹不絕,排成長龍,一過時辰,就買不到包子了。因此人們就給這種包子加上“時辰”兩個字,爾後約定俗成,流傳至今。張師傅每日做包子有定數,到上午九、十點鐘即已售完,賣包子要講一定時辰,買包子也要講一定時辰,故此包子習慣稱為“時辰包子”。以後“時辰包子”的質量又有提高,到本世紀三十年代,王德本製作的時辰包子更講究技術和風味,人稱他制的包子為“氣死坤包子”。
時辰包子

歷史典故

清朝時,離渭南城三十里的一個村莊裡,住著一家人。這家人只有老母、兒子媳婦三口。母親年已七十,是她在老伴死後、茹苦含辛將兒子撫養成人。兒子柳春發很孝順,媳婦李香蘭也很賢惠。
有一年秋天,老母病倒在床,小倆口白天黑夜盡心服侍。兒子端去紅薯稀飯,老母不想吃,媳婦又端去荷包雞蛋,老母還是不想吃。媳婦問老母想吃什麼?老母回答說想吃城裡最好吃的包子。春發說:“好,明天我就去買。第二天春發吃過早飯就起身趕路,準知走到包子鋪門前已經午時,店門早就關了。
時辰包子時辰包子
第三天,天才麻麻亮,春發就起身趕路,準知走到包子鋪前,最後一籠又剛剛賣完。
第四天,雞叫頭遍,春發就起身趕路,他一路連走帶跑,直累得汗流浹背,氣喘吁吁。這一次功夫不負孝心人,走到正趕上辰時,包子剛剛下籠。他連忙買了十個。得到包子後,他心裡高興,就買了一張紅紙,借店家的筆墨寫了一首打油詩貼在包子鋪門口。這詩是:
城裡包子確是香,
想買包子敬老娘。
午時已時都錯過,
正當辰時才趕上。
從此以後,人們就把這家的包子稱為“時辰包子”。
如今渭南東大街開了一家國營渭南時辰包子館,保持了這一小吃的傳統風味。你若有興趣,可以去品嘗品嘗。

包子口訣

他的六條製作口訣是:“鹼酵合適皮色正,板油切碎油不膩,蔥去馬耳味不苦,調料配足味濃香,餡不外露要包嚴,皮薄勻稱外美。”
時辰包子時辰包子
製作時辰包子,其和面方法四季要求不同。餡料用豬板油切丁,加調料,製成油丁餡,上放大蔥片。包子要求包成“僧帽”形。

包子特點

特點:時辰包子用料選料講究、製作嚴格獨特。麵粉、豬油大蔥等若干簡單材料,經油餡、和面、拌餡包制等若干簡單工序卻能做出皮薄餡多、鮮香盈口、油而不膩、回味不盡的美味,令人嘆服。其特點為面細皮白“僧帽”狀,油滲包底呈金黃,馥郁鮮爽,油而不膩,香味悠長。蒸熟後的時辰包子面細皮白,小巧玲瓏,呈“僧帽”狀,油滲在包子底上,呈金黃色,香氣襲人,誠為當地的小吃名品。
時辰包子時辰包子
“白面細皮僧帽裝,油滲外皮呈金黃。香飄招徠行人步,油而不膩味道長”。這是舊時對久負盛名的渭南時辰包子的一首讚美

包子工藝

渭南時辰包子從取料到製作都有嚴格的規程,一絲不苟。做皮的面,要選上等小麥,用石磨細磨如籮。做餡的豬油,要用真正豬內腔里那兩塊板油,不用花油,而且要精心貯存1年後再用。油去膜,切成黃豆般小粒,和以粗麵粉,鍋內加陳菜子油,文火炒熟。
佐料用華縣特產赤水大蔥,去掉頭、葉、杈,僅取其中,拌上陳菜油、炒麵作餡。配以韓城特產大紅袍花椒、小茴、大茴、丁香桂皮草果砂仁蓽撥豆蔻製作的九味調料。每做6個油包子,搭配4個素包子以調劑口味。素包子以豆腐、大蔥作餡。
半夜起來蒸包,過路人能聞見香味。包子狀如僧帽,小巧玲瓏,周邊潔白,包底金黃,肥而不膩,香味悠長,吃一頓包子走10里路,還口齒留香。所以又被叫做“十里香包子”。吃時必定佐以大蔥蘸黃面醬,還須喝一杯濃茶。

包子講究

渭南時辰包子講究的是:“站”的直,“準”個時,“熱”個吃渭南時辰包子,早在舊社會就揚名關中了。當時在騾馬市中段路東,肋子巷(今改為西柳巷)西口右側第三家鋪店處,就有一家賣正宗“渭南時辰包子”店鋪。渭南時辰包子以餡的不同,可分為:大肉、素、大油等餡包子。是一種獨具特色,按時準點,現蒸現賣的大籠包子
這家渭南時辰包子鋪講究的是:
1.渭南廚子掌廚,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可以濫竽充數的。
2.包子餡一定用新鮮大肉,不是什麼肉架子(就是肉鋪子的叫法)賣剩下的下腳料就可以拿來胡弄人的。
3.大油包子一定要用正宗的新鮮豬板油,不是什麼亂七八糟的花油(腸衣油)下腳料可以拿來充數的。
4.每天準時提板(過去店鋪門是由一塊塊長木板在滑槽內拼排而成的,開門時,一塊一塊提拉而下,所以通稱:“提門”,關門時再插上,通稱“上的”。)準時收攤“上門”,不是因為生意的好差而可以任意更改營業時間的,講究一個準時,這就是包子冠以“時辰”的來歷,也是一種誠實經營的美德。
時辰包子時辰包子
5.除供應包子外,還供套用砂鍋熬的紅棗、花生糯米粥,以便食客“填縫子”(吃舒服的意恩)。
6.包包子的發麵基要求比較“硬”一點,以保證蒸好的包子不會“塌下”去,餡較乾而面稍硬,真材實料的買賣,能不贏得口碑嗎?這樣的包子能“站”不直嗎?
7.最有特色的大油包子,值得一提的是:把板油切成小丁,約一厘米見方,用炒過的蔥油花椒麵、加炒乾麵粉拌起,要求蔥油味要濃,花椒麵量要足,再加些五香粉、鹽就成了地道的大油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