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香

十里香

十里香(拉丁學名:Murraya paniculata (L.) Jack.)為芸香科九里香屬小喬木,高達12米。樹幹及小枝白灰或淡黃灰色,略有光澤,當年生枝綠色,其橫切面呈鈍三角形,底邊近圓弧形。果橙黃至朱紅色,狹長橢圓形,稀卵形,頂部漸狹,有甚多乾後凸起但中央窩點狀下陷的油點,種皮有棉質毛。花期4-9月,也有秋、冬開花,果期9-12月。產台灣、福建、廣東、海南及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省區的南部。生於低丘陵或海拔高的山地疏林或密林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十里香
  • 拉丁學名:Murraya paniculata (L.) Jack.
  • 別稱:千里香,七里香,萬里香,九秋香,九樹香,過山香,黃金桂
  • 二名法:Murraya paniculata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芸香目 Rutales
  • 亞目:芸香亞目 Rutineae
  • :芸香科 Rutaceae
  • 亞科:柑橘亞科 Subfam. Aurantioidae
  • :九里香屬 Murraya
  • :十里香
  • 分布區域:台灣、福建、廣東、海南及湖南、廣西、貴州、雲南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栽培技術,本種特點,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12米。樹幹及小枝白灰或淡黃灰色,略有光澤,當年生枝綠色,其橫切面呈鈍三角形,底邊近圓弧形。幼苗期的葉為單葉,其後為單小葉及二小葉,成長葉有小葉3-5、稀7片;小葉深綠色,葉面有光澤,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9厘米,寬1.5-4厘米,頂部狹長漸尖,稀短尖,基部短尖,兩側對稱或一側偏斜,邊全緣,波浪狀起伏,側脈每邊4-8條;小葉柄長不足1厘米。花序腋生及頂生,通常有花10朵以內,稀多達50餘朵;萼片卵形,長達2毫米,邊緣有疏毛,宿存;花瓣倒披針形或狹長橢圓形,長達2厘米,盛花時稍反折,散生淡黃色半透明油點;雄蕊10枚,長短相間,花絲白色,線狀,比花柱略短,藥隔中央及頂端極少有油點;花柱綠色,細長,連子房長達12毫米,柱頭甚大,比子房寬或等寬,子房2室。果橙黃至朱紅色,狹長橢圓形,稀卵形,頂部漸狹,長1-2厘米,寬5-14毫米,有甚多乾後凸起但中央窩點狀下陷的油點,種子1-2粒;種皮有棉質毛。花期4-9月,也有秋、冬開花,果期9-12月。

生長環境

喜溫暖濕潤氣候,耐旱,不耐寒。最適年平均溫度15~18℃,最高月平均溫度27~29℃,最低月平均溫度1~2℃,能耐極端最低溫度-7℃,年降雨量1000~1600mm為宜。以選陽光充足,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微鹼性土壤栽培為宜。

分布範圍

產台灣、福建、廣東、海南及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省區的南部。生於低丘陵或海拔高的山地疏林或密林中。石灰岩地區較常見,花崗岩地區也有,有時為小面積範圍內的單優種。東自菲律賓,南達印度尼西亞,西至斯里蘭卡各地。

主要價值

根、葉用作草藥。味微辛,苦而麻辣。性溫,一說有小毒,通經絡,行氣,活血,散瘀,止痛,鎮驚,消腫,解毒。治感冒、頭痛、胃痛、牙痛、風濕骨痛、跌打腫痛。
根皮鬆軟,淡黃色,據報導,根的50%酒精浸劑可用作口腔黏膜表皮麻醉劑,用兩面針和千里香的根50%的酒精浸劑,可減輕局部刺激作用。

栽培技術

修剪
當新栽小苗長至10~15cm高時要及時摘去頂芽,保留6~8cm高,新抽枝條長至8~10mm高時進行第二次摘心,即摘去頂芽,如此反覆幾次,可形成豐滿的樹冠,成型後的植株還在不斷生長,要及時修剪,長枝短剪,密枝疏剪,以保持優美的樹姿。特別是千里香枝條萌生力強,為保持一定樹形,應注意經常修剪。
澆水
千里香喜濕潤,盆栽千里香因盆土有限,易乾燥,如不及時澆水會因缺水而枯死。但也不宜澆水過多,否則會引起徒長。長期盆土過濕,樹根呼吸不良、易引起爛根導致死亡。栽培千里香時澆水要適度,孕蕾前應適當控水,以促使花芽分化,孕蕾後及花果期盆土以稍偏濕潤而不漬水為好。夏、秋季高溫期要早晚各澆水1次,春季可每天或隔日澆1次水,冬季可數日澆水1次,梅雨季節或雨天要防積水,以免植株爛根死亡。
施肥
上盆或翻盆換土時,宜在培養土中摻些骨粉或氮磷鉀複合肥,生長期半月左右施1次氮、磷、鉀複合肥,不可單施氮肥,否則枝葉徒長而不孕蕾,生長旺季每隔3~4周施1次稀薄餅肥。4~6月每月可向葉面噴1次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噴剩的可淋根部以促使花芽分化。一般秋季不宜施肥,以防萌生新梢,遭受凍害。冬季可施1次有機肥做基肥。氮、磷、鉀肥可根據千里香的生長情況和不同生長期的需要而定。
溫度
千里香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0℃~32℃,不耐寒,冬季當最低氣溫降至5℃左右時,要移入5℃~10℃室內越冬,如室溫過低易掉葉,影響翌年生長,低於0℃就會凍死。
光照
千里香是陽性植物,宜置於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的地方才能葉茂花繁而香。如家中養護,開花時可移至窗台上,花謝後仍需置於陽光充足處,在半陰處生長不良,花的香味也淡,過於陰蔽則枝細軟、葉色淺、花少或無花。冬季入室亦應置於陽光充足處。
換盆
千里香可每隔2~3年換1次盆,秋季10~11月或晚春4~5月為最佳時期,冬季一般不宜換盆。換盆應根據樹木大小來確定,可用原來盆或換稍大一號的盆。換盆時可結合修根、換土,根系太密太長的應予修剪,脫盆時剝掉土球四周50%~70%的舊盆土,剪掉爛根及部分老根,然後按照上盆的過程進行處理。如保留較多的原土,則可隨時進行換盆,不受季節限制,如需換去大部分或全部宿土,要嚴格選擇恰當的換盆時期。

本種特點

據以前描述的模式植株,是從中國南方引種的,但該模式標本已失傳。另選采自印度的作代模式。
九里香與千里香是兩個很近緣的種。二者的區別在於九里香的自然分布在離海岸不遠的多屬砂壤地方,喜陽光,耐乾熱,植株較矮小,但在香港鄰近的大嶼島上,有頗高大的老齡樹,其花與葉均較小。千里香則見於較內陸地區的山地林中,立地較濕潤,頗耐蔭。但也見於季節性乾旱的石灰岩山地,在廣東省陽山縣的石灰岩山地次生林中,有以千里香為優勢的混交林,樹的胸徑在10厘米以內,在博羅縣羅浮山,有百年以內的老樹,在海南三亞市的甘什嶺密茂林中,有高達12米,距地表約50厘米處的樹幹直徑達35厘米的老樹。在器官形態上,九里香的小葉是在葉片的中部以上最寬,頂端鈍,有時急尖或近於圓,成熟的果長與寬約略相等,頂急尖或鈍;千里香小葉的最寬處通常在中部以下,頂端長漸尖,成熟的果長遠過於寬,多呈狹長橢圓形,頂端錐尖。前者多栽種作綠籬,或作盆景,後者尚未見有栽培,而其根多作中草藥用。在良好的環境條件下,後者的花遠較大,花瓣長達2厘米,台灣產的多屬此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