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都城

明中都城

明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朱元璋詔以家鄉臨濠為中都。集全國名材和百工技藝、軍士、民夫、罪犯等近百萬人,經過六年的營建,到洪武八年四月,突然以“勞費”為由罷建。然而此時,一座宏偉豪華的都城已經屹立在鳳陽大地之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中都城
  • 時間:1369年
  • 地點:臨濠
  • 周長:60餘里
地理位置,歷史沿革,建築規模,

地理位置

明中都城位於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城西北部,占地面積382.30公頃,屬於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歷六百年余載,中都城內外建築皆毀,僅剩皇城午門西華門台基及1100米長的城牆,但觀其舊址和遺物,仍可見巍峨壯觀之一斑。
皇城城牆雄偉堅固,皆用大城磚砌築,已發現署有22個府70個州縣及大量衛所、字號銘文磚。砌磚所用的灰漿是用石灰、桐油、糯米汁等材料混合而成。在城牆的關鍵部位,甚至用熔化的生鐵代替灰漿灌鑄。所以在明代的二百多年中,城牆完好無損。午門券門及樓台四周基部,總長500餘米的白玉石須彌座上,鑲嵌著各種珍禽異獸、名花瑞草;而南京、北京兩個午門基部券洞兩端僅有少量花飾。殿址上的石礎,每塊直徑2.7米見方,礎面正中半浮雕蟠龍一圈,外圍刻有翔鳳。北京太和殿石礎直徑僅1.6米見方,且是素麵。石望柱、欄板、御道丹陛等,也都雕刻著龍鳳。
1368年朱元璋應天(南京)即位稱帝,國號大明,改元洪武。洪武二年九月,下詔:以鳳陽為中都,“命有司建置建池宮闕如京師之制”。城址選在臨濠西二十里鳳凰山之陽。《中都志》云:“萬歲山(鳳凰山),形勢壯麗,崗巒環向,國朝啟運,築皇城於是山,綿國祚於萬世,故名。”山之東西兩峰對峙,東日日精(盛家山),西日月華(馬鞍山)。三山東西相聯,向陽高亢,北臨淮水,東南有濠水,形勢最為理想。中都“席鳳凰山以為殿”,完全彌補了朱元璋應天府建宮殿時因殿址低洼的缺憾。為加強中都建設,朱元璋先後派得力助手韓國公李善長、中山侯湯和等,“董建臨濠宮殿”,築城。下設行工部,集全國名材和百工技藝、軍士、民夫、移民、罪犯等近百萬人,營建6年之久。後因“勞費”為由,於洪武八年(1375年)“罷中都役作”,但建成部分已具備我國都市建築的基本格局和形制。  明中都城址位於現鳳陽縣城西北部,地勢高敞。城址東起獨山東麓,南至老人橋,西南伸出鳳凰山山嘴南坡,西接馬鞍山,北抵京滬鐵路,面積約50平方公里,規模宏大。中都城由內、中、外三道城組成。內為皇城,又稱紫禁城,磚築,周長3702米。開4門,為:午門東華門西華門玄武門。4門有城樓,午門為五鳳樓;城牆四角有角樓,東南西三面有濠,寬一二十丈,深一至二丈,大旱不涸。中為禁垣,洪武五年築。磚石修壘,高二丈,周長7670米。開4門,為:承天門、東安門、西安門、北安門。外為中都城,扁方形,周長五十里又四百四十三步。洪武五年定城址,七年築土垣,高三丈,無濠。城原開13門,罷建中都後,革去3門。
據史志記載和舊址布局,中都城南北中軸線縱貫全城。南端自鳳陽橋跨澗水,進洪武門,入洪武街,穿過雲濟街至大明門,長達2里。進大明門,沿御道至寬闊的凸字形廣場,入禁垣承天門,經端門過五龍橋,至皇城午門,近1里半。進午門,過內五龍橋,入奉天門,至正殿。正殿是中軸線的中心,往北入後宮,出皇城玄武門,經苑囿,越鳳凰山巔,出禁垣北安門,下鳳凰山往北直接北門(未建)長達十里。南北中軸線全長13.5里。中軸線兩側,洪武街段有東西對稱的左右千步廊中書省大都督府御史台等中央文武官署置午門側,太廟、太社稷位闕門左右。皇城內主要建築有:正殿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東西宮等,兩側有文樓和武樓、文華殿武英殿等。在大明門前雲濟街上,向東排列著城隍廟金水橋國子監鼓樓;向西有功臣廟、金水橋、歷代帝王廟鐘樓。城內設二十四街,一百零四坊。城內外還有寰丘和山川壇、 朝日壇和夕月壇,圜丘和方丘、皇陵十王四妃墳、會同館、百萬倉、苑囿、觀星台龍興寺、中都留守司及八所一衛、鳳陽府治、鳳陽縣治等建築群巍然壁立。當時,所有殿壇建築均“上以畫繡”, 石構件“雕飾奇巧”,建築雄偉堅固。古人曾贊云:“重城壯且麗,飛觀高百尺”。“虎踞龍盤聖祖鄉,金城玉壘動秋芳。”
明中都城於洪武八年停建,洪武十六年即拆中都宮室名材修龍興寺。天順三年,復拆中書省等衙門500餘間重建龍興寺。至明末,土城及罷建後的不少建築日久廢修,崇禎八年(1635年)農民起義軍攻占鳳陽,焚皇陵享殿,燔燒龍興寺、官府、邸舍。清康熙六年(1667年)“奉旨移縣治於內(皇城)”,遂改稱縣城。乾隆二十年(1755年),拆皇城外禁垣、鐘樓台基,中都城九門兩段磚包城牆等修建府城。鹹豐時期,太平軍、捻軍相繼攻陷過中都府縣兩城。直到建國初,皇城尚保存完整。1968年前後又被拆除三分之二。今中都城內外建築皆毀,僅存皇城午門西華門及西城垣,仍非常壯觀。
中都城建在原生土層中,地層未經擾亂,今遺址仍清晰可辨。中都城磚包的城垣地段,土埂壁立,城垣基址宛然。皇城內外殿壇勢如山巒,城門高若崗阜,護城河基本保持舊觀。白玉石街、金水河故道、金水橋基址、故宮井等尚在。尤其是大殿的蟠龍石礎,以及殿前後左右的高台石欄板、望柱,御道丹陛石雕、午門基座長達400餘米的漢白玉浮雕等,更是我國歷代都城中不可多得的石雕藝術品。中都城“規制之盛,實冠天下。”

建築規模

中都建有內、中、外三道城。外為中都城,,開9門。中為禁垣,周長15里多,開4門,曰午門、東華、西華、玄武門。城內有正殿、文華和英武兩殿,文、武二樓,東、西、後三宮金水河金水橋等。正南午門外,左為中書省、太廟,右為大都督府御史台、大社稷。中都城內外,還有城隍廟國子監會同館歷代帝王廟功臣廟觀星台、百萬倉、軍士營房、公侯第宅鐘樓鼓樓等。《中都志》稱“規制之盛,實冠天下”。
街道
中都在洪武五年確定基址時,初步規劃街二、坊十六。天順、成化年間修《中都志》時,記載街道24條、坊104個。至萬曆末年修纂《鳳陽新書》時,主要街道共二十八條,皆縱橫排列對稱,坊減為94個。洪武街:自洪武門至大明門。玄武街:自外城玄武門向南。左輔街:自南左甲第門經鼓樓至九華山。右輔街:自前右甲第門經鐘樓至馬鞍山。東城街:在左輔街之東。西城街:在右輔街之西。左甲第街:起自九華山,為左輔街延長線。右甲第街:起自馬鞍山,為右輔街延長線。雲霽街:大明門前東西橫街,連線鼓樓和鐘樓。父道街:雲霽街鼓樓以東延長線。子順街:雲霽街鐘樓以西延長線。順城街:洪武門裡側東西橫街。子民街:外城玄武門裡側東西橫街。泰安街:順城街北橫街。東華街:東華門外橫街。西華街:西華門外橫街。朝陽街:朝陽門(後改獨山門)內東西向幹道。塗山街:塗山門內東西向幹道。長春街:長春門內東西向幹道。台銜街、志士街、工藝街、淮南街、光天街、化日街、剛毅街、清淮街、永福街等:具體位置不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