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

昌都

昌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下轄地級市,地處橫斷山脈和三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位於西藏東部,處在西藏與四川青海雲南交界的咽喉部位,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的必經之地,也是“茶馬古道”的要地。以昌都為中心,東與四川省相望,東南面與雲南省接壤,西南面與西藏林芝市毗鄰,西北與西藏那曲市相連,北面與青海省交界,西望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處在商貿往來的樞紐地位,素有“藏東明珠”的美稱。

昌都市古稱“康”或“客木”。唐代,昌都市為吐蕃王國的一部分,明清以後統稱此地為康藏地區,原西藏政府稱它為“朵康木”地區,現為西藏自治區所屬一個地級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昌都
  • 外文名稱:Changdu、Qamdo
  • 別名康巴東女國、藏東明珠
  • 行政區類別:地級市
  • 所屬地區:中國西藏自治區
  • 下轄地區:1市轄區、10縣
  • 政府駐地卡若區
  • 電話區號:0895
  • 郵政區碼:854000
  • 地理位置:西藏自治區東部
  • 面積:11萬平方公里
  • 人口:73萬人(2017年)
  • 方言西南官話藏語
  • 氣候條件:藏東南高原溫帶半乾旱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卡若遺址、絳巴林寺等文化遺址
  • 機場昌都邦達機場
  • 火車站昌都站
  • 車牌代碼:藏B
  • 行政區劃代碼:540300 
  • 民族:藏族、漢族、納西族
  • 市委書記阿布 
  • 市長:陳軍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貌,氣候,自然資源,氣候資源,水產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政治體制,經濟概況,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郵電,通訊,教育,文化,衛生,交通運輸,公路,航空,歷史文化,習俗文化,節日,喪葬習俗,禮儀,名優特產,風景名勝,

歷史沿革

昌都市坐落在群山懷中,它被稱作從四川和雲南入藏的門戶。昌都是藏語,其意為“水匯合處”。扎曲和昂曲在昌都相匯為瀾滄江,這也是昌都這一名稱的由來。
昌都
昌都古稱“康”或“客木”,以區別於衛、藏、阿里等地區。昌都具有悠久的歷史,1977年和1980年相繼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昌都卡若遺址和昌都小恩達遺址表明,早在五千年以前,昌都就已有人類繁衍生息,並已形成了初級村落。當地的居民已開始種植易於生長的穀子,飼養適應性廣泛的家畜豬,同時也以狩獵狐、青羊、馬鹿等作為補充。昌都的察雅一帶是藏族史詩《格薩爾王》中《槳巴》所記述的格薩爾與“炯巴”人為爭奪食鹽而發生交戰的地區。按照藏族傳統的地理概念,這裡同時是“朵康六崗”中的察瓦崗,系有名的產鹽之地。考古發現與實地調查,也可以發現不少當地居民傳說是“炯巴”人留下來的石牆、石階等建築遺址。
吐蕃時期(公元7-9世紀),昌都是著名的“東女國”和蘇毗王國的所在地。據《舊唐書》第一百九十七卷《南蠻西南蠻傳》 記載:“東女國,西羌之別稱,以西海中復有女國,故稱東女焉。俗以女為王。東與茂州、党項接,東南與雅州接,界隔羅女蠻及百狼夷。其境東西九日行,南北二十二行。有大小八十餘城,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為船以渡。”我國著名藏學家任乃強先生考證也稱,今昌都一帶為東女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昌都還可以看到吐蕃東女國和蘇毗王國文化的痕跡。
公元13世紀,元朝將西藏歸於中國版圖後,在昌都和四川甘孜設定了朵甘思宣慰司都元帥府。
明朝時西藏佛教格魯派興起,其影響逐漸深入康區,在昌都形成若干呼圖克圖--大活佛轉世系統。明朝政府在此設定了朵甘都指揮使司,委任各地的部落酋長和各大頭人與寺廟的大喇嘛管理。明(1368-1644年)末蒙古和碩特部固始汗白利土司後,昌都也受固始汗的統治。
清朝(1616-1911年)在這個地區封委了一些大活佛和土司各轄其地,受駐藏大臣和達賴喇嘛的管理。清朝還在昌都設立了糧站,委派糧台、游擊等文武官員駐守昌都,並從四川、雲南派有制兵130名駐紮昌都,傳遞諭旨奏摺,保護昌都寺大活佛和糧台。清末趙爾豐在昌都地區的一些地方實行改土歸流,昌都地區改稱川邊。
民國(1912年)以後,是西康省的一部分。
1918年西藏地方政府將其改稱為朵麥地區,設立了“朵麥基巧”,劃昌都為25個宗。
1950年10月19日,成立了昌都地區人民解放委員會,並下設3個管轄區,即昌都解放委員會直轄13個宗、三十九族地區第一辦事處所轄10個宗和波密地區第二辦事處所轄3個宗及鹽井、察隅共28個宗,直屬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管轄。
1955年西藏藏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成立後,昌都地區則劃規其管轄,1960年初設昌都地區行署。地區行署駐昌都鎮。
2014年10月,國務院批覆撤銷昌都地區昌都縣,設立地級昌都市和卡若區,以原昌都地區的行政區域為昌都市的行政區域。
nullnull

行政區劃

沿革

1950年10月,昌都解放,昌都直屬的宗有昌都、察雅、八宿、類烏齊、左貢、桑昂曲均由宗直接改為縣。昌都專區下轄總計13個縣,專員公署設在昌都縣。
昌都原貌昌都原貌
1959年9月,波密和嘉黎劃歸塔工(即林芝)管轄。此時,昌都專區轄12個縣。
1962年9月,昌都專員公署辦公會議對各縣行政區劃作了調整。全地區12個縣劃為94個區一個鎮(昌都縣城關填),472個鄉。
1964年5月,西藏自治區籌委會在進行行政區劃調整時,考慮到不同地區民眾的居住習慣,人口數量,轄區面積及交通運輸等因素,決定將林芝專區所屬的波密縣劃歸昌都專區管轄。此時昌都專區所轄縣又恢復為13個。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區成立後,為尊重民眾原有的習慣稱呼,11月經國務院批准將寧靜縣改名為芒康縣
1966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將桑昂曲縣改名為察隅縣
1970年昌都專區改為昌都地區,地區駐昌都縣。洛隆縣由洛隆遷孜托;邊壩縣由邊壩遷駐草卡區的東馬司(距草卡區6千米)。昌都地區轄昌都、貢覺(駐莫洛)、左貢(駐亞中)、察隅(駐吉公)、洛隆(駐孜托)、丁青、波密(駐紮木)、江達、察雅(駐煙多)、芒康(駐嘎托)、八宿(駐白馬)、邊壩(駐東馬司)、類烏齊等13縣。
1971年,左貢縣由亞中遷駐汪達
1975年,類烏齊縣由類烏齊遷熱扎卡。昌都轄昌都、貢覺(駐莫洛)、左貢(駐汪達)、察隅(駐吉公)、洛隆(駐孜托)、丁青、波密(駐紮木)、江達、察雅(駐煙多)、芒康(駐嘎托)、八宿(駐白馬)、邊壩(駐東馬司)、類烏齊(駐熱扎卡)等13縣。
1986年1月,林芝專區恢復後,經國務院批准將昌都專區的波密、察隅兩縣劃歸林芝專區。同時,根據1973年12月30日中共昌都地委、昌都地區革命委員會《關於芒康、江達、昌都、丁青等縣行政區劃調整與成立新縣的報告》,1979年6月16日西藏自治區革命委員會“本著有利於領導,有利於發展生產,有利於邊防穩定和加強建設的原則”,兼顧民眾的歷史習慣和自然條件,地理環境等因素,同意在昌都地區新增設鹽井、生達、碧土和妥壩4個縣,報經國務院批准。這時,昌都共轄15個縣。上述4個縣雖經國務院1983年10月批准新建,但因故到今尚未建立,故昌都地區實有11個縣,90個區鎮。
1987年3月始,實行撤區並鄉,調整鄉鎮行政區劃,保留13個區,昌都轄159個鄉,9個鎮,1622個行政村。
1997年,地區行署駐昌都縣城關鎮。轄昌都、芒康、貢覺、八宿、左貢、邊壩、洛隆、江達、類烏齊、丁青察雅11個縣。
1999年5月,經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昌都再次對部分鄉鎮的行政區劃作了調整。撤消原保留的13個縣轄區,共設立24個鎮、118個鄉(含民族鄉1個)。
2013年11月,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向國務院正式上報《關於撤銷昌都地區設立昌都市的請示》,撤地設市工作順利推進。
2014年10月,國務院批覆撤銷昌都地區,設立地級昌都市。昌都市設立卡若區,以原昌都縣的行政區域為昌都市卡若區的行政區域,卡若區人民政府駐城關鎮昌都中路259號。

區劃詳情

截至2014年11月,昌都市轄原昌都地區江達縣貢覺縣類烏齊縣丁青縣察雅縣八宿縣左貢縣芒康縣洛隆縣邊壩縣和新設立的卡若區。即一個區十個縣,包括24個鎮,118個鄉。市政府駐卡若區。
行政區劃詳情
區縣面積(km2人口郵政編碼政府駐地
10652
22萬
854000
13200
8萬
854100
6256
4萬
854200
5879
4萬
855600
12955
6萬
855700
8413
5萬
854300
12564
4萬
854600
11726
4萬
854400
11431
8萬
854500
8184
4萬
855400
8894
3萬
855500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昌都位於西藏自治區東部、瀾滄江上游,是西藏自治區的東大門。昌都地處三河一江地區(昂曲、扎曲、色曲、瀾滄江),藏語意為“水匯合口處”。昌都位於東經93°6′—99°2′,北緯28°5′—32°6′之間,東與四川省的德格、白玉、石渠、巴塘四縣隔江相望,東南與雲南省的德欽縣接壤,西南與林芝市毗鄰,西北與那曲市相連,北面與青海省的玉樹州交界。總面積為11萬平方公里,占西藏自治區總面積的8.9%。

地貌

昌都總地勢西北部高,東南部低,最高海拔為5460米,最低海拔約3100米,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不少山峰聳立於雪線以上,其中念青唐古拉山主峰高達7111米,萬丈冰峰,銀裝素裹。
昌都西北部山體較完整,分水嶺地區保存著寬廣的高原面。東南部山體被切割成星羅棋布狀。谷地由北向南逐步加深,嶺谷櫛比,河谷深切,僅有零星殘存的高原面。高原主要分布在他念他翁山北段和寧靜山,海拔在4000—4500米以上;在北緯30°以南,為典型的高山峽谷區,河谷底海拔2500—3500米,最低處是芒康縣的金沙江河谷,海拔僅2296米。
昌都山脈為南北走向,三條大江與三列山脈相間分布,平行駢走。從西向東依次是伯舒拉嶺、怒江;他念他翁山、瀾滄江;達瑪拉山-寧靜山、金沙江。山脈海拔多在4000—5000米左右,山脈之間有深邃的河谷,山嶺與河谷的高差達1000—2000米。獨特的自然地貌和地形結構,使雄美壯美的青藏高原愈加多姿多彩。

氣候

昌都屬高原亞溫帶亞濕潤氣候。夏季氣候溫和濕潤,冬季氣候乾冷,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年平均日照數為2100—2700小時,年無霜期46—162天,年降水量為477.7毫米,集中在5—9月。常見的自然災害有霜凍、雪災、冰雹。
昌都的氣候以寒冷為基本特點。由於受南北平行峽谷及中低緯度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響,具有垂直分布明顯和區域性差異大的特點。日照充足,太陽輻射強;日溫差大,年溫差小;降雨集中,季節分布不均,蒸發量大,相對濕度小。昌都山脈河流的南北縱向排列有利於暖濕氣流的南北輸送,峽谷高差懸殊,氣候垂直變化大於水平變化。
昌都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空氣稀薄,年平均氣壓和每立方空氣中含氧量僅有平原地區的2/3。日溫差大,年溫差小,氣溫偏低。昌都各地年平均氣溫為2.4℃—12.6℃。降雨集中,季節分布不均。5—9月的降水量在182.3—538.2毫米之間,占全年降雨量的77.9%—95.8%。10月至次年的5月降水量為19.6—102.6毫米,僅占全年降水量的4.3%—21.2%。蒸發量大,相對濕度小。各地的年蒸發量在1325.3—2617.2毫米之間,地處怒江河谷的八宿年蒸發量最高,為2617.2毫米,是年降水量的10倍以上。

自然資源

氣候資源

昌都屬高原亞溫帶亞濕潤氣候,西北部、北部嚴寒乾燥東南部溫和濕潤;日照時間長,乾濕分明,年平均氣溫在7.6℃,年降雨量在400—600毫米,由於山高谷深,地形複雜.故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高原氣候特徵。
昌都

水產資源

河流
昌都水系屬外流水系,主要河流有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及其支流,是中國及亞洲東南部主要河流的上游集結區之一,河流眾多,水網發育。大小河流分屬於太平洋和印度洋兩大水系。怒江為薩爾溫江的上游,該流域屬印度洋水系。瀾滄江、金沙江兩條大河屬太平洋水系,其中金沙江為長江上游,最終注入東海;瀾滄江為東南亞著名河流——湄公河的上游,流經橫斷山脈地區,最後注入南海。此外,位於昌都西南部的然烏湖是帕隆藏布江的源頭,屬雅魯藏布江水系,它最終流入印度洋
昌都的水系格局受到地質構造和外營力因素的控制,但在各河的不同河段表現出明顯的差別。怒江、瀾滄江、金沙江源自青藏高原腹地,它們進入昌都逐漸轉變近南北走向,這3條亞洲南部最大的河流匯聚本區,形成了舉世聞名的“三江併流”奇觀,其最窄處,由怒江經瀾滄江至金沙江的直線距離公68千米,其具體位置在鹽井南南西藏與雲南交界的北緯28°25°25.6’處。由此向南金沙江率先轉向東南,並向東奔去。因此,真正的“三江併流”奇觀是在昌都完成的,是昌都所特有的。由於本市受青藏高原第四紀以來強烈隆起的影響,上述三條大江及其支流的下遊河段強烈切割,在地貌上形成了相對起伏達1000-2000米以上的深切大峽谷,“三江併流、平行嶺谷”成為昌都市特有的地貌景觀。怒江、瀾滄江、金沙江的河流與水文特點不僅對本區,而且對整個青藏高原和東亞都有重要的意義。
昌都的地表徑流受區域氣候條件、地貌與植被、土壤垂直地帶分布特徵的影響,年徑流地區分布趨勢為自西向東減少,山地大於河谷,迎風坡大於背風坡,其特點與年降水理地區分布趨勢相一致。本區大多數河流補給主要是雨水和地下水,冰雪融水補給僅在本市的西、南邊緣地區怒江和雅魯藏布江的支流源頭。本市河流水量較豐富,據水文間觀測結果推算:昌都市的多年平均出境水量為2530.2立方每秒,年徑流量797.2億平方米。季節分配的地區徑漢的年際變化不大,最大水年平均流量與多年平均流量的比值最小為1.17,最大為2.24,平均為1.46。最小水年平均流量與多年平均流量的比值,全區平均為0 .7左右。地區河川徑流的年內分配與年際變化與河流的徑流補給關係最為密切。在本區各類徑流補給中,由於地下水和冰雪融水占一定比重,因而徑流年際變化較小,又由於年內降水集中,使得以雨水為主要補給的河流其徑流年內分配很不均勻。
湖泊
昌都湖泊數量多但規模很小,超過10平方千米的湖泊,僅有莽錯(面積18平方千米,海拔4310米)和然烏湖(面積含安貢錯18.4平方千米,海拔約3800)2個。此外,較大的湖泊還有布托錯青(面積9.0平方千米,海拔4660米)、布托錯窮(面積6.4平方千米,海拔4590米)、仁錯(面積3.7平方千米,海拔4430米)。昌都的湖泊全部為外流淡水湖。湖泊的成因多樣,有構造成因、冰川成因以及其他成因(如堵塞谷地成湖)等。其中莽錯形成與構造活動有關。但本市湖泊大多為古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川湖,如布托錯青和布托錯窮,其中面積在1平方千米以下的高山湖泊基本上都為冰川湖泊。也有一些湖泊為現代谷地被山崩、滑坡或土石流堵塞形成的湖泊,如然烏湖就是由山崩堵塞而形成的。
冰川
昌都的現代冰川主要分布在西南高山極高山地,如崗日嘎布、念青唐古拉山-伯舒拉嶺,強拉日,他念他翁山南部的達美擁雪山和梅里雪山等。其中昌都市西南的崗日嘎布正處於印度洋季風向青藏高原輸送水汽的主要通道上,是青藏高原南部邊緣受西藏自治區西南季風影響最強烈的一條山脈,現代冰川十分發育,是青藏高原上現代冰川覆蓋率最高的山脈。本市絕大多數冰川是在季風海洋性氣候條件下形成的,屬海洋性冰川。只在西北部唐古拉山可能屬複合型過渡性冰川。
昌都冰川總條數達數百條,為青藏高原上冰川集中分布區之一。區內冰川分布的總趨勢受海拔高度變低影響自西向東減少。寧靜山不僅海拔高度較低,而且受兩側平行山嶺的阻攔,形成東西氣流難以伸入的雨影區,因而成為區內各山系中唯一現代冰川的山嶺。現代冰川的形態類型,有懸冰川、冰斗—懸冰川冰斗冰川、冰斗—山谷冰川、山谷冰川、峽谷冰川、坡面冰川和冰帽或平頂冰川等8種類型。其中山谷冰川是各類冰川中規模最大的一種大型冰川,主要分面在崗日嘎布、念青唐古拉山—伯舒拉嶺,強拉日,他念他翁山南部的達美擁雪山和梅里雪山等最高隆起區,長數公里至10多公里,面積數平方公里至幾十平方公里,是本區主要的冰川類型。其中最大的山谷冰川是然烏湖南面的來古冰川(又稱雅弄冰川),長約26千米,寬達2—4千米,冰川末端伸至4000米以下。在邊壩縣南部念青唐古拉山北坡也有一系列冰川發育,冰川末端下伸到海拔4500米左右。

土地資源

昌都土地資源的總體比例是:五分草地三分林,暫不宜利用的有二分。全區土地總面積為16301萬畝,其中牧草地面積8433萬畝,占全區土地資源總面積的51.74%,人均占有草地面積156畝。雖然草地面積大,但質量差,主要是天然草地。好的和比較好的一、二等草地僅占草地面積的52.5%。由於土地質量較差,在區域性氣候條件下,牧草生長緩慢,低矮,稀疏,覆蓋率只有30%—70%,載畜量受到限制,草畜矛盾突出,因此制約了畜牧業的大規模發展。林地面積4464萬畝,占全區土地資源總面積的27.4%,人均占有林地面積82.7畝,其中灌木林占37%。人均占有耕地1.5畝,其中分布在海拔3700米以下河谷地帶的只占31%,而分布在海拔3700—4300米高原上的占69%。二、三等耕地占25.7%。昌都還有暫不宜農牧林的土地,占全區土地資源總面積的19.7%。其中有裸岩地、砂地和礫石地;還有的土地海拔太高,開發難度大,無法改良利用。

礦產資源

昌都礦產資源十分豐富,以有色金屬礦產占明顯優勢。截至到2014年已發現的礦產有鐵、鉻、銅、鉛、鎳、鈷、鎢、錫、鉬、鉍、銻、金、銀、菱、粘土白雲岩、石膏、 矽石、石灰岩、煤、油頁岩、食鹽、砷、重晶石、螢石、石棉、石墨、冰洲石雲母等70餘個礦種,礦產地360餘處。礦床80餘處,礦點290多處,礦化點340餘處,已列入西藏自治區礦產儲量平衡表的有13種,其中占全國第二的有銅、第三位的有菱鎂礦、第五位的有砷、顯晶質石墨、第七位的有石膏、第十位的有鉬曠等。

植物資源

栽培作物
糧食作物播種面積中,青稞占72%,小麥占15%,玉米、雜糧、豆類僅占13%,油菜占0.7%。種植的喜涼作物有冬青稞冬小麥、春青稞、春小麥、豌豆、蠶豆、馬鈴薯、甜菜;喜溫作物有玉米、小米、雞爪谷、油菜、芝麻、蕎麥等;還有蘋果、梨、桃、杏、葡萄、石榴、核桃、花椒等果樹;喜溫瓜類和喜涼的蔬菜有南瓜、西瓜、黃瓜以及西紅柿、辣椒、茄子、蓮花白、大白菜、花菜、油菜、菠菜、蘿蔔、芹菜、萵筍、蔥、蒜、韭菜等。由於昌都的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光、溫、水協調,適宜於喜涼作物生長,水果品種多,質量好。察雅、八宿的蘋果個大,色澤鮮艷,皮薄脆香。芒康、左貢的石榴則皮薄、肉多、味美。
野生植物
昌都的森林資源是中國西南地區森林資源的主要組成部分,不僅樹種多,材質好,木材蓄積量大,而且均為原生林。根據1991年調查資料,全區活木蓄積量3.64億立方米。暗針葉林主要有雲杉、冷杉、高山松、油松、大果紅松、鱗皮杉等。針闊混交林主要樹種有青槓、山楊、樺木、川滇高山櫟、大果園柏、槭樹、核桃、雲杉、高山松等。此外,還有高山柳三棵針、錦雞兒、杜鵑金露梅、爬地柏等灌木林。除建材林外,還有藥用植物1200多種,主要有冬蟲夏草、貝母、大黃等。冬蟲夏草以蟲體飽滿、外色金黃、內色粉白、味鮮、清脆而聞名中外,年產量約1—1.5萬公斤。貝母有川貝母、梭砂貝母、高山貝母、喜馬拉雅黃芪貝母等五種。大黃又有掌葉大黃,喜馬拉雅大黃、心葉大黃、塔形大黃、藏邊大黃等品種。其中掌葉大黃被藥典記載為藥用正品。此外,還有知母、胡黃蓮、天麻、三七、雪蓮花、當歸、黨參、秦艽、雪山一枝蒿等。在林區和草原,還有豐富的菌類資源。如香菇、猴頭、獐子菌、松茸等,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且含有抗癌物質,遠銷國內外。

動物資源

在昌都的草原、森林,繁衍生息著種類繁多動物,被動物學家譽為“雉類王國”。
家養動物
主要有氂牛犏牛、黃牛、馬、驢、騾、綿羊、山羊、豬、雞、鴨、鵝、兔等。
野生動物
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17種,二級保護動物54種。獸類動物主要有獼猴、滇金絲猴、豺、獐子赤狐藏狐、黑熊、棕熊、馬來熊石貂、水獺、小靈貓、金貓、豹貓、豹、方豹、猞猁、狐狸、狼、白唇鹿、馬鹿、水鹿、普氏原羚、藏原羚、岩羊、盤羊。烏類動物主要有彩鸛、黑鸛、赤麻鴨、金雕、鷹、雕、蛇雕、草原雕蒼鷹、禿鷲、松雀鷹、藏雪雞、藏馬雞、血雉、雉鶉、大徘胸鸚鵡。魚類主要有怒江裂腹魚、光唇裂腹魚、裸腹重腹魚等品種。其中鯉科的裂腹魚亞種,不僅種群數量多,而且分布範圍廣,具有很高的漁業開發價值。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昌都總人口71.53萬,其中從事非農業人口25.1萬人,地區國內生產總值75.4億元。市政府所在地卡若區國土面積10652平方公里,總人口21.19萬人,其中暫住人口4.86萬人、農業人口3.4萬人、非農業人口12.93萬人。
人口和城鎮主要沿瀾滄江和其支流分布。昌都城鎮化水平14.2%,其中昌都城關鎮常駐人口和流動人口之和10萬人,是城鎮人口的主要分布區。一般建制鎮規模很小,人口僅為1000—6000人。

民族

2010年,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昌都在人口的民族構成上,藏族占總人口的95%以上,是主體民族。此外還有漢族納西族侗族苗族黎族白族土家族瑤族布依族等民族。

政治體制

市委書記:阿布
市委副書記、市長:陳軍

經濟概況

綜述

1959年前的昌都,長期處於政教合一的僧侶和貴族專制的封建農奴制社會。這種封建農奴制度是以土地等生產資料歸地方政府、貴族、僧侶占有和農奴對他們的人身依附關係為主的一種封建剝削制度。廣大農奴沒有絲毫的人身自由,被農奴主當做私有財產任意處置。在這種生產力狀況下,加之農奴主的過分掠奪,廣大農奴過著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生活,世代掙扎在死亡線上。
1959年後,特別是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昌都各行各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昌都從封建農奴制社會飛躍到現代文明社會,經濟從單一的原始農牧業發展為現代工業、農牧業及第三產業等並舉的多元化經濟結構。

第一產業

昌都是西藏重要的農牧業區之一,累計投入資金1.6億元,加大低產田改造和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建設一、二級良種繁育基地近10.64萬畝,在洛隆等8個產糧大縣新建優質青稞生產基地3.92萬畝,新建“洛宗”糌粑加工廠房,年加工優質青稞達130萬斤,產值600萬元,帶動民眾510戶,戶均增收1000元,有效推動了“洛宗”糌粑產業化發展。
昌都以做強“五大優勢加工產業”、培育“四大特色產業帶”、建設“八大種養殖基地”為重點,大力發展農畜產業。如今,八宿蕎麥、芒康葡萄、洛隆糌粑、丁青蟲草、類烏齊氂牛肉、昌都蔬菜基地及經濟林木基地等特色農牧產業初具規模,累計完成建設資金7.53億元,規模、效益、品牌日益顯現,帶動民眾增收日益明顯。2014年半年,昌都市農牧業總產值完成8.83億元,同比增長5.8%;地、縣級龍頭企業實現產值4796萬元,帶動2398戶戶均增收2000元。
截至2014年,昌都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已發展到82家。近兩年來,地、縣級6家龍頭企業實現產值19632.2萬元,帶動農戶11702戶,戶均增收3000元。

第二產業

昌都開發優勢礦產、水能資源,玉龍銅礦二期工程完成項目規劃選址、可研報告編制審批,完成投資4597.04萬元。新型乾法水泥生產線完成投資3700萬元。昂青鉛銀多金屬礦完成投資990萬元。“三江”水電開發紮實推進,完成投資4.6億元,果多水電站正在開展大壩混凝土澆築,蘇窪龍電站年內具備核准開工條件,覺巴電站正進行導流洞工程施工,葉巴灘電站已申請“封庫令”。
2010年,昌都生產總值完成67.07億元,比2005年的32.48億元增長1.06 倍,年均遞增15.6%;財政收入 3.14億元,比2005年的1.04億增長2倍,年均遞增24.7%。 農牧民人均純收入3662元.比2005年的1844元增長 98.5%,年均遞增14.7%。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 12730元,比2005年增長69.7%,年均遞增1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5.15億元,較2005年增長1.6倍,年均遞增20.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8.07億。
2014年上半年,昌都市生產總值完成54.88億元,同比增長29.6%;固定資產投資72億元,同比增長39.3%;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6億元,同比增長30.3%;稅收6.1億元,同比增長29.2%。截至6月底,昌都市各類企業達1047戶,註冊資金達34.8億元,同比增長16.33%、16.57%;個體工商戶達14301戶,從業人員38898人;私營企業618戶,雇員9576人;簽約招商引資項目51個,落實投資2.05億元。

第三產業

昌都推進“兩區四園”和57個美麗鄉村建設,完成昌都城市發展規劃、中心城區專項規劃和60個重點鄉鎮規劃編制。
圍繞打造三江流域、茶馬古道、康巴文化、紅色旅遊四大品牌,組建昌都茶馬古道三江緣旅遊諮詢中心和茶馬古道旅遊客運有限公司,完成卡若遺址、若巴溫泉、吉塘旅遊示範區、318景觀大道、芒康古鹽田、然烏湖·來古冰川規劃編制,開工建設卡若文化國際旅遊度假區、然烏湖·來古冰川景區。2014年上半年,昌都接待遊客43.6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55億元。
2014年落實交通項目建設投資26.74億元,開工建設通村公路166條、通寺公路66條。安排水利建設項目134項,總投資23.89億元,開展23條河流綜合規劃編制工作,實施18箇中小河流域治理和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總投資64億元的川藏聯網工程進展順利。
昌都夜景昌都夜景

社會事業

郵電

通過引入和擴大衛星通訊以及鋪設光纜,將形成以光纜、衛星、微波為主要傳輸方式,固定電話、移動通訊、數據通訊、多媒體通訊等多網並存的現代通信網。昌都通訊技術水平將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基本實現縣縣通光纜,實現鄉鄉通電話,開通了以昌都為中心的各縣VSAT、TES衛星通信,形成郵電通信新格局。

通訊

截至2010年,移動通訊用戶達到20.4萬戶,較2005年的4.1萬戶增長 398%。鄉通電話率達到100%,行政村通訊綜合覆蓋率 達到75%。

教育

截至2014年,各級各類學校達到678所。其中中專學校1所,高級中學2所,初級中學13所,國小188所(其中完小184所),教學點474個。國小在校生達到75558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8%,比1999年提高13%;國中在校生達到26837 人,國中階段入學率達到74.7%,比1999年提高62.8%;高中在校生達到4488名,高中階段入學率達到12.5%,比1999年提高近10%。中國小已建成衛星教學收視點183個,教學光碟播放點392個,計算機網路教室78個,語音室10個,班班通(有線教育電視系統)40個,校園網3個,辦公區域網路1個。

文化

昌都文化、廣播、電視等事業蓬勃發展,“村村通”工程、精神文明活動中心、鄉村文化站(室)的建設,極大地改善了基層農牧民民眾的文化生活。廣播、電視覆蓋率分別達到86.88%和88.77%。

衛生

有各類衛生機構243個,醫院152個,合作醫療覆蓋率為98.5%。

交通運輸

公路

昌都處於西藏與四川、雲南交通聯繫的樞紐地帶,是西藏東大門,是西藏聯繫內地的重要交通通道。境內317國道線、318國道線和省道303、302線橫跨東西,214國道線縱貫南北。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建成農村公路4278公里,農村公路通達里程8381公里,鄉鎮公路通達率100%;建制村公路通達率85.2%,比2005年提高了39.7%。

航空

可起降波音大型客機的邦達機場,辟有昌都至成都、昌都至拉薩航線。交通運輸業穩步發展,2003年完成各項貨運總量42.4萬噸,客運完成32.3萬人(次),分別增長10.6%和21.9%,航空旅客傳送量達5.47萬人(次),增長8.96%。

歷史文化

昌都是康巴文化的發祥地,這裡的藏族常以“康巴人”、“康巴漢子”稱謂。由於居住地域和社會交往的因素,自古以來,昌都康巴人就較早的接受了來自青海、甘肅等地的黃河文化,來自四川、重慶的巴蜀文化、長江文化和來自雲南白族、彝族、納西族、傈僳族等多民族文化中的精華部分,並將其融入到了自有文化之中。康巴漢子性格中的豪放粗獷、熱情奔放、堅毅勇敢、忠誠信義與這種多元文化相融匯,逐漸形成了既有多方位、多民族文化複合、又有康區獨特個性和凝重宗教色彩,具有豐富內涵和底蘊的康巴文化,並在語言、服飾、宗教、民俗、民居建築、民間文化等各個方面,都有其明顯區別於其他藏區地域文化的特殊表現。
民族文化民族文化
昌都康巴人的傳統服飾以裙袍為主。這種裙袍多用自製的氆氌和羊皮縫製而成,冬天則穿皮袍。舊時,貴族和富有人家,多穿用虎皮、豹皮、水獺皮製成的皮袍,內著絲綢服裝,或以絲綢鑲邊做為裝飾。康巴人的藏裝講究,不僅華貴精美,而且頗具欣賞價值。康巴漢子多帶有腰刀、護身盒等物品,並將用黑色或紅色絲線與頭髮相辮的“英雄穗”盤結於頭頂,顯得剛武勇猛。康巴女子的服飾更以雍容華貴而著稱,其內衣多用絲綢料,外衣講究用水獺皮縫製,並拼合傳統圖案予以修飾。康巴女子都有頭飾、胸飾、背飾、腰飾和其他飾物,這些飾物往往是代代相傳的寶物,如用九眼石、瑪瑙、翡翠、紅珊瑚製做的項鍊、頭飾,用綠松石、蜜臘石和純銀製做的各類飾物等,這些服飾價值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成為其家庭財富的標誌。
昌都民居有農牧區之分。牧區一般住帳蓬,這種帳蓬多用氂牛絨線編織而成,並飾以傳統圖案,不僅美觀大方,而且遮風擋雨,冬暖夏涼,搬遷便利,深得牧民喜愛。農區的房屋多為土木結構,一般為兩層,下面一層放雜物,上面為經堂、廚房、寢室和存放糧食的庫房,牧草和糧食則在陽台上晾曬。這種房屋也有高三、四層的,安排自然會更細緻一些。
昌都康巴漢子以性格粗獷豪放而聞名,這裡的文化藝術、民俗風情,不僅古樸獨特,而且多彩多姿,充滿了神秘色彩。著名的熱巴藝術多流傳於昌都民間,有熱巴鈴鼓、熱巴弦子、熱巴雜技等,其中以丁青的熱巴、芒康的弦子舞最為有名。除熱巴雜技外,卓舞(俗稱鍋莊)則在昌都十分普及,每逢喜慶和節日,人們圍成圓圈,腳踏舞步,揮臂高歌,無論城鄉,到處都能見到這種最為大眾化的歌舞。昌都還是藏族著名史詩《格薩爾王傳》產生和流傳的主要地區,有許多著名的說唱藝人和藝術大師。繪畫雕塑藝術,昌都更是流派眾多,各具特色。唐卡繪畫藝術中,以昌都“嘎學噶志”畫派最為著名;泥塑藝術以昌都、邊壩、察雅、貢覺最具功力;石刻藝術則以昌都、察雅、芒康、江達令人嘆服;江達縣波羅古澤木刻經板聞名全藏,是名符其實的“木刻之鄉”。這些地方民間藝術家們創作的藝術品,既是康巴文化的表現形式,也是藏族文化藝術中的珍品。
昌都的民間文學,種類眾多,內容豐富,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從品種上講,有民歌、故事、諺語、謎語等。
說唱《格薩爾王傳》:說唱《格薩爾王傳》是昌都廣大農牧民民眾最喜愛的文化活動之一。在昌都廣袤大地上,到處都有與格薩爾王有關的遺蹟和傳說。其中主要有江達縣波羅吉榮峽谷中格薩爾王與王妃珠姆下棋的四方形巨石骰子、丁青縣格薩爾王射穿山峰的二個大窟窿、貢覺縣格薩爾手下巴拉大將的宮堡遺址、芒康縣江嶺之戰的城堡遺蹟、類烏齊縣傳之為格薩爾的鐵制雕龍馬鞍等。其次,昌都市是說唱《格薩爾王傳》藝人最多的地區之一。1986年,西藏全區共發現39名說唱藝人,其中19人在昌都。被稱為“國寶”級說唱藝人的扎巴,其祖籍就在昌都邊壩。昌都市也是格薩爾王版本流傳最多和《格薩爾王傳》壁畫較多的地區之一。強巴林寺第二大活佛謝瓦拉的夏季別墅里有一幅大型彩色壁畫《格薩爾凱旋歸宴圖》;江達縣瓦拉寺也有長達幾十米的反映格薩爾及其部將征戰的大型壁畫。
歌謠歌謠是昌都民間文學中,深受民眾喜愛的娛樂藝術之一。無論在牧場、村莊,人們都始終與歌謠相伴。歌謠演唱不拘一格,隨處而歌,即興創作,其內容有歌唱山川自然、追求幸福美滿的愛情生活、歌頌生產勞動、反對壓迫剝削等。在藝術上,以比喻生動,想像豐富,形象鮮明,語言清新流暢為特點。流傳在昌都境內的歌謠極為豐富,1984年,昌都地區文化局僅從26歲的民間藝人澤仁達吉處就蒐集到700餘首民歌,從中篩選了500餘首 ,編輯成一本《昌都地區民間歌謠集成》資料,昌都歌謠蘊藏量之豐富,由此一斑可見。
傳說與故事:民間傳說與故事是昌都藏族民眾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經過集體創作和不斷加工,用心澆灌出來的一束鮮花。流傳在昌都境內的民間傳說和故事很多,神話故事有《澤瑪姬》、《鷹和蛙》等;《熱巴起源的傳說》說的是熱巴舞道具中鼓架、鼓皮、鼓槌和網狀穗服飾的來歷,較形象地解釋了熱巴舞產生的全過程;人物故事中《文成公主的傳說》最為著名;機智人物故事中除阿古頓巴的故事家喻戶曉外,還有《然多阿桑的故事》等。
諺語諺語是藏族民間文學寶庫中的一顆明珠,更是藏族民眾長期社會實踐和生活鬥爭經驗的結晶。昌都的農牧民非常喜愛諺語,只要他們開口說話,總免不了用精悍生動的諺語來說明深刻的生活哲理。在昌都,一個人能否熟練地運用諺語,實際上已成為衡量其口才和學識的標準之一。流傳於昌都的諺語內容豐富、形象鮮明、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易於上口。
民間歌舞:勤勞、勇敢、智慧的昌都民眾,在漫長的歲月中形成了剛毅豪放、質樸粗獷、豪爽樂觀的性格,而康巴人這種性格在熱巴、弦子、卓舞三大舞蹈品種上得到了最生動的體現。昌都的這三大舞蹈品種,在西藏舞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丁青熱巴舞:熱巴舞是融說、唱、舞和雜技氣功為一爐的綜合性表演藝術,起源於昌都的瓊布丁青,故丁青有“熱巴之鄉”的美稱。
在西藏眾多的熱巴流派中,歷史最長、久負盛名的首推瓊布丁青的窩托熱巴。據說13世紀,在修建類烏齊查傑瑪大殿時,曾特邀丁青窩托的7名熱巴藝人前往獻藝。
窩托熱巴的特點是技巧性很強,如爬桿技巧、腹上破石、夾刀旋轉等,都是窩托熱巴的絕技。康沙熱巴是昌都境內到今活躍於舞台的重要熱巴流派之一,這是一種典型的家族熱巴,其傳統節目有一點鼓、三點鼓、六點鼓、九點鼓,同時穿插一些弦子、卓舞以及男女對辯(相當於滑稽相聲)。在昌都境內還有察雅熱巴、色扎熱巴、八宿謝安熱巴、類烏齊嘎妥熱巴、邊壩國青熱巴、洛隆雄男熱巴、左貢察瓦龍等熱巴流派。
昌都卓舞:卓舞,俗稱鍋莊,是指藏族在遠古創作的以腳的動作產生的一種民間集體舞蹈。它不受時間、地點、人數限制,廣泛分布於昌都各縣。昌都卓舞一般分為三大類,即農區(包括集鎮)卓舞、牧區卓舞、寺廟卓舞。卓舞的音樂以淳樸明亮、奔放流暢為特點,歌詞內容比較豐富。從動作上講,一首卓舞是由序舞、慢板、快板卓舞構成的。快板卓舞最能體現康巴人粗獷奔放的性格特徵,它時而舞成一團,時而撒開騰旋,時而快速騰挪,時而衣袖揮舞,豪放不羈,顯示出一種力量的美,一種群體的氣勢。
芒康弦子舞:芒康弦子,藏語叫“諧”,意為歌舞的意思,跳“諧”時,須由一名或數名男性領舞,邊舞邊拉牛角二胡弦子,故後人形象地稱其為“弦子舞”。實際上,弦子只是其中的一種樂器而已。跳弦子舞時,男女分別列隊繞圈而舞,男子拉弦子,女子舞長袖;男方領唱,女方復誦,舞姿優美舒展、剛柔兼備,旋律歡快流暢,節奏鮮明。除了流傳在芒康、左貢等地的牛角弦子舞外,昌都還有丁青、類烏齊、察雅、八宿的熱巴弦子舞以及芒康鹽井的扎聶琴等弦子舞。
繪畫雕塑藝術:昌都一帶有三大畫派:“美寧”畫派,主要流傳在丁青、察雅、貢覺等地;“美莎”畫派,主要分布在昌都縣才維一帶;“嘎學噶志”畫派,主要流傳在昌都縣的噶瑪鄉和四川的德格等地。

習俗文化

節日

藏曆是藏族人民創造的一種曆法,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早在公元前一百多年,噶莫帕瑪根據月亮的圓缺,初步推算出了日、月、年,人們把它稱為《噶莫帕瑪歷算法》。隨著農業逐漸的發展,每當莊稼成熟並收穫一次後,藏民們便要舉行一次聚會慶祝豐收,年復一年,這種活動就慢慢形成了定期的慶祝,由此形成了“以麥熟為歲首”的物候歷。到公元9世紀初期,由藏族天文學家桑傑益西、堅贊貝桑等人,以內地的夏曆和印度的時輪曆法及古老的《噶莫帕瑪》曆法為基礎,創製出藏族的傳統立法。

在康區具有悠久歷史和有著廣泛影響的節日當屬類烏齊一年一度的“仲確節”。“仲確節”,意譯即集市貿易節,是以商貿為主的傳統的節日。每年的藏曆六月十五日舉行,歷時一個月。這一集交易、踏青、轉神山活動於一體的節日始於公元1326年。迄今已有近700年的歷史。
昌都

喪葬習俗

從昌都市的喪葬習俗上看,主要有塔葬、火葬、天葬、水葬、土葬、二次葬、牆葬、合葬和雪葬九種。
高禮節的喪葬
 1.塔葬
塔葬是一種最高禮節的葬法。一般只有較有名望的大活佛、活佛的經師圓寂後才行此葬。
塔葬分為肉身塔和舍利塔兩類:
①進行肉身塔葬時,先將遺體用鹽水擦洗,然後用鹽水泡過的布片緊緊纏滿屍身,排盡黃水。再用藏藥水清洗,防腐工作就緒後,給遺體趺位,盤腿端坐於佛法寶座上,面部朝前,雙手合揖。數日裡接受信徒香客的頂禮獻哈達,點酥油燈供奉和祈禱。塔葬時作為防腐用過的鹽巴,稱為“棟擦”(即聖鹽)極為珍貴。人們把“棟擦”作為一種解毒聖藥來珍藏和服用。
待遺體基本乾縮後穿戴華貴的袈裟、神帽,撒上藏藥配製的香料。全寺僧眾隆重舉行超度、祈禱佛事儀式。擺供各類祭品和酥油神燈,在莊嚴的誦經聲中慢慢把遺體裝進神殿的靈塔中長期保存。這種靈塔稱為“肉身塔”,現今八宿同卡寺、丁青日朝寺等寺院保存有“肉身塔”。
②舍利塔葬時,先用配製的藏藥水把遺體清洗乾淨,並用酥油熬煮的布條纏繞屍體,然後把遺體裝進灶爐中澆油點燒,或把遺體跏坐於柴棍上,用木柴呈井字形架於四周,直至掩蓋屍體,澆油點燒。遺體在烈火中燃燒之際,眾僧隨主持火葬的法師邊澆油邊誦經祈禱。有些德高望重、法力高強的活佛經火化後,骨灰中呈現出一粒粒像珍珠似的骨球。人們把這種骨球稱為“舍利”,存放這種骨球的塔稱為“舍利塔”。有些地方也稱為“佛骨”塔。陵塔供放在寺院的宮殿中,長期保存。如噶瑪寺的噶瑪巴希舍利塔,昌都強巴林寺的永增土登旦巴舍利塔等。
2.雪葬儀式
昌都東南部左貢一帶以前有雪葬的習俗。這種葬法一般在家族內部實行,認為是最高禮節的葬法。家族中如果死了高僧或德高望重的老人,家人請喇嘛舉行超度儀式,並秘密占卦確定出葬日,從家族中挑選送葬人。在非常保密的前提下,把屍體同隨葬品(珠寶、佛像等)埋葬於一年四季不會融化的雪山或冰山上。認為只要保住屍體的身軀和隨葬品,家族的運氣、財源會永遠不斷。每年吉日,家族成員到山腳下煨桑煙、燒香、祭祀,祈禱保佑。這種葬法現已消失。
3.火葬
火葬也屬於一種較高禮節的葬俗,只有寺院的活佛、高僧圓寂後才能享用。一般世俗人也有進行火葬的情況,這要根據占卜的結果來決定。
天葬儀式
天葬是昌都民間選擇最多的一種葬儀。在昌都幾乎每個城鎮、鄉村都有自己的天葬壇城和天葬師。人們視生和死均為一種生活,認為一個人在世的時候要多行善積德,一旦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獻身軀餵鷹行善。讓神鷹把世俗不潔淨的身軀帶到高山之巔,洗除不潔與罪孽,使靈魂早日得到解脫,往生於善趣。由於天葬是在靈魂不滅的思想觀念上建立起來的,因此,有些地方如果不是環境、條件、習俗等因素所困,虔誠的信教者誰也不會願意施土葬或水葬。
其他葬俗
1.水葬
水葬屬於一種等級較低的葬式。水葬的對象為小孩、孤兒、寡母及經濟條件較低者,或喇嘛占卦確定實行水葬的其它死者。水葬和其它葬俗相對較為簡單。水葬的地段一般選在水流湍急或水勢洶湧的水域。貢覺三岩一帶有固定的水葬場,那裡有固定的水墩、扁石和自然形成的凹形大岩石。葬前有條件的先請喇嘛為死者作“普哇”儀式,然後剝取死者衣服,以頭挨膝,捆成胎兒狀,用死者本人的藏袍包裹,坐姿放在擔架上並捆牢,抬到河邊,禱告後由葬師解開繩索,用刀按關節從上到下解肢,節節拋入河中,讓急流一併沖走。家中無條件的貧困戶,死後把屍體抬到河邊,將屍體拋入河中,讓急流沖走。
2.土葬
在昌都人們很少使用土葬葬式,土葬一般只用於患有嚴重傳染病的死者和兇殘致死的人。解放前對此類死者只能挖坑埋掉,不允許採用其它葬法。
3.牆葬
位於昌都東部貢覺三岩一帶的“帕措”(即父氏)中,對年壽高,德高望重,在帕措中又有很高威信的老人壽終後一般不出葬。把老人的屍體視為財源和運氣的象徵,為保住運氣不外溢,用鹽水擦洗老人的屍體,五官用酥油堵塞,請喇嘛誦經作祈禱、超度。將屍體坐姿裝入木箱或罐中,灶灰調泥,封住棺蓋或縫口,在頂樓的牆邊掏出剛好容納下屍箱或屍罐的小洞,將屍體放進洞內,壘石頭或土磚堵住洞口,灶灰調泥,封住牆縫,用牛糞糊牆面,防止裂縫,把屍體做為吉祥的標誌來保存。“帕措”中保存了老的屍體以後,如果連年風調雨順,人畜興旺,與其他“帕措”和外地的人之間又沒有出現任何糾紛等家道太平的情況下,選定吉日進行火葬、或水葬。
在昌都城鄉中,為忌諱81數,把81歲壽終老人的屍體作防腐處理後用藏袍裹好保存。等跨年後,以82歲壽齡再請喇嘛誦經祈禱,根據占卦結果再行葬禮。
 4.合葬
貢覺三岩一帶的民眾中多行火葬的習俗。在進行火葬中除單屍葬外,也有民眾採用合葬。採用合葬的家庭中如果死了人,家人馬上把屍體頭挨膝捆好,坐姿放於木箱裡存放,再查詢村中是否有人家存放屍體。若尋到存有屍體的人家,即相互商議,請喇嘛占卦選定吉日,並請喇嘛到火葬場為兩家死者誦經祈禱。同時把屍箱並排置於井字形柴架上,屍箱四周再加上乾柴,時辰一到即放火焚屍。火化後,將燒剩的骨頭堆放在一起,用石頭砸碎,進行合葬。或把骨灰撒入河中,或放進高山洞穴。

禮儀

獻哈達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種禮節。婚喪嫁娶、民俗節慶、拜會尊長、拜佛,迎送賓客等等場合,通常都要獻哈達。哈達是一種生絲製品,長短不一,獻哈達是對人表示純潔、誠心、忠誠的意思。自古以來,藏族認為白色象徵純潔、吉利,所以哈達一般是白色的。
獻"哈達"的動作因人而異,一般來說,要用雙手捧哈達,高舉與肩平,然後再平伸向前,彎腰給對方,這時,哈達正與頭頂平,這表示對對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吉祥如意。 對方以恭敬的姿態用雙手平接。對尊者、長輩獻哈達時要雙手舉過頭,身體略向前傾,將哈達捧到座前或足下;對平輩或下屬,則可以系在他們的頸上
是在藏傳佛教盛行的地區,信徒與教徒們一種虔誠的拜佛儀式。於行進中磕長頭,信徒們遵循這樣的程式:首先取立正姿勢,口中念念有詞,多為誦六字真言,讀作"啊嘛呢叭咪哞",是印度佛教密宗的"真寶言"。一邊念六字真言,一邊雙手合十,高舉過頭,然後行一步;雙手繼續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雙手合十移至胸前,邁第三步時,雙手自胸前移開,與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蓋先著地,後全身俯地,額頭輕叩地面。再站起,重新開始。在此過程中,口與手並用,六字真言誦念之聲連續不斷。還有一種為原地磕長頭。
3.敬語和稱謂
藏族非常注意使用敬語,這種風氣拉薩人更為講究。在拉薩甚至整個西藏,每句話都有3種講法,一是國語,一是敬語,一是最敬語。無論名詞、動詞、形容詞都是這樣。 地位相同的人相互用敬語,地位低的人對地位高的人也用敬語,對地位懸殊的人用最敬語。不會敬語的人被認為缺少教養,而敬語用錯了,便會鬧出笑話。藏族人非常重視稱謂,稱謂不準確,往往被認為不懂禮貌。在對方名字後面加一個"拉"字,表示尊敬。例如稱格桑為"格桑拉",扎西為"扎西拉";教師稱為"格拉",廚師稱為"瑪青拉"等等。
4.敬酒茶
到藏族人家做客,主人便會敬酒,一般是青稞酒。青稞酒是不經蒸餾、近似黃酒的水酒,度數十五度至二十度。敬獻客人時,客人須先啜三口,每喝一口主人都要摻滿,最後再喝乾一滿杯。
喝茶則是日常的禮節,客人進屋坐定,主婦或子女會來倒酥油茶,但客人不必自行端喝,得等主人捧到你面前才接過去喝,這樣,才算懂得禮貌。
5.饋贈
藏族十分重視饋贈,凡有喜慶必送致賀。一般是有送必有還,且還禮的數目往往要加一倍,否則即為小氣和失禮。
6.敬老
藏族自古就有敬老的美德。在許多節日裡,都有向老人祝拜的習慣。藏曆年除夕晚上,全家吃麵"古突"辭舊迎新的時候,總是先請老人吃第一碗。初一黎明,家中最小的姑娘或媳婦要搶先背回第一罐水,調製成酥油茶敬獻老人,以此表示晚輩對老人的孝敬和祝福。
7.見面禮
見到長者或尊敬的人,要脫帽置於手上,彎腰45度;見到平輩;頭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有時合掌與鞠躬並用,合掌要過頭,表示尊敬。
8.宗教禮節
僧人見到自己的老師要行叩拜禮,如覲見堪布或活佛時,要行三叩頭禮。坐墊子是根據地位的不同而有高低之分。宗教節日時,達賴、班禪給朝拜者摩頂也有分寸,對大官員行碰頭禮和用雙手摩頂,對中等官員用一隻手摩頂,對一般平民則用一條絲穗子在其頭上拂一拂以表賜福。

名優特產

處雪域高原的昌都,山高谷深,河流縱橫,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盛產冬蟲夏草、雪山雪蓮、紅景天、藏紅花、草紅花等高原名貴中草藥,昌都的瓜、果、梨、桃等高原水果,品種繁多,亦是購物美食首選,其中以八宿的醉梨,最為有名。 此外,昌都市的各種民族服飾、手工藝品等,色彩艷麗,圖案精美,民族風情濃郁,購之饋贈親友,或作家居裝飾,無不別有風情,富有創意。而鋒利錚亮,製作精美的各式藏刀,就更是喜愛品刀、藏刀朋友的出行首選了。 昌都市有名的土特產主要有蟲草、貝母、雪蓮、核桃、藏刀及高原畜產品等。另外,昌都市的民族手工藝品也極富特色,其製作精美,結構多樣,特別是位於扎曲河上游,離昌都縣城120公里的嘎瑪地方生產的手工藝品更是聞名康藏。 由於昌都地理位置的特殊,受到藏、漢、蒙、納西以及尼泊爾、印度等民族工藝的影響,所以其本地的手工藝品便逐漸形成了昌都市獨特的民族風格。
昌都醉梨
醉梨出產在西藏昌都市的八宿縣及左貢縣,怒江兩岸的上林卡與下林卡區。醉梨醇香,食之不覺酒味,食後不久宛然如醉。醉梨傳說是天神為了歡迎文成公主一行,代酒洗塵的宴品。這些地方數百年的老梨樹,仍然滿樹盈果,倔強地生長。
氆氌
藏語音譯,實為手工織成的毛呢,是做服裝、鞋帽的主要材料。西藏不產棉花,而盛產羊毛,所以氆氌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所占地位就如內地的棉布一樣重要而又普及。氆氌生產幾乎遍及農區、半農半牧區,以扎朗、浪卡子、江孜、芒康等地產的最為著名,相傳有2000多年的歷史。
冬蟲夏草
又叫蟲草,是蟲和草結合在一起長的一種奇特的東西,冬天是蟲子,夏天從蟲子裡長出草來。蟲是蟲草蝙蝠蛾的幼蟲,草是一種蟲草真菌。怎么長出來的呢?夏季,蟲子將卵產於草叢的花葉上,隨葉片落到地面。經過一個月左右孵化變成幼蟲,便鑽入潮濕鬆軟的土層。土層里有一種蟲草真菌的子囊孢子,它只侵襲那些肥壯、發育良好的幼蟲。幼蟲受到孢子侵襲後鑽向地面淺層,孢子在幼蟲體內生長,幼蟲的內臟就慢慢消失了,體內變成充滿菌絲的一個軀殼,埋藏在土層里。經過一個冬天,到第二年春天來臨,菌絲開始生長,到夏天時長出地面,長成一根小草,這樣,幼蟲的軀殼與小草共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冬蟲夏草”。
雪蓮
屬菊科,保護級別為3級,分布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肅等地。雪蓮是一種高山稀有的名貴藥用植物,因此保護雪蓮種質資源,無論在科學上或醫藥學上都有重要意義。
貝母
生長在海拔4000~5000米的高山灌木叢和高山草地上。每年8、9月份採挖。貝母性微寒、味甘苦、清熱潤肺,化痰止咳,可同其它食物配合進補身體,屬名貴中藥材。
藏毯
藏毯分為三種:一是用氂牛絨毛線和羊毛線合織而成的,圖案較鮮艷複雜,質地輕柔;二是用綿羊細毛線編織而成的,式樣較簡單素淡,但也有用彩線編織成花樣較多的薄毯;三是“卡墊”,即墊子。用帆布或牛皮裝著獐子毛、青稞稈或乾草等,質地結實。配搭得宜的話,可成為家居理想的裝飾品。
藏香
藏香:避鬼驅邪,雪域高原的神氣香熏藏香是藏族民間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一方面人們用它朝聖拜佛,避鬼驅邪,另一方面燃點由藥材和香料製成的藏香,可以讓空氣清潔,心情舒暢。藏香的生產歷史已經有一千多年,它無時無刻地伴隨著藏族人民的生活。
藏腰刀
西藏傳統手工業品,具有生產、生活、自衛、裝飾四種效用。是當地民眾的恃需用品。漢代就已開始生產。分長刀、短刀、小刀三種。長刀約長一米左右,作武器,短刀約長四十厘米。小刀長十多厘米,一般用於生活。腰刀分刀和鞘兩部分。刀是用鋼材鍛制而成,晶光發亮,刀刃鋒利。刀把用牛角、木料製成,、把兩端用銅皮或鐵皮加箍,並鑲嵌銀飾。刀鞘分兩種:一是軟刀鞘,用牛皮縫製,裝小刀用;另一種是硬刀鞘,裡面有兩片薄木板,外面用銅皮或鐵皮、牛皮包裹。鞘上一般有銀飾,上刻有各種圖案,有的並鑲嵌各種寶石,精巧、美觀。腰刀的主要產地是拉薩、當雄、拉孜、易貢等地。
藏鞋
藏族男女鞋,外觀均像舞台上古裝戲裡穿的靴子一樣,用牛皮做底,底高二寸,腰高至小腿之上,鞋面用紅綠相間的毛呢裝飾,鞋腰也有線條、花紋,鞋幫用各色絲線或各色皮革、氆氌、金絲緞製成。藏鞋大致分為三種,即"松巴鞋"、"嘎洛鞋"和"多扎鞋"。一般採用氌氆、毛呢、圍裙做料子。松巴鞋以花紋美麗而著稱;嘎洛鞋美觀、結實;多札鞋產於昌都。

風景名勝

強巴林寺,位於昌都鎮昂曲和雜曲兩水交匯處,它巍峨地依附在橫斷山脈之之下,聳立在古冰河切割而成的紅壤層上。強巴林寺內主佛為強巴(大慈)佛,故對該寺的起名為昌都強巴林寺。傳說格魯派宗師宗喀巴16歲時由青海到拉薩學經途中,路過這兩水交匯的秀美之地時預言這裡將是弘揚佛法之地.後在1444年由宗喀巴的晚年弟子西饒桑布在此歷時八年建成。建寺時西饒桑布在一千戶家去講經化緣,該千戶就將自己家的草場奉獻了出來作建寺之址。
昌都
強巴林寺在昌都市佛教格魯派寺院裡算是最大的。它下分五個扎倉:林堆、奴林、庫秋、夾惹卡巴等、這裡曾由格魯派的祥雄曲旺扎巴、楚頓朗卡白,年堆沖貢嘎扎西、三世達賴索朗加措等著名的高僧主持過該寺,這年聞名全藏的昌都強巴林寺傳達承十三世堪布。後由帕巴拉三世通娃頓丹起傳承世代主持該寺,到那時,該寺在康區已有一百三十個分寺,多集中於昌都、察雅、八宿、碩板多、桑昂曲及波密地區。
強巴林寺廟內主要的建築都保存完好,佛像、壁畫和唐卡精美。最值得一看的是它的神舞,在每年的酥油花節期間(時間在藏曆年左右,即公曆新年後一個月左右)表演的一種神舞,表演主要由動作大氣、場面宏大、舞蹈者都戴著猙獰逼真面具表演的“古慶'神舞和服飾華麗舞姿古樸的鉞舞組成。這是在西藏高原享有盛名的一種神舞。
然烏湖,然烏湖岸邊是一大片綠草如茵的草甸,和著碧藍的湖水、白雪皚皚的雪峰,景色美的如詩如畫。河道中有許多岩石和小島點綴其間,湖面上春季樹影婆娑、秋冬薄霧瀰漫,四季的美景會使人如夢幻之境。
卡若文化遺址:卡若文化遺址坐落在距離昌都鎮以西約12公里處的一個水泥廠附近,發現於20世紀70年代末。1977年在水泥廠的施工中大量的石斧、石錛和陶罐等原始工具與文物驚現於世,1979年發掘工作正式開始。遺址占地面積約為1萬平方米,文物種類繁多,其中發現房屋遺蹟31處,出土了上萬件的石器、骨器和陶片等文物,以及大量的動物骨骼和粟米,經專家鑑定這些物品均出自4000~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
卡若文化遺址的發現將西藏的歷史提前到了距今約5000年前,對西藏的歷史和考古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被考古學家和古人類學家公認為西藏的三大原始文化遺址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