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日語複雜的書寫系統是其一大特徵,其書寫系統包括了
漢字(大多數的漢字又有
音讀及
訓讀兩種念法)、
平假名、
片假名三種文字系統,同時也可以以
日語羅馬字轉寫為
拉丁字母。在音韻方面,除了
促音“っ”和撥音“ん”外,
開音節(open syllable)語言的特徵強烈,且具有音拍(mora)。在
重音方面,屬於
音高重音(pitch accent)。在語序方面,句子由
主語、
賓語、
謂語的順序構成,屬於主賓謂結構,且是具代表性的話題優先語言之一。在
形態學(morphology)上,屬於
黏著語。在語彙方面,除了自古傳下來的
和語外,還有別國傳入的別
字詞,由各國傳入的
外來語的比例也逐漸增加。在對人表現上,
日語顯得極富變化,不單有
口語和
書面語的區別,還有普通和
鄭重、男與女、老與少等的區別,以及發達的敬語體系。而在
方言的部分,以日本東部及西部兩者間的差異較大,稱為關東方言和關西方言。此外,對於失聰者,有對應日語文法及音韻系統的日本手語存在。現代日語的書寫系統包括
假名、
漢字和
羅馬字,另外日語的
音節以時間單位摩拉(モーラ,又叫作
拍)作為分隔。
分布
日語的使用範圍主要是在
日本國內。雖然不論是日本國內或國外都沒有做過有關日語人口數的調查,但一般是按照日本人口計算的。
在
日本國內,法令上並沒有正式規定日語為
日本的
官方語言或國家語言,但《裁判所法》(裁判所即法院)第74條規定:“裁判所,使用日本語”。此外,在《文字及活字文化振興法》中已將“日語”與“
國語”同等看待(第三條第二款:“要振興文字及活字文化,必須充分的體認到‘國語’是日本文化的基石。”、第九條:“國家,應當儘可能
...(中略)...支援將‘日語’的出版物翻譯為外國語言...”)。此外,各級學校的“國語科”所教授的內容是日語。
音類
假名
其中,wi(ゐ)、we(ゑ)兩個假名由於口語的變更已經不使用了。wo(を)作為助詞時候的發音和 o(お)完全相同。
五十音中的各假名,都可大致按照各假名對應的
平文式羅馬字發音;除了ra行不讀作/r/反而更靠近/l/之外,應使用英語的拼寫讀音規律。然而具體的發音亦不完全相同,詳見下面
音韻一節。
濁音和半濁音
濁音主要是在
清音的右上角添加兩點(゛、點々、濁點、或濁 ら)表示、而ha行假名加上一個圓圈(゜、半濁點、或丸)表示半濁音。
日語中的
元音只有5個,以“あ・い・う・え・お”這五個假名來表示。
音韻學上,其發音接近[a] [i] [u] [e] [o]
“う”與
英語中的 [u] 不同,是非圓唇元音。但西日本方言中的“う”以及在
唇音之後的發音接近
圓唇元音。文末的“です”“ます”等尾音會
清化、聽起來會像[des] [mas]。此外,當元音“い”“う”夾在清音之間,中間的“い”“う”會清化、聲帶此時不會振動。
輔音
輔音方面,有
清音-“か・さ・た・な・は・ま・や・ら・わ行”的輔音、
濁音-“が・ざ・だ・ば行”的輔音、半濁音-“ぱ行”的輔音。
拗音
日語中使用i列假名加小寫ゃ、ゅ、ょ來表示硬齶音,稱作
拗音。
在片假名中,除此之外,還可以使用其他列的假名加小寫 ァ、ィ、ゥ、ェ、ォ、ヮ來表達外國文字讀音。
拗音是由除“あ”行以外的“い”段的一個假名加上“や”行的三個假名的其中之一所構成的。
還有就是濁音和半濁音里的“い”段。拗音只有兩個假名,第一個寫大,第二個寫小。
促音
使用小體書寫的平假名“っ”在兩個
音節當中表示不發音,或片假名“ッ”表示音節突然中斷,前一拍的末尾添加後一拍開頭的輔音,形成一個促音。促音是一個單獨的音節,在念的時候雖然不發音,但是要停頓。
促音通常是
中古漢語入聲字的殘留、在羅馬字中則以重複下一字之子音(若無子音、使用h)為表記。例:
“日本”=“日”+“本”;“日”=“にち”(nichi)、“本”=“ほん”(hon)。
當把“日”和“本”放在一起念的時候,“日”的後半個音節“ち”(chi)變為
促音。由於過去的日語有過p變h的變化,所以“本”的發生半濁音變化,念為“p”。所以“日本”的日文念法由“にちほん”(Nichi-hon)縮簡為“にっぽん”(Nippon念Ni.p-po.n)。
長音
使用平假名時,當跟在後面的字母與前一個字母屬於同一段時,前面的字母的元音就會變成長音,如おばあさん (お婆さん,obaasan,奶奶)。另外,“e”段字母的後面的“i”及“o”段字母的後面“u”也用來表明
長音,發音應為“oo”、“ee”,而不是“ou”、“ei”。例如 けいさつ (警察,keisatsu,警察) 和 しょうねん (少年,shounen,少年),ke與sho的音都要拉長為2拍。
使用片假名時,
長音大多使用“ー”來表示。例如:スクール(學校,sukuuru,學校)
轉寫羅馬字時,
長音可以直接加上後接假名對應的英文字母,或在延長的元音上加上一橫或一個尖頭表示。所以 けいさつ = keisats/kēsatsu/kêsatsu、しょうねん = shounen/shōnen/shônen。另外,漢字詞中的帶-ng鼻音
韻尾的詞,在轉變為日語辭彙時也多以
長音的形式出現,如 けいさつ (警察)。
要說明的是,日本的一些專用名稱,
比如東京、
大阪、
京都,由於它們的名字在英文裡已經用了很長時間,所以它們的
羅馬字的
長音一般不特別表示;要表示也只會在字母上方加橫線或尖頭,如,在寫羅馬字時,とうきょう (東京) = Tokyo/Tōkyō/Tôkyô,但不是 Toukyou。同樣的道理,おおさか (大阪) = Osaka/ōsaka/Ôsaka,但不是 Oosaka;きょうと (京都) = Kyoto/Kyōto/Kyôto,但不是 Kyouto。
但如是姓氏,將之轉化為羅馬字時,除上述所說在用橫線或尖頭外,基本上日本人是會利用“h”來分之為
長音。例如:大庭(おおば)將會轉化為 Ohba,
大野(おおの)將會轉成 Ohno。
撥音
撥音ん、ン(n)不出現在詞頭,但要有一拍的發音長度。受其後面
音節的影響,其讀音也不同。
在ta行、da行、ra行、na行的音節前發/n/音,如みんな(皆,minna,大家) 在pa行、ba行、ma行音節前發/m/音,如しんぶん(新聞,shinbun,報紙) 在ka行、ga行音節前面發/ŋ/音,如でんき(電気,denki,電燈)
假名的演變
日本最早出現文字的文物大約是在
公元1世紀、那時的日本學者使用漢字來給日語表音、稱為“
訓讀”。在這一基礎上發展出了
萬葉假名、最早出現在日本最早的詩歌總集《
萬葉集》中。這種方式借用了漢語的表音功能而捨棄了其結構性、再加上漢語沒有詞形的活用和缺少
助動詞、在公元9世紀先後創造了以漢字正體為藍本的片假名和以漢字草體為藍本的平假名、將日本的文字徹底進化到表記文字的時代。
辭彙
種類
辭彙的種類
日語的辭彙可以分為四類:
和語:日本民族原來的辭彙,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動詞和具象的名詞。
漢語:吸收並改造
中文的辭彙,當中包括和製漢語。大部分與中文意思相同或相近,一小部分完全不同甚至相反。主要是抽象辭彙和意義明確的辭彙。日本的政府公文和報紙刊物大量使用漢字。
日語寫法 | |
日語原文 | 外來語 |
假名 | がいらいご |
羅馬字 | Gairaigo |
外來語:主要是
英語,也有來自其他
語種的。各個語種在日語中辭彙的側重面也不同。
葡萄牙語:主要是生活方面的辭彙。
荷蘭語:主要是
科學技術和日用品方面的辭彙,還有
航海、
度量衡方面的。
法語:最初是
軍隊用語,以後多是
藝術、
服飾、
飲食方面的。
德語:主要是學術方面的,特別是
哲學和
醫學方面的。
義大利語:主要是
藝術特別是
音樂方面的辭彙。
俄語:辭彙量不多,主要是與
革命和思想運動有關的。
英語:占外來語的絕大多數(80.8%,1990年)、包含的領域十分廣泛、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來自英語的外來語呈爆炸性增長的趨勢。 混種語:以上三種的混合型,包括日本人生造的看似外來語的辭彙(大部分是
和製英語),例如“コスプレ”(
cosplay,是由 costume(服裝)加上 play(扮演)兩個英文單字組成)。除以上所說的情況外,混種語有有另一個定義是將外來語
音節簡化。例如英語的convenience store (コンビニエンス ストア)會刪減為konbini(コンビニ)、personal computer(パーソナル コンピューター)會刪減成pasokon(パソコン)。這個現像是由於日本人較喜歡4個假名的字,所以有很多字都被日本人改成4個假名,而這些字大都是日常生活的常用字。
擬聲和擬態詞
主條目:擬態語 · 擬聲語模擬外界的聲音或以聲音等形象地表達事物的形象和狀態的詞、稱為擬聲和擬態詞。
日語中擬聲和
擬態詞的數量眾多,描繪形象的分類十分細緻,遠遠超過其他語言。擬聲和擬態詞不僅在
口語中,而且在文學作品和廣告語中的套用都十分廣泛,使語言顯得活潑生動。例如:ぴかぴか、ごわごわ、こそこそ、もじもじ、きらきら、すくすく等都是
擬態詞。例如:どきどき、ぷっ、かかかか~等都是
擬聲詞。
敬語
主條目:日語敬語
所謂
敬語就是
說話人對聽話人或話題中的人表示敬意的語言現象。
說話人在社會關係中,對應該表示敬意的人就必須使用
敬語。
敬語的使用由以下三個主要因素來決定:
說話人的年齡或社會地位處於下方,要對上面的人表示敬意時使用
敬語。 初次見面時,說話人和聽話人的關係不親密時,要對聽話人表示敬意時用
敬語。 內、外關係也是在使用
敬語時必須考慮的。
方言
日語大致可分為東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九州方言、又可以進一步分為
北海道方言、
東北方言、關東方言、
東海方言、八丈島方言、北陸方言、
近畿方言、
中國方言、雲伯方言、四國方言、豐日方言、肥筑方言和薩隅方言等。
沖繩使用的
琉球語,和日語的關係密切,在發音、辭彙、文法等方面保留了許多古代日語的特色,不少學者視為日語的一種方言(琉球方言),但也觀點它是另一種語言,屬於
閩語福州話的一個分支。一般而言,語言和方言的界限本來就不是很明確,因此把琉球語視為日語的方言還是另一種語言,似乎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日本全國通用的語音叫做標準語(ひょうじゅんご)或共通語(きょうつうご)、它是以東京方言為基礎的。
由於教育和大眾傳媒的推廣,日本的共通語普及程度很高,即使說不好的人也能聽懂。雖然方言聽起來很親切,但大多數的日本人在與別人進行事務性交往的時候,或在比較正式的場合中,都使用共通語。外國人學日語時都是學共通語(東京方言)的。方言一般局限於家人或同鄉人之間的談話中。電視、電影和小說里也不時會用上方言來達到娛樂效果,或是使人物形象更為生動。
結構
書寫
日語可以使用平假名、片假名或羅馬字書寫。有的可以使用漢字書寫、但是意義與漢語的並不一定相同。日語的片假名通常是用來書寫
外來語、又或是加強語氣時用的,有時也可作
擬聲詞使用。
漢字 | 平假名 | 片假名 | 羅馬字 | 中譯 |
私 | わたし | ワタシ | watashi | 我 |
上例為日語中常見之自稱以幾種不同的方法
轉寫時的差別,中文意思相當於“我”
架構
時態
日語動詞的時態有“過去”、“現在/未來”兩種。
日語的
時態、是通過動詞詞尾的假名變化來實現的。通常日語的動詞由兩部分構成:
詞幹和
詞尾。詞幹一般是漢字;而組成詞尾的假名叫做
送假名(送り
仮名)。例如學ぶ、學是
詞幹、ぶ是詞尾。有兩個特別的動詞-來る(來)和する(做/乾),
詞幹和詞尾是不能分開的。
現代日語的動詞都是以u音結尾的。按照
時態變化的方式可以分為四類:
五段動詞(グループI 第一組動詞)、
一段動詞(グループII 第二組動詞)、カ行變格動詞(只有來る一個)和サ行變格動詞(只有する一個)(兩個動詞合稱グループIII第3組動詞)。其中一段動詞又可分為上一段動詞和下一段動詞。日語的動詞除了兩種變格動詞之外、時態變化都是規律的。
活用
日語中、能活用的詞稱為
用言。動詞、形容詞、形容動詞都是
用言。它們都有時態的變化。和
時態變化相類似、它們也是通過詞尾的送
假名變化來達到詞類的活用。幾乎所有
用言的活用都是規律的。
系屬
日語的系屬一直都是學術界爭論的焦點、基本上可以有三類的觀點
第一類觀點認為日語跟
朝鮮語共屬於一個新的
語系。持該觀點的學者認為、日語的文法與朝鮮語的文法有驚人的相似度、都是使用SOV序列、兩者歷史上又共同受過
古漢語的影響、因此有學者認為日語跟朝鮮語是阿爾泰語系和
漢藏語系混合的新語系。但是日語跟朝鮮語之間缺乏
同源詞也成了異議的學者們反駁該觀點的力證。
第二類觀點認為日語跟
琉球語共屬於一個新的
語系,即
日本語系。由於日語跟琉球語之間確有不少相似性,故此觀點得到了一些學者的支持,但仍然並沒有被廣泛認同。
第三類觀點認為日語跟朝鮮語一樣,都是
孤立語言,而它們跟世界上已知的
語系都沒有關聯。持該觀點的學者們以“
同源詞問題”支持該觀點。
除了上述四類觀點以外、還有學者認為日語應當屬於
南島語系。
因此,有人提出構建新語族(
韓日-琉球語族)並且將
朝鮮語、琉球語以及日語都歸入該語族之內。該觀點顯然是第一類與第二類的混合觀點、但是持該觀點的人依然需要面對“
同源詞問題”。
辭典
在古時,為了閱讀漢文典籍,因此編寫了大量的詞典。估計
日本最早的的詞典記錄,是天武11年(682年)的‘新字’44卷(‘
日本書紀’),由於原書久佚,所以只知道書名是
漢字,詞典的內容不明。
鎌倉時代編寫的百科詞典‘二中歷’,詩歌創作用的實用韻書‘平他字類抄’,語源詞典‘塵袋’和‘名語記’。到了
室町時代,讀寫開始普及至不同的階層,因此製作了漢詩韻書‘聚分韻略’,
漢日詞典‘倭玉篇’,包含通俗語的日語詞典‘下學集’及順序羅列了日常語單詞的通俗百科詞典‘節用集’等。
安土桃山時代末期,根據
耶穌會的
基督教傳教士,日語和
葡萄牙語的詞典‘日葡詞典’出現了。
江戶時代,出版了以
室町時代的‘節用集’作為基礎的多本詞典。主要有
易林本‘節用集’和‘書言字考節用集’等。此外,還有包含帶滑稽趣味的和歌用語詞典‘世話盡’,語源詞典‘日本釋名’,俗語詞典‘志布可起’及枕詞詞典‘冠辭考’。
進入
明治時代,從1889年開始出版了
大槻文彥編輯的小型詞典‘
言海’。這是首部網羅了“古典語·日常語”,“
五十音圖的順序羅列標題”及“詞性·漢字記載·詞句解釋”的現代日語詞典。‘
言海’成為後來詞典的
模範,後來也出版了增補版的‘大言海’。
此後,廣泛地被使用的小型日語詞典,有金澤莊三郎編輯的‘
辭林’,新村出身編輯的‘辭苑’等。從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到戰後,
金田一京助編輯了‘明解國語詞典’(和尚豪紀執筆),並由今天的‘三省堂國語詞典’及‘新明解國語詞典’承繼。
作為中型詞典,有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編寫的‘大言海’和松井簡治·上田萬年編寫的‘大日本國語詞典’,及在戰後新村編輯的‘廣辭苑’。現以林大編輯的‘
言泉’和松村明編輯的‘大辭林’為首,再加上數種中型詞典。
今天,最大的日語詞典,是有約50萬字的‘日本國語大詞典’。
日常用語
辭彙
1.中文意思: 晚上好! 日語寫法:こんばんは
羅馬字發音〔國際拼音〕:kon ban wa
漢語拼音發音:kong ba wa
2.中文意思: 早上好! 日語寫法::おはよう
羅馬字發音〔國際拼音〕:o ha you
漢語拼音發音:ou ha you
3.中文意思: 你們好、大家好、你好嗎? 日語寫法:こんにちは
羅馬字發音〔國際拼音〕:kon ni chi wa 漢語拼音發音:kong ni ji wa
4.中文意思: 我回來了! 日語寫法:ただいま
羅馬字發音〔國際拼音〕:ta da i ma 漢語拼音發音:ta da yi ma
5.中文意思: 我明白了! 日語寫法: 分かった
羅馬字發音〔國際拼音〕:wa ka tta 漢語拼音發音:wa ka da
6.中文意思:對不起! 日語寫法: すみません!
羅馬字發音〔國際拼音〕:su mi ma se n 漢語拼音發音:su mi ma sen
7.中文意思: 可愛、可愛的 。 日語寫法: 可愛い
羅馬字發音〔國際拼音〕:ka wa i i 漢語拼音發音:ka wa yi
[這個詞非常常用,“可愛”的發音是“卡哇伊”,而“可怕”的發音是“ko wa yi”,很好記……
8.中文意思: 怎么?乾什麼! 日語寫法: どうしましたか?
羅馬字發音〔國際拼音〕:dou shi ma shi ta ka 漢語拼音發音:dou xi ma xi ta ka
9.中文意思: 多多關照! 日語寫法: 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羅馬字發音〔國際拼音〕: yo ro shi ku o ne ga i shi ma su 漢語拼音發音:you luo xi gu o ne ga i su ma su
10.中文意思: 但是! 日語寫法: しかし!
羅馬字發音〔國際拼音〕: shi ka shi 漢語拼音發音:xi ka xi
11.中文意思: 大家! 日語寫法: 皆さん
羅馬字發音〔國際拼音〕: min na san 漢語拼音發音:min na
[日語“大家”的發音,應該算代詞吧,很常用。
12.中文意思:
笨蛋 日語寫法: 馬鹿(有時用片假名寫作バカ)
羅馬字發音〔國際拼音〕:ba ka 漢語拼音發音:ba ga
13.中文意思:
笨蛋(語氣較強烈)日語寫法:バカヤロー
羅馬字發音〔國際拼音〕: ba ka ya ro u 漢語拼音發音:ba ga ya lou
句子
1.日語寫法:すみません。羅馬字發音〔國際拼音〕: su mi ma se n
中文意思:不好意思,麻煩你…。相當於英語的“Excuse me”。用於向別人開口時。
2.日語寫法:ごめんなさい。 羅馬字發音〔國際拼音〕:go men na sa i
中文意思:對不起。
3.日語寫法:どういうことですか。羅馬字發音〔國際拼音〕: dou i u ko to de su ka
中文意思:什麼意思呢?
4.日語寫法:山田さんは中國語(ちゅうごくご)が上手(じょうず)ですね.
羅馬字發音〔國際拼音〕: ya ma da san wa chu-u go ku go ga jyo u zu te su ne
中文意思:山田先生的漢語說的很好。
5.日語寫法:まだまだです。 羅馬字發音〔國際拼音〕: ma da ma da de su
中文意思:沒什麼,沒什麼。(自謙)
6.日語寫法:どうしましたか。 羅馬字發音〔國際拼音〕: do u shi ma shi ta ka
中文意思:怎么啦
7.日語寫法:どうしたんですか。羅馬字發音〔國際拼音〕: do u shi tan de su ka
中文意思:發生了什麼事啊。
8.日語寫法:愛してる。羅馬字發音〔國際拼音〕: a i shi te ru
中文意思: 我愛你。(這是常用的告白語喔)
9.日語寫法:まだまだだね! 羅馬字發音(國際發音):ma da ma da da ne!
中文意思:你還未夠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