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型螺

旋型螺

旋型螺是一種貝類軟體動物,在白堊紀以前,出現於早寒武世,就存在的一種腹足類(gastropod)動物,包括左旋螺和右旋螺等旋型螺,特別是指有一個封閉的殼,可以完全縮入其中以得保護的腹足類動物。螺和蝸牛共同組成了腹足綱,多屬軟體動物腹足類,形成了少量的旋型螺

基本介紹

旋型螺,左旋螺,右旋螺,種類,腹足綱,雙殼綱,頭足綱,掘足綱,無板綱,多板綱,單板綱,尾腔綱,無脊椎動物,營養價值,食用價值,烹飪方法,出處,故事傳說,現代詩歌,樂器歷史,收藏價值,旋型螺,斜型螺,

旋型螺

旋型螺是一種貝類軟體動物,在白堊紀以前,出現於早寒武世,就存在的一種腹足類(gastropod)動物,包括左旋螺和右旋螺等旋型螺,特別是指有一個封閉的殼,可以完全縮入其中以得保護的腹足類動物。螺和蝸牛共同組成了腹足綱,多屬軟體動物腹足類,形成了少量的旋型螺。拉丁學名;Type circunquaque screw,英文名稱;Screwtype。科屬分類;貝類動物,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原始腹足目、旋型螺。
旋型螺

左旋螺


旋型螺
在白堊紀以前,出現於早寒武世,就存在的一種腹足類(gastropod)動物,特別是指有一個封閉的殼,可以完全縮入其中以得保護的腹足類 (Gastropods,Snails)系軟體動物門之一綱。亦稱有頭類(Cephalo-phora),以與無頭類瓣鰓類)相對應。為具有螺卷殼的一類。身體腹面寬廣,肌肉發達而成。成體因扭轉而左右不對稱。貝殼即使在幼蟲期也呈螺旋形捲曲,但成體也有因反扭轉而左右對稱的。內臟塊扭轉,一般呈左螺旋形。本鰓、鰓下腺和嗅檢器等均減為1個。心耳亦1個,或2箇中1個為小形。生殖孔1個,位於肛門同側,開口於頸部附近。頭部明顯,具觸角和眼。口腔內具齒舌。一般行螺旋式分裂,產生擔輪幼蟲,經面盤幼蟲而發育成成體。多屬軟體動物腹足類,數量極少,極其罕見。將螺的殼頂(圖中左邊)向上,殼口(螺開口處)面對觀察者,此時殼口在中軸左側的為左旋螺,反之為右旋螺。

右旋螺

旋型螺
在白堊紀以前,出現於早寒武世,就存在的一種腹足類(gastropod)系軟體動物門之一綱。亦稱有頭類(Cephalo-phora),以與無頭類瓣鰓類)相對應。為具有螺卷殼的一類。身體腹面寬廣,肌肉發達而成。成體因扭轉而左右不對稱。貝殼即使在幼蟲期也呈螺旋形捲曲,但成體也有因反扭轉而左右對稱的。內臟塊扭轉,一般呈右螺旋形。本鰓、鰓下腺和嗅檢器等均減為1個。心耳亦1個,或2箇中1個為小形。生殖孔1個,位於肛門同側,開口於頸部附近。頭部明顯,具觸角和眼。口腔內具齒舌。一般行螺旋式分裂,產生擔輪幼蟲,經面盤幼蟲而發育成成體。[1] 特別是指有一個封閉的殼,可以完全縮入其中以得保護的腹足類動物。多屬軟體動物腹足類,右旋螺,亦稱法螺,藏語稱“東嘎葉起”。這種右旋海螺曾是古代戰場上的軍號,當佛教傳入西藏後,海螺變成了法螺,用於為佛教宣傳教義,螺聲再不會挑起戰火,帶給人們的是和平安詳。

種類

軟體動物種類繁多,生活範圍極廣,海水、淡水和陸地均有產。已記載130000多種,僅次於節肢動物。軟體動物的結構進一步複雜,機能更趨於完善,它們具有一些與環節動物相同的特徵:次生體腔,後腎管,螺旋式卵裂,個體發育中具有擔輪幼蟲等,因此認為軟體動物是由環節動物演化而來,朝著不很活動的生活方式較早分化出來的一支。
軟體動物為動物界的第二大類群,約有5萬多種。絕大多數的軟體動物在柔軟的身體外覆有1個、2個或多個形狀不同的殼,常見的有頭足綱、腹足綱和雙殼綱。棘皮動物門棘皮動物包括海星、海膽、海參、蛇尾以及海百合等5綱,共6000多種。
軟體動物體外大都覆蓋有各式各樣的貝殼,故通常又稱之為貝類。由於它們大多數貝殼華麗,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又較易捕獲,因此遠在上古漁獵時期,就已被人類利用。其中不少可供食用、藥用、農業用、工藝美術業用,也有一些種類有毒,能傳播疾病,危害農作物,損壞港灣建築及交通運輸設施,對人類有害。
軟體動物包括在生活中為人們所熟悉的腹足類如蝸牛、田螺蛞蝓;雙殼類的河蚌毛蚶等;頭足類的烏賊(墨魚)、章魚等;以及沿海潮間帶岩石上附著的多板類的石鱉等。它們在形態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例如它們的體制或者對稱,或者不對稱;體表或者有殼,或者無殼;殼或者是一枚或二枚或多枚。但根據現存種類的比較形態學的研究、胚胎學的研究,以及早在寒武紀就已出現的化石古生物學研究發現:所有的軟體動物是建築在一個基本的模式結構上,這個模式就是人們構想的原軟體動物,也就是軟體動物的祖先模式,由原軟體動物再發展進化成各個不同的綱。所以原軟體動物代表了所有軟體動物的基本特徵。
根據對現存動物的研究,人們構想由原軟體動物,經過身體的前後軸與背腹軸的改變,足、內臟囊及外套腔的移位,而形成了現存各個綱的動物結構特徵。
軟體動物可分為8個綱:單板綱(Monoplacophora)、多板綱(Polyplacophora)、無板綱(Aplacophora)、腹足綱(Gastropoda)、雙殼綱(Bivalvia)、掘足綱(Scaphopoda)、頭足綱(Cephalopoda),(Caudofoveata),有時人們會把。其中僅腹足綱及雙殼綱有淡水生活的種類,腹足綱還有陸生種類,這兩綱包含了軟體動物中95%以上的種類,其他各綱均為海洋生活。

腹足綱

(Gastropoda) 貝殼1個,呈螺旋狀,殼口大多具厴;頭部明顯,有眼及觸角,口中有齒舌;內臟團隨螺殼的扭轉一般呈螺旋形,左右不對稱;有的種類為卵胎生;海產種類具擔輪幼蟲期和面盤幼蟲期;現存約75000種,廣泛分布在海洋、淡水河陸地,可分為前鰓亞綱後鰓亞綱肺螺亞綱等3亞綱 。

雙殼綱

(Bivalvia)身體側扁,左右對稱;體表具2片貝殼,故名雙殼類;頭部退化,無齒舌;足部發達呈斧狀,故名斧足類;鰓1~2對,呈瓣狀,故名瓣鰓類;神經系統較簡單,有腦、髒、足3對神經節;海產種類發生時常有擔輪幼蟲和面盤幼蟲,淡水蚌則有鉤介幼蟲;現存種類約有30000種 。

頭足綱

Cephalopoda)身體分為頭、足和軀幹3部分;除鸚鵡螺等原始種類具外殼,其餘均為內殼或無殼;頭部發達,頭側具1對構造相當完善的眼;足特化為8或10條腕和1個漏斗,腕環生於頭部前方;閉管式循環系統;神經系統複雜,神經節集中於頭部,有中胚層形成的軟骨匣保護;現存約756種,全部海產。

掘足綱

(Scaphopoda)貝殼呈長圓錐形、稍彎曲的管狀或象牙狀,兩端開口,故又名管殼類;足發達呈圓柱狀;頭部退化為前端的一個突起;全部海產,多在泥沙種穴居,濾食浮游生物;約350種,僅有角貝科和光角貝科2科。

無板綱

(Aplacophora)為原始種類;體呈蠕蟲狀;無貝殼;體長一般在5cm左右,細長或肥厚,頭不發達,足退化;具腹溝;全部海產,多數在軟泥中穴居,少數可在珊瑚礁中爬行生活,僅有300種左右,絕大多數屬於新月貝類,少數屬於毛皮貝類。

多板綱

(Polyplacophora)身體扁平,卵圓形;頭部不明顯;背面有8個覆瓦狀排列的貝殼;梯形神經系統;一般以齒舌刮取礁石上的海藻為食;間接發育,具擔輪幼蟲和面盤幼蟲;全部海產,約有600多種,分為鱗側石鱉目和石鱉目。

單板綱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單板類是已滅絕的一類軟體動物,因為只有在寒武紀泥盆紀的地層中發現過它們的化石種類,而從未發現過生存的標本。但1952年,由丹麥“海神號”調查船(Galathea Expedition)在哥斯大黎加(Costa Rica)海岸3350m深處的海底發現了10個生活的單板類動物——新蝶貝(Neopilina galathea)標本。從而使人們重新對單板類引起了極大的興趣。在此之後,人們又在太平洋及南大西洋等許多地區2000~7000m深的海底先後又發現了7個不同的種,使這種原始的軟體動物又具有了新的研究價值。
新蝶貝體長0.3~3cm,具有一兩側對稱的、扁平的楯形殼,或矮圓錐形殼,殼頂指向前端,因此稱單板類。新蝶貝的外部形態相似於多板綱的石鱉(Chiton)。頭部很不發達,身體腹**有扁平寬大的足,外套膜與足之間有外套溝(pallial groove)相隔離。口位於腹面、足的前端,肛門位於身體後端外套溝內。口前方兩側有一對大的具纖毛的須狀結構,稱緣膜(velum)。口後是一對褶狀物,稱為口後觸手(postoral tentacles)。外套溝中有5~6對單櫛鰓(鰓軸的一側具鰓絲)。體內靠兩側有8對足縮肌(pedal retractor muscles),口腔內有齒舌,也有發達的消化腺,胃內也有晶桿和晶桿囊,胃的內含物中包含有硅藻、有孔蟲及海綿骨針等碎屑,所以新蝶貝也是沉積取食者(detritus feeder)。腸高度盤旋。身體後端直腸兩側有一對心室、兩對心耳,分別包圍在一對圍心腔中。由兩個心室發出的血管聯合成前大動脈,也是開放式循環。新蝶貝具有6對後腎,除第一對外,其他各對一端開口在體腔,一端開口到外套溝。神經系統也相似於石鱉,口周圍有神經環,並有兩對神經索,即足神經索及側神經索,之間都有橫的神經相聯。雌雄異體,具兩對生殖腺及生殖導管,生殖導管與中部的兩對後腎相連,因此生殖細胞仍然是通過腎孔排到體外,行體外受精。由於新蝶貝均為深海生活,所以對其生態及發育很少了解,但其楯形殼、爬行足、頭化不明顯,具齒舌、鰓、腎及肌肉的重複排列,都說明它們的原始性。如今許多動物學家都認為很可能單板類就是現存腹足類、雙殼類及頭足類的祖先動物。

尾腔綱

尾腔綱,英文名稱:Caudofoveata。軟體動物的分類之一。
體成細蠕蟲狀,頭與軀幹可清楚區分,體後端有排泄腔,其中有一對羽狀鰓。無石灰質板及貝殼,但被有角質並帶有石灰質針狀棘的外皮。生活在較深的軟泥底環境海域,如毛皮貝。
尾腔綱尾腔綱

無脊椎動物

軟體類
軟體動物外形多樣化,是十分成功的生物類別,包括所有「貝殼類」動物,八爪魚墨魚。大部分軟體動物生活在海里,部分生活在鹹淡水交界或淡水,亦有小部分是陸生的。
特徵:
1、身體柔軟,不分節,左右對稱,背部皮層向下伸延成外套膜,覆蓋身體的大部分.軟體動物中的貝殼類的貝殼便是由外套膜的上皮細胞分泌而成。
2、大多數軟體動物有一至兩個貝殼,例如蝸牛
3、另一些則退化成內殼,藏於外套膜之下,例如墨魚。
4、有些種類的外殼則完全消失,例如裸鰓類
5、運動器官是足。

營養價值

藥用價值
別名:瓷螺、交螺、海窩窩、海牛牛海螺集萃(15張)來源骨螺科動物紅螺Rapana thomasiana Crosse的貝殼,洗淨曬乾。性味歸經:甘,寒。功能主治:制酸,化痰,軟堅,止痙。用於胃痛,吐酸,淋巴結結核,手足拘攣。用法用量:1~3錢,研粉服。
旋型螺

食用價值

營養分析螺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蛋白質、鐵和鈣等營養元素,對目赤、黃疸、腳氣、痔瘡等疾病有食療作用。適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海螺
旋型螺
1. 適宜黃疸,水腫,小便不通,痔瘡便血,腳氣,消渴,風熱目赤腫痛以及醉酒之人食用;適宜癌症,乾燥綜合徵者食用;也適宜肥胖症,高脂血症,冠心病,動脈硬化,脂肪肝者食用。
2. 凡屑脾胃虛寒,便溏腹瀉之人忌食;因螺性大寒,故風寒感冒期間忌食,女子行經期間及婦人產後忌食,素有胃寒病者忌食。食物相剋螺肉不宜與中藥蛤蚧、西藥土黴素素同服;不宜與牛肉、羊肉、蠶豆、豬肉、蛤、面、玉米、冬瓜、香瓜、木耳及糖類同食;吃螺不可飲用冰水,否則會導致腹瀉。[1]烹飪指導1. 螺肉可爆、炒、燒、氽湯、打滷、或水煮後佐以姜、醋、醬油食用2. 食用螺類應燒煮10分鐘以上,以防止病菌和寄生蟲感染3. 海螺腦神經分泌的物質會引起食物中毒,食用前需去掉頭部。食療作用海螺味甘、性冷、無毒具有清熱明目、利膈益胃的功效對心腹熱痛,肺熱肺燥,雙目昏花等病症有一定的功效。[5]

烹飪方法

醬爆海螺1、海螺用刷子清洗淨,將其浸泡在加少許香油或食鹽的涼水裡2小時左右,讓其吐淨腸里的泥沙2、青紅椒、蔥、姜切絲備用3、海螺放沸水中焯水,迅速撈起備用4、鍋里放油,待油溫5成熱時放入蔥、姜炒爆香,然後放入醬,醬炒出香味後下入海螺翻炒5、翻炒過程中淋少許料酒,待海螺的蓋開始張開時,加入糖、雞精翻炒,出鍋前放入青紅椒即可[6]溫拌海螺1、海螺洗刷乾淨,放入蒸鍋蒸12分鐘,取出螺肉2、去掉螺腦(紫色的部分),將螺肉切片3、青紅椒和大蔥分別切成細絲4、將螺片、蔥絲、青紅椒絲放入盤中,加入陳醋、生抽、芝麻香油、白砂糖和少許鹽拌勻即可薑汁海螺1、買回的海螺用流水沖洗乾淨,在水裡泡著的海螺,會慢慢的把上蓋頂開,用手戳一下就縮回去2、蒜切片、姜切片,再切一點薑末,倒上米醋,待用3、鍋里加水,放入蒜片、薑片,中火燒至水溫六成熱,把海螺口朝上放進去,中火加熱,同時用筷子翻個,等鍋里的水燒開,快速撈出來4、海螺裝盤,用筷子或者是牙籤,把海螺肉慢慢的挑出來5、沾著薑末醋汁吃涼拌海螺1、將海螺表面洗淨,備用2、將鍋內倒入適量水,大火煮沸後,將海螺倒入沸水中煮5分鐘左右取出3、將海螺肉取出洗淨晾涼,切成片,備用4、將蔥,姜切絲,蒜切末,放入海螺肉,加入鹽,糖,醋,香油,拌勻即可白灼海螺
1、半鍋水加薑片、蔥段、料酒燒開,放進海螺燙煮4-5分鐘,撈起後馬上泡進冰水五分鐘2、用小叉剔出肉,去除中段的黃、綠色腸肚3、肉切片擺盤,尾部回鍋再燙3-4分鐘後撈起擺盤4、撒上蔥絲、嫩薑絲、青紅椒絲,淋上生抽一大匙,白鬍椒粉少許,潑上兩大匙滾油即可火侯掌握恰當,螺肉柔軟爽脆,味道清甜滋美[7]

出處

蠃,蜾蠃也。——《說文》。俗字作螺。
離…為蠃。——《易·說卦》
其民必移就蒲蠃於東海之濱。——《國語·吳語》。註:“蚌蛤之屬。”
冠無觚蠃之理。——《淮南子·本經》
螺,蚌屬。——《廣韻》
舟形似螺,沈行海底。——王嘉《拾遺記·秦始皇》
又如:螺填(即螺鈿);螺殼(海螺的外殼);螺殼錢(螺殼所制的貨幣);螺蚌(螺與蚌。亦泛指有貝殼的軟體動物);螺甸(即螺鈿);螺栓帽(即螺絲帽。也稱螺母);螺舟(傳說形狀似螺、能潛行海底的船);螺首(刻在桃苻上端的螺形圖案);螺鈿(將螺殼磨治使薄,嵌於雕鏤及髹漆的器具上,以作裝飾,稱為螺鈿)
螺
螺髻的簡稱 [spiral-shaped coil]。如:螺髻(形似螺狀的髮髻;比喻峰巒的形狀);螺鬟(形容螺狀的發鬟)
形容深碧色的山石蟠旋似螺髻。借指青山 [green mountain]。如:螺髻(比喻聳起如髻的峰巒);螺岡(指青山);螺黛(喻指盤旋高聳的青山)
螺子黛的省稱 [black paint]。如:螺黛(古代婦女用來畫眉的一種青墨色礦物顏料);螺眉(用螺黛畫過的雙眉);螺青(顏色名。一種近黑的青色)
④軍中或僧道所用樂器法螺的省稱 [conch]。如:螺鈸(法螺和鐃鈸);螺唄(指寺廟中作法事時的法螺、梵唄之聲);螺貝(古代雍羌樂器名);螺角(古代軍用樂器。用大海螺殼做成的號角)
螺
⑤螺旋形的指紋 [whorl]。如:螺紋;螺印(手指印。特指按在契約、證件等上面的指紋)
⑥螺:婦科名詞。五不女之一。《廣嗣紀要·擇配篇》:“陰戶外紋如螺螄樣,旋入內。”屬生殖器畸形,影響性交與生育。
康熙字典
【申集中】【蟲字部】 螺 ·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1
解釋:【集韻】盧戈切,音騾。與蠃同。

故事傳說

海螺結構海螺仙子南戴河傳說中的主人公。1傳說編輯很久以前,有一天官井洋的白龍子祭墓,海面上適颳起風暴,海浪沖天而涌,海上的漁船全部被掀翻。小斗帽一家的漁船也被巨浪打翻,父母都被巨浪吞沒不知去向。小斗帽死死抱住折斷的桅桿,任憑海浪摔打。過了一陣,風平浪靜,小斗帽被海浪送到了一座無名島的海灘上。無名島荒無人煙,島上奇峰怪石,花香鳥語,風景秀麗。小斗帽站在海灘上面對大海大聲哭喊著爹娘,可憐的爹娘已葬身海底再也聽不見兒子的呼喚聲了。小斗帽只好隻身向海螺姑娘山上走去。夜幕漸漸降臨,小斗帽來到一塊岩洞下避風,就這樣忍飢挨凍地過了一夜。
旋型螺
旋型螺
旋型螺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小斗帽起身來到海邊,順手摘了三根蘆葦草,以草為香,插在海灘上,面對大海跪拜爹娘。聲淚俱下,感天動地,從此,小斗帽每天都要到海邊跪拜爹娘半個時辰,然後才起身去幹活。小斗帽砍來山上的樹木和蘆葦在岩洞前蓋了一座小屋,又砍了幾棵大松樹做了一條漁船。有了船,小斗帽又可以出海打魚了。話說官井洋中有一位修煉千年的母海螺,她時常在海邊看到小斗帽天天都在清晨跪拜父母,不管颳風下雨從不間斷。小伙子的孝心深深地感動了千年海螺。她天天在觀察小斗帽,先由好奇轉為同情,又由同情變成愛慕。常常乘小斗帽出海時,變成一個姑娘上岸,幫小斗帽洗衣燒飯,煮很多好吃的東西放在鍋里,然後等小斗帽的船快到岸了才偷偷溜回海里。開始幾天,小斗帽感到非常納悶,是什麼人在幫他呢,找遍全島也不見人影,小伙子百思不得其解。時間長了也就見怪不怪了,只是心裡感激著幫他的好心人。三年後的一天,小斗帽跪拜完父母,又整裝出海了。傍晚,海螺姑娘幫小伙子煮完飯正準備回去。突然,海面上颳起了狂風暴雨,看不見一條回歸的漁船,這可把海螺姑娘擔心死了,過了一個時辰,風雨停了,可天黑的伸手不見五指,在這四處漆黑的海面上小斗帽的船怎能找回家呢?海螺姑娘急了,只見她奮不顧身地摸黑爬上山頂,從口中吐出夜明珠,把夜明珠高高托起。頓時,官井洋海面一片光明。此時的小斗帽正因躲避風暴誤了時辰,回來的路上天黑的辨不著東西南北,正在喊天叫娘不應的困境下,突然看見無名島方向一片光明,小伙子眼前一亮,奮力划槳飛去。到了岸邊,他系好船繩,快步向山上跑去。小斗帽氣喘吁吁地來到山頂,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一個貌似天仙的姑娘,拖著長龍似的秀髮,手托夜明珠,含情脈脈地望著他微笑呢!小斗帽太激動了,原來三年來一直在暗中幫他洗衣煮飯的也一定是這位姑娘了。小伙子一激動,也顧不了許多。趕緊飛奔上前一把抱住姑娘,姑娘寬慰地柔靠在小伙子堅實的胸脯上……他們以大海為證,蒼天作媒,拜了天地,從此成了恩愛夫妻。海螺姑娘將外殼脫去,穿上村姑的衣服,和小斗帽在半山岩洞小屋建立了美滿幸福的家。從此,海螺姑娘的外殼就永遠留在無名島的海邊上,每當夜晚時常還能看到無名島山頂上的亮光。當地漁民如果黑夜在海上辨不著方向,就朝天大喊三聲:“海螺姑娘快顯靈,驅除黑暗放光明。”無名島山頂上就會出現亮光,官井洋上的漁船就能朝著光亮的方向回航了。後來,當地人就把無名島命名為斗帽島,也有人稱為螺殼島。(註:官井洋位於太平洋西岸,屬福建閩東海域,周邊有寧德福安霞浦三縣、市,斗帽島是寧德市著名風景區。)
2.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南戴河一戶單姓漁民在海里捕撈到一個很大的海螺,回家後把海螺放入盆中,只見盆中海水映得五顏六色,就像開了一片奇異的花,讓人心動神怡。一天,夜暗星稀,細雨濛濛,漁民父子倆因操勞體累,都昏昏睡去。盆里的仙螺彩光頻閃,隨彩光升起一個婷婷玉立的女子,眉清目秀、黛髮油亮,十分靚麗。螺女常常幻化人形為苦難的漁民治楊洪武核桃雕《海螺仙子》病、送糧,還冒著風雨搭救遇險的落水者。後來漁民的兒子海蛙和螺女在簡陋的房子裡結成了夫妻。從此後,海蛙早出晚歸下海捕魚,勤勞不綴,螺女持家奉母,十分勤快。渤海龍王發現仙螺不在身邊,命海龜丞相到處尋找,發現了海螺仙子的蹤跡,回龍宮秉報了龍王。龍王大怒,立即召來蟹將,下令捉拿仙螺回宮。眾蝦兵來到海螺仙子家一擁而上,抓了螺女便走。海娃聞聽,操起魚叉,直奔蟹將所去的方向追趕。海娃掄起魚叉大戰蝦將,你來我往,叉叉相碰,叮鐺作響,直打得昏天黑地。這時,宮門大開,龜丞相告訴海娃,仙螺已經被壓在了“仙螺島”。南戴河的父老鄉親,為銘記螺女的恩德,在“仙螺島”上修了一座“海螺仙子”漢白玉雕像,讓螺女站在“仙螺島”上,深情地望著南戴河,直到現在。
3.海螺用於佛教法器的歷史約有兩千多年。相傳釋迦牟尼佛鹿野苑時 ,帝釋天等將一右旋白色海螺獻給佛祖,自此,右旋白海螺做為吉祥圓滿的象徵,在宗教界廣為套用。在三淨土的菩薩們為了眾生利益,令螺的“五生”中僅出一右旋螺,故右旋白海螺又 稱之為“五生”。這種法螺有裝飾和不裝飾兩種,不裝飾的法螺,一般供奉於正殿,置於青稞上;裝飾海螺則用於法事活動,屆時由司號僧吹響法螺,舉行各種法事。用於這種活動的法螺 ,一般都是鑲金嵌銀,華麗無比,其中最有名的是鑲翅法螺。

現代詩歌

詩歌原文
一給納達麗妲·希美奈思
他們帶給我一個海螺。
它裡面在謳歌一幅海圖。
我的心兒
漲滿了水波,.
暗如影,亮如銀,
魚兒遊了許多。
他們帶給我一個海螺。
( 作者:費德里科·加西亞·洛爾卡

樂器歷史

旋型螺
旋型螺
旋型螺
海螺(17張)海螺,古稱貝、。是藏、蒙古、滿、納西、傣、京、漢等族唇振氣鳴樂器。藏語稱董、措董、董嘎爾。蒙古族稱凍思。傣語稱海三。漢語稱梵貝法螺螺號玉螺、玉蠡等。流行於佛教寺院和全國各地,尤以西藏、內蒙古、青海、四川、雲南、甘肅、廣東、廣西、福建、遼寧、吉林等省區最為行盛。海螺作為樂器的歷史悠久,自古為佛教法器之一,源於印度、東南亞諸國,隨佛教傳入我國。佛教經典多有記載,鳩摩羅什(343年—413年)譯《妙法蓮花經》卷一中提到“吹大法螺”,方便品中有:“若使人作樂,擊鼓吹角貝,簫笛琴琵琶鐃銅,如是眾妙音,盡持以供養”。
求那跋陀羅(394年—468年)譯《大法鼓經》上卷也有:“吹大法蠡。”佛教傳入西藏後,在寺院中即使用了海螺。南北朝時,海螺已在我國北方民間廣泛流傳,北魏時期(386年—534年)雲崗石窟雕刻中已有吹螺的伎樂形像。隋唐時期,海螺用於九、十部樂的西涼龜茲天竺扶南高麗諸樂中。《舊唐書·音樂志》載:“貝,蠡也,容可數升,並吹之以節樂,亦出南蠻。”唐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南方驃國(今緬甸)所獻樂器有玉螺,所獻樂曲大都與佛教有密切關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驃國樂》詩中有:“玉螺一吹椎髻聳,銅鼓一擊文身踴”之句。宋代陳?《樂書》“梵貝”條有:“貝,蠡之大者也。今之梵樂用之以和銅鈸,釋氏所謂法螺。”明代王圻《三才圖會》:“即以螺之大者,吹作波之音,蓋仿佛於笳而為之者。”海螺除在佛教寺院用作法器外,還用於古代北方少數民族軍事、勞動和娛樂生活中。據西藏古代文獻記載,當筒欽尚未出現以前,在藏傳佛教寺院中是以法螺為主要吹奏樂器的,後來,筒欽便取代了法螺的地位。近代,海螺在佛教寺院中,僅用於誦經間歇時演奏和羌姆表演。海螺現代海螺採用海水中天然長成的大海螺殼製作(圖135),螺殼呈螺旋狀。大小不一,一般全長25厘米~33厘米。多選用顏色清白或有花條紋的海螺為佳,磨穿螺尖作吹嘴,並將吹嘴做成圓錐形或直筒形,外徑2厘米~3厘米,中心吹孔較細,孔徑只有1厘米,有的在螺的兩端鑽孔、穿以細皮繩,平時不吹奏時可斜掛於胸前或腋下。海螺裝飾較為精美,一般多鑲嵌銅或銀片為飾,顯得分外莊重和美觀。不僅製成金屬吹嘴,在螺身中部至螺口也鑲以銅或銀片,製成翅形的裝飾物,在翅尾還綴有圓環,系以絲穗或彩綢為飾。西藏拉薩布達拉宮珍藏的一支銀翅法螺,全長57.7厘米,翅長38.2厘米、翅寬23厘米,吹嘴長11厘米、直徑4.2厘米、孔徑1.8厘米,堪稱法螺之最。西藏薩迦縣薩迦寺珍藏有一支完好的元代海螺,相傳為元代皇帝欽賜。
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樂器博物館收藏海螺多支,螺體多為白色,帶有棕色、黃色條紋或斑紋,全長30厘米左右,螺口為不規則橢圓形,長徑14厘米~16厘米、短徑4厘米~11厘米。其中有一支極為珍貴的清代貝,全長35厘米,為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所制,取天然生長的清白色海螺,鑲嵌以銅製吹嘴,螺身鑲嵌翅形銅片為飾,一面鏤刻精美花紋,一面刻有“乾隆御製”四字。這些海螺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吹奏時,左手持握螺口,兩唇緊貼吹嘴送氣,發音作嗚嗚聲。每支海螺可發出一個基本穩定的長音,因螺身大小不同,發出的音高也各異,一般在小字組至小字一組之間。海螺的音色與螺紋的粗細和多少有直接關係,一般說來,螺紋細、少者音色較明亮,反之音色較深厚。除作為法器用於佛教寺院外,在藏區尼姑庵里,要用吹貝祭奠死者。漢族地區也廣為流傳,在浙東民間器樂合奏舟山鑼鼓中,海螺作為色彩性樂器使用。在廣東、廣西、福建等沿海地區,民間常以吹奏海螺召集民眾聚會。用海螺聽大海的聲音浪漫的說法。科學的解釋是,螺殼裡面的形狀是彎曲的 用海螺聽大海的聲音,裡面貯滿了空氣,所以當你在周圍環境很嘈雜的地方,這些嘈雜的聲音使螺殼裡的空氣振動,因此,你把海螺貼進耳邊就會聽到海潮的聲音。當你在一個特別安靜的房間裡時,周圍傳來的聲音很少,而且音量很微小,不能使螺殼裡的空氣振動,所以你把螺殼貼在耳邊,就不會聽到海潮的聲音。另一種說法是,貝殼的結構使它依靠共振放大了環境中某些特定頻率的聲音,比如人體血液流動的聲音。所以把貝殼放在耳邊,你聽到的多半是來自自己內心深處血液沸騰的聲音。

收藏價值

旋型螺

1.採集:以海灘撿尋為上策,避免採集活貝。2.記錄:記錄產地,棲息環境之相關資料。3.清洗:清除貝殼內之殘留物及外殼之附生物。4.鑑定:鑑定採集貝類之學名。5.收藏:避免長期曝露在光線下,以有系統分類收藏

斜型螺

斜型螺,別名旋型螺,是一種貝類軟體動物,在白堊紀以前,出現於早寒武世,就存在的一種腹足類(gastropod)動物,包括左斜螺和右斜螺等斜型螺,特別是指有一個封閉的殼,可以完全縮入其中以得保護的腹足類動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