鈸

鈸,古稱銅鈸、銅盤,民間稱鑔。打擊樂器。碰奏體鳴樂器的一種。中國、外國樂隊中都使用。中國古代把銅鈸、銅鐃或銅盤、鑔等,統稱為鐃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鈸
  • 外文名:cymbals
  • 別名:大鑔
  • 拼音:Bo
基本信息,基本字義,古籍解釋,樂器簡介,

基本信息

拼音:bó
繁體字:鈸部首:釒
鈸
部外筆畫:5
總筆畫:10
五筆86&98:QDCY
倉頡:XCIKE
筆順編號:3111513544
四角號碼:8374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4B9

基本字義

● 鈸(鈸)
鈸
bóㄅㄛˊ
◎ 銅質圓形的打擊樂器,兩個圓銅片,中心鼓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可以穿綢條等用以持握,兩片相擊作聲。漢英互譯
cymbals
English
--------------------------------------------------------------------------------
cymbals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蒲撥切,音跋。《玉篇》鈴也。《集韻》鈴屬。《韻會》樂書銅鈸,南齊穆士素所造,其圓數寸,大者出於扶南高昌疎勒之國,其圓數尺,隱起如浮漚,以韋貫之,相擊以和樂。唐燕樂法曲,有銅鈸相和之樂。《正字通》亦謂之銅盤,司馬承禎制𤣥眞道曲,大羅天曲,有鐃鈸,蓋其小者,今亦用之以節樂。或謂之草子。或謂之鋪鈸。

樂器簡介

銅質圓形的樂器,中心鼓起,兩片相擊作聲 [cymbals]。古稱“銅鈸”、“銅盤”。初流行西域,南北朝時傳至內地。
鈸源於西亞,流行於北魏。明清後成為戲曲的重要伴奏樂器。 鈸:古稱“銅鈸”、“銅盤”,民間叫做“鑔”。是常見的打擊樂器。歷史久遠,表現力強。不僅在民族音樂、地方戲劇、吹打樂和鑼鼓樂中使用,還廣泛用於各族的民間歌舞和文娛、宣傳活動中。
鈸源於西亞,最早在埃及、敘利亞,以後在波斯、羅馬等古國都有流傳;在東方,先見於印度,後而中亞,據《北帝書.神武記》記載:鈸大約是在公元350年左右,隨《天竺樂》傳入我國中原。
6世紀初期,銅鈸在北魏民間已很流行,並很早就在梵樂中使用。
鈸在隋代九部樂中,已用於天竺、西涼、龜茲、安國和康國五樂中。
到了唐代,十部樂中有七部用鈸,尤其在燕樂中,還有正銅鈸與和銅鈸之分。在敦煌千佛洞的隋唐壁畫和成都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的樂舞石刻中,已繪有敲擊銅鈸的人像。
明、清之際,鈸是崑曲等地方戲劇中的伴奏樂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