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賡哲

於賡哲

於賡哲,男,1971年6月出生於陝西鹹陽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12年12月,於賡哲受央視邀請登入《百家講壇》講授《狄仁傑真相》。首次還原真實的狄仁傑形象。同名圖書也於近日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隆重推出。2014年1月19日在百家講壇開講《發現上官婉兒》,共五集,並配套出版《巾幗宰相上官婉兒》,結合講座內容和新公布墓誌對上官婉兒重新予以研究和評價,書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於賡哲給人以學富五車,帶有書卷之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於賡哲
  • 出生地:陝西鹹陽
  • 出生日期:1971年6月
  • 職業:陝西師範大學教授
  • 畢業院校:武漢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中國古代史
  • 學術代表作:《狄仁傑真相》、《巾幗宰相上官婉兒》、《大唐英雄傳》、《從朝集使到進奏院》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科研工作,主要作品,學術成果,

人物經歷

於賡哲1971年出生於陝西鹹陽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受父母影響,他從小便養成了愛學習的好習慣,從國小到國中,他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在那個年代,父母很重視對我們的文化教育,他們的言傳身教給了我很多啟示,從課本中學到了很多知識,使我受益匪淺。”於賡哲說:“現在回憶起來,在鹹陽生活的那段日子非常開心,五陵原、渭河橋、油潑辣子、蒜蘸面,家鄉鹹陽就是有著這份天然的純淨,這裡的鄉黨們淳樸熱情、待人誠懇,我喜歡這裡,因為這裡有我心靈的歸宿。”
1989年高中畢業後,於賡哲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陝西師範大學,學習期間,他成績優異、能力出眾,並且多才多藝,得到了很多老師和同學們的讚譽。“那一時期,我在完成本專業教學計畫內的學業的同時,廣泛地涉獵文史哲諸學科,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校園文化活動,應該說,我的大學時代是值得回憶的金色年華。”於賡哲說。大學畢業後,於賡哲留校任教,從此,他便堅守在平凡的三尺講台上。
2011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同事的推薦下,於賡哲受邀參加了《百家講壇》欄目。
於賡哲自幼喜愛歷史,報考大學時毅然選擇歷史專業,從此踏上了研究歷史的漫漫長路。目前從事隋唐史的教學、研究。他以孟子般的雄辯之口才及其陽剛之氣,激情地為學生講解中國古代史,擅長將歷史與現實結合,嚴謹不失幽默,輕鬆不乏深刻,深受學生喜愛,教室前排的座位永遠是限量版商品。
2012年12月,於賡哲受央視《百家講壇》欄目邀請錄製講座《狄仁傑真相》。同名圖書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出版發行。2014年1月19日在百家講壇開講「發現上官婉兒」,共五集,並配套出版「巾幗宰相上官婉兒」,結合講座內容和新公布墓誌對上官婉兒重新予以研究和評價,書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研究方向

隋唐史、魏晉南北朝史

科研工作

從事隋唐史的教學、研究。曾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民族研究》等權威、核 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在學術界產生一定反響,一些文章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光明日報》、《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或觀點摘編,研究課題《蓄蠱之家的傳說》2004年獲國家第三十六批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曾先後八次獲得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陝西省高等院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二等、三等獎項(截至2013年),2007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並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後期項目一項,參與橫向項目多項。出版有《唐代疾病、醫療史初探》。

主要作品

《唐代疾病醫療史初探》
於賡哲
《她世紀——隋唐的那些女性》

學術成果

1、《蓄蠱之地——一項文化歧視符號的遷轉流移》,《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
2、《疾病與唐蕃戰爭》,《歷史研究》,2004年第5期。《光明日報》(2004.12.28)、《人大複印資料》2005年第2期等轉載觀點或全文。
3、《〈新菩薩經〉〈勸善經〉背後的疾病恐慌——試論唐五代主要疾病種類》,《南開學報》,2006年第5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6年第6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7年第1期轉載。
於賡哲
4、《唐宋民間醫療活動中灸療法的浮沉》,《清華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6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宋元卷)》2006年第2期轉載。
5、《對<蒲州刺史充關內鹽池使與景雲政治>一文的不同意見》,《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2年第2期。
6、《從朝集使到進奏院》,《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2003年第1期轉載。
7、《由武成王廟制變遷看唐代文武分途》,《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19輯(2002年)。
8、《唐代的醫學教育及醫人地位》,《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20輯(2003年)。
9、《中國古代對高原(山)反應的認識及相關史事研究》,《西藏研究》,2005年第1期。《新華文摘》2005年第8期《篇目輯覽》收錄。
10、《由古人的求醫心理看古代醫人的整體水平》,《學術研究》,2005年第9期。《新華文摘》2005年第24期轉摘觀點。
11、《割股奉親緣起的社會背景考察——以唐代為中心》,《史學月刊》,2006年第2期
12、《試論唐代官方醫療機構的局限性》,《唐史論叢》第九輯,2006年。
13、《唐代醫療活動中咒禁術的退縮與保留》,《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8年第7期轉載。
14、《被懷疑的華佗——中國古代外科手術的歷史軌跡》,《清華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9年第6期轉載,《新華文摘》2009年第7期轉摘觀點。
15,《然非有力,不能盡寫——中古醫籍客群淺論》,《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新華文摘》2008年第7期轉載觀點。
16,《疾病、卑濕與族群邊界》,《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
17,《唐代人均食鹽量與鹽的使用範圍》,《唐史論叢》第十輯。
18,《疾病觀與唐代長安城嬗變》,《南開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
19,《薛瑤墓誌研究》,《第三屆世界新羅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9年。
20,The progression of moxibustion therapy in Tang and Song Dynasty folk medicine: An analysis on the background of technology choice,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Volume 2, Number 3 / 2007年7月.
21,《隋唐伐高句麗比較研究》,大約3萬字,已收入《盛唐與東北亞政局》(王小甫主編)一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22,《唐代疾病、醫療史初探》,專著,國家社科後期資助項目,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版。
23,《天聖令復原唐醫疾令所見官民醫學之分野》,《歷史研究》2011年第1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