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裂構造控震

斷裂構造控震(earthquake control by fracture)是指斷裂對地震的控制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斷裂構造控震
  • 外文名:earthquake control by fracture
  • 含義:斷裂對地震的控制作用。
  • 聯繫:地震是斷裂活動的一種方式
斷裂構造孕育地震的發生:,斷裂帶控制地震帶的展布:,斷裂帶決定地震區的劃分:,

斷裂構造孕育地震的發生:

地震是斷裂活動的一種方式,因而地震的孕育與斷裂的形成之間有緊密內在聯繫,除極端脆性岩石材料外,岩石破裂和地震發生常經歷三個階段:①岩石鬆弛或擴展階段,與之相應的是孕震階段;②岩石硬化階段與之相應的是臨震階段;③岩石裂開階段,相應的是發震階段。從發震角度可將斷層滑動分為穩定滑動(蠕滑)和黏滑兩類,前者表現為斷層蠕動,後者則往往伴生地震,兩種滑動形式交替貫穿於斷裂運動的全過程,形成明顯的階段性。斷裂活動與地震活動的階段性和周期性是兩個共同的重要特徵,斷裂活動的階段性、周期性與地震孕育、發生之間的對應關係,不但揭示了斷裂與地震間的內在聯繫,而且可據此作出正確的地震預報。

斷裂帶控制地震帶的展布:

據控制發震的斷裂帶活動方式,可分為:①由鋸齒狀剪下—擠壓(或鋸齒狀擠壓)斷裂控制的地震帶,即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②由鋸齒狀剪下—拉張(或鋸齒狀拉張)斷裂控制的地震帶,典型實例為洋中脊地震帶、陸間裂谷和陸內裂谷地震帶;③X型剪下斷裂格線控制的地震帶,所控制的地震為走滑機制,常有強震發生,且擠壓應力區與引張應力區內的擴容現象有所不同。三類不同斷裂控制形成的地震帶,在空間上互相穿插、共同組成區域地震網路系統。

斷裂帶決定地震區的劃分:

從賀蘭山、六盤山、龍門山、川滇斷裂帶至橫斷山南北構造帶將中國分為東、西兩區,此帶是中國大陸上淺源地震最密集的地帶,即南北地震帶,其東以北北東或近北東向地震帶為主,地震相對較少;其西則以北西西或近北西地震帶為主,地震甚為密集。有人曾指出北半球還有北美大陸、地中海、伊阿巴等三個類似的地震分區,反映北半球斷裂分布的空間規律。
四是地殼破裂格線系統決定地震格線系統,後者則反映前者,中國大陸的活動地殼破裂格線系統的特徵為:①既受不同時期老斷裂的控制,又有其新生特點;②表現為北東向和北西向的近代破裂格線,但在南北構造帶兩側破裂格線的兩組剪下破裂發育程度及其所夾銳角指向不同;③不僅歐亞大陸上的地震活動反映有北東向、北西向的近代破裂格線,非洲、北美洲也都存在,說明是在全球規模的統一應力場作用形成的行星際剪下斷裂格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