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縣

新洲縣

新洲區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東北部,大別山之南,長江中游北岸。地處東經114°301~115°5’、北緯30°35’~31°2’之間。東鄰黃岡,西接黃陂,南與青山區、鄂州市隔江相望,北同紅安、麻城交錯毗連。縣治城關鎮,西南去武漢市城區新華路長途汽車站95公里。縣境東西最大橫距42公里,南北最大縱距43公里。總面積1 481.61平方公里,其中陸地占82 %,水域占18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洲縣
  • 所屬地區:湖北武漢
  • 電話區號:027
  • 地理位置:武漢市東北部
  • 人口:1985年全縣人口為78.02萬人
  • 方言:武漢地區方言
  • 氣候條件: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機場:武漢天河國際機場
  • 火車站:武漢站、漢口站、武昌站
  • 車牌代碼:顎AK
  • 汽車站:距市城區新華路長途汽車站95公里
概況,自然地理,地質,地貌,山脈,水系,土壤,氣候,資源,歷史沿革,行政區劃,農業經濟,種植,飼養業,漁業,農田水利,農機,工業經濟,交通郵電,商業外貿,財政金融,文化科技,教育,科技,文化藝術,衛生,體育,

概況

境內人口1949年為52.42萬人。建縣後作過3次人口普查,1953年普查結果為53.14萬人,1965年為59.94萬人, 1982年為77.04萬人。1985年全縣人口為78.02萬人。解放後36年間,平均年增7 110人,年均遞增率為11.1‰。
其中1962年,人口出生數劇增,這一年出生率高達38.71‰,為全縣出生率的極值 年。1973年後,人口發展逐步納入計畫,將人口規劃隨同國民經濟計畫下達各區鎮,層層落實人口規劃,至1985年12年間,平均遞增率為7.59‰,自然增長率為6.2‰。
境內人口主要為漢族,1982年全縣共77.04萬人,少數民族有回、藏、苗、壯、朝鮮、滿、土家、哈尼、傣、水族共102人。
1985年全縣社會總產值達96 262萬元,比1978年增加61 045萬元,比1949年增加92 707萬元。國民收入為45 729萬元,比1978年增加28 380萬元,比1957年增加41 572萬元。國民生產總值為49 082萬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為26 742萬元,比1978年增加15 320萬元,比1949年增加25 026萬元。
境內經濟建設素以農業為重點,長期執行“以糧為綱,糧棉並舉,多種經營,全面發展”的方針,糧棉生產取得顯著成績。但是林、牧、副、漁和鄉鎮企業發展緩慢,未能徹底擺脫貧困。
1979年後,全面貫徹“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改革農業內部結構,堅持“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發揮新洲的地方優勢,有計畫、按比例地發展工業和各行各業。1978~1985年,國民經濟體系得到逐步完善和穩健發展。

自然地理

地質

縣境地質受到多期構造活動的影響,因後期構造與沉積物破壞和掩蓋,故表面簡單,境內地層出露不全。縣境大地構造位於秦嶺褶皺系東段桐柏、大別中間隆起地帶南緣,南部與下揚子台坳接壤。直至中新生代,始形成以北東向斷陷盆地占主體的構造格局。
褶皺主要表現在老地層中,近期亦有顯示。境內但店複式背斜,呈北西南東向,由黃岡西部伸入黃林至柳河之間;塔爾崗向斜,分布在鳳凰和李集北部,後斜主體在紅安縣內。境內有兩斷裂,襄樊一廣濟大斷裂經陽邏、雙柳一帶;麻城一團風大斷裂經道觀河、舊街一帶。後者近期仍有活動,為地震之源。斷陷盆地分布在徐古、辛沖、三店、新洲、汪集、倉埠、陽邏、雙柳等地,呈北東向延伸,楔形。

地貌

由東北向西南傾斜,狀如一葉風荷。東北為低山丘陵區,中部為壟崗平原區,西南為湖區和長江帶形沖積平原。海拔多在20~300米之間。最高點是將軍山,海拔675米;最低點是武湖二墾區段家崗農場,海拔15.2米。舉水、倒水、沙河3條河流縱貫全縣,樓寨、葉顧、長嶺、倉陽4條長崗分列三河兩岸,漲渡湖、武湖兩大湖泊,布於縣境西南。低山丘陵區占53.44%,半原湖區占46.56%。

山脈

境內山崗均系大別山余脈,綿亘於東北邊境。海拔300米以上的山有3座,將軍山面積10.7平方公里,長崗山面積5平方公里,艾家山面積7平方公里,均系東西走向;海拔100~300米之間的山丘有漢子山、楊家山、大悟山、城樓寨、刁樓寨、石屋山、劉家山等。

水系

縣境有長江、舉水、倒水、沙河和街埠河縱貫全縣。長江自西向東,經黃陂縣至沙口入境,於大埠街出境,境內江段流程43公里。
舉水源於大別山中段南麓鄂、豫交界的風波泐山,自麻城南部入境,境內流程62.9公里,匯支流2條,於鵝公頸注入長江。
倒水源於河南慶兒寺,經新縣至紅安南部入境,境內流程43公里,原注漲渡湖,1.970年人工開河引流至龍口入長江,境內新開河道14.5公里。
沙河源於麻城接天山,至沙河街入境,於白塔河入舉水。沙河水系複雜,河道彎曲,泥沙淤塞極為嚴重。解放後治理的沙河,境內流程37公里,流域面積境內441平方公里。沙河支流左岸108條,右岸98條,主要為道觀河。

土壤

境內土壤有4個土類、10個亞類、35個土屬、235個土種、123個變種。
縣東北低山丘陵區。成土母質花崗片麻岩為主,雜有少數基性岩母質。其土壤類型為沙泥土,崗頂為麻骨土,質地偏酸、沙性,土層瘠薄。除部分能種麥類、雜糧外,宜於發展林特業。
中部平崗區。成土母質為第四紀粘土、紅色沙岩、石英片岩、少數紫色砂岩,發育的土壤為黃土、赤砂泥土、磚砂泥土和紫灰 色土。土層深厚,質地較粗,通透性一般,為糧棉產區。
河間沖積平原。其土壤為無石灰性潮土,質地酸性,能返潮,通透性好,為主要產棉區。
低洼湖區。土質偏粘,有機質含量中等偏高,為棉麥產區。
西南部濱江平原。土壤發育於長江沖積母質,為灰潮土,具石灰性反映,多為沙質,有機質與速效養分含量低,為棉、麥、花 生、西瓜產區。

氣候

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據縣氣象部門資料記載: 1959~1985年,年平均氣溫各區差別不大,城關、李集為16.3℃,陽邏為16.6℃。極端最高氣溫為40.8lC(1960年8月30日),極 端最低氣溫為一14.3℃(1969年1月31日)。年平均霜期為115 天,最早初霜日為10月24日(1968年),最晚終霜日為4月14日(1980年)。年平均降水量為1 172.3毫米,最多年為2 262毫米(1954年),最少年為762.9毫米(1976年)。年均降雨日為122.8天,最多的為141天,最少的為100天。年雨量按季節分布:春季占31%,夏季占41%,秋季占19%,冬季只9%。年平均蒸發量為1 525.4毫米,最多為1 774.9毫米(1966年),最少為1 299.3毫米(1980年)。年平均降雪日為7天,最多年為14天(1974年),最少年僅1天(1971年)。最早初雪日為10月27日(1978年),最晚終雪日為4月7日(1963年)。年平均日照2 071.3小時,占可照時數的45%。年平均相對濕度78%。年最多風向為北風,平均頻率為24%,平均風速為2.8米/秒。
境內災害性天氣,受季風區氣候的制約,洪澇、乾旱、春霉、秋寒、大風、冰雹均有出現。據氣象部門資料記載:從元至正十年(1350年)至1985年的635年間,共發生水旱災害170次,平均3.7年一次,其中水災92次,約7年一次;旱災78次,約8年一次,水災多於旱災。近百年以來,則是旱災多於水災,多水期趨少。
1951年以來,縣內發生幾次重大的自然災害。1954年夏季,霪雨連綿,長江水位與湖水持平,堤防潰決,淹沒農田46.9萬畝,受災8.4萬戶,災民83.4萬人,倒塌房屋7萬間。1969年7月,連降大、暴雨10天,沙河潰口。1969年和1978年均遭百日大旱。1976~1982年部分地區遭受風、雹災害,小澇小旱,年年發生。

資源

金屬礦有鐵、磁鐵、錳、黑鎢、沙金等,分布在徐古、柳河和舊街等地,品位較低。其中沙金礦分布在金台鎮和余集、施崗、畢鋪、武湖等鄉的古河床滯留礫石層中,是河流沉積的黃金資源,在淘金山一帶,每立方米含金約0.1~O.2克,其儲量約500~800公斤。
非金屬礦有磷灰石、大理石、石膏、石棉、石英砂、黃沙等。其中磷灰石、石膏、石棉等分布在徐古、舊街、打石河、鳳凰、劉溪等地,儲量少、品位低;大理石、石英砂、紅砂、黃沙和麻石等分布在倉陽崗、樓寨崗和舉水、倒水、沙河的河床,儲量極豐,是冶煉、鑄造和建築的原材料。
境內生物資源較豐富,野生植物有種子植物、草本、竹類、蕨類、藻類、真菌和藏卵植物等;野生動物爬行類有蝮蛇、五步蛇、烏梢蛇、眼鏡蛇銀環蛇、龜、鱉、揚子鱷、螃蟹等;哺乳類野生動物有刺蝟豪豬、狼、狐、貉、穿山甲、狗獾、沙獾、豹貓果子狸水獺、江豚、自鰭豚等;魚類有21科、74種,為農、林、牧、副、漁和工業發展提供了豐厚條件。僅作為能源的有農作物禾稈約1.5億餘公斤;還有水生植物和陸地雜草、樹葉,以及人畜糞便,均可利用。至1985年,全縣共建沼氣池4 926口,建成多個沼氣能源村,年產沼氣94.53萬立方米,平均使用率在80%以上。
水資源地表徑流量常年平均為7.22億立方米,地下儲水量為4.44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為900立方米。由於地勢平緩,水能資源蘊藏量僅1.37萬千瓦。到1985年,已開發利用占總蘊藏量的31.9%

歷史沿革

建置沿革夏商乃荊州之域。周為邾國;後楚滅邾,名邾城;秦為邾邑,屬南郡;漢為邾縣(倒水河以西部分地區屬西陵縣),三國、兩晉沿之。南北朝劉宋改稱南安縣南齊改為齊安縣,隸齊安郡,北齊沿之。隋開皇十八年(598年)齊安改名黃岡縣,隸黃州,縣治、州治均在今新洲縣城。唐中和五年(885年),將縣治、州治移至今黃州鎮,縣、州名未變。當時,為區別州治所在,將原州治稱為舊州,後從俗呼為新洲。此後,歷代沿之。1951年6月21日,從黃岡縣析出徐古、舊街、新洲、三店、李集、汪集、倉埠、陽邏等8個區和淋山河區的一部,建立新洲縣。改新洲鎮城關鎮,為縣人民政府駐地。新洲縣隸屬湖北省黃岡專署。1983年8月19日,劃屬武漢市。
1998年9月,撤銷新洲縣設立武漢市新洲區。以原新洲縣的行政區域為新洲區的行政區域。

行政區劃

1948年,黃岡縣共37個鄉、鎮,其中屬今新洲縣的有:夏河、潘河、三嘉、舉東、舉西、舉南、舉北、古道、孔埠、李集、石屋、西安、金畢、毛集、廣安、同仁、新洲、倉埠、陽邏、劉集等。1949年黃岡縣解放後,成立11個區人民政府,其中屬今新洲縣的有第七、八、九、十、十一區的全部和第一區的部分村。
1951年7月1日建縣時,劃為新洲、舊街、徐古、潘塘、三店、張店、辛沖、汪集、李集、倉埠、金台、陽邏等12個區,城關、陽邏、倉埠三個縣屬鎮,161個鄉(鎮)。1975年劃為20個人民公社。1984年改設12個區、3個縣屬鎮、2個國營農場。
1985年全縣劃為兩個區(新洲、倉埠)、15個鎮(城關、倉埠、陽邏、徐古、潘塘、舊街、辛沖、三店、鳳凰、李集、汪集、 孔埠、新集、大埠、雙柳)、兩個國營農場(漲渡湖、龍王嘴)。
新洲區政府駐邾城街道。

農業經濟

1949年耕地面積為87.6萬畝,其中水田53.89萬畝,旱地33.8萬畝。由於歷年興修水利、修築公路、擴建城鎮和新建住宅,占用耕地8.54萬畝。到1985年底,耕地面積減為77.14萬畝,其中水田44.62萬畝,旱地32.52萬畝,人平耕地1.06畝。
1985年糧食總產量達39.09萬噸,為1949年的5.06倍;人均占有糧501公斤,為1949年的3.4倍.;棉花產量達2.45萬餘噸,為1949年的10.05倍;油料產量達1.02萬餘噸,為1949年的1.52倍;農業總產值達3.02億元,為1949年的4.65倍,其中種植業產值占80.3 %、漁業占3.61%、畜牧業占12.72%、林、業占0.83%、副業占2.54%;農民平均收入447元,為1949年的10倍以上。

種植

1949年按分設新洲縣的區域統計,全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71.1萬畝,畝均產103.5公斤;棉花21.2萬畝,畝均嚴皮棉11.5公斤;油料作物8.2萬畝,畝均產82公斤。種植業總產佰為5 646萬元,農業人口人平產值112.4元。
全縣人多地少,耕地面積是水旱各半,糧棉生產安排矛盾突出,只得擴大複種指數,提高單位面積產量。1949~1985年,根食產量年均增長4.61%,皮棉年均增長6.62%,油料年均增長1.18%。60年代初,由缺糧縣變為餘糧縣。1965年棉花單產居全國首位,曾作為科學植棉和棉、麥雙高產典型在全國農業展覽館展覽。1985年種植業總產值達2.42億元,占農業總產值80。3%,為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32.76 %。從1971年起,全縣每年人均產糧400~450公斤,1984~1985年連續人均產糧500公斤以上。
縣內種植業的傳統耕作制度。水田為一年一熟制,其種植主要方式是“冬閒一中稻”和少數“綠肥一中稻”;二熟制面積占16%,其種植方式以“中稻一油菜”為主,“中稻一麥類”次之,早晚稻連作,僅限於濱湖區,為數極少;三熟制面積只占2 %,其種植方式為“中稻一秧蓀(泥豆)一油菜”或“中稻一蕎麥(蘿蔔)一麥類”。旱地主要為夏秋兩熟制,其中夏熟小麥占旱地面積70%,其餘為大麥、豌豆、蠶豆和油菜;秋熟棉花占60%,其餘為花生、芝麻、黃豆、紅苕、菸葉和雜糧。
從1956年開始推行單季改雙季、秈稻改粳稻。到1971年,形成以“肥一稻一稻”為主,“冬閒一稻一稻”、“麥一稻一稻”、“麥一稻”、“稻一雜(泥豆、蕎麥)”等多種複種方式並存的水田耕作制,水田複種指數由118%提高到186.7%。1978年以後,經過幾年的總結調整,1985年水田複種指數為239.4%。其中三熟制面積14.53萬畝,占水田面積32.56%;二熟制25.32萬畝,占56.73%;一熟制4.14萬畝,占9.28%。
旱地以夏秋兩熟為主,秋季種麥類、豆類和油菜,夏季種棉花、花生和雜糧等。1953年開始以追求糧棉雙高產,不斷擴大棉麥兩熟面積。1965年,棉花面積27.24萬畝,其中小麥茬24.5萬畝,畝均產小麥133.5公斤、皮棉76.5公斤,成為全國棉麥兩熟雙高產縣。1966年棉麥兩熟突破30萬畝,直到1970年,一直穩定在30萬畝以上。長期棉麥連作,導致地力下降,影響產量。1982年,經過農業區劃,調整為以兩熟為主,兼有一熟和兩熟。1985年,兩熟面積33.5萬畝,占旱地面積97.46%。其作物茬口安排是:“小麥~棉花”面積占72.78%,“大麥一棉花”面積5.05%,“蠶豆一棉花”占1.46%,“油菜一棉花”占O.95%。此外,“麥一豆”、“麥一苕”、“麥一芝麻”、“麥一花生”、“麥一西瓜”等面積占19.76%。三熟面積3 900畝,占旱地面積的1.13%,分布在低山丘陵區,其複種方式為“麥(豆)一雜豆一苕”。一熟面積3 100畝,占旱地面積的0.8 %,為麥後休閒或秋後休閒地。 林業 解放初,有宜林地16.7萬畝,成片林3.86萬畝,主要分布在舊街、徐古、新集、道觀、鳳凰、李集、陽邏等地。
1951年實行“普遍護林、重點造林、合理採伐森林”的方針。1960年3月,新建國營將軍山林場,發展社隊林場385個,經營面積10.9萬畝,其中有林面積9.1萬畝。有區鎮林業站20個,有縣林科所、苗圃各1個。
1979年以後,全面推廣以家庭承包為主的聯產生產責任制,林業專業戶、重點戶、經濟聯合體成批湧現。到1985年止,全縣有將軍山等國營林場4個,有集體林場244個,有專業戶、重點戶、經濟聯合體177個,共經營面積11.6萬畝。連同平原、湖區的成片造林,森林保存面積為16.4萬畝,計用材林13.1萬畝、經濟林2.5萬畝、其他0.8萬畝。加上四旁植樹603萬多株,農田林網共22萬畝,活立木蓄積量14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7.1 %。縣林科所“立體林業結構綜合技術項目”試驗成功,經林業部審批,同意在平湖區大力推廣。具體分林農型(幼林期在林間種黃豆、花生、棉花、油菜、小麥等)、林苗型(在林下育苗)、林菌型(利用林內蔭蔽、濕度大的特點,生產苹菇、鳳尾菇、草菇等)、林魚型(根據池杉耐水濕的特點,在林下養魚)和林種型(根據池杉生長快、結實早的特點,實行速生豐產林與母樹林兼營)等5種類型。池杉種籽經省林木種子公司鑑定,質量達一級標準,遠銷本省及上海、江蘇、浙江等8個省市。
全縣引進國外樹種有意楊、濕地松火炬松等5個品種。1984年中央綠化委員會授予新洲縣為全國開展全民義務植樹先進縣。1985年新洲縣被評為武漢市綠化紅旗單位。

飼養業

飼養品種畜類有豬、牛、羊、兔等,禽類有雞、鴨、鴿、鵝等,近年來部分養雞場開始飼養鵪鶉。改革開放後,畜牧業擺脫自然經濟的束縛,開始向專業化、社會化、商品化生產方面轉化。到1985年,全縣生豬飼養量41.63萬頭。其中存欄24.69萬頭,出欄16.94萬頭,出欄率為78.4 9/5,高於全國出欄率水平。全縣存欄耕牛3.38萬頭,水牛濱湖水牛,黃牛稱黃陂黃牛,均為役用優良品種。養羊659萬隻,養兔4.62萬隻,養蜂O.72萬群。畜牧業專業戶788戶。畜牧業產值3 838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2.72%。

漁業

境內漁業資源豐富,江河可捕撈天然魚類,湖泊塘堰宜魚類養殖,可養水面積16.24萬畝,占全縣水域面積的48.39 %。有魚類21科、74種,主要經濟魚類有20餘種,其中銀魚、鱖魚、團頭魴為名貴魚類。1949年,新洲地帶漁業生產者有4 108戶、漁船1 537隻、綆網242部;魚苗產量9 070萬尾、成魚產量170萬公斤。
1957年漁業生產大發展,下水綆網1 184部,魚苗產量5.4億尾,成魚產量300萬公斤以上,比1949年增長76.4 %;1968~1970年,年均魚產量在300萬公斤左右,並興建區鄉集體漁場20個、農場水產隊2個、水庫漁場3個、國營漁場3個。在長江捕撈的陽邏、街埠水產隊各有一艘小輪船為生產服務。1971~1978年,由於圍湖造田,填塘擴耕,養殖水面縮小,生產量年均只在250萬公斤左右。隨著農村經濟政策的貫徹,水域經營權明確劃分,實行國家、集體、個體的多渠道漁業發展體制,推行以家庭承包為主要形式的生產責任制,漁業專業戶、重點戶大量湧現。湖區有計畫地退田還湖,漁場開挖精養魚池,農村養魚戶、聯合體積極修整承包塘堰,漁業生產出現新局面。到1985年,全縣水域面積38.3萬畝,其中江河14.07萬畝、湖泊9.79萬畝、水庫7 780畝、塘堰5.87萬畝、河港7.87萬畝。另有精養魚池2.03萬畝。放養水面共14.66萬畝,成魚產量802.45萬公斤,還開始放養螃蟹、養蚌育珠等。

農田水利

解放前,堤身矮小單薄,不堪洪水衝擊,塘堰蓄水量不到1億立方米,抗旱能力極低,因而易旱易澇,十年九災,水、旱災害面積常年達68萬多畝。
解放後,全縣人民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培固江堤,根治三水,改造四崗,開發兩湖。至1985年,共投放標工3.04億個,完成土方3.29億立方米、石方2.37億立方米、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20.9萬立方米。建成各類水利工程2.47萬處,其中塘堰1.97萬處;大、中、小型水庫48座;乾支民堤286.63公里;排灌涵閘93座;乾支渠道540公里;固定機械提灌站169處、裝機223台、1.39萬馬力;電力排水站50處、裝機143台、3.66萬千瓦;小型水電站22處、裝機34台、2 652.5千瓦。形成四大防洪圈、四大排水系統和五大灌區。
境內農田水利建設防洪效益:能抗禦類似1954年的洪水和1955年的山洪,保護農田面積68萬餘畝,人口近50萬。主要乾支堤防有:漲渡湖乾堤,全長29.25公里;舉水支堤,全長66.80公里;倒水支堤,全長74.17公里。其排澇效益:基本達到“十年一遇的一日暴雨三天排完,或三日暴雨五天排完”的標準,除澇面積42萬畝。其灌溉效益:農田有效灌溉面積為70.8萬畝,保證灌溉面積為60.7萬畝,即全縣保收面積達到80%。

農機

1953年湖北省農業廳在新洲試辦機械灌溉點,並開始推廣改良農具。從1959年起,建起68個國營排灌站、3個國營拖拉機站。1956年開始集體辦機械,農機每年以成倍的數量增長。機械作業由排灌開始,逐步發展到脫粒和糧棉油加工。
1978年新洲被列為全國農業機械化試點縣。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縣內農業機械化進入“因地制宜,講求實效,以小型為主,有選擇、有步驟發展”的新階段。1985年全縣有拖拉機4 570台,農用汽車145輛,內燃機5 618台,農用電動機3 670台,農機總動力26.6萬匹馬力。各類農機人員1.28萬人,農機經營單位1 688個,有聯戶、獨戶經營農機的4 756戶。完成機械作業任務計:耕整19.7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24%;脫粒28.4萬噸,占總脫粒量的77%;農副產品加工303萬噸,占總加工量的96%;運輸2 190萬噸公里,占總運輸量的75%;播種3 100畝,收割1 800畝,植保457.3畝,鋪農膜4萬畝。

工業經濟

境內在解放前主要是手工業,有鐵、木、竹、紡織等私營作坊和手工業者1 049戶,生產方式落後,產值甚微。其中手工紡紗織布是農家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徑。
解放後,全縣手工業由分散生產走向合夥經營。1949年工業總產值為518萬元(按1980年的不變價格計算),占工農業總產值的7.1%。1951年8月,始有農具、織布、印刷、軋花、碾米、榨油、發電等地方國營工業。至1952年,工業產值為800萬元,占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9.1%。1955年私營工業實現公私合營,手工業組織高級合作社。至1957<, SPAN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體; mso-font-kerning: 0pt;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年計有高級手工業合作社107個,社員6 230人,成為發展鄉鎮工業的基礎。1960年個體工業納入社辦企業,此後,全縣工業產值以年均42%的速度遞增。1960年全縣工業產值升至3 308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22.9%。1983年為20 979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51%,第一次超過農業產值。至1 9 8 5年工業產值達到43 805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59.2%。
縣內工業隨著生產建設的發展,行業越分越細,門類增多。生產設備得到更新改造,由手工轉向機械操作,生產規模、品種和經濟效益均有很大變化。根據社會需要,有些老廠改行轉產並興建化肥、水泥、棉紡、造紙、冶金、電力等企業,全縣工業初具規模。1979年後,全縣工業以改革為動力,不斷調整行業結構和產品結構,注重開發新產品,加快技術改造和產值翻番的步伐,縣內機械、紡織、建材、化工、食品、冶金、電力、輕工等行業的生產力又有所增強。伴隨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鄉鎮工業也異軍突起。
按經濟類型分,1985年全縣有機械、紡織、化學、建材、冶煉、食品、糧油加工等國營工業52個,職工2.83萬人,年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34.6%。集體工業有輕工、紡織、冶金等鄉鎮企業4家主管的工廠362個,職工3.17萬人,年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49.8%;個體工業有6 150戶,1.7萬人,包括木、竹、鐵、鋁、塑膠、羽毛、豬鬃、皮革、印刷、縫紉、釀酒、熬糖、修理、加工等40多種行業,年產值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15.6%。
企業隸屬關係分,縣直工業局(或公司)有工業、冶金、輕工、紡織、電力、鄉鎮企業6個分管機構。其中縣工業局所轄的化肥廠,年產合成氨萬噸,1977年9月被命名為湖北省大慶式企業,1980年2月被石油化工部授予全國小氮肥行業百面紅旗競賽的紅旗單位。高中壓閥門廠生產的32時高壓閥門,產品上乘,行銷全國13個省市,榮獲湖北省優質產品證書。
縣輕工局主管塑膠、橡膠、力車、農機修配、農具、釀酒、化機、罐頭、印刷、工具機、五金工具、皮鞋、服裝等工廠企業30個。按性質分類:國營企業5個、大集體12個、小集體13個,共有職323 216人。生產50多個品種,其中平板硫化機台虎鉗榮獲湖北省優質產品證書;食品罐頭、皮鞋、農用薄膜、服裝、刺繡等產品均獲省、市優良品種稱號。
鄉鎮企業局所屬的是一個多層次、多成分、多行業的工業體系,計有企業14 531個、9.99萬人,年總產值33 368萬元,占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44.1 %。生產21個門類、40餘種主要產品,行銷全國各地,有52家企業與武漢市的大型廠礦建有橫向經濟聯繫

交通郵電

境內水陸交通兩便。水運航線有長江、舉水、倒水和沙河,計通航里程169公里。在未修長江乾堤之前,夏秋漲水季節,漲渡湖、武湖與長江連成一片,帆船和竹筏暢通無阻。解放後,隨著水系治理、湖區圍墾和內河改道,至1985年全縣通航水路有:過境江段水口至大埠街,四季通航各類船舶;舉水夏秋之際城關至大埠街可通航千噸機駁,冬春之際木船僅航行於辛沖至大埠街之間;倒水李集至龍口段,只有少量捕漁木船作業。
縣境公路線東入皖,北達豫。1985年共有等級標準公路479.37公里,納入國家投資養護的公路有15條、222.45公里。其中柏油路116.85公里,設養護道班27個,綠化公路187公里。幹線3條(漢小路,柳界路,陽紅路)在境里程86.26公里,全部是黑色面化,好路率達70%以上;支線5條149.33公里,常年晴雨通車;鄉、鎮公路32條243.88公里,與主、支線縱橫交錯,縣、區、鄉之間均有班車往來。
境內河湖交錯,橋涵甚多。至1985年,全縣有大小橋涵近千座,其中公路橋58座,計2 915米。主要有橫跨倒水的李家集大橋,橋長290.8米,寬7米,為縣內第一座永久式鋼筋水泥橋;還有新洲大橋、柳子港大橋四合莊大橋、胡家嘴大橋和龍口大橋,分別橫跨倒水、舉水和沙河,可通行13噸載重汽車和60噸氣胎平板拖車
運輸工具有汽車1 056輛,包括大客車118輛、小客車153輛、特種車32輛。貨運能力達3 700噸,比1949年增加42倍。從1983年起,有個體戶購車經營運輸。到1985年計有91戶,占全縣總車數8.3%,還有專事運輸的拖拉機2 125台。汽車客運量384萬人次,周轉量1 5709~人公里;貨運量57.8萬噸,周轉量5 318)~噸公里。船舶客運量245萬人次,周轉量1 657萬人公里;貨運量197萬噸,周轉量55 939萬噸公里。
建縣後,新洲設電信分局。1953年春,與郵政局合併,建立郵電局。1985年,下設12個郵電支局、10個郵電所。至1985年,全縣從支局到鄉、行政村全部白行車班化,共有郵路85條,郵程3 829公里,實現村村有郵班,30%的村民小組通郵。
縣城到各區、鎮先後開辦電報電話業務。1985年有市話600門,縱橫制自動電話交換機1台,實占容量568門,桿程長9公里,線長18.6公里,電纜皮長8公里;有長話電路20條,農話交換機92部,並開始對私人承包經營,個體戶亦安裝電話機。全縣農話線路桿程1 032公里。
1985年,縣局擁有電傳打字機6部,人工無線電報機2部,發報線路3條(其中無線1條、有線2條),短波無線電收訊機3台,能與全國各地通郵、通話、通報。

商業外貿

1985年,全縣有零售商業、飲食業、服務業網點1.08萬個,從業人員1.88萬人。其中國營商業93個,集體商業1 328個,個體商業9 390個,聯營商業7個。平均每平方公里1.3個網點,人均零售商業1.7萬元,飲食業0.3萬元。
按經營體制劃分,其中國營商業主要從事批發業務,除食品業務伸向各區、鎮外,只在城關、陽邏、倉埠3個大鎮設有零售門市部。1985年底,設有11個專業公司、14個食品所,共有網點181個(不含醫藥)。供銷社商業網點遍布縣內大小集鎮。1985年設有7個專業公司,14個基層供銷社,13個棉花採購站,107個購銷網點,742個商店。糧食商業主要經營糧油購銷業務,設有1個糧油公司,15個糧管所,62個議價購銷點。1985年4月1日改糧油統購為契約定購,糧油分別按“倒三七”、“倒四六”比例議價收購。全年入庫糧食8 487.5萬公斤,油脂140.5萬公斤,按契約完成定購任務。物資系統設有7個專業公司、6個經營網點、18個門市部。
集體商業(不含供銷社大集體商業)1985年有457戶、1 844人。個體商業1985年發展到5 768戶,7 551人,資金391萬元(其中農村個體商戶5 149戶、6 763人、資金347萬元),總營業額3 894萬元,占全縣社會商品零售額的14.5 %。
1979年後,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境內鄉鎮逐步形成市場貿易網路。至1985年,境內有集市57個,平均每天趕市人數達3萬餘人次,上市品種200餘種,年成交額達3 961.2萬元,占社會商品零售額的14.81%。
1985年全縣有糧油、棉花、百貨、副食、五金交電等20多個經營門類,經營商品萬餘個,與國內外5 200餘個廠商有貿易往來,全年社會零售總額26 742萬元,比1978年增長134.1%。其中國營商業占24.5 %,集體商業占41.1 %,個體商業占14.1%。
縣內傳統出口產品有菸葉、牛皮、豬鬃、山羊皮、蠶繭、棉花、雞蛋、鴨蛋等。
1952~1973年,出口商品有土產、畜產、糧油食品、絲綢4大類51個品種,出口總額1135.42萬元。1973年9月成立縣對外貿易局,1974年始有工業產品銷往國際市場。到1985年,出品商 品11大類、120個品種,出口總額達3 131.26萬元。主要出口商品有活大豬、蜂蜜、“龍王牌”白蓮、“力士劍魚牌”台虎鉗、“力士牌”搬運車和“天字牌”寶塔線等。其中紫雲英蜜、白蓮在國 際市場上享有盛譽;台虎鉗、搬運車榮獲對外經濟貿易部榮譽證書;搬運車同時榮獲國家經濟委員會頒發的金龍獎。“天字牌”寶塔線是縣內第一個突破千萬元出口額的產品,1985年出口額達2 409.94萬元,占全縣出口總額的76.96%。

財政金融

1952年財政總收人為606.34萬元,其中農業稅收占65.8%,工商稅收占34.2%;總支出為54.31萬元(行管費大於文教與撫恤費的支出),上繳國庫547.13萬元,結餘4.9萬兀。1961年向人民公社投資占總支出的68%,賠償“一平二調”損失款103萬元,且企業虧損,利潤下降,財政入不敷出。
1985年,財政體制進入經營管理型,講究投資效益,集中資金,支持鄉鎮企業和農林牧副漁生產。企業增添了活力,並享受了,一定財政自主權,促進了企業順利發展。財政總收入達2 558萬兀(其中農業稅741萬元、企業稅89.5萬元、工商稅l 709萬元、結轉18.5萬元),比1978年增長56%;總支出為2 657萬元,其中投資文教科衛1 149萬元,優撫救濟142萬元,扶蘇扶貧151萬兀,扶持鄉鎮企業“兩戶一體”1 8 1.6萬元,均取得顯著效果。
縣內預算收入以農業稅和工商稅為主要來源。1952~1985年,除1983~1985年由稅務部門徵集能源交通、重點建設資金直接向市上繳302.02萬元外,全縣財政預算總收入3.92億元,年均1 154.1萬元。其中農業稅占36.9%,工商稅占52.4%,國營企業利潤占9.68%,其他收入占1.02%。1952~1960年(除1954年外)各年農業稅收入均大於工商稅收,占同期財政收入的52.1%。1972年後,農業稅每年穩定在517萬元左右,各年工商稅收均大於農業稅收。1985年實行利改稅,工商稅上升到2 000~-元,占同期財政收入的57.7 %。
至1985年,境內金融機構有中國人民銀行縣支行、中國工商銀行縣支行、中國農業銀行縣支行、中國建設銀行縣支行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縣支公司各1個;鄉、鎮信用合作社63個,金融業務點共95處。採取多種服務和結算方式,多渠道組織資金,多層次吸儲,多次調整利率,試行浮動利率,以集聚社會閒散資金。在信貸業務上,既發放流動資金貸款,又發放中短設備、技術改造、文化科技等事業和個體工商戶、專業戶貸款。
全縣儲蓄餘額達6 551萬元(其中城鎮儲蓄4 113萬元,農民儲蓄2 438萬元),比1978年增長2倍,人平儲蓄83.95元,城鎮居民人平儲蓄449元,農民人平儲蓄35.40元。全年發放工商貸款29 634萬元,農業貸款5 365萬元,比1978年分別增長2.6倍和6.7倍。年末貨幣回籠達28 291萬元,比1978年增長2.85倍。保險公司承保金額由原來的9 449萬元增至32 744萬元,保險費收入由2 5.2萬元增至1 2 6萬元,理賠費由12.1萬元增至7 5萬元。

文化科技

教育

1948年全縣共有私塾794所,學生2 086人,塾師814人;國小134所,232班,學生1.68萬人,教師726人;中學2所、10班,學生311人,教師20人。
解放後,縣人民政府接管境內的中國小,並將民辦國小轉為公辦國小。1958~1965年,新洲縣第二中學(前身是正源中學)被列為全省重點中學之一,並被評為紅旗中學。8年共為全國大專院校輸送學生1 043人。其後,又有縣一中被地、市、縣列為重點中學。
1985年,全縣共有幼稚園38所,幼兒4 117人,幼師178人;有國小555所,學生9.47萬人,教師4 564人;高中5所,學生3 973人,教師234人。1958~1985年,全縣為大專院校輸送學生共4 035人,其中清華大學13人,北京大學13人,中國科技大學5人,軍事院校85人。
從1950年起堅持掃盲教育。至1982年,省、地兩級檢查驗收結果:全縣12~40歲的少、青、壯年非文盲率達87.8%。1983年,經省教育廳認定為無文盲縣。
職業教育始於1952年。至1985年,有中師班12個,學生464人,教師94人;高師函授1 370人;農業學校培訓320人;技工學校培訓300人;糧食職工學校培訓1 898人;商業職工學校培訓875人;供銷社職工學校培訓3 367人;衛生學校培訓1 955人;廣播電視大學592人;電視中專246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成績合格者985人。全縣集資辦學金額達828.8萬元,勤工儉學(校辦工廠、農場)收入77.19萬元。

科技

從1956年起,先後成立縣科普支會(後改為科學技術協會)、科學技術委員會、科學研究所、專業學會和學組等科技機構與科技民眾組織,分別按專業從事科研活動。至1985年,全縣有專業科研機構5個,專業學會和研究會13個,會員近千人;17個區(鎮)設有科協,14個局級單位設有科技股、技術股或科教股。共有農民技術員5 122人,專業科技人員4 799人(其中自然科學方面有2 373人、社會科學方面有2 426人)。被授予技術職稱的有1 642人,其中高級農技師2人、工程師級82人、助理工程師級485人、技術員級1 073人。
1973~1979年,開展科研項目165項,其中有104項獲得成果獎,9項獲得國家和省、市科技成果獎,10項達到國內科技先進水平。
人工降雨試驗在境內獲得成功。從1976年起,縣氣象部門在柳河林場、倉埠鎮等地設定6個發射點,配置發射架36具和高炮2門。到1983年止,共作業58次,消耗彈頭6 275發,降雨1 153.7毫米,受益面積56.9萬畝次。

文化藝術

1951年。有文化館、站10個,文工團1個,圖書發行門市部2處,年銷書6.8萬冊。1985年,全縣有文化館、站18個,村文化室157個,個體文化戶36個,文化聯合體1個,農民文化樂園2個,民眾文化團體6個。有圖書館、室46個,共藏書1.4萬冊。有圖書發行門市部94處,集體書店1家,個體書店2家,年銷售圖書4.45萬冊。有專、兼業餘劇團20個,演職員745人,分別上演楚劇、漢劇、曲藝、木偶戲。其中縣楚劇團1個,演職員55人,累計上演劇目100餘個。其中傳統劇目60多個,現代劇目30多個,創作劇目10多個,演出6 000場,觀眾達500多萬人次。有半職業性皮影戲24台,從藝者84人,以倉埠、孔埠、三店、鳳凰、舊街等地活動為盛,保留有《水滸傳》、《西遊記》等十多個劇目。有電影院8個,集體電影隊62個,個體電影隊21個,放映1.29萬場次,人平1年看電影24次以上。
1951年建縣後,首建1個廣播站,有1部母子收音機,1個工作人員。至1985年,全縣有區(鎮)廣播站17個,管理區(鄉)廣播站57個,村廣播室417個,擴音機470架,入戶喇叭7.79萬隻,廣播專桿專線3 250.7公里;有調頻廣播電台1座,功率50千瓦,電視機1.4萬部,收音機14.2萬台,六頻道電視差轉機功率增至50瓦,並自辦專題節目。

衛生

解放前,縣境人民缺醫少藥,天花、霍亂麻疹流行性腦膜炎瘧疾等病連年流行,濱湖地區血吸蟲病尤為嚴重。1941年產婦、嬰幼兒死亡率分別達15‰、200‰。
1951年建縣時,設縣衛生院、縣醫藥衛生社、區衛生所各1個,還有私營聯合診所24所,中藥供應處8處。醫務人員共339人,病床30張。1985年,全縣除有縣人民醫院、血防站、婦幼保健所、藥檢所和衛生學校外,並籌建一所縣中醫院。有13所區衛生院(其中中心衛生院4所),41個工廠、學校醫務室。共有衛生技術人員2 223人,其中醫師級384人,病床2 033張,平均每千人有衛生技術人員2.85人,診床2.61張。另有村衛生室519個,鄉村醫生519人,個體醫生63人。縣、區兩級醫療單位年門診量為117.59萬人次,治癒率為96.5%。醫療技術不斷進步,能進行腹膜透析、腹部和部分胸、腦部和食管下段癌症等手術。醫療器械也趨向電氣化。
境內原有釘螺面積13萬餘畝,血吸蟲病患者3.98萬人,受威脅達19萬人之多。從1953年開始調查摸底,1956年進行綜合防治,至1970年基本消滅血吸蟲病,為省、地血防紅旗縣。頭癬甲狀腺腫、絲蟲病等地方性疾病已基本控制和消滅,天花、霍亂等烈性傳染病,境內不再出現。

體育

境內傳統體育活動,有民眾性的舞龍燈、賽龍舟、踩高蹺、玩武術、拔河等形式,其活動多在節日期間。
1954年成立縣體育運動委員會,配有專職幹部,經常組織民眾開展球類、體操、游泳、棋類、武術、田徑等活動。到1985年,全縣有籃球場58個、田徑場1個、業餘體育學校1所、訓練房兩大間、旱冰場3個、小型運動場83個。有國家級裁判員46人(其中一級裁判員4人),各級項目體育代表隊3 225個。經常參加活動者達23.7萬人,占總人口的30.4%。
縣業餘體操班曾作為省先進代表出席第四屆全國運動會。運動員姚菊英參加1978年全國少年兒童體操比賽,獲柳州賽區女子少年全能冠軍。1981~1984年,在省、市和全國體操比賽中,縣隊獲全能和單項名次149個,奪金牌13枚。1985年在全省業餘體校體操比賽中,獲男、女兩個團體冠軍、兩項全能第一,單項和全能共36個名次。省電影製片廠、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先後4次到新洲縣拍攝《體操新苗》、《山村小體操》等新聞紀錄片和體育電視片。
自1974年起,向省和國家輸送運動員和其他專門人才41名,向武漢體育學院選送學員5名。輸送到國家“八一”跳傘隊的徐愛珠於1980年打破兩項全國紀錄,1982年在泰國參加八國跳傘比賽,奪得定點跳傘第一名。輸送到省跳水隊的劉世明,是全省十佳運動員之一,1983年在羅馬尼亞舉行的中、美等5國跳水比賽中,榮獲金牌2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