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湖水牛

濱湖水牛

濱湖水牛馳名全國,個體粗大,體質強健,富於持久|力,久巳聞名名省內。岳陽濱湖水牛主耍產區為廣興溯公禮鐘家門一帶及君山公社的長江大隊、新河大隊一帶,分散在各產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濱湖水牛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
  • :哺乳綱
  • :偶蹄目
  • :牛科
  • :水牛屬
  • :濱湖水牛
  • 分布區域:岳陽地區 
主要產地,地理環境,歷史條件,品種特徵,品種性能,

主要產地

濱湖水牛主要產予洞庭湖畔的臨湘,岳陽、朔陰、華容、南縣、沅江、益陽、漢壽、澧縣、臨澧、安鄉、常德等縣、市。濱湖水牛分布於湘西、湘中各地,湖北、江西、廣西,廣東等省、區均有引進,近年也向江蘇、貴陽、四川調出部分種牛。

地理環境

濱湖水牛
濱湖水牛的產區北靠湖北,東鄰江西,地處湘、資,沅、澧四水下游的洞庭湖區。位於東經111。11~113。43’,北緯ZS0*137一29。557。屬沖積平原,地勢低平,呈外圍高,中間低的蝶形盆地。土壤多是湖積型及沖積型水稻土、潮土和紅壤土,土質肥沃。海拔大多在50米以下。境內湖河溝港,交錯縱橫。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域,溫暖潮濕,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絕對最高溫度40.5℃,最低溫度為零下18℃,年降雨量為1135-1441.9毫米,無霜期為259-277天,相對濕度為79-83%。每年6~7月為洞庭湖洪水季節,洪水期1.5~2個月。

歷史條件

湖區民眾長期選種選配和精心的飼養管理,對濱湖水牛的形成也起了重要作用。濱湖水牛的選種上要求:前高后低”,“稀毛薄皮”“三粗”(即頸粗、嘴粗、尾根粗),“四寬”(即簸寬,胸寬、肩寬i髖結節寬),五短”(頸短、毛短、腰短、系部短、耳短),“八大”(即鼻孔大、眼峽,嘴大、角門大、腳大、關節大、頭大、耳孔大)。對種公牛尤其要求“龍門 霜,脖子粗,前山高,背平腰短,睪丸大圓,青毛卷腹,前肢如桿,後肢如弓”。並把這種經驗清楚犏成書或諺語,在民眾中廣泛流傳。同時有賣小留大,異地選配的習慣。在飼養上,利用潮革、稻草、;棉餅、稻穀餵牛。農忙、母牛產犢與防寒過冬時,給牛補充較多的精料。

品種特徵

濱湖水牛軀體高大,骨骼粗壯,各部勻稱,肌肉豐滿。頭長額寬,平均頭長47.28厘米,額寬23.1厘米(公牛大於閹牛,母牛最小)。嘴寬大,有較長的“八字鬍須”。眼明亮有神,耳大靈活。角呈半圓形向後彎曲,角尖相對的“盤角”居多。公牛頸粗厚,母牛頸細長。鬐甲豐滿,胸圍平均在190厘米以上。背腰平直,肋骨張開顯弓形。母牛腹大而圓:公牛肚略小似圓筒狀,閹牛垂腹。後軀深寬,十字部突起,長而傾斜。公牛睪丸顯露,母牛乳房不發達,奶頭短小。四肢粗壯,前肢直,後肢彎曲,少數飛節內靠。蹄圓大,蹄殼黑色、堅實。蹄殼呈“木碗形”的居多,占68.8%,“剪刀形”次之,占24.1%。尾長不過飛節,尾根粗。毛色分灰、黑(青)、白三種。灰色者居多, 占54.1%,青毛占36.1%,白毛少,個別牛呈黑褐色或銀灰色。體毛為青、灰色毛的濱湖水牛均有白毛分布於嘴唇下頜、四肢內側、腹下、會陰及肛門等處;咽喉、前胸部有一條平均長19.6~34.5厘米,寬3.13~6.16厘米的白毛帶,頭部兩眼內角、面部、下顎、兩耳內側均有一小撮對稱的白毛。軀幹部亦有短小稀疏的白毛。白毛水牛皮膚呈桃紅色,而在鼻鏡,嘴唇、會陰、前腋等處有黑斑。
濱湖水牛濱湖水牛

品種性能

濱湖水牛成年公牛體高平均127.76厘米;體重平均498.75公斤。成年母牛體高平均124.83厘米,體重472.82公斤。濱湖水牛是湖區農民民眾長期精心培育出來的地方優良品種。具有體高力大,耐粗易肥,性溫馴,能耐勞和適應性強等特點。但牛群結構不夠合理,能繁母牛數量少,繁殖率和犢牛成活率低。
濱湖水牛體軀墩實,肌肉豐滿,骨骼粗壯,頭大中等,胸部發達,背腰寬而平直,後軀較豐厚,蹄圓大。毛色以深灰色為最多,成年公牛體高130~135厘米,體重400-520千克。公牛每日可犁畈田0.267~0.334公頃,每年可負擔水田面積2~3.34公頃。濱湖水牛平均每頭產淨肉率31.30%,屠宰率平均39.7%,老年牛和體質差的牛屠宰率和淨肉率偏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