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蛇(生物)

眼鏡蛇(生物)

眼鏡蛇(學名:Naja)為眼鏡蛇屬動物的通稱,是眼鏡蛇科的一屬,其成員大多被統稱為眼鏡蛇。雖然世上也有不少其他蛇類的名字包含“眼鏡蛇”(Cobra)一稱(如眼鏡王蛇、水眼鏡蛇、唾蛇),但它們因演化親緣性不足而並不歸為此屬。

眼鏡蛇屬目前約有20多個已確認物種,但分類學上經常就物種的獨立性問題而存有爭論,因此某些資料也可能有所出入。此屬的成員主要分布於中東、東南亞、非洲、印度尼西亞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眼鏡蛇
  • 拉丁學名:Naja
  • 別稱:飯匙倩、蝙蝠蛇、 脹頸蛇、扇頭風、扁頭風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爬行綱
  • 亞綱:雙孔亞綱
  • :蛇目
  • 亞目新蛇亞目
  • :眼鏡蛇科
  • :眼鏡蛇屬
  • 分布區域:亞洲和非洲的熱帶和沙漠地區、東南亞島嶼
  • 英文名:cobra
動物介紹,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生長繁殖,分布範圍,種類介紹,非洲眼鏡蛇,亞洲眼鏡蛇,澳洲眼鏡蛇,新大陸眼鏡蛇,毒素的用處,咬傷,毒理作用,中毒症狀,中毒醫治,保護級別,人工養殖,

動物介紹

形態特徵

眼鏡蛇科主要特徵:上頜骨較短,前端有溝牙,溝牙之後往往有1至數枚細牙,系前溝牙類毒蛇,毒液含神經毒為主。本科蛇類不愛活動,頭部呈橢圓形,從外形看與無毒蛇不易區別。頭背具有對稱大鱗,無頰鱗。瞳孔圓形,尾圓柱狀,整條脊柱均有椎體下突。中國只有4屬8種左右,如銀環蛇 、金環蛇、眼鏡蛇、眼鏡王蛇等主要劇毒蛇。
劇毒蛇的顏色多種多樣,從黑色或深棕色到淺黃白色。與無毒蛇不同,毒蛇的尖牙不能摺疊,因而相對較小。多數眼鏡蛇體形很大,可達1.2-2.5米長。眼鏡蛇毒液為高危性混合毒液。眼鏡蛇最明顯的特徵是其頸部皮褶。該部位可以向外膨起用以威嚇對手。眼鏡蛇被激怒時,會將身體前段豎起,頸部皮褶兩側膨脹,此時背部的眼鏡圈紋愈加明顯,同時發出"呼呼"聲,藉以恐嚇敵人。事實上很多蛇都可以或多或少的膨起頸部,而眼鏡蛇只是更為典型而已。

生活習性

眼鏡蛇常喜歡生活在平原、丘陵、山區的灌木叢或竹林里,山坡墳堆、山腳水旁、溪水魚塘邊、田間、住宅附近也常見出現。該蛇食性很廣,既吃蛇類、魚類、蛙類,也食鳥類、蛋類、蝴蠍等。屬晝行性蛇類,主要在白天外出活動覓食。
眼鏡蛇能耐高溫,在35-38℃的炎熱環境中照樣不迴避陽光,仍四處活動,但對低溫的承受能力較差,冬季都喜集群冬眠,在氣溫低於9℃時易遭凍死。眼鏡蛇有劇毒,若惹怒了會傷人,為我國的主要毒蛇之一。

生長繁殖

眼鏡蛇是卵生動物,其繁殖期為6-8月,雌蛇每次產10-18卵,自然孵化,親蛇在附近守護,孵化期約50天,幼蛇3年後達到性成熟。

分布範圍

眼鏡蛇分布範圍極廣,除了歐洲和馬達加斯加外,在世界大部分的溫暖地區都可以發現它們。
眼鏡蛇
眼鏡蛇分布於從非洲南部經亞洲南部至東南亞島嶼的區域。主要分布在亞洲和非洲的熱帶和沙漠地區,東南亞島嶼。
在我國,眼鏡蛇主要分布在南方雲南、貴州、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北方亦偶爾可見,尤其以湖南永州的量多。

種類介紹

非洲眼鏡蛇

非洲眼鏡蛇有9個屬:曼巴屬( D en d roasp is ,4種),沙漠眼鏡蛇屬( W alterinnesia ,1種),水眼鏡蛇屬( Boulengerina ,2種),樹眼鏡蛇屬( P se u d o h aje ,2種),異眼鏡蛇屬( Paranaja ,1種),非洲帶蛇屬( Elapsoidea ,7種),盾鼻蛇屬( A spidelaps ,2種)和唾蛇屬( H em achatus ,1種)。現在眼鏡蛇屬( N aja )被分成7個種,但實際上不只這些。
1、黑白眼鏡蛇(又名非洲森林眼鏡蛇) Naja m elanoleuca。
特徵:長2~2.5米,幼蛇身體烏黑,上面有灰色或白色小斑點,肚子呈奶白色,布滿棕色或黑色斑點。分布:從塞內加爾到衣索比亞、南非都有。
2、黑頸射毒眼鏡蛇(又名黑頸噴沫眼鏡蛇) Naja nigricollis
特徵:平均長1.5米,可超過2米。乳白色、棕黑色、綠灰色、棕亮色都有,喉部有1條很特別的粗黑條紋。分布:主要在非洲中部和南非。附註:特別具有攻擊性,通過顳骨的肌肉擠壓毒腺,可以把毒液噴出2米多遠,且很準確。
3、莫三比克射毒眼鏡蛇(又名莫三比克噴沫眼鏡蛇) N ajam ossam bica
特徵:長約1.5米。白灰色中夾有橄欖綠,每塊鱗片邊緣為黑色,肚子呈奶白色,肚子橙紅色中帶黃,喉部有不規則黑色條紋或斑點。分布:坦尚尼亞東南部至南非。附註:毒性比黃金眼鏡蛇( N aja nivea )弱許多。
4、黃金眼鏡蛇(又名開普敦眼鏡蛇) Naja nivea
特徵:長1.5~1.8米。顏色多變,單一的微黃到淺棕色都有,夾有黑色斑點。分布:僅見於非洲南部。附註:毒性很強。開普敦地區被毒蛇咬死者,多為這種眼鏡蛇所致。
5、眼鏡蛇 Naja haje
特徵:長度超過2米。呈棕黃或藍黑色,肚子黃色有淡色斑點。年幼者喉部有很清晰的淺色條紋。分布:非洲熱帶、亞熱帶。附註:每條蛇有175~300毫克毒液,而25~30毫克毒液便可使一人喪命。
6、馬里眼鏡蛇(又名卡地眼鏡蛇) Naja katiensis
特徵:長約2米。上部位純棕色,下部純白粉紅色。後頸有1~2條黑色條紋。分布:馬里、奈及利亞北部、布吉納法索、加納北部。紅頸射毒眼鏡蛇(又名淡色眼鏡蛇) Naja pallida特徵:長約2米。上半部純棕色,下半部微黃。分布:從埃及到坦尚尼亞。

亞洲眼鏡蛇

亞洲眼鏡蛇有4個屬:麗紋蛇屬( Calliophis ,13種), M aticora (2種)、環蛇屬( Bungarus ,12種)和眼鏡蛇屬( N aja )。亞洲的眼鏡蛇屬有9個種,過去被列為印度眼鏡蛇( N ajanaja )的亞種。
1、中亞眼鏡蛇 Naja oxiana
特徵:長1.7米。深黃、淺褐及黑灰色。分布:裏海到印度北部。附註:兩種不能噴射毒液的亞洲眼鏡蛇之一。
2、孟加拉眼鏡蛇(又名單片眼鏡蛇) Naja kaouthia
特徵:長2米或更長。頭背部具有單眼(白色環,邊緣黑色,中間一黑點,二、三個黑點的罕見)。
分布:印度北部至馬來西亞、越南、安達曼群島、泰國中南部。
3、蘇門答臘射毒眼鏡蛇(又名赤道 噴 沫 眼鏡 蛇) Najasum atrana
特徵:長1米,很少有更長的。背腹部純黑,但在泰國也有不同程度的黃色個體。喉部具或多或少的淡色斑點。分布:常見於熱帶叢林,亦見於居民區。從馬來半島到印度赤道區(蘇門答臘)。附註:被咬後如不及時處理,6小時後即死亡。
4、馬來射毒眼鏡蛇(又名印尼南部噴沫眼鏡蛇) Naja sputatrix
特徵:長1.5米。背部黑亮,肚子淺棕色,喉部淡色。分布:爪哇島,松德群島的各小島。附註:個別地方的眼鏡蛇不會噴毒液。
5、薩馬眼鏡蛇( 又名 菲 律 賓 東 南 噴 沫 眼 鏡 蛇 ) Najasam arensis
特徵:長1.2米。純黑色。鱗片間皮膚淡黃色,肚子奶白,喉嚨黃而偏黑。分布:菲律賓群島——棉蘭、薩馬島、萊特島、保和島和甘米銀島。
6、菲律賓眼鏡蛇(又名菲律 賓北部 噴 沫 眼鏡 蛇) Najaphilippinensis
特徵:長1米。黃中帶棕色,肚子乳白。分布:民都洛島、呂宋島、馬斯特島、馬林杜克島。附註:在菲律賓使很多人死亡。
7、中華眼鏡蛇(又名舟山眼鏡蛇、中國普通眼鏡蛇) Naja atra
特徵:長約1.5米。體色從黃到淺棕色,肚子奶白,喉嚨黃而偏黑。分布:中國、越南北部。

澳洲眼鏡蛇

澳洲眼鏡蛇有38個屬115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兩個種為太攀蛇和澳大利亞虎蛇。
1、太攀蛇(又名“大胖”) O xyuranus scutellatus
特徵:長1.5~2米。背部為淺或深棕色,側部更淺;頭上部為淡黃色,尤其是幼蛇;肚子黃或奶白色,常有不規則的金黃色斑點。分布:大洋洲東北部、巴布亞紐幾內亞。附註:是毒性最強的種類之一。
2、澳大利亞虎蛇(又名東部虎蛇) Notechis scutatus
特徵:長1.2米。淡灰、淡紅色中夾著深淺不一的棕黑色。有些鱗片的邊緣呈淡黃色,形成一系列帶狀環。肚子奶白、微黃,亦有茶綠或灰色。喉及尾下部顏色較淺。分布:大洋洲東南部。附註:毒液毒性很強,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毒蛇。

新大陸眼鏡蛇

新大陸眼鏡蛇以兩個屬為代表:珊瑚蛇屬( M icrurus ,35種,許多亞種)和擬珊瑚蛇屬( M icruroides ,1種)。在美國東南部直到墨西哥,以及中美洲、南美洲直到阿根廷中部都可見到。
1、索諾拉珊瑚蛇(又名美洲眼鏡蛇) Micruroides euryxanthus
特徵:長度小於50厘米。身體呈環狀,黃、黑和紅色。每一黑或紅色節的邊緣有較窄的黃色帶狀條紋。分布:沙漠、熱帶森林、荊棘叢中,低海拔橡樹和松樹混合林。美國西南部、墨西哥西北部。

毒素的用處

疼痛是多種疾病引起的常見臨床症狀,緩解疼痛是患者求醫問藥的主要目的。臨床上常用的鎮痛藥主要為阿片類強效鎮痛藥和解熱鎮痛抗炎藥。前者以嗎啡為代表,是強鎮痛藥,後者以阿司匹林為代表,是弱鎮痛藥。片類鎮痛藥是麻醉性鎮痛藥,臨床限於急性銳痛的短期止痛,如外科手術中和術後止痛、骨折和急性內臟絞痛,用於一些終末期病人無法治療的頑固性疼痛,如晚期癌症的劇烈疼痛。這類藥物的特點是起效快,鎮痛作用強。點是有成癮性,快速耐受性(即幾次用藥後療效逐漸降低),引起便秘和呼吸抑制等嚴重不良發應。解熱鎮痛藥有抗炎,退熱和鎮痛作用,臨床用途較廣。作為鎮痛藥主要用於慢性疼痛這類藥物的特點是鎮痛作用溫和,無成性。缺點是鎮痛作用強度不夠,有比較嚴重的消化道不良反應,個別藥物有心血管方面的副作用、肝臟毒性或過敏反應。慢性疼痛是一個困擾眾多病人的共同臨床症狀之一,影響生活質量和工作,美國每年用於慢性疼痛的藥費用高達260億美元,目前缺乏作用強但不成癮, 可長期安全服用的鎮痛藥。
眼鏡蛇毒的鎮痛作用已經被發現多年並用於臨床,眼鏡蛇毒的鎮痛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泰國眼鏡蛇和中華眼鏡蛇。眼鏡蛇毒中的α-neurotoxin神經毒素是蛇毒主要的毒性成份,也是鎮痛的主要活性成份。泰國眼鏡蛇含有的cobratoxin是長鏈神經毒素,由71個胺基酸組成,有5個二硫鍵,中華眼鏡蛇含有的cobrotoxin)是短鏈神經素,由62個胺基酸組成,有4個二硫鍵。這些二硫鍵被認為是維持活性所必需的。我國昆明動物所早年從中華眼鏡蛇分離出短鏈神經毒素cobrotoxin,並製成鎮痛藥克痛寧,後又研製出複方製劑複方克痛寧(含中華眼鏡蛇神經毒素、曲馬多和布洛芬)。後者目前臨床用於癌症等引起的疼痛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在臨床套用的還有中華眼鏡蛇α-neurotoxin製成的科博肽注射液,用於鎮痛。但是注射給藥的局部反應可能比較明顯,安全範圍比較小。眼鏡
蛇神經毒素的鎮痛作用的特點是起效慢、維持時間長,沒有耐受性,沒有成癮性,副作用很少。

咬傷

毒理作用

1.對神經系統的毒性:眼鏡蛇毒對人或動物是以神經毒為主的混合毒,對神經系統的作用是廣泛、複雜的,且常出現雙向性作用,即由於劑量不同,或動物個體差異,或神經系統敏感性差異而表現興奮或抑制作用。
2.對循環系統的毒性:呼吸麻痹雖然是眼鏡蛇科毒蛇咬傷致死的首發原因,但是輕度中毒病人或呼吸尚未遭受抑制以前, 大多數病人已呈現心肌損害和心肌炎的心電圖變化,而且眼鏡蛇咬傷中毒較嚴重的病人,甚至在呼吸遭受抑制以前已經出現嚴重休克;因此對循環系統的毒害也是中毒致死的重要因素;不可忽視。
3.酶的作用:蛇毒本身含有很多酶,可對機體起嚴重的毒害作用。

中毒症狀

早期症狀包括眼瞼下垂,復視,吞咽困難,暈眩,面癱,嘔吐繼而逐漸出現呼吸肌麻痹。
毒蛋白-Cobrotoxin作用於運動神經支配的橫紋肌,使其痙攣而麻痹,與箭毒素作用相同。

中毒醫治

眼鏡蛇:稱飯剷頭,吹風蛇,飯匙頭等 . 含有混合性毒素 ( 即有神經毒素又有血循毒素 ) 。 眼鏡蛇咬傷以局部組織中毒壞死為主要臨床表現,局部組織壞死與否以及面積的大小,取決於進入人體的蛇毒量和處理方法。 被咬傷的早期,蛇毒比較集中,濃度較高,且其中的透明質酸酶使其擴散更加容易,吸收更加迅速。至傷後 4 h 吸收達到高峰,此後以緩慢的速度衰減。
眼鏡蛇眼鏡蛇
護理要點:護理應遵循快速、準確、認真、細緻的原則,防治局部感染,確保搶救成功。
1、蛇傷發生後應就地取材,於傷口的近心端縛扎,以阻斷靜脈回血而不妨礙動脈血流為原則被咬傷後不宜奔跑,以免加速血流和蛇毒吸收 . 縛扎時間不要太長,應每隔 15~30 min 稍放鬆 1 次,每次 1~2 min ,一般在傷口排毒或服藥後 1 h 可解除縛扎 . 咬傷已超過 12 h 則不宜縛扎。
2、局部處理。早期局部有效的去毒處理非常重要, 原則是儘快對傷口作排毒,破壞蛇毒和阻止蛇毒吸收。
排毒:① 擴創法 : 常規皮膚消毒後,沿牙痕作縱行切口 1.5 cm ,深達皮下,或作 " 十字形 " 切口,並用手由近心端向遠心端傷口的周圍擠壓,使毒血排出,並用 1/5000 的高錳酸鉀溶液反覆多次沖洗,使蛇毒在傷口破壞,減少播散及全身中毒。 ② 燒灼法 : 如當時在野外被毒蛇咬傷, 可用火柴頭 5~7 個放在傷口上點燃燒灼1~2 次,局部高溫可使蛇毒蛋白凝固喪失毒性。 ③ 吮吸法 : 用口吮,拔火罐或抽吸器等方法,將傷口毒血吸出,也可加用擴創法。 如吮吸者口腔黏膜有炎症或破損時,不宜作吮吸法,以免引起中毒。

保護級別

被列入世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
被列入中國《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人工養殖

謹記要點
爬行動物的頭部可以在甚至失去整個身體後,仍存活最多1小時!說明眼鏡蛇頭和體分離後也是具有很大的危險,曾經有人在砍下蛇頭20分鐘之後被眼鏡蛇咬,最後不治身亡。
小木箱高密度養殖眼鏡蛇的技術
眼鏡蛇是一種性情懶惰的動物,只要飼養環境的溫度、 濕度條件調節良好,搞好清潔衛生,做到良性循環管理,就能飼養成功。目前已有不少蛇場用小木箱室內養殖眼鏡蛇,但養殖場管理人員沒有掌握到蛇在室內小木箱養殖所需求的生活環境條件,沒有實行科學管理,飼養的蛇類容易患病,沒能飼養成功。我們平安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場用小木箱高密度養殖眼鏡蛇已經多年,幾度失敗後,我們不斷地總結失敗的教訓,並查閱蛇類的有關技術資料,根據眼鏡蛇的生態規律,改變養殖環境,逐步創造出室內封閉式用小木箱高密度立體式養殖眼鏡蛇。 1個管理人員可用連環管理養殖方式飼養200~ 300條眼鏡蛇,飼養 6個月左右平均增重80%~ 100% , 蛇吃料旺盛,長膘快,抗病力強, 產量高。
眼鏡蛇眼鏡蛇
1、用水泥結構房室做養殖房
先用細孔的鐵絲網把視窗封貼再用紙板把窗封閉,牆面要光滑,地面用水泥漿光平,有條件的可以地面鋪防潮磚,以便搞衛生清潔。在向外牆上1. 5m高裝 “品” 字形 2~ 3台排風扇, 風扇口外用鐵絲網封好預防蛇走出。在後牆開 3~ 4隻 ( 25cm× 10cm) 的細氣孔,使室內空氣對流。封閉式的蛇室內溫度和濕度要易於人工控制 ,才能給蛇以舒適的的生活環境。
2、小木箱的規格
小木箱是眼鏡蛇的棲息環境,箱板的厚、薄及木箱大小對蛇四季活動、 生長有著直接的關係。
小木箱統一用 1. 5cm厚的乾松木板製作,木箱規格為:50cm× 38cm× 17cm, 為加強木箱的承受壓力,在木箱兩頭的橫頭板,要用 2cm寬的細木方在 4面板邊加固。從木箱前面及背面及箱底統一用 3cm寬的細木方從箱兩頭及在箱底橫頭各入10cm,用木方釘在箱旁及箱底板面,木方高度及箱底的寬度相等,有利於上、 下箱與箱之間底能通風透氣。小木箱面統一開 20cm活動蓋,剩餘 18cm板固定在箱後面,以使木箱牢固。
3、飲水工具
蛇的飲水工具是一個瓦盆。每隻木箱內必須放有一個口徑為 17cm,高度為 8cm的瓦盆,瓦盆是用泥燒制, 到陶器廠定做的。用瓦盆作飲水工具的作用有:( 1) 裝水供蛇飲用,亦用以降溫,當室溫高達到 30~ 34℃ , 蛇會圍繞在裝有水的瓦盆邊取涼、 降溫; ( 2) 秋冬季節空氣乾燥可以保濕,也利於蛇摩擦蛻皮。
4、 用冰櫃儲存保鮮飼料
用小木箱高密度養殖眼鏡蛇時不餵活體動物,只餵死的澤蛙、 魚等動物飼料。 ( 1) 因為活體動物飼料會在蛇箱內跳動, 蛇難捕食; ( 2) 蛇為追捕食料,會碰傷頭部及身體或多次排毒,會易產生消化不良及腸胃病和口腔病毒感染;( 3) 活體動物會跳入水盆內把水污染而且產生細菌發臭,污染箱內空氣,為逃避蛇的捕食,活體動物會跳入水盆里濺出水搞濕蛇箱影響蛇生長速度和成活率,也直接影響到蛇場的產量和質量, 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餵養給蛇類食用的死的動物飼料必須用冰櫃儲存保持新鮮。
用木箱養殖眼鏡蛇一定要有充足的飼料,定時、 定量飼喂,要使蛇能吃飽、 吃好;防病力強,才能有高產值。有了冰櫃就可在飼料旺季把新鮮的活體動物洗乾淨,滴乾水,放入冰櫃冷藏起來。如果沒有儲備保鮮料,到缺料季節不能按時給足食物餵養,蛇餓了就會撞箱蓋想逃跑找食,碰箱就會傷蛇,如果不及時處理好,必然會導致一連串的惡性循環。所以每養殖 250kg以下的蛇,必須具備 400~ 500L冰櫃一台,用來冷藏保鮮飼料。要保證飼料儲滿冰櫃,不斷補充。又要有計畫安排吃料數量,整個養殖過程要達到良性循環的飼養管理,才能把蛇養好。
注意事項
(1)轉運前要停食10天左右,吃得較飽的蛇正處在消化期,途中排便又無法處理,致使運輸途中的小環境被嚴重污染’。因蛇糞便所含尿酸成分較多,蛇在這惡劣的環境中往往難以忍受,少數會因尿酸氣中毒而死亡。
(2)運輸途中或到達目的地後均不要向蛇箱灑水,更不能用大量的水沖洗或浸泡蛇體。因蛇是變溫動物,夏季天氣較熱,蛇的體溫也高,如果突然以涼水沖洗蛇體,致使蛇體溫急劇下降.會引起蛇患呼吸道疾病而死亡。所以,運輸時既不能噴涼水.也不宜往蛇箱中夾放冰塊或冰袋。
蛇運至目的地後,如進行季節性的暫養,可按常規處理後放人蛇園,任其自行爬動或飲水。如是銷售的,應立即更換乾淨的尼龍網袋,將蛇平放於涼爽的地面上.待1~2 h後再將蛇袋輕輕放入水盆或水池內·洗去粘在蛇體上的髒物,然後再重新更換清水,直至洗淨。因蛇袋輕薄透氣且有空間,蛇頭能自由進入水中或抬頭呼吸,一切處理完畢後,仍將蛇袋平攤於室記憶體放待售。
眼鏡蛇的越冬溫度為10~14℃,相對濕度為90%左右。冬眠前應逐條檢查蛇園記憶體養的眼鏡蛇,對部分體瘦體弱的應立即處理或加工,膘肥體健的可移入冬眠場所讓其冬眠,亦須防止老鼠入侵,殘食正在冬眠的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