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塔(安徽和縣古塔)

文昌塔(安徽和縣古塔)

文昌塔,坐落在和縣城小南門外的橫江河北岸,東與鋼城馬鞍山隔江相望,南與天門山遙遙相對,北和鎮淮樓猶如賓客拱揖。此塔為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和州知州郭繼芳所建。後人有說此塔是為紀念中唐和州詩人張籍文昌而建的。但根據當時狀元焦竑所撰《文昌塔記》載:“歷陽郡侯郭公蒞政三年,農嬉於野,士勵於學,詢民疾苦,靡痛不捐,鹹曰:郡水泄自東南,形勝不備,積不宿世,士不登朝,堪輿之言驗矣。願建浮屠以壯形勝。”可見,當時因相信風水迷信認為和州東南水泄,形勝不備,造成文風不振,士不登朝,故建此塔,以祝望文風昌盛。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和州州同何飛鳳重修此塔;1922年,和縣知事劉東甫又重修,並立有《重修文昌塔碑記》(為張伯禧撰、阿慶華書)。塔東還建有郭公祠,內立“去思碑”,以紀念郭繼芳始建文昌塔的勞績。祠內住有道士,是為護塔而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昌塔
  • 坐落在:和縣城小南門外的橫江河北岸
  • 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八年
  • :30餘米
基本介紹,層數選擇,

基本介紹

文昌塔,坐落在和縣城小南門外的橫江河北岸,東與鋼城馬鞍山隔江相望,南與天門山遙遙相對,北和鎮淮樓猶如賓客拱揖。此塔為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和州知州郭繼芳所建。後人有說此塔是為紀念中唐和州詩人張籍文昌而建的。但根據當時狀元焦竑所撰《文昌塔記》載:“歷陽郡侯郭公蒞政三年,農嬉於野,士勵於學,詢民疾苦,靡痛不捐,鹹曰:郡水泄自東南,形勝不備,積不宿世,士不登朝,堪輿之言驗矣。願建浮屠以壯形勝。”可見,當時因相信風水迷信認為和州東南水泄,形勝不備,造成文風不振,士不登朝,故建此塔,以祝望文風昌盛。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和州州同何飛鳳重修此塔;1922年,和縣知事劉東甫又重修,並立有《重修文昌塔碑記》(為張伯禧撰、阿慶華書)。塔東還建有郭公祠,內立“去思碑”,以紀念郭繼芳始建文昌塔的勞績。祠內住有道士,是為護塔而設。
安徽省和縣文昌塔安徽省和縣文昌塔
文昌塔7層,磚木結構,高30餘米,外呈六角形,內正方形,塔門朝南。每層外以磚砌斗拱挑檐,內以木柱支撐,並有木板平鋪。塔門上方嵌有磚雕人物像及鯉魚跳龍門等圖案。從第二層開始,每方每層自下而上以磚砌圈形小門6扇,開閉相間,且平穿對應。在第二層六方圈門之上,塔檐之下,分別磚雕“步蟾踏斗”、“吞霄接漢”等陽文,皆自右至左橫書正楷。塔頂上扣一覆缽(俗稱鐵鍋),頂下磚砌圓錐形脊式,脊下鋪以小瓦。一層底部設木梯,可旋梯而上,直登第七層頂部,鳥瞰大江、山川。
近400年來,文昌塔歷經風雨侵蝕,戰火摧殘。日軍侵和期間,日艦曾在金河口水面炮擊文昌塔。塔雖被擊中,但因塔身基堅實故未倒。現在,塔的東北面尚留有一炮彈窟窿。由於此塔位於沉積泥沙和礫石地層,故年久塔身向東北傾斜,由此也引來一些傳說和評論,例如,有人在報刊上評說文昌塔是中國境內斜塔之一。1982年4月1日,文昌塔被和縣人民政府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4月,因頑童作嬉釀成塔內木結構失火,經消防隊搶救熄滅。1986年11月,縣人民政府撥款對文昌塔加固維修,使之依然雄立蒼穹,祝望新時期和州文風更加昌盛。

層數選擇

文昌塔的層數,分別有7、9、11、13四種層數。從風水法器的角度按理應該是越高越好。然而7、11、13這三種數字,在某種程度上存在不吉利的說法,而9這個數字一直在國人的潛意識裡以及宗教意義上都是最吉祥的數字,因此選擇9層文昌塔是比較好的選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