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塔(廣東佛山古塔)

文昌塔(廣東佛山古塔)

位於佛山市高明區西面20公里的明城鎮,始建於明代,為平面八角,七層樓閣式磚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昌塔
  • 性質:廣東佛山古塔
  • 地點高明區西面20公里的明城鎮
  • 特點:巍峨壯觀
概況,歷史,

概況

高明區西面20公里的明城鎮,矗立著一座巍峨壯觀的古塔,它就是高明的文昌塔。位於明城鎮文昌台(今文昌樂園)左側,始建於明代,為平面八角,七層樓閣式磚塔,高37米,塔勢凌空聳秀,在本地有較高知名度,但近年周圍建設影響該塔的視野效果,樂園與古塔相處氛圍不協調。
自古以來明城就是高明縣府所在地。明朝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設立高明縣。在這裡開基建城已有整整529年歷史了。如果你有興趣,到明城古城街上走走,在那裡還可以尋覓到昔日的學宮、縣衙、石板大街。不過最能代表明城的就是這座已有四百年歷史的文昌古塔了。該塔比明城小一百歲。興建於明萬曆十二年(公元1584年)。塔為平面八角,七層,磚木結構,高37公尺。大有塔勢湧出、凌雲聳秀之勢。許多人都問,為何叫文昌塔?文昌,原意屬星官名。即常說的“文曲星”,或“文星”,也有稱“文昌帝君”的。神話中,文昌星君主宰掌管著天下的功名、祿位大權。因此,文星是深受文人崇拜的星。當年高明縣立文昌塔,不言而喻,是一種良好的願望,祝願文昌星君保佑高明大地文化昌盛,多出功名,多出人才。說來也是巧合,自文昌塔建成五年後,該縣阮涌村區氏兄弟:區大相、區大倫便雙雙同榜考中了進士。金榜題名,好不榮耀!區大倫被委任要職 ,在朝中和廣東籍宰相海瑞結成好友。區大相奉命出京至各省察訪,他把所見到的民間疾苦寫成詩章,獨領風騷,開一代詩風,被譽為“嶺南詩派”的鼻祖。區大倫、區大相和他們在朝為官的父親區益被後人合稱為“區氏三傑”,是高明歷史上極其顯赫的人物。

歷史

高明古屬端州府(今佛山)管轄,縣治東門墟(今明城鎮)。據清光緒二十年《高明縣誌》載:明代大開科場,端州出了不少名人學士,“高明郡之雲邑,據萬山中,四面環拱,面廓東勢稍窪,譬之屋缺隅,衣缺衽,風氣弗聚”。駐守在端州的領面按察司副使王泮,是個“好為民興利”的州官,又是個“風水迷”,他為補高明風水之缺漏,使高明能多出人才,乃與高明知縣張佐治倡儀,捐資在明城東側、滄江河畔的文昌台上建造文昌塔,時僅二年,塔建成,官紳平民,無不歡呼雀躍。
文昌塔
文昌塔文昌塔
文昌塔建成後,果然科甲連綿,其間節義勛名著入史冊者數以百計,有“高明文風甲端郡”之稱。不料到了清朝嘉慶二年(1797)年)五月二十三日晚上,文昌塔頂端突然火光四起,直衝雲霄,塔無故傾頹,夷為平地。直到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全縣紳士聚集,議論重建文昌塔,大家捐資,擇良辰吉日,於是年三月在原址按原貌動工重建。重建後的文昌塔、經歷了長期的風吹雨打雷擊,多處出現損毀。解放後,縣人民政府多次拔款修葺,使古塔依然屹立,風采不減當年。1985年,很多旅外華僑回省親,見到古塔保護完好,甚為感動,慷慨捐資數萬元,將古塔修飾一新。每層塔裝上了彩燈,到了晚上,整座古塔五彩繽紛,璀燦奪目。明城鎮政府還在此配套興建了文昌樂園,園外築起了古色古香的琉璃瓦圍牆,園內建有亭台樓閣,種上各種花草樹木。1983年,列為縣級重點保護文物:1990年,定此為高明八景之一“文昌遠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