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適應理論

文化適應理論

約翰·貝利(John W.Berry)在當了三年水手之後回到學校,從20世紀60年代潛心研究心理學,開闢跨文化心理學,成為國際跨文化心理學會的創始人之一。

一生致力於跨文化心理學理論體系構建,1992年《跨文化心理學》(Cross-cultural Psychology:Research andApplication)

是前國際跨文化心理學會主席,加拿大著名學府女王大學心理學系終身榮譽教授,國際知名的跨文化心理學家。主要研究方向是跨文化心理學基礎理論與研究方法、跨文化接觸與心理適應、移民與土著青少年認同心理、種族關係調適、跨文化家庭觀、本土心理學、文化與認知等。先後主持了《移民家庭觀國際比較研究》、《移民青少年文化心理適應國際比較研究》等當代跨文化心理學領域的著名研究項目。目前他正主持包含北美、歐洲、大洋洲和亞洲10餘國的大型跨文化研究項目《多民族社會的文化認同與族群關係國際比較研究》。由於他在跨文化心理與族群關係研究方面的傑出成就,他被美國、英國、法國等政府聘為族群關係顧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化適應理論
  • 外文名:acculturation
  • 提出者:約翰·貝利
  • 提出時間:1992年
  • 套用學科:文化、跨文化
  • 適用領域範圍:地域文化研究
貝利的理論框架,理論內容,

貝利的理論框架

最引人關注的是其文化適應理論(acculturation),其結構框架被稱為“Berry的理論框架”。
該理論直擊全球化的核心問題,詮釋文化適應過程和結果、分析文化適應的態度和去向、理清文化適應群體、提出引人深思問題(群體和個人在文化交往和變遷中如何自我定位;如何對應這一過程;人們的跨文化策略;如何改變個人的經歷和承受壓力已獲得最終的適應)。
他認為文化適應的過程實際上對發生相互接觸的這兩個不同文化都會產生影響,只不過主流文化影響小而已。因此他的雙維度模型將文化適應研究推到一個更加全面、細緻深入的階段。
兩個維度的考量:保持傳統文化和身份的傾向性;和其他民族文化群體交流的傾向性。

理論內容

從非主流文化族群的角度:
整合——文化適應中的個體既重視保持傳統文化,也注重於其他群體進行日常的交往;
同化——個體不願意保持他們原來的文化認同,卻與其他文化群體有頻繁的交往;
分離——個體重視自己原有文化,希望避免與其他群體進行交流;
邊緣化(最難以接受)——個體既不能保持原來文化,又不被其他群體文化所接受;
主流文化與非主流文化交流最終產生的策略:
當主流文化實行熔爐策略時,非主流群體會採取同化;
當主流文化實行種族隔離時,非主流群體會採取分離;
當主流文化實行排外策略時,非主流群體會採取邊緣化;
當主流文化實行多元文化主義策略時,非主流群體會採取整合策略。
這個模式否認全球化會帶來同質化的唯一可能,向人們展示了四種可能的後果:
世界文化同質化——非主流社會逐漸趨同於主流社會(同化);
相互的改變——全球化導致交流雙方的某些方面的趨同,共享一些特質的同時有保留了各自的獨特之處(融合);
相互排斥——非主流群體抗拒主流群體的影響並與之隔離,或主流群體無法與非主流群體交往;
主流支配——非主流文化被毀滅,並且不能融入主流文化,其成員喪失了文化紐帶(被邊緣化)。
結論:我們能否跨文化交流,取決於我們如何改變自己,與不同的文化融合。全球化的應對,是我們如何去平衡自己傳統文化和身份認同與世界其他多文化的融合,而不是抗拒、逃避或者企圖支配他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