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編軍

整編軍

整編軍是中華民國國軍陸軍在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採取的一種編制形式。早期的整編軍大多是由抗戰時期的集團軍改編而來。與同時期早期的兵團相類似,這種編制形式大多對下轄的軍/整編師的統轄能力不是特彆強。在國共內戰中期,整編軍更多的是對表現突出的國軍將領的犒賞,同時對下轄的整編師的統轄能力相當強。後期,整編軍基本是適應決戰時期大兵團建立的過渡,也是統兵將領擴大勢力的途徑。需要說明的是,與整編師不同,內戰時期整編軍的數量以及知名度遠遠沒有整編師大。而且,整編軍基本受到綏靖區司令部的指揮。

基本介紹

從軍到整編軍,前期編組,番號撤消,單位關係,各整編軍介紹,結語,

從軍到整編軍

抗戰勝利後,政治協商會議召開,國共整編軍隊計畫隨之啟動。1946年1月16日,軍政部次長林蔚在政治協商會議上做關於整軍設施的報告,第一次公開提出1946年度陸軍整編計畫,“期於半年以內,縮小為九十個師”。其中特別指出“整編後應成立之軍部,各集團軍司令部編成之”,此即戰後陸軍軍級單位設定最初的構想。
國共雙方於1946年2月25日就《關於軍隊整編及統編中共部隊為國軍之基本方案》達成協定,其第三條第一節規定,“陸軍包括由三個師所組成之各軍……至十二個月終了,全國陸軍應為一0八)師……在此數內,由中共部隊編成者計十八個師”,按此協定,戰後全國陸軍數量為國軍原定之復員後的九十個師,及中共部隊十八個師,合計編為三十六個軍。戰後陸軍軍級單位的數量,以及番號的最大值也已經確定。
1946年3月3日,軍政(部長)陳誠在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上做軍隊復員整編工作報告,明確了國軍第一期復員整編的時間表:“自三月十六日起,集團軍總部復員為軍部,軍復員為師,各師裁減一(團),編成為(二團)制之旅”。目標為將現有部隊復員為“三十個軍、九十個師、五十一個兵工建設總隊”。戰後軍級單位編設工作,自此正式開始進行。
由於國共雙方軍事衝突不斷,國民政府僅將隴海鐵路以南及西北地區的陸軍大部整編完畢,而東北、華北等地仍保持原番號。因此,國民政府將復員編成的軍、師、旅番號前冠以“整編”字樣,以便和未整編之部隊區別。“整編軍”即於此時正式現身。

前期編組

戰後陸軍復員整編自1946年3月16日開始。根據《國民政府軍事行政總報告(1946年)》,11月時已經有六個集團軍復員整編為軍,分別是:第10集團軍(總司令歐震,轄第4軍、第99軍)整編為第19軍、第19集團軍(總司令張雪中,轄第21軍、第51軍、第97軍)整編為第22軍、第27集團軍(總司令李玉堂,轄第20軍、第26軍、第72軍)整編為第24軍、第31集團軍(總司令王仲廉,轄第27軍、第32軍、第85軍)整編為第26軍、第37集團軍(總司令劉戡,轄第36軍、第76軍)整編為第29軍、第38集團軍(總司令董釗,轄第1軍、第30軍、第90軍)編為整編第1軍。
到1947年3月國共和談完全破裂前,又有三個整編軍成立:第20集團軍(總司令夏楚中,轄第8)軍、第12軍、第96軍)整編為第21軍、第32集團軍(總司令王敬久,轄整編第28師、整編第57師)整編為第27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馮治安,轄整編第59師、整編第77師)整編為第33軍。
從現有史料看,國民政府除完成上述整編軍編組外,還計畫將駐山西的第6集團軍(總司令王靖國,轄第19軍、第23軍)整編為第12軍、第8集團軍(總司令孫楚,轄第43軍、第61軍)整編為第16軍,將駐河北的第34集團軍(總司令李文,轄第3軍、第16軍)整編為第28軍,但這些部隊因處於抗戰後一直戰事頻繁的華北地區,最終沒有完成編組。從這個側面推測,國民政府已經完整了整編軍建立及駐防的大致規劃,但由於戰爭原因,有些整編軍編成情況只留存在公文作業層面。
1946年3月到1947年3月的一年間,共成立九個整編軍,番號均控制在36以內,且全為集團軍改編而成,以符合國共和談確立的戰後陸軍軍級單位總數及改編方法。但隨著國共談判徹底破裂,戰爭全面升級,整編軍這個原本屬於復員、和談、軍隊整編範疇內的概念,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番號撤消

隨著一個月後國民政府宣布進行“戡亂總動員”,更多的整編軍在整編師基礎上建立起來。在山東,有以整編第45師(原第96軍)為主體編成的整編第96軍;在中原,有以整編第25師為主體編成的整編第25軍。其師長陳金城黃百韜雖然升任軍長,但實際可控制的兵力,仍以原本的整編師為主。
在此之上,一些精銳的黃埔嫡系整編師,往往抽出一個骨幹旅擴編成新的整編師,再組成整編軍。其主官除了升官加爵,更有實際權力的提升,帶有軍事集團擴張性質,比前者更勝一籌。典型案例,如整編第11師以第18旅為主擴編成立整編第3師,而後組成整編第18軍(軍長胡璉)。其他整編第5軍(軍長邱清泉)、整編第8軍(軍長李彌)的組成方式亦然。
到1948年8月,國民政府在南京召開軍事檢討會議,會上決定恢復軍、師番號,整編軍番號一體結束。整編第1軍、第29軍等早期整編軍番號早已喪失應有的意義,從此消失;整編第5軍、第18軍等形成軍事集團的部隊,則紛紛擴編為兵團,投入到決定國民黨軍隊與政府命運的最後決戰。

單位關係

整編軍雖然由集團軍縮編而成,本應與其同級。但在各種文電報告中,常將整編軍與未整編的軍相提並論,如《國民政府軍事行政總報告(1946年11月)》中即提到“全國共保留……步兵三十七個軍(內有六個軍,系由集團軍縮改而成者)”,《行政院軍隊)整編報告(1947年12月)》中也指出“簡化黃河以南指揮層次……改20AG為21A”。可見整編軍的地位要遜於集團軍。
在兵團未出現之前,由於作戰的需要,整編軍長期超越部隊編制而指揮更多的軍隊,是擔任野戰臨時高司的最佳選擇。1947年3月兵團成立時,第2兵團司令即為整編第27軍軍長王敬久充任、第3兵團司令由整編第19軍軍長歐震充任、第4兵團司令由整編第26軍軍長王仲廉充任。以所屬兵力論,兵團的級別應大於整編軍,軍長升司令屬於提升。
1948年8月軍事檢討會議後,兵團由高級指揮機構進化成高級建制單位,整編軍大量改編為兵團,如整編第5軍改為第2兵團、整編第25軍改編為第7兵團、整編第18軍改編為第12兵團,仍屬於擴充提升的情況,以至於整5軍軍長邱清泉和整18軍軍長鬍璉都只能擔任兵團副司令官。對於另一個地位一度高於兵團的高端單位綏靖區而言,整編軍更多是其下屬的指揮機構,如整編第33軍與第3綏靖區、整編第23軍與第9綏靖區之間就是這種關係。

各整編軍介紹

整編第1軍
1946年11月第38集團軍改編成整編第1軍,董釗任軍長,轄整編第1、27、90師。1948年9月該軍軍部與第十八綏靖區合併。
歷任軍長:董釗、羅列
整編第2軍
1947年11月因整64師師長黃國梁在范家集戰鬥有功而提拔為整編第2軍軍長。整編第2軍由整編第六十四師等部編成,黃國梁任軍長。該軍於1948年9月撤銷。
歷任軍長:黃國梁
整編第5軍
1947年10月成立,邱清泉任軍長。該軍轄整5師及整70師等部。1948年9月改為第二兵團。
歷任軍長: 邱清泉
整編第8軍
1947年11月以整編第八師等部編成,李彌任軍長。該軍轄整8師及整9師;1948年9月改為第十三兵團。
歷任軍長:李彌
整編第12軍
1.王靖國部的整編第12軍
1946年底按國防部規定第6集團軍王靖國部改編而成的整12軍,隸屬於第2戰區;但未正式成立。
2.霍守義的整編第12軍
1947年12月編成, 霍守義任軍長。該軍轄整編第十二師,該軍於1948年7月在兗州地區被殲。
歷任軍長:霍守義
整編第16軍
1946年底按國防部規定第8集團軍改編而成的整16軍,軍長孫楚,副軍長楚溪春,轄第34軍和第43軍,隸屬於第2戰區;但未正式成立。
整編第18軍
1947年10月成立,胡璉任軍長。該軍以整編第十一師為核心,下轄整編第十一師、整編第十師等部隊,被稱為胡璉兵團,駐紮在河南漯河、駐馬店。1948年9月整編第十八軍番號被撤銷,部隊改隸新成立的第十二兵團。
歷任軍長:胡璉
整編第19軍
整編第十九軍於1946年5月由第十集團軍改編而成,歐震為軍長,朱鼎卿為副軍長。1947年夏整編第19軍番號被撤銷。
歷任軍長:歐震
整編第21軍
1947年2月以第二十集團軍改編而成,夏楚中任軍長,轄整編第八師等部。1947年11月5日夏被革職,該軍番號亦被撤銷。
歷任軍長:夏楚中
整編第22軍
1946年9月由第十九集團軍改編成該軍,張雪中任軍長、劉昌義李銑任副軍長。該軍轄整編第五十一、整編第五十二師,後整編第五十二師調隸東北行轅,該軍只轄整編第五十一師。該軍於1948年9月取消番號。
歷任軍長:張雪中
整編第23軍
1947年5月24日成立,李良榮任軍長,轄整編第二十八、整編第四十四師和整編八十三師,總兵力已相當三個軍。該軍於1948年9月取消番號。
歷任軍長:李良榮
整編第24軍
1946年5月由第二十七集團軍整編而成,李玉堂任軍長,楊漢域方先覺為副軍長。該軍轄整編第二十、第七十二師。不久整編第二十師拔隸鄭州綏靖公署。該軍於1948年9月撤銷。
歷任軍長:李玉堂
整編第25軍
1947年11月成立,黃百韜任軍長。該軍轄整編第二十五、整編第八十五師等部。該軍於1948年9月撤銷番號。
歷任軍長:黃百韜
整編第26軍
1946年12月由第三十一集團軍整編而成,軍長王仲廉。下轄整編第三十二、整編第四十、整編第八十五師3個師。1947年改轄整編第三、整編第三十二、整編第四十、整編第四十一、整編第六十六師。1947年10月為增援魯西南被困國軍,以整編第三、整編第十師和騎兵第一旅編成第四兵團,王仲廉任司令。後因行動遲緩。致使魯西南被圍國軍被殲,王被撤職。該軍撤銷番號。
歷任軍長:王仲廉整編第27軍
1946年12月由第32集團軍整編而成的第27軍,軍長王敬久。1947年5月孟良崮戰役失利後,王敬久被撤職。該軍撤銷番號。
歷任軍長:王敬久
整編第28軍
1946年底國防部規定第34集團軍改編而成的整28軍,軍長李文,副軍長謝輔三李明灝周體仁,轄第3軍、第16軍、第94軍,隸屬於保定綏靖公署。但因為第34集團軍在隴海線以北作戰,集團軍和所屬各軍均未完成整編。
整編第29軍
1946年8月以第三十七集團軍整編而成,軍長劉戡,副軍長王文彥李世龍。轄整編第十七、整編第三十六、整編第七十六、整編第十五、整編第十師等部。 1948年2月3日任命陳武為副軍長。2月底劉戡指揮所屬整編第二十七、整編第九十師向人民解放軍進攻,在宜川及西南瓦子街地區被殲,劉戡兵敗自殺身死。 4月3日任命魯崇義為軍長,鐘松為副軍長。7月22日又任命張耀明為副軍長。轄第三軍和整編第十三、整編第二十七師。1948年9月該軍被取消番號。
歷任軍長:劉戡,魯崇義
整編第33軍
1946年底第33集團軍改編整編第33軍,併兼第3綏靖區,軍長由馮治安兼任。轄整編第59師和第77師。1948年9月該軍被取消番號。
歷任軍長:馮治安
整編第47軍
1947年11月第五綏靖區撤銷。孫震保舉侄子孫元良為整編第47軍軍長,率領整編第四十一師、整編第四十七師繼續在開封一帶作戰。1948年8月整編第四十七軍於改編成第十六兵團。
歷任軍長:孫元良
整編第96軍
1. 陳金城部的整編第96軍
整編第九十六軍。1948年1月以整編第四十五師和整編第二師編成,陳金城任軍長。是年5月8日該軍在山東膠濟路戰役中被殲,軍長陳金城被俘。
歷任軍長:陳金城
2. 吳化文的整編第96軍
陳金城部整編第96軍被殲後,又於1948年6月以吳化文部改編而成。該部原為汪偽第三方面軍,1947年2月該部編為整編第八十四師,師長吳化文。1948年9月19日吳化文率所部在濟南起義,後改編成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五軍。
歷任軍長:吳化文

結語

整編軍原本是抗戰勝利後陸軍整編計畫中的一個建制單位,但是隨著內戰的爆發,整編軍超越了原本的構想不斷擴張,成為一個純粹的高級司令部,一個獎酬高級將領的名號,最終被兵團全面接替——整編軍的形態與實際的變化,恰是抗戰後由和談走向戰爭的側影。1947年5月24日,國防部以整編第28師、整編第44師合編為整編第23軍,整28師師長李良榮升任軍長。李良榮和整28師自內戰爆發以來,長期作戰於華東戰場第一線。具體是什麼功勞使他晉升為整編軍長已經難以詳考,但對於“整編軍”這個概念而言,第23軍的成立是一個標誌——這是第一個直接編組,而非集(團)軍改編的整編軍。至此,抗戰後國共和談、軍隊整編的種種協定、約定、辦法,通通付之流水,整編軍、師這些番號的保留,與其說是用來展示和平誠意和執行協定成果,不如說是怕麻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