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釗

董釗

董釗(1901—1977),字介生,陝西長安人。陝西省立第三中學畢業,中央訓練團黨政班結業,陸軍大學將官班甲級第一期畢業。1924年春由於右任舉薦投考黃埔軍校,同年5月到廣州,入黃埔學校第一期第一隊學習。同年9月隨隊往韶關,為督師北伐的孫中山擔任警衛工作。後赴北方加入國民二軍任連、營長。1928年起任軍事委員會政治訓練處參謀,第四十八師黨務特派員,第二十八師上校參謀長,西安警備司令兼防空副司令,第二十八師師長。1936年10月授陸軍少將。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三十四集團軍第二十八師師長,西安警備司令,第十六軍軍長兼二十八師師長,先後參加徐州會戰、武漢會戰。1941年起任軍事委員會陝西省軍隊組訓民眾動員指揮部指揮官,第三十四集團軍副總司令。1943年9月任晉陝綏邊區副總司令。1945年1月任第三十八集團軍總司令,同年6月授陸軍中將。1946年起任整編第一軍軍長,西安綏靖公署右翼兵團指揮官。1947年3月19日率部攻占延安。1948年5月任第十八綏靖區中將司令官,陝西省政府主席兼省保全司令,陝西省反共救國軍綏靖總司令,國民政府陝西省黨部主任委員,西安綏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12月赴台灣。任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委員。1977年9月30日在台灣逝世。

基本介紹

  • 本名:董釗
  • 字號:介生
  • 所處時代:民國時期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陝西省長安縣
  • 出生時間:1901年
  • 去世時間:1977年
  • 主要成就:時任陝西省主席
基本信息,個人履歷,

基本信息

董釗,清光緒二十八年七月四日生於陝西省長安縣西郊的東桃園村。陝西長安東桃園(今屬西安市蓮湖區)人。自幼讀書,畢業於西安省立第三中學。1924年經于右任函薦,與關麟征杜聿明張坤生何文鼎等一起,赴廣州入黃埔軍校學習,被編入第一期學員一隊,同年加入中國國民黨。年底畢業,北上河南投奔國民軍第二軍胡景翼部,任連長。1926年北伐軍占領南京,董前往南京謀職,經黃埔軍校同學會介紹去北京,以《軍事雜誌》編輯名義,蒐集北京方面的軍政情報。1930年,又被派往駐漢口之國民黨第四十八師徐源泉部,任黨務特派員。
1932年,董參加國民黨特務組織復興社,曾任復興社陝西小組組長。是年,駐江西萬安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八師師長王懋功(陝西武功人),請求蔣介石派董釗到該師任職,蔣準其到江西任第二十八師參謀長。1934年,因王懋功辭職回陝,經陳誠系大將樊崧甫推薦, 董被提升為第二十八師師長, 奉命從湖南邵陽出發追擊長征途中的工農紅軍。
1936年西安事變發生後, 董奉命率部向陝西潼關開進,作為“討逆軍”進攻西安之前衛師, 曾在華縣附近與東北軍對峙。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該師開赴蒲城待命。1937年初,國民政府軍委會委員長西安行營主任顧祝同調第二十八師進駐西安擔負城防守備任務,董兼任西安警備司令。
七七事變開始時,董釗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八師師長。1938年初,侵華日軍進犯至風陵渡,炮擊隴海鐵路。4月,董釗率第二十八師擔任潼關要隘的守備,與日軍交戰阻其渡黃河。台兒莊戰役時,董率部開赴台兒莊增援,奉命在山東郯城地區,阻擊由青島登入西進之敵。董釗部在郯城所屬的南北蘇溝地區,與日寇坂垣師團山田聯隊遭遇。全師官兵英勇殺敵,打退山田聯隊,繳獲大量戰利品。該師官兵傷亡三千餘人。5月19日徐州失陷後,第二十八師向蘇北且戰且退,在敵占區沿津浦淮南各線迂迴穿插,於8月撤回漢口,駐紮橫店地區守備武漢。9月,董釗升任第十六軍軍長,兼任第二十八師師長,參加武漢會戰。10月,董釗率第二十八師調赴豫西,參加羅山、信陽戰役,在信陽以東頑強阻敵,戰鬥十分激烈。後敵調增大批部隊,信陽失守,董部處於孤軍隔絕之境地,不得不突圍轉入九里關,經應山、桐柏、至遊河、固縣一帶與敵人繼續作戰月余。11月,奉調入陝,劃舊第三十四集團軍戰鬥序列,兼任西安警備司令及防空副司令。
武漢失守後胡宗南率蔣嫡系第一軍到陝西,先擠蔣鼎文出西安,又於1942年免去了董的軍長職務。 1943年7月,董被任命為駐榆林的晉陝綏邊區副總司令(總司令為鄧寶珊)。儘管他對胡宗南排除異己十分惱火,但駐榆期間,仍然擬定了一個“新編兩軍、確保(晉、陝、綏)三邊”的擴軍計畫,到重慶面呈蔣介石。胡宗南認為董意欲擴充個人勢力。因而董的計畫未被批准。
1940年初,董釗軍部移駐三原,兼任陝西省軍隊組訓民眾動員指揮部邠(彬)洛區指揮部指揮慣技碉堡線封鎖指揮官。在三原指揮臨時調撥的新二十五師、新二十六師,修築三原、涇陽兩縣的國防工事,以待日軍渡黃河西進時,在涇渭流域同日寇作戰。1941年底,東龍門山失守,黃河河防吃緊,董釗部駐防韓城、合陽兩地擔任陝東的河防守備。1942年4月,董釗升任第三十四集團軍副總司令、兼任原職。
1945年初,董釗升任第三十八集團軍總司令,同年7月被授予陸軍中將銜。轄兩個軍五個師,總部駐甘肅平涼,擔任隴東防線守備兼任蘭垣及海原一帶防務。這時,日軍進犯西峽口盧化等地。3月,董設指揮部於洛南,親臨指揮第一軍羅列部及第九十軍嚴明部,對日寇西犯進行抵禦。不久,日本投降,董釗回師平涼。
1946年,第三十八集團軍改為整編第一軍,董任軍長。國民黨挑起全面內戰,董奉命率整一軍進攻晉南解放區,被陳賡打的大敗,丟了天下第一旅。 後1947年3月,蔣介石、胡宗南對陝甘寧邊區發動重點進攻。董奉命率整編第一軍三個整編師集結宜川,組成右翼兵團,與左翼兵團劉戡的整編第二十九軍一起,擔任南線對延安的突擊。在別的部隊打開缺口後,為了政治目的,讓重建的第一旅首先進占延安。爾後,董部在與西北野戰軍作戰中,屢戰屢敗。 被免去野戰指揮官職務。
1948年4月,董任第十八綏靖區司令官。綏靖區司令部設在鹹陽,主要任務是配合陝西省政府徵兵、征糧,加強地方各保全團隊及保甲組織,實行各縣聯防,保護交通、通訊,進行反共宣傳,取締進步組織,維護國民黨搖搖欲墜的統治。此間,他協助胡宗南在陝西成立“鋤奸救國大同盟”,專門發展和選拔反共分子。 同年7月,解放軍解放了陝西大片土地,國民黨在關中的形勢日趨惡化。為了支撐殘局,蔣介石任命握有軍權的董釗代替祝紹周為陝西省政府主席,併兼省黨部主任委員及省保全司令等職。董主持陝政年余,未能挽救危局。
1949年5月, 人民解放軍兵臨西安城下,董釗宣布遷省府於漢中,並將保全旅、團拉到漢中,準備頑抗。由於國民黨大勢已去,遷往漢中的省府公職人員紛紛離散,其保全部隊兵力不足九個團。董明里抓保全隊的“整訓”,暗裡卻飛往台灣購置房產,準備後路。11月,人民解放軍進軍陝南,董宣布撤銷在漢中的省府,指使其親信李鴻基在成都設立陝西省政府辦事處, 家眷隨遷。12月2日,當董由收音機里聽到重慶解放的訊息後,十分驚慌,當天下午就召開保全部隊團長及各專署專員會議,布置了幾項“應變” 措施: 保留陝西保全司令部並成立陝西綏靖總司令部;各專員公署改稱“反共救國軍”司令部;以鎮巴山區為陝西國民黨部隊游擊根據地,如鎮巴不保,保全司令部及所屬部隊向四川撤退,並改編為新編第八軍。當有人提出鎮巴山區一無糧草,二無械彈補充,如何能開展游擊時,董板起面孔說:“我們是黨國的柱石,理應執行上級規定,不能有絲毫的動搖。”然而會後第三天,他自己卻乘大卡車逃往成都。12月9日,被解除軍政職務的董釗攜妻及三個兒女飛往台灣。1977年9月30日病卒於台北。

個人履歷

董釗(1904—1977)
出生於1904年7月12日(清光緒三十年五月二十九)。陝西長安人,字介生。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步兵科、陸軍大學將官班甲級第一期畢業。
1924年11月軍校畢業後歷任國民二軍補充第10團(團長高桂滋)、第3補充旅(旅長高桂滋)、毅軍第5混成旅(旅長高桂滋)、國民革命軍獨立第8師(師長高桂滋)、第19軍(軍長高桂滋)、第47軍(軍長高桂滋)中下級軍官。
1928年4月10日出任軍事委員會軍政廳(廳長朱紹良)辦公室中校辦事員。10月改任軍政部(部長何應欽)中校服務員。
1930年10月調任軍事委員會《軍事雜誌》社中校編輯。
1931年2月調任第48師(師長徐繼武)黨務特派員。
1932年4月調升第28師(師長王懋德)少將參謀長。
1935年5月4日敘任陸軍步兵上校。
1936年1月11日升任第28師(轄兩旅)中將師長。10月3日晉任陸軍少將。11月12日獲頒四等雲麾勳章。
1937年3月兼任西安警備司令部司令。11月27日兼任西安防空司令部司令。
1938年6月1日兼任陝西全省防空司令部(兼司令蔣鼎文)副司令。8月5日升任第16軍(轄第28師、第167師)中將軍長兼第28師師長。
1939年3月21日辭去師長兼職。
1942年6月25日調升第34集團軍(兼總司令胡宗南)中將副總司令。
1943年8月9日調任晉陝綏邊區總司令部(總司令鄧寶珊)中將副總司令。
1944年10月入陸軍大學將官班甲級第一期學習。
1945年1月9日陸大畢業後派任第38集團軍(轄第3軍、騎兵第3軍)中將總司令。6月28日晉任陸軍中將。10月10日獲頒忠勤勳章。
1946年5月5日獲頒勝利勳章。11月第38集團軍改組為整編第1軍(轄整編第1師、整編第27師、整編第38師、整編第90師),改任軍長。
1947年3月14日晉頒三等雲麾勳章。5月28日獲頒四等寶鼎勳章。
1948年2月升任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副主任兼整編第1軍軍長1947年3月14日晉頒三等雲麾勳章。5月28日獲頒四等寶鼎勳章。
1948年2月升任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副主任兼整編第1軍軍長。5月兼任第18綏靖區司令官。7月8日兼任陝西省政府主席、省府委員、全省保全司令部司令。8月1日辭去軍長兼職。
1949年1月10日辭去綏靖區司令官兼職。12月8日被免去本兼各職後曾任“國防部”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委員。
1977年9月30日在台灣病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