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岩石刻

摩岩石刻

摩崖石刻,就是在山崖上刻出圖畫或文字。石刻泰山及其周圍留存遺蹟非常多,著名的有刻於南北朝、清朝時期的經石峪金剛經》,經文刻在約三千平方米的大石坪上,隸書,原有2500多字,現尚存1067個。字大達半米,筆力剛健有力,歷代尊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是泰山佛教文化的瑰寶。此外還有在岱頂大觀峰崖壁上立於唐玄宗開元十四年由唐玄宗御製御書的《紀泰山銘》摩崖石刻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摩岩石刻
  • 釋義:在山崖上刻出圖畫或文字
  • 著名作:《金剛經
  • 作者經石峪
  • 別名:摩崖石刻
石刻分布,華山石刻,漢中褒斜石刻,佛溝石刻,莆田石刻,徐州石刻,嶗山石刻,泰山石刻,白馬石石刻,兩嶺口石刻,七星岩石刻,江西石刻,

石刻分布

華山石刻

華山是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
在陝西省華陰市境內,東距西安120公里。華山系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岩體構成,其歷史衍化可追溯至27億年。華山東南西北中五峰呈五瓣蓮花盛開,凌空綻放,險峻異常,故名華山。自古以來,便是我國著名的遊覽勝地,漢魏以下,又發展成道家名山
,滿山道觀廟宇。今古建築多已不存,而斷崖絕壁,峰谷之間,藏有許多道家祭祀和修煉的石窟,傳說共七十二窟。其中大部分為元明時開鑿,少數歷史可追溯至唐宋,是研究我國道家石窟的絕好材料,巨崖大石上則鐫刻歷代名人遊客
題記,除風化剝落者外,尚存數百處。許多摩崖文字,書法勁挺,言語精粹,與山川相映生輝,山上歷代開鑿石階、碥道、棧道、天梯則隨山勢險易變化,構成一幅幅絕險的自然景觀與巧奪天工的人文景觀的和諧畫圖。是研究中國傳統旅遊文化的重要資料。
摩崖石刻書法文化今華山景區內遺存的摩崖題刻計570處,碑石300餘方。華山石刻自春秋戰國時期秦昭王令工匠施鉤梯登華山勒石起至今,約570多則,
有年可考255則,宋代以前的摩岩石刻多已無存,然而明朝以後保留完好。
華山摩崖石刻浩如煙海,其年代之久遠、規模之宏大、數量之眾多、字型演變之繁複、藝術價值之高,品位之雅俗共賞,堪稱中國書法藝術寶庫。覽西嶽華山,看五千年中國書展,推出華山石刻。
清代學者章太炎考證,中華、華夏,皆因華山而得名。歷代帝王黃帝、堯、舜、秦皇、漢武、武則天、唐明皇等,也曾到華山進行過大規模的祭祀活動。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詠華山的詩歌、遊記不下千餘篇。歷代摩崖石刻多達上千處。
摩岩石刻
摩岩石刻
摩岩石刻
摩岩石刻

摩岩石刻

漢中褒斜石刻

漢中褒斜道石門摩崖石刻(石門十三品)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褒斜道是穿越秦嶺的持續時間最長,最為便捷的一條蜀道;石門是東漢永平年間開通一條隧道,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穿山交通隧道;歷代文人墨客在石門隧道及其南北的山崖間鐫刻了178種石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譽為國之瑰寶的石門十三品。 石門十三品,指的是公布在古褒斜道石門隧道及其南北山崖間的十三種摩崖石刻的總稱。
華山石刻華山石刻
東漢《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原在石門洞南約一里的山崖間,石質為雲母片岩,碑面凸凹不平,間有溝壑,文字漫漶,書法風格隸中帶篆,頗有古韻,這種書法風格,全國只僅此一種,被譽為國寶級文物。 《石門頌》全稱《故司隸校尉楗為楊君頌》,建和二年刻,與《甫閣頌》《西狹頌》一起,並稱為漢三頌,是中極作,書法珍品。它記述了己故司隸校尉楊孟文力駁眾議,終於修復褒斜道的歷史,還反映出東漢時期穿越秦嶺間四條道路的歷史。這些是史書上沒有記載的。因此具有極高的歷史文獻價值。《石門頌》是隸書極佳,代表著古代隸書的最高水平。它奔放質樸,渾壯飄逸,是千百年來書法家競相臨摹的佳作。清代張祖翼評價說“三百年來,習漢碑者不知凡幾,竟無人學《石門頌》者,蓋其雄厚奔放之氣,膽怯者不敢學,力弱者不能學也。” 此後還有《楊淮楊弼表紀》《李君通閣道記》等漢代石刻,它們的風格繼承了《石門頌》,但又有發展。 《玉盆》,相傳張良所書。它位於石門南褒河中,它形如巨盆,色澤如玉,“浮浪玉盆”是清代褒谷二十四景之一。 《袞雪》是魏王曹操書寫的。“一代梟雄”曹操一生兩次來過漢中。
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征討五斗米道及其張魯不戰而勝;第二次是建安二十四年 (219),當時老將黃忠刀夏侯淵。這方石刻就是他第二次來漢中時書寫。當時見褒水浪花飛濺如滾雪之狀乃書。 字橫刻,其通高67㎝,寬148㎝,字徑35—46㎝,傳說為曹操手跡。落款“魏王”,字徑6.5㎝,與“袞雪”二字風格迥異。該摩崖雖經歷有年,但字跡清楚,神韻依舊。 《石門銘》是北魏永平二年鐫刻在褒河石門東壁的摩崖石刻。是著名的北魏石刻。記述了北魏年間褒斜道改道的歷史。它的價值主要表現在它的書法藝術價值。
《山河堰落成記》此摩崖原在褒河石門南數十步河西側山崖間,通高226㎝,上沿寬510㎝,下沿寬506㎝,四周鼓出約15㎝的邊子,崖面兩端內收、中部外鼓呈曲形。文自右向左豎排16行,每行9字,字徑約六寸,隸書。共135字,全文如下:紹熙五年,山河堰落成,郡太守章森、常平使者范中藝、戍帥王宗廉,以二月丙辰徠勞工徒。堰別為六,凡九百三十五丈,釃渠四百一十丈。木以工計,七十二萬四千九百有奇,工以人計,一十五萬九千八百有奇。先是四年夏,大水,六堰盡決。秋,使者被旨兼守事,會凡役,慨念民輸當四倍於每歲之常,乃官出錢萬緡,為民助。查沆、賈嗣祖、晏袤、張丙實董其事。記述了南宋年間大水沖壞山河堰,官民共修的歷史。是南宋隸書第一人晏袤所書,是宋隸的代表作。 石門十三品雖然只是十三種摩崖石刻,但它反映出隸書由古隸漢隸—魏書—宋隸的演變歷程,這是其它石刻無法替代的。正因為如此,歷代書法家對它無比珍愛,而且在國外享有盛譽。日本著名書法家種穀扇舟先生說:“漢中石門,日本之師”,其中的《大開通》《石門頌》《楊淮表記》和《石門銘》,被列入日本中小學生的教科書。

佛溝石刻

佛溝摩崖石刻位於南陽市方城縣小史店鄉寺門村東南8公里處香山山腰。此處為桐柏山余脈,當地民眾謂之佛溝,鑿於唐代。造像分別雕刻在山上兩塊天然巨石上,兩石相距0.2米,南石高2.6米,寬2.7米,厚1.5米;北石高3.1米,寬3.3米,厚2.5米。總計造像32龕138尊,其中南石四壁造像18龕66尊,北石三面造像14龕72尊。最大佛像高1.4米,最小僅高0.2米。主要內容為一佛二弟子,或一佛二菩薩,文殊騎青獅,普賢乘白象,12羅漢像,12臂觀音等。
主要有釋迦牟尼佛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阿難迦葉比丘等。形象逼真,姿態各異,有的寧靜端莊,和藹可親;有的金剛怒目,氣魄雄強。雕刻細膩,技法嫻熟。其風格與龍門石窟相近,有較高的考古研究價值,原建有香山寺。1986年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莆田石刻

鷺峰寨摩崖石刻位於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東嶠鎮鷺峰寨的寶殿峰,海拔312米,有多處摩崖石刻,其字跡均為隸篆書。其中有“少室”兩字隸書,系是元至正丙申年,寓溫陵(泉州)錢雲泰義書。鷺峰山景色秀麗,不少文人墨客曾來觀賞此山景色,並留下了墨跡。

徐州石刻

徐州子房山主峰西側,有一處摩崖石刻新景觀,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面積大約四五百平米。由石刻藝人謝仲華先生歷時二十年鐫刻而成(1991年—2011年)。石刻收錄當代詩人格律詩詞五十餘篇,由數十名書法家用真、書寫。詩詞作品以歌頌張良為題材,內容涵蓋了“張良椎擊秦王”、“圯上進履”、“四面楚歌”、“張良吹簫”等歷史記載及傳說。詩詞嚴格按照詩詞格律,用韻方面堅持“詩遵平水,曲循中原”。詩作悲壯淒婉,準確的還原了歷史。像徐書信先生的七絕:“圯上傳書黃石公,沙場屢戰建奇功。洞簫淒婉雲天外,震斷霸王牛角弓。”像徐向中先生的楹聯:“若論項羽千聲鼓,還遜張良一段簫”等。都從不同側面對漢代三傑之一的張良做出了準確客觀的描述和讚揚。
子房山摩崖石刻的出現,向世人展示了徐州人繼承、維護漢文化的風采,使久負盛名的子房山增添了新的文化底蘊和內涵。

嶗山石刻

嶗山不但以它的自然風光秀美天下,更有摩崖石刻聞名全球,孫曇記事刻石,刻石共兩塊,相距不遠,東石上有線刻帶佛光蓮座的菩薩像,字為“敕孫曇采仙藥山房”,為唐代僧人孫曇來嶗山為玄宗采長生藥之遺蹟。 西石之東側刻有一篇文字,因年久風化,字跡多已漫漶不可辨認。據清代資料記載,此摩崖共69字,當時尚可辨識37字。其文為:“大唐天寶二年三月初六日孫曇遠行至元山海於見仙藥因為使山房郡之以俟來命”。這篇刻石是嶗山最古老的成篇刻石,也是研究嶗山歷史的重要史料。刻石與唐朝玄宗李隆基有關,愛江山更愛美人的皇帝為長命,派人到嶗山採藥,可是遇四大美女楊貴妃“從此君王不早朝”,小命不保。從石刻的文字中可知唐時已有方士在明道觀一帶"采仙藥",並修築過"採藥山房",著名道觀——明道觀的建立恐怕與此有關。
華樓景區古詩、題詞刻石保存數量最多的地方。從元代以來,嶗山的華樓景區就成為來嶗山旅遊的達官文士必到之處,現在華樓景區仍然是古詩、題詞刻石保存數量最多的地方,共有30多處。元代尚書王思誠、明嘉靖二年進士藍田、明代山東提學陳沂、明代山東提學鄒善、全真教華山派道士雲岩子劉志堅等都有真跡刻石在華樓山。華樓山自然景觀壯麗,地質構造奇特,摩崖石刻薈萃,歷史文化底蘊豐厚,交通便利是嶗山旅遊必到之處。
太清宮也稱下清宮,是嶗山中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一處道場,上清宮明霞洞等都屬於它的範圍。初建於公元前140年,距現在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太清宮的石刻有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聖諭,邱處機的詩詞、也有近代康有為的真跡。當然地界、地契文書也經常“刻石為證”,由此可見嶗山歷史上地產之爭經常發生,為避免起糾紛,刻石為憑。在上清宮院外東北角有一石崮,有石刻的田畝地契文書,其內容精確記錄清嘉慶十五年時量清的廟產數目。另據“嶗山志”文載:“在太清宮三官殿通往三清殿的夾道旁石上刻有一段文字,記載著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太清宮復宮後,萊州府查明的太清宮之宮界四至,文為:“廟產藏經香火山場地二四一畝。東至張仙塔,西至八水河,南至大海及腳庵一處,俱供香火,並無民地,永不起課。劃清宮界,刻石為證。”此刻石為官府所立,以避免後世當地農民與太清宮爭地而引起糾紛。在嶗山八水河上游發現古石刻。這塊摩崖石刻,保存完整,刻字清晰,其書法藝術端莊古秀,令人嘆為觀之。上面刻的字是“太清宮界”旁邊略小的字為“化化浪子”。因為此地地勢險要,人跡罕見,故“養在深閨無人識”,所以有關嶗山刻石的記錄了沒有記載,而在同一地方不遠還有一塊“太清宮界”,幾次尋找因地勢險惡,不得而歸。據了解,在八水河停車場曾經發現有過界碑橫躺在地上,現界碑不知所蹤,在舊時嶗山旅遊路線神仙梯邊也有太清宮界石刻一處。

泰山石刻

泰山摩崖石刻共有1000餘處,其中最著名的《紀泰山銘》刻石,又稱唐摩崖,刻於唐開元十四年(726年),在岱頂大觀峰崖壁上。摩崖高12.3米,寬5.3米,碑文書24行,滿行51字,現存1008字,字大16×25厘米,除“御製御書”4字和末行年、月、日為正書外,其他均為隸書。額高3.95米,隸書“紀泰山銘”2行4字,字大45×56厘米,書法遒勁婉潤,端嚴雄渾。碑文為唐玄宗李隆基東封泰山時親手撰書,相傳由燕許修其辭,韓史潤其筆,文詞典雅,對研究唐代歷史、書法、鐫刻藝術均有重要價值。
沿泰山南麓紅門東的威王山拾級而上,古墓遒枝,芳草萋萋,山澗淙淙,石林峭立,遙望泰山南天門,遍山青翠之上,如雲點紅,分外妖嬈,整個碑林掩映在聖潔的仙境之中。白馬石摩崖石刻從1999年開始雕刻,至今摩崖石刻累計達450幅、建碑500餘塊,除古代名人杜甫、李白的頌岱名作名字之外,稱頌當今的書法大家如啟功、趙朴初沈鵬王學仲沙孟海邵華澤等頌岱詩文也勒石碑林,總面積已經超過2萬餘平方米。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意思是,智者喜歡水,仁者喜歡山;智者好動,仁者好靜;智者快樂,仁者長壽。智者就是聰明人。聰明人通過事理,反應敏捷而又思想活躍,性情好動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樣,所以用水來進行比擬。仁者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於理,仁慈寬容而不易衝動,性情好靜就像山一樣穩重不遷,所以用山來進行比擬;崔顥有詩云:“青山行不盡,綠水去何長。”其詩意是,有人樂水,有人樂山,山水孰更為之樂,還要由性情而定;王觀亦有詩:“水是眼波橫,山是眉蜂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可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山水也的確是各有千秋,人們亦各有所愛,也各有追求,我們在欣賞古人佳句的同時,不得不更佩服他們的觀點:即使力不能及,我們也要心嚮往之。

白馬石石刻

白馬石位於泰山南麓紅門東,坐落在跑馬嶺、威王山、饃饃山正陽。此處三山環抱,內有飲馬河女兒河兩溪合抱,崇山峻岭,林木蔥鬱,果樹茂密,花木交雜,有“戶戶紅石榴,家家長壽人”的美稱。可謂山水俱佳,風光綺麗,人傑地靈。
泰山南麓這片神秘的高峰,岩石裸露,懸崖魏松。相傳是春秋戰國時齊威王率兵紮寨處,故名威王山。1999年,白馬石村委決定另闢蹊徑,利用威王山區位優勢和自然條件,在全國範圍內,廣泛徵集當代著名書法家頌揚泰山文化及自然風光的書法作品,摹刻在威王山上,形成在國內具有較大規模和影響、較高藝術水平和價值的大型摩崖石刻園。 沿威王山的天然石壁叢,總面積已經超過 2萬餘平方米。

兩嶺口石刻

兩嶺口摩崖石刻在兩嶺口村東北阿牟院遺址,東側的一塊長4.5米、高2.5米的巨石上,雕刻石龕54個,佛像56尊,左側刻有“大定十一年(公元117年)歲次辛卯”,是河北省首次發現的有具體紀年的金代石刻。

七星岩石刻

七星岩摩崖石刻位於廣東省肇慶市城北七星岩風景區內,為中國少有的龐大摩崖石刻群之一。
在七星岩摩崖石刻群中,年代最久遠的要數李邕的《端州石室記》。該石刻整體高l.07米,寬0.79米,正文連同標題、落款共18行386字,落款日期是“開元十五年(727年)正月廿五日”。由於石刻中央偏左有一馬蹄形印記,所以又稱馬蹄碑。馬蹄形印記始見於宋初,至清朝末年,該石刻可見文字319字,如今清晰可見文字273字,連模糊但尚可辨認的31字在內,實存304字。繼李邕之後,歷代遊覽七星岩的文人雅士,都喜歡在七星岩的崖壁上寫詩、題字、作畫,以寫景抒懷。在523則石刻題勒中,計有:唐朝的4則,宋朝的80則,元朝的13則,明朝的146則,清朝的117則,民國的10則,現代的109則,年代不祥的44則。這些石刻題勒絕大部分分布在石室岩玉屏岩阿坡岩,尤以石室岩最多,竟匯集了333則,占整個七星岩摩崖石刻的63.6%。
七星岩摩崖石刻,就文字種類看,以漢文字為主,也有藏文,漢文字的字型,有篆、隸、楷、行、草,巨者丈余,小者半寸,不少書法名家的佳作都薈萃在一起,構成了南方獨特的書法藝術寶庫。唐朝李邕的楷書,宋朝郭祥正的行書,明朝吳桂芳、朱完的篆書,清朝洪頤煊的篆書,清朝黎簡陳恭尹隸書,清朝耆英的草書等等,都是該寶庫中赫赫有名的藝術珍品。

江西石刻

在江西省峽江縣羅田鎮張家村西北雞冠山峭壁上。面積約60平方米,按凹凸自成3 階,自上而下鐫刻明正統二年(1437)、天順五年(1461)、成化七年(1471)分別為三監察御史張旭、張魁、張學御賜敕令。全楷書.大者盈尺,小者寸余,字型端正清秀,略有漫漶。原壁上還有解縉題詩,惜早年村民取石建屋毀去。山後有2石卓立如笏,稱為雙笏石。1984 年7月列為峽江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摩岩石刻
摩岩石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