碥道

碥道

定義:特指在有坡度的崖壁上削坡鏟石築成的土石路提供給行人、物資運輸的通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碥道
  • 拼音:biǎndào
  • 含義:有坡度崖壁上削鏟石築成的土石路
  • 出現時期:先秦
釋義,簡介,來歷,

釋義

詞目:碥道
拼音:biǎndào

簡介

“碥道”是在有坡度的崖壁上削坡鏟石築成的土石路。用鏟鑿下來的石塊還在路下坡上砌成石牆,內填土石以加寬道路。為防止車馬墜入道外,石牆往往高出路面,其高出路面的部分稱為欄馬牆。為建碥道要尋找有坡度的山崖,需繞山取途,並且要隨坡上下、削崖、砌岸、鋪石、填土以成碥道。所以碥道不像棧道那樣平直近捷,里程要長,坡度有增加,但比棧道經久耐用、安全,且維修省工。

來歷

自先秦以來古人就修建了棧道,不過因為棧道修築棧道頗為費工費時費力,而且以木結構為主的棧道耐久性較差, 所以自唐朝以後,棧道逐漸被碥道所取代。如褒斜道南段,北宋時有棧道5800多間(間,指兩橫樑間距,約3米),元代減為2800多間,明初尚存2200多間,至清代已幾乎全被“碥道”所取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