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寺摩岩石刻

黃龍寺摩岩石刻位於九江市 修水縣的的黃龍山,留有黃庭堅等人所書刻字,是江西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龍寺摩岩石刻
  • 地理位置:九江市 修水縣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景點級別:江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著名景點:摩岩石刻
黃龍寺摩岩石刻在進入黃龍寺前兩公里下馬石處公路旁一塊巨石上“黃龍山”三字映入眼帘,震憾人心。蒼勁端莊靈秀的“黃龍山”三字相傳為黃庭堅所書。楷體,從右至左陰刻於石上,字直徑為85厘米。其中“黃”字與“龍山”兩字有一條石縫。
黃龍寺摩岩石刻黃龍寺摩岩石刻
雄壯飄逸“靈源”二字,行書陰刻於黃龍寺前靈源橋頭左側三角形巨石上,“靈”於左,下部分掩沒土中,“源”於右,比“靈”字稍小。
黃庭堅晚年自巴陵略平江臨湘入通城,無日不雨至黃龍謁清禪師繼而晚晴,邂逅禪客戴道,作長句呈道純詩句中有靈源兩字。
踏上靈源橋,目睹“靈源”兩字,黃庭堅不禁愴然淚下,思緒萬千,賦詩云:“山行十日雨沾衣,幕阜峰前對落暉。野水自添田水滿,晴鳩卻喚雨鳩歸。靈源大士人天眼,雙塔老師諸佛機。白髮蒼顏重到此,問君還是昔人非。”山谷老人賦詩表達了對授法恩師祖心和師祖慧南的尊敬欽佩,對已謝世靈源惟清懷念之情躍然詩中。
黃庭堅早年曾在此游觀、學道,如今,屢經磨難之後,白髮蒼顏故地重訪,就其實際情形來看,實在是半昔半今,非昔非今,亦昔亦今。詩意中有歲月不居,世事變遷的滄桑之感,同時也有追求理想,堅持人格的堅貞之情。此詩深化了人生的底蘊,將佛理賦予了現實的、積極的精神。這就是詩人高深、絕妙之處。
自呂洞賓與超慧禪師鬥法敗北成為其護法弟子後,黃龍寺名聲日震,影響日遠,有“法窟”之美稱,寺前左側三門衝口巨石上黃庭堅手書“法窟”二字至今完好無損。字直徑約80厘米。
法窟:佛教語,佛涅槃後,弟子迦葉於迦蘭陀竹園大石窟內結集三藏經典,稱為“窟內上座部”,後因以“法窟”指佛寺。
黃龍山黃龍寺前右側一公里,上天梯前500米一處岩石上刻有“
三關三關”二字,每字一尺見方,筆力遒勁,刀鋒清晰。據載為宋時黃庭堅所書,宋時黃龍寺人所刻。迄今千年仍“力透石背”,明朗清晰。
三關三關
距黃龍寺右側上行約500米處石壁上刻有“翠雲洞
翠雲洞”三字,沿僧俗池石鑿水溝上行約5米處右側峭壁懸崖內有“張顏幾、黃叔豹、叔敖、楙,來謁長老清公,時堂中有眾五百人。建炎己酉二月甲子。”的摩崖石刻。
翠雲洞翠雲洞
側有“韓駒駓馳來游”,實為時任知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江西詩派韓駒車馬疾行來游。

韓駒駓馳來游
韓駒駓馳來游韓駒駓馳來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