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刺史部

揚州刺史部

揚州刺史部是一個古代的官位,始置於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為全國十三部(州)之一。範圍相當於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江蘇淮河以南部分,上海、江西浙江福建全部,湖北河南部分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揚州刺史部
簡介,下轄郡國,西漢時期,東漢時期,三國時期,晉朝,北齊,隋朝,

簡介

州治設在壽春(今安徽壽縣),東漢時揚州的州治位於歷陽(今安徽和縣)。漢獻帝時,劉繇袁術逼迫後,短暫移治曲阿(今江蘇省丹陽市)。曹操將揚州州治移至壽春(今安徽壽縣),後又移至合肥(今安徽合肥西北),曹魏建國後再度移至壽春;而三國時期的孫吳則將揚州的州治定在吳(今江蘇蘇州),後先後移至京口(今江蘇鎮江)、建業(今江蘇南京)。西晉滅吳後,兩個揚州合二為一,治所被定在建業(今南京),後改名建鄴建康。隋朝統一全國後,將之前的揚州(今南京)改名為蔣州,揚州刺史部除。607年(隋大業三年)復置揚州刺史部監察各郡,隋亡遂除。

下轄郡國

西漢時期

東漢時期

三國時期

揚州九江郡廬江郡等二郡十四縣屬魏地;丹陽郡會稽郡建安郡吳郡豫章郡廬陵郡廬陵南部都尉等七郡146縣屬吳地。約於今江蘇省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數省之地。

晉朝

丹楊郡
建鄴縣
11
11
16
10
7
11
10
10
9
6
8
元康元年(291年),析揚州之豫章、鄱陽、廬陵、臨川、南康、建安、晉安七郡,荊州之武昌、桂陽、安成三郡,共十郡設定江州,治九江
7
8
16
10
8
10
石陽縣西昌縣高昌縣、巴丘縣、南野縣東昌縣、遂興縣、吉陽縣興平縣、陽豐縣
5

北齊

揚州
壽陽(今安徽壽縣

隋朝

揚州刺史
計44郡269縣。地域相當於今浙江、福建、廣東、廣西、上海、安徽、江蘇南部和江西、湖北部分地區
江都郡
江都縣(今江蘇揚州市)
鐘離郡
鐘離縣(今安徽鳳陽臨淮關)
淮南郡
壽春縣(今安徽壽縣)
弋陽郡
光山縣(今河南光山縣)
蘄春郡
蘄春縣(今湖北蘄春縣)
廬江郡
合肥縣(今安徽合肥市)
同安郡
懷寧縣(今安徽懷寧縣)
歷陽郡
歷陽縣(今安徽和縣)
丹陽郡
江寧縣(今江蘇南京市)
宣城郡
宣城縣(今安徽宣城市宣州區)
毗陵郡
晉陵縣(今江蘇常州市)
吳郡
吳縣(今江蘇蘇州市)
會稽郡
會稽縣(今浙江紹興市)
餘杭郡
錢唐縣(今浙江杭州市)
新安郡
休寧縣(今安徽休寧縣)
東陽郡
金華縣(今浙江金華市)
永嘉郡
括蒼縣(今浙江麗水市)
建安郡
閩縣(今福建福州市)
遂安郡
雉山縣(今浙江淳安縣馱花塢附近)
鄱陽郡
鄱陽縣(今江西波陽縣)
臨川郡
臨川縣(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
廬陵郡
廬陵縣(今江西吉水縣)
南康郡
贛縣(今江西贛州市西南)
宜春郡
宜春縣(江西宜春市)
豫章郡
豫章縣(今江西南昌市)
南海郡
南海縣(今廣東廣州市)
龍川郡
歸善縣(今廣東惠州市)
義安郡
海陽縣(今廣東潮州市)
高涼郡
高涼縣(今廣東陽江市西)
信安郡
高要縣(今廣東肇慶市)
永熙郡
瀧水縣(今廣東羅定市)
蒼梧郡
封川(今廣東封開縣)
始安郡
始安縣(今廣西桂林市)
永平郡
永平縣(今廣西藤縣)
鬱林郡
鬱林縣(今廣西貴縣東津)
合浦郡
合浦縣(今廣西合浦縣沙河東北)
珠崖郡
舍城縣(今海南海口市瓊山區)
寧越郡
欽江縣(今廣西欽州市北久隆西)
交趾郡
交趾縣(今越南河內市)
九真郡
九真縣(今越南清化)
日南郡
治所在九德縣(今越南榮市)
比景郡
比景縣(今越南廣平省宋河下游高牢下村)
海陰郡
新容縣(今越南承天省廣田縣東香江與浦江合流處)
林邑郡
象浦縣(今越南廣南省維川縣南茶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