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蓮(吳均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採蓮》是吳均的組詩之一。

是出自漢樂府民歌《江南可採蓮》中的小賦,流行於江南吳、楚、越之地。詩中大量運用重複的句式和字眼,表現了古代民歌樸素明朗的風格。詩歌描繪了江南採蓮的熱鬧歡樂場面,穿來穿去、欣然戲樂的游魚,採蓮人的歡笑仿佛就在讀者眼前耳邊。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採蓮》
  • 外文名稱:Pick lotus seeds
  • 作品別名:《江南可採蓮》
  • 創作年代:南朝梁
  • 作品出處:漢樂府民歌《江南可採蓮》
  • 文學體裁:五言古風
  • 作者:吳均
作品全文,其一,其二,註解,其一,其二,作品賞析,其一,其二,作者簡介,

作品全文

其一

江南當夏清,桂楫逐流縈。
初疑京兆劍,復似漢冠名。
荷香帶風遠,蓮影向根生。
葉卷珠難溜,花舒紅易傾。
日暮鳧舟滿,歸來渡錦城。

其二

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
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
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
原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註解

其一

江南:長江以南地區。江南最早出現在先秦兩漢時期,是以楚國為背景所指的長江中游今湖南湖北的長江以南部分、江西。現在主要指蘇杭一帶及太湖、錢塘江流域地區。當夏清:正當夏日的清爽。夏清,夏日的清爽。《禮記·曲禮》上:“冬溫而夏清,昏定而晨省。”桂楫:桂木船槳。亦泛指槳。指華麗的船。楫,短的船槳。《韻會》棹,短曰楫,長曰棹。逐流縈:追逐水流瀠繞。流縈,流瀠,水流環繞。初疑:最初懷疑。初看疑似。京兆劍:京兆尹的寶劍。蓮花形似寶劍也。京兆,京兆尹。官名。漢代管轄京兆地區的行政長官,職權相當於郡太守。後因以稱京都地區的行政長官。復似:又似。又像。漢冠名:漢朝冠冕的名字。即蓮花冠或芙蓉冠。荷香:荷花的香氣。帶風遠:帶著風遠去。蓮影:蓮花的影子。向根生:向著根莖生長。葉卷:荷葉翻卷。珠難溜:水珠難以溜走。花舒:荷花舒展。紅易傾:紅色容易傾倒傾瀉。日暮:天晚。傍晚;天色晚。鳧舟:漂浮的舟船。【漢典】鴨形的船。錦城:錦官城的簡稱。掌管織錦官員的官署。城名。故址在今四川成都南。成都舊有大城、少城。少城古為掌織錦官員之官署,因稱“錦官城”。後用作成都的別稱。

其二

錦帶:錦制的衣帶。雜:雜糅。夾雜。花鈿:用金翠珠寶製成的花形首飾。羅衣:輕軟絲織品製作的衣服。綠川:綠色河川。問子:詢問君子。今何去:今日去哪裡。出采:出去採摘。江南蓮:江南的蓮蓬。遼西:指遼河以西的地區,今遼寧省的西部。戰國、秦、漢至南北朝設郡。三千里:三千里遠。欲寄:想要寄送。因緣:因由和緣由。機會;緣分。依據;憑藉。原:願。但願。君:君子。旋返:凱旋返還。及此:趕得上這。荷花鮮:荷花鮮艷。

作品賞析

其一

“江風當夏清,桂楫逐流縈。”詩是從涉江寫起,意思是說:在炎熱的夏天,江風顯得特別涼爽;迎著涼爽的江風,精美的桂楫蓮舟隨著江流縈迴蕩漾。“桂楫”,是指桂木船槳,亦泛指槳。這兩句既交代了采芙蓉的季節、氣候,也點出了“涉江”的情景,著墨不多,卻給人以“舟搖搖以輕揚,風飄飄而吹衣”(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的美感。
“初疑京兆劍,復似漢冠名。”意思是說:小船漸漸地划進了荷塘,朵朵芙蓉展現在眼前。大概是“詠物忌犯題字”吧,詩人故意不提芙蓉,而用兩個古代物名加以暗示。古之京兆有名為芙蓉的利劍,漢代宮女亦戴有“芙蓉冠子”。詩人初見芙蓉疑為劍,再看芙蓉象漢冠。雖屬借用,並非刻意作形象化的比喻,但從“劍”可見出水芙蓉的挺拔;“冠”可見芙蓉盛開,“臉傅朝霞衣剪翠”(宋·晏殊《漁家傲》)的嬌姿。
“荷香風送遠,蓮影向根生。”這是進一步寫荷香蓮影,意思是說:風掠荷塘,清香遠逸;紅蓮映水,水底蓮影酷似長在根上。這兩句寫出了荷花叫“暗香清遠”,蓮影相互輝映的特點,雖非名句,亦堪玩味,孟浩然的“荷風送香氣”與此似有“血緣”關係。
“葉卷珠難溜,花舒紅易傾。”也許是手采江蓮或桂棹擊水的緣故,白玉般的水珠跳上了荷葉。葉光珠滑,本會立即“溜”走,可是“葉卷珠難溜”,荷葉半卷,那白玉跳珠想溜也沒法溜掉。一個“溜”字把水珠的活躍形容得維妙維肖。桂棹擊水造成的這一景象給人的感覺是歡快的,但盛開的荷花卻因之落蕊,就不免使人頓生感慨了,“荷舒紅易傾”一句似有盛極而衰之感寄寓其中。
“日暮鳧舟滿,歸來度錦城。”是寫滿載而歸,意思是說:傍晚,小船上已經滿載蓮房,暢遊興盡,轉棹返回繁華的都城。
此詩由涉江寫到歸來,由遠而近,由泛寫到特寫,較生動地反映了“涉江采芙蓉”的全過程,展示了當時風行一時的蕩舟採蓮的生活畫面。

其二

詩起首即對思婦的形象進行描寫,卻沒有直接刻劃形體,只是勾勒出“錦帶”、“花鈿”、“羅衣”、“綠川”等極有代表性的衣飾,從而讓人從美的裝扮想像出美的人。這是向漢樂府民歌學習的結果。(陌上桑)寫羅敷之美正是此法:“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湘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雖不正面著一筆。卻讓人感覺到一個秀色可餐的女子在。
“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兩句,作者借用民歌慣用的自問自答形式交待詩題,並且暗用“蓮”與“憐”(古代是愛的意思)的諧音雙關,巧妙地將詩歌從採蓮轉向思婦的懷人。“蓮”在古代常被用來象徵愛情,這裡可說用得其所。
“遼西”兩句,暗示思婦的丈夫在遙遠的邊地,音息難通。“遼西”在這裡並不一定是實指,僅是與上句中的“江南”形成對比,藉此形容與“君”地理上相隔之遙遠。
末二句直瀉心聲,願君早返,以免花落人衰,青春虛度。實際上也是深得民歌坦率的風格。
這首詩在心理刻劃上也有獨到之處。表面上是寫採蓮,但是著重點在抒寫情懷上,作者從不同角度逐層揭示了人物複雜的內心世界,展示了主人公一顆堅貞、執著、熱烈而又值得同情的心。開頭二句寫人外形美,實際是反映了主人公對自我價值的覺醒,是對青春美的覺悟,自矜。三四兩句已透露出思婦孤寂難耐的愁情。這與《西洲曲》中那位主人公又有點相似:“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五六兩句明顯地點出了愁的原因,也揭示了她對丈夫的愛,尤其“欲寄無因緣”一句寫出了她複雜的心理:本來丈夫遠出,作為妻子是十分擔心的,她思念他,但路途遙遠。希望給他寫封信捎去,這也許多少能使自己減輕點愁情,增加一點安慰。然而,卻沒有機會,非常令人失望!“欲”字中凝聚了思婦內心無限的希望,可是一個“無”字又飽含了她無限的失望。末二句則將前面受壓的內心感情匯集成感情的激流直瀉而出。其中又帶著淒婉的感慨。花與人是相對相似的,思婦憐花實際上也是自憐。她盼遊子早歸正是“恐美人之遲暮”的心理反映。
這首詩採用雙關的藝術手法,使得詩中表現的情感顯得深沉、含蓄、細膩。詩中的荷花象徵著青春年華,代表著女子的花容月貌,古代詩人常愛用這種手法。了解了蓮花的象徵意義,詩中採蓮女的“欲寄”蓮花(書信),特別是最後的望“君”早歸,不要錯過荷花仍然鮮艷開放的好時機,讀起來就格外覺得情意綿綿,意味深長。這首詩,又純用白描手法,詩中主人公的情感完全是由眼前景、手中物觸發的。情由景生,觸景生情,表現得很成功。全詩重在抒情,詩中描寫的其他事物,實際上都處於陪襯的地位。

作者簡介

吳均(469~520年),字叔(xiáng),吳興故鄣人(現在浙江安吉人)。生於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於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南朝梁時期的文學家。好學有俊才,其詩文清新,多為反映社會現實之作,深受沈約的稱讚。其文工於寫景,詩文自成一家,常描寫山水景物,稱為"吳均體",開創一代詩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