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英國籍鋼琴家)

所羅門(英國籍鋼琴家)

所羅門(Solomon)是著名的英國籍鋼琴家,他病逝於1988年的2月22日,是25周年紀念。他病逝時已是86歲高齡,但實際上,鋼琴演奏生涯在1965年已經結束,這一年他半身不遂,之後在輪椅上整整度過了23年。更殘酷的是,作為一個優秀鋼琴家,他的手指在50年代後期就先開始僵硬。查他的唱片,60年代留下的錄音其實已非常少,可見當時手指已難“柔若無骨”。有資料說,他癱瘓前,8月28日在BBC留下的最後錄音是舒伯特的《第十三號鋼琴奏鳴曲》(D664),但我查不到這個版本已經出版的記錄。估計即使留下錄音,也難展示他迷人的手指在琴鍵上出神入化的技巧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所羅門
  • 外文名:Solomon
  • 國籍:英國
  • 出生日期:1902年
  • 逝世日期:1988年的2月22日
  • 職業:鋼琴家
  • 代表作品:貝多芬的第一、三、五3首協奏曲
演奏生涯,評價,

演奏生涯

所羅門由此是一個燦爛又不幸的偉大鋼琴家,他的演奏生涯相比別人,顯得非常短暫。他1902年出生,比智利鋼琴家阿勞、美籍烏克蘭鋼琴家霍洛維茨都大1歲。他們兒時都是鋼琴神童,阿勞5歲、霍洛維茨7歲開始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他則8歲就在倫敦皇后大廳彈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獲轟動。三人的壽命也相似:所羅門與霍洛維茨都活到86歲,阿勞則活了88歲。但阿勞的演奏生涯,11歲開始全球巡迴,一直演奏到生命最後,留下浩瀚的曲庫。霍洛維茨17歲在音樂學院畢業後開始成名,儘管中途兩度退隱有15年,唱片總數也足可堆砌。所羅門的演奏時間則只有30年代戰前幾年及戰後的大約十幾年,留下的錄音因此少到可憐。英國的Testament唱片公司1992年成立後,專門挖掘了EMI公司的庫底,最終才整理出他的唱片總共才18張。其中包括貝多芬的第一、三、五3首協奏曲(EMI公司則一至五5首協奏曲全部出版過,其中地一、三在artist profile系列,references系列出了第二至第五,其中有兩個不同第三鋼琴協奏曲)與18首奏鳴曲;勃拉姆斯的2首協奏曲、1首奏鳴曲與其他小品;莫扎特的第15、23、24,3首協奏曲及3首奏鳴曲;格里格、舒曼、柴可夫斯基的協奏曲及一張蕭邦與李斯特、一張斯克里亞賓與其他小品;另有與大提琴演奏家皮亞蒂戈爾斯基合作的貝多芬5首大提琴奏鳴曲。
留下的這些錄音中,很明顯,最主要是貝多芬。但遺憾的是,他的貝多芬,在對貝多芬的解讀中,卻被擁擠在一條夾縫裡。他之前,奧地利鋼琴家施納貝爾已經被豎為一堵不可逾越的高牆。施納貝爾比他長20歲,早在貝多芬逝世100周年時,就在柏林演奏全套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成為權威。整個30年代,施納貝爾演奏的全部貝多芬鋼琴作品變成一種浪漫與詩意的標本。在施納貝爾後,是比所羅門長7歲的德國人肯普夫。肯普夫從1951年開始錄製他的第一套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這時所羅門的技巧其實遠勝於他,但所羅門只選擇性挑剔地演奏與錄音,更重要的是,他對貝多芬的處理因過於輕靈而難成公眾權威。到1956年,肯普夫完成了全部錄音,就變成更強調嚴謹、被稱為德式哲學結構的又一堵高牆。1964年起,肯普夫又用兩年時間錄成他的第二套立體聲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進一步成為施納貝爾後的第二標準。所羅門由此最終只留下5張唱片,成了貝多芬鋼琴奏鳴曲解讀的一個異類。
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實在是有實力鋼琴家的角逐場,比肯普夫大11歲的另一位德國鋼琴家巴克豪斯1958年才開始他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錄製,錄了整整十幾年,最終無法取代肯普夫。阿勞60年代才錄製他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但光彩不僅被肯普夫遮蓋,而且後來的奧地利鋼琴家布倫德爾也很快超越了他的影響力,他是瑞士鋼琴家埃德文·菲舍爾的學生。

評價

從深層次說,所羅門在鋼琴藝術史中的悲劇性,不僅在他不是某著名門派的代表,又因他是一個英國鋼琴家。一個英國鋼琴家,不僅生活在德奧與俄羅斯,前者強調結構力度,後者強調幅度對比的門派夾縫中;而且,即使強調抒情性,聽眾們似乎也更喜歡東歐或法國的鋼琴家。所羅門本身又是那樣清高孤傲,與霍洛維茨、魯賓斯坦多如牛毛的錄音比,我經常感到,他的藝術境界實在是一種一般人無法理解的悲哀。
他的演奏魅力,也許就在鍵盤上的行雲流水,那無數燦爛的音韻組接,是那樣自然的天衣無縫,沒有難度,似乎也捨棄了自己,那是心緒與技巧融合在一起的韻律。鋼琴家的財富,真在於手指在鍵盤上舞蹈的敏銳感覺。義大利鋼琴家米凱蘭傑里是典型的手指崇拜者,每次演奏前,他都有繁複的手指“熱身”。相比這種刻意精緻,所羅門雙手在鍵盤上令人眼花繚亂的出神入化,真似渾然天成,只能令人嘆息。尤其是那種疾速中越來越多輕巧之音的嬉戲,真有一種魔術般撩撥人心的夢幻。我聽過他的錄音中,最具魅力在貝多芬最後一首奏鳴曲的最後那個慢樂章,這個樂章小詠嘆調主題發展中越來越神奧的變奏,給他的速度變化提供了特別能展示曲徑通幽的空間。如果與施納貝爾的版本比,他的演奏大約慢了僅10秒鐘,但那種超脫的境界真是截然不同。我一直覺得,這個最後樂章是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最漂亮的一個尾聲,我喜歡的是,所羅門把每個變奏都處理成更高境界心醉神迷的超然物外。它充分體現了鋼琴表達的另一種幅度,由此真覺得幅度這個詞,完全讓一些俄羅斯演奏家給體會偏了,他們把幅度變成了鍵盤上的強烈對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