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初期出血

懷孕初期出血

懷孕初期出血,是一種孕期症狀。成因多種多樣:胎兒染色體異常、母體激素分泌失調、子宮先天發育異常或後天缺陷、免疫系統問題、病毒感染、孕婦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臟病、腎臟病及血液疾病)、過度操勞、壓力過大、性生活太劇烈、外力撞擊、環境污染、用藥不當、吸菸、喝酒、攝取過量咖啡因或者會其他促進子宮收縮的食物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懷孕初期出血
  • 屬於:孕期症狀
  • 適用:孕婦
  • 成因:多種多樣
成因,子宮頸病變,宮外孕,葡萄胎,診斷治療,流產,子宮外孕,葡萄胎,注意事項,處理原則,預防,

成因

在胎盤完全形成之前,胚胎著床並不穩定,因此很多因素都可造成流產。當流產發生時,胚胎與子宮壁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分離,分離面的血管一旦破裂,就會造成陰道出血症狀。根據一項醫學研究統計,超過50%的孕婦可以安然度過懷孕初期出血這一關,成功地繼續妊娠;約30%的孕婦可能會發生流產;另外有近10%的孕婦可能是宮外孕或其他問題。有些孕婦擔心,早期懷孕時有不正常陰道出血,保胎成功後寶寶會不健康。許多研究顯示,有一半以上的流產是胚胎本身異常所導致,這是一種自然淘汰,如果能夠繼續妊娠,胎兒一般都是正常的。
孕早期出現陰道出血後,如果能繼續懷孕成功而生產的,胎兒有先天性異常的比例並沒有因此而有增加的現象。
其實懷孕期間出血也是在臨床上比較多見的一種情況,可以有很多原因導致的,懷孕期間出血可以根據出血來源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母體方面情況引起的懷孕期間出血,主要是由於子宮疾病引起的或者由於孕激素缺乏引起的。
2.胚胎本身引起的懷孕期間出血,主要由於胚胎本身問題,如果說這方面問題情況還是不很樂觀的。
3.受到外力刺激引起的懷孕期間出血,因為妊娠中,子宮和腹腔本身會處於充血的狀態,會顯得很脆。有時候即使只是很輕微的刺激或稍微運動,都會引起出血。

子宮頸病變

發生人群:性生活複雜、衛生習慣不好、生活作息不正常、身體抵抗力較差等。
對於早孕期出血,很多人往往會忽略子宮頸的問題。子宮頸嚴重發炎導致糜爛,或原本已有子宮頸息肉,很容易因為懷孕後激素的改變而造成表面毛細血管破裂出血。近年來子宮頸癌最常發生的年齡段已經悄悄下降至30~40歲,已經懷孕並不代表子宮頸一定沒問題,在懷孕前後都應該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如果孕初期有陰道出血現象,也應該檢查子宮頸是否有問題。

宮外孕

發生人群:曾經有過骨盆腔發炎、骨盆腔黏連病史或做過輸卵管手術或前次懷孕曾發生宮外孕等。
受精卵著床在子宮以外的地方便稱為宮外孕,發生率大約是1%,而其中95%的宮外孕都是發生在輸卵管。由於輸卵管的管壁非常薄,無法供給胚胎足夠的營養,而且逐漸發育的受精卵使輸卵管壁膨脹,會導致管壁破裂,在懷孕7~8周時便會產生不正常陰道出血,甚至有嚴重腹痛或因腹內大量出血而導致休克
在確定懷孕的初期,如果超音波檢查未能發現子宮內有胚胎的跡象,就必須儘早檢測血液中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可診斷出有無宮外孕的可能,並適時做出適當的處理。

葡萄胎

發生人群:母親年齡小於20歲或高於40歲、食物中缺乏胡蘿蔔素和動物性脂肪、曾有流產的病史、曾有葡萄胎病史、吸菸等。
葡萄胎是一種良性絨毛膜疾病,發生率大約是1‰,亞洲國家的發生率較高一些。因為胎盤絨毛滋養細胞異常增生,末端絨毛轉變成水泡,水泡間相連成串,狀似葡萄,因而稱為“葡萄胎”。在懷孕初期會有不正常陰道出血、嚴重孕吐甚至心悸等症狀。
通常利用超音波和抽血檢測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便可診斷,治療方式是利用子宮內膜真空吸引術把葡萄胎清除,然後持續追蹤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指數,直到連續3周都正常,之後每個月再追蹤一次,連續半年正常為止,如果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指數下降不理想,就要考慮用化學藥物治療。在追蹤期間必須嚴格避孕,治癒兩年後才可計畫懷孕。

診斷治療

流產

症狀
懷孕初期出血
較容易出現在懷孕12周之前,會有陰道 出血或下腹部疼痛的感覺。
準媽媽們如果發現月經過期一定要先驗孕,若是懷孕,再通過超音波確認受精卵是否在正確的著床位置。確定為正常子宮 內懷孕後,若再發現出血現象,便要從出血型態及疼痛感兩方面小心觀察。
出血型態
如果血液呈現咖啡色,準媽媽不用過於擔心,咖啡色的血液表示出血已經停止,所以會氧化成咖啡色,只要多加休息並且避免運動就可以,若血液呈現鮮紅色就要注意了。
早期懷孕時,胚胎不太穩定的狀況下比較容易發生流產的現象,此時的準媽媽需要絕對的臥床休息,並讓專業醫師給予協助。
疼痛感
多數懷疑有早期流產現象的準媽媽,會有如同月經來時的腰酸背痛以及下腹部疼痛感。
治療方式
鮮紅色的血液對於準媽媽而言是比較不好的,必須立刻到醫院做處理;若陰道分泌物呈咖啡色,則建議臥床休息。一般而言,出血情況可以獲得改善,但是不論血液呈現咖啡色或鮮紅色,都必須讓醫師知道,才能適時地給予協助。
準媽媽要注意一點,不論血液顏色,只要一天出現一次不正常出血現象,一定要絕對的臥床休息三天,避免仰臥起坐等會運用到腹部的運動,同時避免憋尿、便秘 等會造成腹內壓增加的情況。
預防
孕婦在懷孕早期應少到公共場所,預防流感、風疹麻疹腮腺炎、傳染性肝炎等病,避免接觸X線、放射
性物質和農藥。懷孕期間可以照常參加一些適度的工作或勞動,但不能從事過重勞動和高空、深水作業,不
要做彎腰的活,避免撞擊腹部,不提過重的物件,從而預防流產。

子宮外孕

症狀
準媽媽們在月經過期的時候,最好是能夠先驗孕,因為確定懷孕後,可以請醫師幫你確認著床位置是在子宮內還是子宮外。專家提醒準媽媽們,早期子宮外孕不一定會有症狀,最好能夠在腹腔內出血情形發生以前就先確定著床位置是否正確,讓醫師給予適當的處理。
出血型態
通常會有少量陰道 出血,但若嚴重時也會有腹腔內出血的情形。
疼痛 感
劇烈的腹部疼痛、臉色蒼白、心跳加快以及腹內出血的情況。
治療方式
子宮外孕的治療方式分為手術治療及藥物治療兩種,手術治療包括“輸卵管切開術”、“輸卵管造口術”或“輸卵管切除術”等方法,以移除輸卵管腫塊及懷孕組織;藥物治療則需視患者身體狀況施以抗癌藥物methotrexate(MTX)。
此外,需特別留意一點,有子宮外孕病史、子宮結構異常、有裝置子宮內避孕 器,或曾經動過輸卵管手術的準媽媽,都算是子宮外孕的高危險群。

葡萄胎

症狀
大部分懷有葡萄胎的準媽媽會在懷孕初期有噁心、嘔吐或是不正常的陰道 出血現象,也有可能會排出褐色分泌物,準媽媽們也要小心容易有黃體囊腫及高血壓等疾病發生。
出血型態
出血量的多或少皆有可能,但是若沒有及早發現,可能會導致大量出血。
疼痛感
完全性的葡萄胎較易感到下腹部悶痛。
治療方式
一旦確定是葡萄胎的話,就必須進行流產 手術並刮除子宮內絨毛組織,且半年內都需要追蹤體內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指數是否正常。

注意事項

處理原則

無論是懷孕初期還是懷孕任何時期,有任何出血症狀都需要告訴醫生,通常輕微出血不會被認為是嚴重問題。但是見紅或流鮮血,尤其伴有腹部疼痛或絞痛時,最好能馬上就診,因為這可能是流產或宮外孕的徵兆。在懷孕後期,這樣的出血症狀也可能是胎盤出現了問題。
如果發生了陰道出血的現象,必須儘快就醫。醫師首先會評估出血量的多少,並測量血壓及脈搏,以決定是否需要立即住院。接著會問病人一些相關資料,如最後一次月經日期、月經是否規則、是否曾出現害喜及乳房漲痛的,而是否仍存在,以及是否有下腹痛的症狀。然後進一步作身體檢查,再做一個初步的判斷。必要時會安排超音波檢查及抽血驗血清中‘貝他人類絨毛膜性腺刺激素’(簡稱絨毛膜激素)或黃體素,以幫助診斷究竟是正常子宮內懷孕、自然流產、子宮外孕或是葡萄胎。
有關絨毛膜激素的檢查,通常要比較間隔48小時兩次抽血的數值較具有參考價值,在正常子宮內懷孕的病人,第二次的數值通常會比第一次上升百分之六十六以上,若上升幅度不夠或有下降的現象,則可能是子宮外孕或不完全性流產,此時就需要安排子宮擴刮術或腹腔鏡來做進一步診斷。
隨著陰道超音波的發展,其解像力大為增加,可以幫助醫師更早發現子宮內妊娠囊,如果發現子宮內妊娠囊,那么同時發生子宮外孕的機會就非常低,大約僅四萬分之一;如果子宮內找不到妊娠囊,而絨毛膜激素高於1500 IU/L,將必須考慮子宮外孕的可能性。

預防

孕期不穿高跟鞋:因為婦女妊娠後,足部肌力不足,身體的重量主要靠足部的韌帶來負擔。由於韌帶軟化,不能長時期負重。尤其是妊娠後期,若是這時再穿高跟鞋,是很不安全的,很容易摔倒,同時使孕婦累上加累,造成下肢與腰背疼痛加劇。 穿無跟的平底鞋,雖安全,但由於重心落在足後跟上,直立或行走時間稍長,也容易引起足跟痛及腰痛。因此,穿鞋跟為2~3厘米的低跟鞋和坡跟鞋最好。
孕婦應戒菸戒酒:已知菸草中含有多種有害物質,而其中的尼古丁、煙焦油、一氧化碳等對人體危害最大。菸草中尼古丁會使胎兒心跳加快,胎盤血流量減少,影響胎兒發育,導致營養不良或畸形。酒精更是忌諱,它會使胎兒發育遲緩、畸形或智力低下。因此,計畫受孕前及孕期都應忌煙戒酒,。
注意防輻射:家用電器或多或少的都會有一些輻射。如電視機,尤其是彩電,在長時間工作時發出的射線及微波輻射,對孕婦和胎兒也能產生微妙的影響。所以,孕婦一定要做好防輻工作。
不要喝茶:因為茶葉中含有較豐富的咖啡因,飲茶加劇孕婦的心跳速度,增加腎血流量,加重孕婦的心、腎負擔,不利於胎兒的健康發育。所以,女性在懷孕期間儘量不要喝茶。
不要劇烈運動:孕期的女性劇烈運動會很容易出現意外的,如果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流產。所以,孕婦在運動的時候又多加注意,散步是不錯的選擇。
用孕婦專用的護膚品:普通護膚品含有植物提煉物,雌性激素,這些對寶寶來說都是很刺激的東西,會影響寶寶正常發育的東西。因此,女性在懷孕時,最好用孕婦專用的護膚品,避免造成對胎兒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