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五雷山

慈利五雷山

慈利五雷山(五雷仙山)於1994年9月19日(農曆八月十五日)舉行了空前盛大的“五雷山宗教文化首游式”。那天游山的民眾人山人海,絡繹不絕。從這一天起,楚南勝境五雷山正式向中外遊人開放了!從這一天起,張家界市在諸多的景觀中又新添了一大風景名勝區!五雷山交通方便,風光綺麗,與石門、桃源兩縣相鄰,有大小山嶺十餘座,峰頂終年雲霧繚繞,危崖絕壁,氣勢磅礴,很值得一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慈利五雷山
  • 地理位置:張家界
  • 著名景點:武大帝之神像
  • 海拔:976米
簡介,地理位置與氣候,名字的由來,道教聖地,景觀,交通,

簡介

慈利五雷山,原名雷岳,海拔976米,因主峰金頂分出數脈,呈輻射狀伸延,有如《淮南子.天文訓》中的地維,所以又叫維山。不僅是旅遊避暑勝地,更是道教聖地,素有“楚南第一勝境”之稱。俗話說“北武當,南五雷”,二者如兄弟聯袂,名聞遐邇。其道教殿宇之多被《三湘之最》譽為湖南最大的道教文化群落。據史書記載,五雷山道教“始於唐、盛於明”。相傳西域淨樂國太子曾選中此地,壘石室苦修,“得道高升”,這就是著名的真武帝君。嗣後,唐代顧靖慕名上山草創道觀。元末翰林國史編修張兌辭官不做,歸隱天門山五雷山,在五雷山擴修殿宇,弘揚道教文化,並親題“楚南名山推第一”。從此五雷山名聲大振,所建殿宇“旁魄百里,列縣俱瞻”,明神宗得知後,封五雷山為“洞天福地”。道教信徒遍及鄂西南、湘西北兩省十八縣。每年古歷“三月三”、“八月十五”為朝聖日,有“朝不朝,一年十萬八到”之說。到了明代萬曆年間,常德榮定王、澧州華陽王對五雷山進行大規模擴修改建成,建築面積達5000餘平方米,有36宮,72殿。期建築為石牆鐵瓦構築,隨山脊溝壑縱橫陳列,綿延15華里,奇險深幽,玄妙超然,獨具一格,蜚聲南北。可惜民國末年,戰亂紛起,匪盜稱雄,五雷山香火飄零,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所有殿宇毀滅殆盡。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慈利縣委、縣政府為落實黨的宗教政策和文物管理法規,發展旅遊,投資數百萬元,修復了部分古建築,修建了旅遊專線公路以及相應的旅遊服務設施,成立了五雷山風景區,昔日雄姿,再展輝煌。

地理位置與氣候

張家界慈利五雷山,位於慈利縣東部,地處城關鎮、廣福橋鎮、石門縣蒙鎮,以及零溪鎮、花藪鄉與桃源昌蒲鄉的交界處(簡稱“三四”交界處,即三縣、二鄉與四鎮)。它東接臨澧,南臨桃源,西處城關,北抵石門。東經111°15′—111°18′,北緯29°23′00"—29°27′30"之間。海拔最高976米,最低123.7米。年最高氣溫32℃,最低氣溫15℃,年平均氣溫11℃。這裡氣候適中,四季分明,是一個一年四季都適合旅遊朝聖的好地方。

名字的由來

五雷山因真武祖師命五雷神擂響五聲霹雷,鎮壓五條孽龍而得名。也有人說是因有“五雷掃電”一景而得名。
相傳,真武大帝當年在武當山修成正果以後,由妙樂天尊帶他上天拜見玉皇大帝。玉帝見他氣宇軒昂,不同凡響,便當面封他為真武大將軍,在太陽宮供職。玉皇還賜給他三台七星寶劍一把,黃金鐵甲一件,專事鎮妖斥邪,為民除害。真武大將軍得到玉皇賜的這些寶物以後就不斷巡視天庭。一天中午,當他巡視到楚南方向一帶時,突然發現天空怒雲翻滾,狂風大作。他撥開雲頭一看,原來是5條孽龍爭鬥,它們是東方青龍,南方赤龍,西方白龍,北方黑龍,中方黃龍。這5條妖孽各顯神威,大擺武場。它們有的掀起滔天大浪,有的颳起陣陣妖風,一時間攪的飛沙走石,天昏地暗,使黎民百姓慘遭不幸。真武大帝見狀,怒不可遏。他掐指一算,原來是5條孽龍在爭奪五雷山聖地的王位。於是他立即指揮五雷神舉起神錘,擂響5聲霹靂,一齊朝5條孽龍劈去!霎時,只見天空道道白光,怒雲妖霧一掃而去。隨即天空放晴,五龍俱降。真武大將軍見狀,又取出三台七星劍一一指向5條孽龍,五妖就立即變成了5座山。這就是我們今天見到的“五龍朝聖”一景。至今這五座山仍如栩栩如生的活龍朝聖一般矗立在那裡。

道教聖地

五雷(仙)山更是著名的道教聖地,素有“楚南第一勝境”之稱。它與湖北武當山齊名,俗話說“北武當,南五雷”,二者如兄弟聯袂,名聞遐邇,被尊為“中國南武當”。其道教殿宇之多被《三湘之最》譽為湖南最大的道教文化群落。據史書記載,五雷(仙)山道教“始於唐、盛於明”。相傳西域淨樂國太子曾選中此地,壘石室苦修,“得道高升”,這就是著名的真武帝君。嗣後,唐代李靖慕名上山草創道觀。元末翰林國史編修張兌辭官不做,歸隱五雷(仙)山,在五雷(仙)山擴修殿宇,弘揚道教文化,並親題“楚南名山推第一”,從此五雷(仙)山名聲大振,所建殿宇“旁魄百里,列縣俱瞻”。 P 到了明代,常德榮定王、澧州華陽王對五雷(仙)山進行大規模擴修改建,建築面積達5000餘平方米,有36宮,72殿。其建築為石牆鐵瓦構築,隨山脊溝壑縱橫陳列,綿延15華里,奇險深幽,玄妙超然,獨具一格,蜚聲南北。明神宗得知後,封五雷(仙)山為“洞天福地”,道教信徒遍及鄂西南、湘西北兩省十八縣。每年古歷“三月三”(7天)、“八月十五”(15天)、“九月初九”為朝聖節,信徒晝夜朝拜,人山人海,鑼鼓喧天,炮聲如雷,熱鬧非凡,形成了五雷(仙)山盛大的傳統廟會,有“朝不朝,一年十萬八千到”的壯觀景象。時至今日,三大傳統廟會代代傳承,年年舉行。後因戰爭和文革的原因,五雷(仙)山的殿宇遭到破壞。

景觀

{1}寺廟
五雷山主要是道教修建的祠宇宮殿,共建有大小寺廟100多座,計有36殿、72宮、48寨。這片古建築群的其本格局分內8家與外7家。整個建築群倚山勢而建,聚建在長達1公里多的山脊背上,猶如長龍托屋,非常好看。內8家宮殿僅湊,外7家分散。內8家由南至北,宮殿擺設依次為金殿觀音閣、王爺殿、玉皇殿財神殿赤帝宮斗姆宮、朝聖門等。這片古建築群共有建築面積達8500多平方米,是中國道教建築僅次於湖北武當山的又一大片古建築群。這些寺廟建築最著名的有金殿、觀音閣、翰林祠、紫金宮、朝聖門、梳妝閣、斗姆宮、王爺殿、關聖殿、馬爺殿、趙爺殿、溫爺殿、赤帝宮、一天門、二天門、朝聖門以及牌樓等。在這一大片古建築群中,因五雷山的寺廟名稱與建築風格均與湖北大武當山其本相同或相似,加上它的地理位置在長江以南,故五雷山又有“南武當”之雅稱。
{2}武大帝之神像
關於真武大帝,其來歷是這樣的,他原是爬蟲類——的合體之形,起源於我國遠古時代的星宿崇拜。我國古代,人們將天上的恆星分成二十八個星座,俗稱“二十八宿”。人們又把二十八宿分為為東西南北四組。不僅如此,人們還把每組7個星座想像成一種動物形象。又根據古代五方配五色的說法,分成“四象”。這就是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不是別的,就是“龜蛇”,也就是“真武”大帝的別名。“玄武”又為何成了“真武”?原來宋代皇帝因避其祖“趙玄郎”之名諱,故改“玄武”為“真武”。根據我國遠古時代人們的說法,龜為“四靈”之一(其他三靈為龍、鳳、麟),蛇也被認為是有神靈的動物,於是玄武作為龜蛇的化身之神,便越傳越神,因此,他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以至被歷代帝王樹為“帝君”。而道教為了興教的需要,又編造出一套玄而又玄、神而又神的故事。說玄武曾托胎於淨樂國善勝皇后,並從他左肋生下,長的十分勇猛。本來皇后想要玄武繼承王位,但他不想王位,只一心想學道成仙。後來得紫元君所授秘法,玉帝又賜他寶劍,所以,他在武當山修煉42年便大功告成,白日升天,成了“真武大帝”。因為真武成了“帝君”,所以,武當山為供他修建的金殿便舉世無雙,特別輝煌。金殿全部建築都是銅鑄鎏金,而真武大帝也是銅鑄鎏金,耗銅重達萬斤。五雷山的金殿乃真武大帝,雖然其建築規模與裝金不如武當山輝煌,但除武當山以外,同其他道觀建築群比較,五雷山還是有過之而無過及的。
{3}文物古蹟
文物古蹟也異常珍貴。明代天順六年間(公元1462年)杭州一位縣令到五雷山攜妻帶小觀光遊覽,在龍頭勝景留下這樣的墨跡:“觀其岩形,若飛龍頭,頭角崢嶸,真武古蹟,巧出天成,楚南第一勝境也。”他的這塊碑刻成了珍貴文物。山上還有石獅、石象與石坊《二龍戲珠》等各種碑刻300餘塊,不僅是碑林之勝地,同時也是薈萃書法藝術。在一天門,還有一塊保存完好的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的大碑刻,不僅書畫藝術堪稱上乘,同時也是研究李自成歸宿的歷史見證。其文曰:“從來廟宇輝煌,神像威靈,先皇供奉,丕振四方,嗟哉!蓬萊飄渺,數十年來,引引自知,道納竭力修持廟宇神像,石三宇落成……”除了這些文物古蹟以外,五雷山還有千斤銅佛、石龍與石虎等文物。
慈利五雷山
{4}山
五雷山有120多座,溪流15條,山體表面面積達160平方公里一路之上,登山時從山腳到山頂,可以看到許多自然景觀。如造型多樣的奇山異峰,清澈見底而又碧綠如綢的溪流,汨汨的山泉古井,還有珍貴的樹木與奇花異卉,上得山來,危崖聳翠,百鳥爭鳴,步移景換,舉目有景,在這裡遊覽,既可以看到山河壯麗的美景,又可以看到金碧輝煌的古建築群。站在山頂,極目遠眺,又可見到一派金碧輝煌的叢林風光。

交通

張家界五雷山,交通十分方便,距慈利縣城僅25公里,距苗市火車站僅3公里,距張家界飛機場也只有108公里。特別是火車,苗市每天有3對火車東西來往,貫通枝(城)柳(州)線。往東,可以去石門、澧縣、枝城、宜昌、襄樊直至鄭州、北京;往西,可以到達張家界、猛洞河、吉首、懷化,然後轉車可以去重慶、成都、貴陽、昆明與南寧等地。如到張家界站轉車,還可以乘特快直達長沙、株州、衡陽、郴州、韶關、廣州。 現在,張家界一級民用機場已開通,可乘波音飛機直達長沙、廣州與深圳。從1995年3月28日起,又可直接飛往北京,從第二季度起,又可飛上海、成都、重慶、武漢、桂林、宜昌航線。今後,還可以直飛香港、東京、新加坡、馬來西亞、曼谷等地。因此,來五雷山朝聖觀光,你不愁來去不方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