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州古城遺址

思州古城遺址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置思州,宋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移治今務川,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置思州軍民安撫司,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 年)置思州府。思州為州660年(治今沿河497年、治今務川160年),思州為宣慰司135年(治龍泉坪2年、治清江城123年),思州為府500年(治今岑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思州古城遺址
  • 所屬年代:唐武德元年
  • 位置:思州城
  • 始建朝代:隋朝
概述,珍貴的文化遺產,盛唐黔中首郡,貴州立省的根基,思州大事年表,古城(遺址)保護與利用,

概述

今沿河的思州城完善經營於北宋文化風格是唐城,今務川思州城建於北宋末,完善經營於南宋,文化風格是宋城思州宣慰司城在龍泉坪和清江城,建城、完善經營在元代及明代前期;思州府城在今岑鞏縣,是明清文化風格。
今沿河、務川的思州城及岑鞏思州宣慰司城、思州府城都應該得到重點保護和綜合利用,今思南的思南宣慰司城、思南府城也是思州文化脈絡的直接繼承者,是應享受岑鞏古城同等待遇的明清風格古城。
幾處思州(土司、府)古城中,最珍貴的、保護和綜合利用價值最大的是位於今沿河的唐思州古城。不僅是因為它最古老、年代遠久而愈珍貴,而且因為它是古代烏江流域開發史上最輝煌的時空片段,是古黔中文化的主要形成與發散中心,是貴州行省形成進程中最重要的歷史節點。它不僅對於當前研究西部大開發有重要意義,保護和綜合利用好它,甚至對貴州西南地區、族、國家以至人類都具有深遠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等方面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珍貴的文化遺產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置羈縻思州,武德四年置務州治務川(今沿河河東古城、經治州),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改務州為思州。北宋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思州治遷今務川,思州(務州)治今沿河500年。其中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至北宋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的497年,思州(務州)治所在今沿河縣城河東古城,這在《元和郡縣圖志》、《舊唐書》、《貴州通志》等史書中有明確記載,實地踏勘考證,至今仍然能夠得到豐富的確切的實物佐證,古石板街、古碼頭、古城護城河、古城內外城牆等,遺蹟宛然,古城形制依稀可辨。唐武德元年至武德四年之羈縻思州,目前尚不能準確定位其治所地點,只能根據《貴州通志》、《元和郡縣圖志》、《思南府志》、《岑鞏縣誌》、《沿河縣誌》等史書記載,推測其治所在今思渠荷葉坪至印江河口之間,可能性最大的是荷葉坪古城和城址頭古城,其次黑獺、官壩、壩沱、沿河城區亦有較大可能。盛唐時期的思州,轄區包括今沿河、務川、酉陽秀山印江德江大部、思南一部,總面積20000平方千米以上。從轄區面積、交通區位、戰略地位、經濟文化發展水平等方面考察,思州都是當之無愧的黔中首郡。今貴州地區歷史上最早的書院之一“鑾塘書院”創辦於唐宋時期的思州,今貴州歷史上最早的名茶“思州茶”也成名於唐代思州。《茶經》、《貴州通志》等史料上有記載。
思州遺址思州遺址
唐宋思州,到元明間演變為思州、思南兩大宣慰司。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裁思州、思南兩大宣慰司設立思南、思州、烏羅、石阡銅仁、新化、黎平、鎮遠八府,並在思州、思南八府基礎上建立了貴州行省。也就是說,唐代思州是明代十三行省之一的貴州行省的淵源,歷史上有“先有思州,後有貴州”之說。有人說,古思州是一位文化老人,以烏江文明扁擔,一頭挑彭水涪陵,一頭挑思南鎮遠,挑走古時黔中道,挑來今日貴州省貴州簡稱“黔”,就是為了紀念古思州這位烏江文化老人。

盛唐黔中首郡

思州,1999年版《辭海》註:“州、土司、府名。唐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改務州置。治務川(今貴州沿河東)。轄今貴州務川、沿河、印江和重慶酉陽秀山等縣地,唐末廢,北宋末復置,不久廢,南宋初再置。”由此肯定了沿河在隋、唐、五代北宋時期,是務川縣及務州、思州的治地。
隋開皇十九年(公元599年),招慰蟄僚奉詔析黔陽縣地置務川縣,轄地包括今沿河、秀山全境和酉陽印江思南德江、務川部分地區。《元和郡縣誌》載:“務川縣中下,約150戶,因地廣人稀,分為二鄉,一日歸義鄉,二曰楠木鄉”。治地在今沿河縣城烏江東岸。《元和志》載:“內江水,一名涪陵水(烏江),在縣西四十步(約200尺),因川為名,曰務川。”初隸庸州(治今黔江縣地),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庸州廢,原領石城、務川、扶陽縣改隸巴東郡(治今奉節)。《隋書·地理志》載:巴東郡統縣十五,務川縣第十四。《務川縣志》亦載:開皇十九年(599年),招慰蟄僚,析原黔陽縣地置務川縣,縣治在今沿河縣城郊,轄地有今酉陽西南部、秀山、沿河縣全部、印江思南德江大部。隋務川縣在今務川縣領地只有紅絲、大坪、石朝等地。
唐代設道作為中央監督機構,初將全國劃分10道,後調整為15道,沿河地南部屬思州(務州)務川縣,北部屬黔州洪杜縣,先後隸江南道黔中道。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析彭水石城縣地置洪杜縣隸黔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招慰使冉安昌以務川當牂舸要道,請置郡以撫之,於縣地置務川郡,旋改為務州,領務川、扶陽、涪川三縣。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改務州為思州,以州境內有思邛水得名。
思州曾改名為寧夷郡。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思州為寧夷郡,領務川、思王、思邛三縣。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復名思州。《黔中文化初探》(蔡盛熾著) 有關於黔中、思州的重要記述:巴以後,楚國和秦代都設過黔中郡。唐代的黔中道(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到唐末(907)計174年),轄境為北到湖北建始,南到廣西凌雲,西到貴州畢節,東到湖南沅陵,面積約30萬平方公里。彭水為道、州、縣三級治所駐地,為今渝、黔、湘、鄂、桂結合部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黔州南部接壤的思州,因為這裡在東漢建安六年(201),即建永寧縣(後改名萬寧,今思南)於此,漢人最早進入,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唐代武德年間(618~525)已經大量開墾了稻田,因而在思南以北建了多田縣。糧食除自食外,還有餘糧釀酒,東謝有“婚姻以牛酒為聘”的習俗。 烏江水道,為黔中通往外界的主要通道。黔中道的官員及朝貢人員來往、食鹽外銷,丹砂外運,都取此路。為適應烏江水急浪大的特點,竟造出了國內惟一的大型歪尾木船,開鑿了石壁上的纖道,木船上行和過灘時,用人力吼著號子拉縴,形成獨特的烏江文化景觀。因為龔灘和羊角磧的險灘,分別形成於明代萬曆和清代乾隆時期,所以,唐代的烏江航道,比明清以後暢通。包括今雲南的洱海、大理等地的少數民族向中央進貢,都選擇烏江這條水路。黔中道在唐代的百多年中,戰亂較少(只有局部的叛亂與平叛共八次,除一次持續三年外,其餘在年內或跨年結束),社會相對安定,給生產和社會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從西漢在郁山建涪陵縣開始,就實行流官制,即由中央在全國而不在縣內選拔任命,按任期輪換而不能世襲的制度,官員們從各地帶來了外地文化黔中(黔州、思州等),既屬蠻荒之域,而又社會安定;既有崇山峻岭,而又水運方便;既為西南徼外,而又物產豐饒,可按唐制提供一品供給所需的物品。於是成了流放皇室成員和達官貴人的理想所在。這些人在政治失了權勢,但在生活上,不會受到虧待,還是保留了原有的標準,這又給彭水帶來當時最先進的文化
唐太宗的長子李承乾、十四子曹王李明、唐高宗廢太子李忠、唐高祖十四子霍王李元軌等四人,都是流放在黔州的,其中三人(李元軌死在流放途中)都死在彭水,初葬在彭水的。開國元勛長孫無忌等,也流放到黔中柳芳,原在史館編修國史,被貶到黔州後,仍篤志論著。正好高力士也流放巫州(今湖南省洪江市),在黔州相見。因高對宮中事頗詳,柳向他詢問開元、天寶年間諸事,寫成《唐歷》四十篇。
唐代詩人孟郊、李白、杜甫、劉長卿、白居易、劉禹錫、賈島、貫休等,及在黔中任職的官員(大多能詩能文)等24人,留下了許多反映烏江和黔中的作品,其中詩就有29首。 黔中道,以她廣袤的區域,多類型的地貌,亞熱帶的氣候,富饒的物產,加上李唐王朝較為寬鬆的政治環境,不但哺育了生活在這裡多種民族,還使他們各自的社會經濟得到發展。他們以鹽丹開發為主導、烏江水係為通道,吸納多種民族文化和皇室文化等外地文化,共同創造了農耕、漁獵、手工業、水上運輸、商業等各行各業獨特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經過歷史的發酵,終於釀出了豐富多彩的,多元共存的黔中文化。如果說,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是一串璀璨奪目的寶珠的話,那么,黔中文化就是其中的一顆。
思州在黔中道的地位十分重要,堪稱黔中首郡。首先,思州在黔中道十多個經制州中地域面積最為廣闊。《新唐書》記載:武德四年置務州,領務川、涪川、扶陽三縣,貞觀四年改為思州。涪川縣治所在今思南境,扶陽縣治所在今德江茶溪。思州(務州)理應包括今思南德江、鳳崗。《貴州通志》(萬曆)記載:“石阡府……唐初為思黔二州地……(武德)四年以思州之寧夷縣置夷州義泉郡即今府治”。更說明今鳳崗、石阡曾一度為唐思州轄地(務州改思州前有一思州,史志紀其廢而未祥其置,根據現有資料推測,此思州當在武德元年與黔州前後設定,治所當在今沿河、思南亦或德江印江間,這是一個有待進一步考證的烏江文化之迷)。唐初的思州包括今沿河、務川、印江酉陽秀山德江、鳳崗及思南、石阡部分地區,總面積三萬平方公里以上,後分出一部分置費州、夷州亦不下兩萬平方公里,是當之無愧的黔中首郡;其二,思州是黔中道的水陸交通樞紐和地理中心;其三,思州是唐王朝控制黔中的戰略要地;其四,思州是黔中道開發最早、物產最為富饒、經濟文化比較發達的州之一。今天,沿河縣城附近皇榜石、曾子壩、司馬溪、鑾塘、官壩、翰林等地名仍散發出盛唐的文化氣息,而思南、思渠(今沿河、酉陽境各有一個)、思水、紅思、思邛、思王、思塘、思林等數十個古今地名則更是由盛唐黔中首郡——思州直接衍生出來的。

貴州立省的根基

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置貴州布政使司,自此,貴州成為全國十三個行省之一。建省之初的貴州版圖,大致與盛唐時黔中道相當,因有“黔”這個簡稱;其主體為由古思州發展演變而來的思州、思南八府。可以說:古思州是貴州省的淵源,是貴州立省的根基。《明史、地理志》記載:“洪武十五年正月置貴州都指揮使司,治貴州宣慰使司。永樂十一年置貴州等處承宣布政使司,與都指揮使司同治。領府八,州一,縣一,宣慰司一,長官司三十九。”八府思南府石阡府銅仁府、烏羅府、思州府鎮遠府黎平府、新化府,均為永樂十一年二月廢思州、思南二宣慰司置,與貴州布政司同時誕生;一縣即務川縣,為隋開皇十九年所置,時治今沿河(務川縣治沿河歷隋、唐、五代、北宋,即隋開皇十九年至北宋政和八年,計519年),一度為古務州、思州、寧夷郡治所,是貴州省唯一於建省前設定並至今一直保持建置的古縣;一宣慰司即貴州宣慰司,永樂十一年二月來屬;一州即普安州,永樂十三年十二月改為州,直隸貴州布政司。務川、沿河均因烏江而名,都寓有經營、開發烏江之意。烏江,不愧貴州的母親河!

思州大事年表

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授田宗顯黔州剌史。
開皇十九年(公元599年)置務川縣,治今沿河縣城烏江東岸。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置羈縻思州。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廢羈縻思州,置務州治務川,經制州。
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改務州為思州,經制州。
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宗顯四世孫克昌築思州治於今沿河。
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田公榮加思州節度使,升中書侍郎。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思州為寧夷郡。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復置思州。
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田時豐兼領思州節度使。
鹹通十一年(公元870年)田佐禹領思州節度使。
北宋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都虞侯趙延浦任思州刺史,土著田氏族人不賓附,朝廷將思州等列為化外州
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田祐恭移思州治於今務川。思州治沿河497年(公元618年——620年治所待考)。
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置思州軍民安撫司,領鎮遠州、務川縣、九個蠻夷長官司。思州治由務川遷龍泉坪(今鳳崗小谷莊),置龍泉坪和水特姜(今思南)兩長官司為附廓。思州治今務川160年。思州為州660年。
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司治毀於火,移治清江城(今岑鞏)。思州(土司)治龍泉坪2年。
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敕還舊治未果。
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思州安撫司升為宣慰司。
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省思州宣慰司隸順元路軍民安撫司。
至元廿二年(公元1285年)析務川縣東南部置沿河祐溪長官司。
至元廿九年(公元1292年),復置思州軍民宣慰司,隸湖廣行省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思州宣撫使田仁厚歸順朱元璋,獻鎮遠、古州軍民二府,務川、邛水、信寧等十縣,龍泉坪、水特姜、沿河祐溪等三十四長官司,仍以田仁厚為宣撫使。
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鎮遠知州田茂安不屑堂侄田仁厚統轄,據其地以獻明玉珍,創設思南道都元帥府,旋改為思南宣慰司,治龍泉坪。
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田仁智亦歸附朱元璋,仍授思南道宣慰使,隸湖廣行省。從此,原思州分為思州和思南兩個宣慰司。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置思州宣慰司
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思南宣慰司遷治於鎮遠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思南宣慰司遷水德江(今思南)。
永樂八年(1410),思南宣慰使宗鼎、思州宣慰使田琛獲罪下獄。
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田琛、宗鼎兩宣慰正法。其轄地分置思州、思南、黎平、石阡銅仁鎮遠、新化、烏羅八府,實行改土歸流。思州(土司)治清江城(今岑鞏)124年。思州宣慰司(安撫司)存續135年。
清代仍置思州府
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思州府改思縣。思州府存續500年。
民國省內(公元1915年)裁思州四土司。
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思縣更名岑鞏縣。思州之名延續1312年。

古城(遺址)保護與利用

今沿河歷史上一直是巴楚黔中地、秦黔中郡、唐黔中道的核心區域,是盛唐黔中首郡——思州的治所;古務州、寧夷郡治於今沿河;隋開皇十九年(公元599年)於今沿河所置務川縣,歷隋、唐、五代、北宋,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遷治今務川,治於今沿河長達519年,這個聞名世界的丹砂古縣,是貴州歷史上唯一設定於隋唐而一直保持建置至今的古縣,是貴州建省時唯一的縣。
元和郡縣圖志》載:“隋開皇十九年置務川縣,屬庸州,大業二年(州)廢。武德四年於縣置務川郡,貞觀四年改為思州,以思邛水為名。“務川縣:中下。郭下。本漢酉陽縣地,屬武陵郡。自晉至陳並為黔陽縣地,隋開皇十九年置,因川為名。內江水,亦名涪陵水,在縣西四十步。”這說明古思州、古務川縣治所在今沿河河東老城。《貴州通志》(萬曆)載:“廢沿河宣撫司:司治江東岸,元至大間與宣慰田氏爭職坐,廢,遺址尚存。”民國《沿河縣誌》載:“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春,沿河系謝汝霖旅(劉國圃團)駐防,王督辦天培命周源稷由川來思招募。是年二月,周命王木匠率兵爭防,謝部退出東岸。王部進駐沙子場,謝部反攻,王部退回,焚燒縣署,延及民房甚多,自是兩部隔河對峙”。 縣署遺址即今河東糧站,現在縣署門樓尚在,院牆、基址依稀可辨。今河東居民將其稱為新衙門,而將南門泗王廟稱為老衙門,因為鹹豐七年(公元1857年)——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思南府移治沿河泗王廟。
據考證(根據現有史料記載和河東古城現場踏勘),隋務川縣(公元559年置)縣衙應在今坪上報恩寺。這一帶是古務川城的核心,地勢較高,平坦開闊,東有桅台壩作軍事堡壘,東南有東山之險,西有觀音岩和烏江可據,北、東、南三面均有護城河遺蹟,不城自固,易守難攻,且交通便利,是古代建縣衙的理想場所。北宋末(公元1118年)務川縣、思州治遷今務川,縣衙址在明清為報恩寺,民國時期為和平鎮鎮公所,歷代均為公用地。桅台壩、東山、花園坡、觀音岩、烏楊樹溝、廖家嘴、龍砸(za)嘴、三重橋、天生橋、魚洞溝等地名古韻悠悠;廖家嘴碼頭在唐代是忙碌的思州碼頭;田壩當與思州田氏有歷史淵源;周家坨、王家朝門等地名記錄了古城明清時期文化的興盛,周家自周述謙於清鹹豐癸酉(公元1853年)中進士,周氏一門先後出進士、舉人四名,王氏自王有道於明萬曆間中舉後出進士、舉人近十人。
民國《沿河縣誌·古蹟志》記載:“觀音岩,在縣東,石壁上有‘觀音岩’三字,筆勢飛舞,署唐呂碞題。“天生礄(橋),在東岸魚洞溝。石骨橫亘,底深上闊,不施斧鑿,天然若礄(橋)。水經其下,人行其上,為漲水時往來要道。“三重橋,在東岸,建於兩岩之間,為縣東通龔灘必由之路(橋址在今河東糧站與沿河中學之間的魚洞溪口,為三重石橋奇觀,相傳一重建於漢代,二重建於唐代,三重建於明代)。“報恩寺,在縣東,建於明時,道光九年(公元1827年)邑人蕭景仲重修。“觀音閣,在縣東。《思南府志》載:‘高閣撐雲,危欄俯地。山光水色,滌人塵襟。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毀於火。’“泗王廟,建於乾隆間(公元1736—1795年),有亞元蕭明程碑敘。前為思南府移治沿河行署,後為彈壓委員和分治委員衙門。”可以說,河東古城每一寸都是文物古蹟。今河東糧站是原民國沿河縣署,門樓尚在,它也是元沿河宣撫司故址和唐思州遺址。思州署衙基礎依稀可辨,北面、東面護城河及古城牆遺蹟尚存。從現存遺蹟可推測,唐思州城規模宏大,氣勢恢宏,其形、其神頗有幾分漢未央宮乃至唐長安城的韻味。今河東古城尚有黑巷子、周家坨兩條保存完整的古石板街,它們應是唐思州城的重要主幹街道,經宋、元、明、清,見證著古城千餘年的滄桑。鹽會堡、鹽會路、官店街、萬字號等古地名訴說著古城的商業特色和曾經擁有的繁華。
城鎮化的潮流不可逆轉, 保護古城鎮、古街區、古村落、典型民族村寨等物質文化遺產,形勢嚴峻。沿河發展小城鎮、推進鄉村城鎮化的指導思想應是:尊重歷史,立足現實,著眼長遠,突出地域文化特點和民族特色,找準功能定位,最佳化區域布局,有效保護和綜合利用思州古城等文化遺產;充分利用沙沱、彭水兩電站建設工程移民、國家級麻陽河自然保護區生態移民,新一輪扶貧開發異地扶貧移民等歷史機遇;以建設黔渝湘鄂邊區文化生態旅遊強縣、貴州特色生態農業強縣、烏江中下游清潔能源富縣和循環工業大縣為目標;全面規劃,重點突破。近期重點抓好縣城和平鎮的規劃建設:
充分發掘沿河歷史,準確定位沿河未來發展趨勢,高規格編制城鎮發展規劃。近期重點抓好河東新區、烏江三橋、舊城改造、防洪堤工程等建設,重塑沿河烏江中下游重要港口城市、黔東北、渝東南區域交通樞紐和區域經濟、文化中心的形象。
因沿河在貴州的區位及烏江之惠,成為貴州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和開放前沿是必然的;作為區域水陸交通樞紐,自古如此,唐代尤甚,明清至民國一直保持,建國後因有國道326線和省道411線也一度風光。可近幾年來,烏江水道作用弱化,省道411線降為縣道,渝懷鐵路未過沿河,沿河幾千年來的交通樞紐地位被無情取締了!
盛唐古思州文明、烏江黃金水道、明清鹽運經濟、傳統沿河四寶、鸞塘書院,它們以及它們所展示的輝煌和代表的時代已經遠去,成為歷史。我們沒能讓歷史凌固,只留下國定貧困縣的帽子。區域經濟文化中心的地位也丟失了!
沿河在城鎮化的過程中,第一要注意的是再現沿河的歷史,展示沿河的文化。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再創輝煌。沿河的縣城規劃、建設,最重要的是要體現江城風韻,展示古思州文明。
元朝廢沿河宣撫司後,政權機構和城鎮重心幾乎都在河西,河東的發展受到抑制。也因為這樣,唐思州古城的基本格局得以較好的保存,我們沿河,我們烏江,我們貴州才有幸擁有“唐思州古城”這一世界級的珍貴文化遺產。它屬於世界,屬於全人類, 可是它坐落在沿河,沿河人最有義務保護好它,也最有條件利用好它。
前幾輪舊城改造,已使河西成為頗有現代韻味的新城區。河東古城,仍然得以保存!城南區改造、河東新區建設、移民小區建設告一段落後,就該啟動河東古城“改造”了吧。我們主張不要簡單的改造,而是要特別保護(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系統研究——綜合利用。
特別保護,山西平遙古城貴州鎮遠古城可資借鑑;系統研究,思南古城、彭水古城、唐長安城可供垂詢;綜合利用,貴陽甲秀小區是成功範例。甲秀樓小區既得到了完整保存,又與周邊城區十分協調,相得益彰,十分完美,堪稱世界典範!
沿河建思州文化小區,還是思州博物館、思州遺址公園,有待相關專家研究,各界人士獻計。總之,要給予最好的、最有效的保護和綜合高效可持續的利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