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眾(漢語詞語)

從眾(漢語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從眾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於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通常情況下,多數人的意見往往是對的。從眾服從多數,一般是不錯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獨立思考。不顧是非曲直的一概服從多數,隨大流走,則是不可取的,是消極的“盲目從眾心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從眾
  • 拼音:cóng zhòng
  • 基本解釋:人的認同下自己也給出的認同心
  • 含義:從眾是一種合乎民眾的利群行為
基本信息,詳細解釋,

基本信息

【詞目】 從眾
【拼音】cóng zhòng
【基本解釋】指個人的觀念與行為由於群體的引導或壓力,而向與多數人相一致的方向變化的現象。

詳細解釋

含義
1.從眾,指個人的觀念與行為由於群體的引導或壓力,而向與多數人相一致的方向變化的現象。2.解釋 個人因受群體的壓力,改變初衷而採取與多數人一致的意見和行為。與盲從不同,從眾者不一定認為別人的意見或行為正確。它的產生有對事物本身認識模糊,群體人數多、內聚力強,個體在群體中的地位與能力低等情境方面的原因,也有智力低、情緒不穩定、缺乏自信、害怕權威等個性方面的原因。
3.從眾是一種合乎民眾的利群行為,它主要是一種少數服從多數的行為模式。在生活中,從眾是很常見的,在一種場合是最常見的,那就是在選舉中從眾是普遍存在的。
4.從眾是在眾多人的認同下自己也給出的認同心裡過程。
出處
依從多數人的意見。《左傳·成公六年》:“聖人與眾同欲,是以濟事,子盍從眾?”《左傳·成公六年》:“善鈞從眾。夫善,眾之主也。三卿為主,可謂眾矣。從之,不亦可乎?”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困學違從眾,明公各勉旃。” 明 李贄 《題孔子像於芝佛院》:“余何人也,敢謂有目?亦從眾耳。既從眾而聖之,亦從眾而事之,是故吾從眾事 孔子 於 芝佛之院 。” 魯迅 《華蓋集·通訊二》:“其實 中國 並沒有 俄國 之所謂智識階級,此事說起來話太長,姑且從眾這樣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