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文化

徐州文化

徐州有燦爛多元的文化。一國之歷史,是一國之靈魂;一方之文化,是一方之精神。徐州是彭祖文化、兩漢文化的發源地,也是南北文化的交融、集萃之地。

“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兩漢文化看徐州”。黃河文化、齊魯文化與荊楚文化、吳越文化在徐州交匯,哺育了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和一大批文臣武將,為兩漢文化的產生鋪墊了地理溫床。這一區域文化經過漢王朝的統理、演進、發揚,同時吸收、融匯各種文化精髓,形成了以漢朝文化為母體、漢族文化為主體、漢字文化為載體的大文化體系,為內涵深厚、哲韻悠長的中華文化奠定了根基。

基本介紹

歷史文化,彭祖文化,兩漢文化,徐文化,生活習俗,衣服,鞋襪帽,髮式頭飾,飲食,主食,菜餚,風味小吃,人生禮俗,婚嫁,生育,壽誕,喪葬,行業習俗,手工業行俗,商業行俗,歲時節慶,節慶,廟會,戲曲藝術,民間工藝,地方方言,

歷史文化

彭祖文化

彭祖文化的核心被稱為彭祖“三術”:一是烹飪術,二是養生術,三是房中術。彭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職業“名廚”,至今被尊為廚師行業的祖師爺,代表美食“雉羹”流傳4000餘年,至今依然是最受歡迎的舌尖精品,被列入中華名吃;彭祖養生學說沒有能夠完整地流傳下來,但其攝養、吐納、守靜、導引等養生理論,對道家、道教及中國傳統文化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諸子百家多有關於養生術的記載,精神內涵都是一脈相承的,成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精華之一。可以講,彭祖從飲食、運動到生育,奠定了中華養生文化體系的基礎。

兩漢文化

兩漢文化是在百族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發展起來的。漢語、漢字、漢文化都是在悠悠的歷史歲月中,經過長期的交流融合,去粗取精,去偽存真,而形成的一種新的文化類型。特別是經歷了秦始皇、漢劉邦兩次“大一統”的改進之後,基本上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化雛型。經過文、景、武帝的實踐錘鍊,使之成為較為穩定的民族文化。加之兩漢時期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科技、文化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對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而形成了“漢人、漢語、漢字、漢文化”的特定稱謂。在博大精深的兩漢文化中,其主要內容及其基本要旨大致如下:是“無為而治”奠定了漢王朝的立國之本;二是“獨尊儒術”造就了漢王朝的長治久安;三是“龍鳳文化”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

徐文化

徐文化是發生在徐州(包括廣義的古九州之一的徐州)地方的,自古至今傳承下來的,是徐地、徐人創造的,具有本地特色的各種文化的總稱,它是一個系統的文化工程。徐文化的核心內容:仁、義、德、信、禮、道。徐文化是在它的特有的生態環境中誕生和成長的,具有文化原型的意義。它是當時華夏東方民族最重要的文化之一。

生活習俗

衣服

樣式
60年代後期以來,服裝款式變化較多,窄褲腿、喇叭褲、西裝、牛仔褲、滑雪衫、T恤衫及各式裙子均先後流行起來。
色尚
老年人多尚黑色。隨著中山裝的流行,藍色已成為主要時尚。但農村老人,尤其是老年婦女,仍穿黑色。
中青年愛穿藍色,夏季上衣以白色為主。
少兒服裝多尚紅綠鮮艷的服裝。幼時夏天勒肚兜,穿“牛腿褲”。牛腿褲的做法是把方布上角剪作半圓凹形,下角從中裁作二片,一片左右兩角縫合而成。冬天上穿小襖,下衣為“連腳蹬”(鞋褲腿是連體的,不另外再穿鞋)。四五歲以前,穿“開襠褲”,褲有“袢膀”套肩上。五六歲時,即改穿“收檔褲”,褲也不再帶“袢膀”,而於腰間系褲帶。再大些時,服裝式樣漸同成人,唯色彩鮮艷些,衣服上也多帶些動物、人物等圖案為飾。

鞋襪帽

一些高檔鞋如耐克、愛迪達等在部分青年中流行。
徐州兒童,常穿虎頭鞋、狗頭鞋、兔頭鞋、五毒鞋(鞋面上有5種毒蟲形象)、繡花鞋及素麵綠緞鞋。
襪子
各種尼龍襪則流行至今。
青年人多不戴帽子,夏季除草帽外流行旅遊帽,中老年多戴鴨舌帽。年輕女子有講究戴毛線手工織帽的,式樣多種。老人則戴青燈芯絨或平絨帽,也有戴毛線織的帽子的。
兒童帽有“福巾”、“狗頭帽”、“亮帽”、“老頭帽”等多種。福巾外形略同於風帽。帽頂額兩側留兩個洞,有半圓形蓋,鑲以羊毛或兔毛邊以代耳。額部與下片縫合而稍凸出,折回釘於下片。下片當額處,釘有“長命富貴”四個銀字(或銀小剪刀)以示吉祥,帽頂繡花,腦後釘二條絲滌,下各墜一絨球,並系之。兩旁有二指寬的飄帶,頭有劍形,尖系小銅鈴,頭動則鈴響,周遭鑲花邊。這種帽子,皆用水紅或桃紅緞子作面,以花絨或淺紅布作里,中間加薄棉絮做成。狗頭帽形狀略同於福巾,但腦後部分較短小,無飄帶。亮帽。又叫“格萎帽”。正面有“如意頭式”、“蝴蝶式”、“虎頭式”等。兩端縫合寬約二指的“帽格萎”,使成圓形,中間裱以“袼褙”,以加大硬度。面及格萎上都繡花,戴時頭頂部分露於帽外。這種帽,六七歲以上小兒就不再戴,多為家庭自製。現城中已絕跡,唯農村小孩偶有穿戴。老頭帽呈圓椎形,頂端有一大絨球,狀如馬戲團的小丑帽。

髮式頭飾

青年人頭型變化多樣,留長髮也在一部分青年中成為時尚。女子髮式除老人外,變化多樣,燙髮者甚多,頭飾也日益恢復並朝多樣化發展。

飲食

主食

烙饃
徐州人最愛吃烙饃。烙饃用未發酵的面(白面)烙成,厚約0.1厘米,直徑約30厘米,吃到口裡,柔韌、筋軟、有嚼頭,既壓餓,又有健齒作用。用烙饃卷上各種菜餚,或烙時放進各種餡料做成“菜合子”,吃來味道更佳。
拍打
俗稱“龜打”。即以手將麵團略略拍按,使成約1厘米厚、碗口大小(或約龜背大小),放在鍋內或鏊子上烙炕成熟。多用高粱面、玉米面、山芋乾麵、豆雜麵做成。有時也用少許麥麵包進上述某種面做成,便於下咽。60年代中期以來,徐州城中已少見有人做。80年代以來,隨著雜糧在主食中的日益減少,農村也漸漸絕跡。
喝餅子
如巴掌大小,燒菜時,鍋中略多放些水,將麵餅貼在鍋內壁上沿一圈,蓋上鍋蓋燜菜,菜好時,餅也就蒸熟了。表面鬆軟,背面貼鍋的一面結成一層黃殼,脆香可口。
窩窩頭
均以雜糧面蒸成。其中山芋乾麵做的窩頭香甜、筋軟可口。亦或將窩窩頭切成片炒炒吃,別有味道。60年代以前,徐州雜糧多,主食離不開窩窩頭,而且菜少,多蘸點辣椒醬吃,故有“窩窩頭,蘸辣椒,越吃越添膘”之說。
二抹頭
介於乾飯(米飯)、稀飯(米粥)之間的稠米飯。可鹹可甜,是過去生活困難時好做的一種飯。
其它如乾飯(米飯)、稀飯(米粥,其中小米粥較有特色)、馬糊、麵條(以綠豆麵條最受歡迎)、饅頭、卷子、煎餅、水餃等,各地大致相同,故略。但近年來,城市中快餐類增加了用白面做的煎餅,而過去玉米面煎餅卻見不到了.

菜餚

熱萊
徐州人傳統口味偏鹹辣,做菜時烹、炒、煎、炸、悶、燒等各種方式俱全。但老人口中的“炒”,其實大多是燒或燜。80年代以前,除年節或招待親友外,平時較少吃葷菜.近幾年來,雞、魚、肉、蛋等已為家庭中的常見菜。
小菜
在傳統上,徐州人好自做小菜.春天醃鹹蛋,夏天曬面醬、西瓜醬,秋天曬鹽豆、拐辣椒醬,冬天醃蘿蔔乾、雪裡蕻等。
蒸萊
在中老年的食譜中,還保留著蒸吃野菜的習慣。有灰灰菜、地棗苗、掃帚菜、老鴰嘴、洋槐花、藤花、榆錢子、芹菜葉、桐蒿等。做時拌些乾麵粉,稍放些鹽,放在籠上蒸熟即可。蒸菜原是舊時春荒時期的救命飯,“文化大革命”中,吃憶苦飯時,便做蒸菜吃。近年來春季菜市場中仍有賣的,但其作用主要是改換改換口味了。

風味小吃

早餐
它湯配水煎包,辣湯泡烙饃或配水煎包,熱粥、豆漿配油條或糖糕、饊子、麻花。此外,尚有油酥花燒、大小燒餅、菜合子、菜角、壯饃等。其中壯饃尤為徐州一絕。壯饃又名“鍋盔”、“鍋拍”,用未發酵的面做成。因為要求用硬面,很難用手揉動,而是將麵團放在石板或石案板上,另用一根擀麵杖,一頭固定、一頭坐在身下,用身體的重量壓擀麵杖,用來揉麵團,俗稱此法為“腚踹面”。做成厚約1—2厘米,直徑約50厘米的圓形厚餅,放在平底鍋上炕,炕熟後兩面呈黃色,外皮酥脆,中間柔韌筋軟,越嚼越香。
中餐
把子大肉配乾飯,再澆點肉湯,加幾塊同燉的油炸豆腐乾。綠豆麵條或丸子湯下綠豆麵條。近幾年來,特別時興羊肉拉麵。
晚餐
小酒小菜,種類繁多。東部農村,習食麵拌疙瘩湯,俗稱“鹽茶”。

人生禮俗

婚嫁

說媒
過去結親,先由媒人向男女雙方家長提親,雙方家庭互派女眷去“相看”,同意後,將生時貼(上寫生辰八字)交媒人去請卜人占算,俗稱“合年命”,屬相不相剋即可。
定親
男女雙方家庭議定後,由男家設席請媒人宴罷,互換啟柬(男方上寫“敬求金諾”,女方上寫“仰答玉音”)。男方還要以茶葉、米谷及“壓啟柬”的金銀首飾4包或8包交媒人轉
送女方,俗稱“下聘禮”。此即定親。貧困人家,往往借來“壓啟柬”的首飾,用後歸還。
過嫁妝
迎娶日期由卜人選定後,婚日前一天,女方備“妝奩”及桌、椅、箱、櫃等嫁妝,由男方鼓樂來迎。也有女方派人送去,男方設宴招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漸都改成女方送,俗稱過嫁妝。
邳、睢一帶,男家在這一天用花轎和儀仗到女家,俗稱“催妝”。
過嫁妝的這天晚上,女子沐浴,不再進飲食(次日不得上廁所)。男方則請些男孩子在新床上睡睡,俗稱“滾床”。
迎娶
婚日早晨,花轎先到男家,坐上一名男孩“壓轎”,往女家去迎娶。女家專有2人招待壓轎童,饋送禮物後,另用車送回男家。女子則穿著男方特送的紅襖、紅裙及“定親”時男方送的飾物,頭上蓋“蒙頭紅”(紅綢),到吉辰時,由媒人“催妝”上轎。女子哭著上轎(以示捨不得離娘家),這時鞭炮聲聲、鼓樂齊奏,俗稱“發嫁”。另有陪嫁娘2或4人乘小轎居後,新嫁娘的兄弟2人步行在花轎左右,送至半程而回,稱為“送轎”。
發轎途中,專門有人在橋、井、三岔路口等處貼一張青龍帖,用以避邪。
花轎到男方家門後,先放鞭炮“趕鬼”,男方則關上家門數分鐘,以示對新娘“局性”。而後再放花轎入門。有二位姑娘上前攙新人下轎,走紅地毯(在新沂、古邳一帶,地毯上用兩隻口袋交替傳遞,新娘走在上面,寓“傳宗接代”之意),跨過焚著松枝的火盆和馬鞍,旁邊有人念喜詞,如:“新人跨火盆,輩輩出貴人;新人跨馬鞍,輩輩做高官”。走到供桌前後,男左女右站好,由司儀主持,向北面叩頭,“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這時鼓樂、鞭炮齊鳴,對面聽不清人講話,喜慶氣氛達到最高潮。
撒帳
新人入洞房前,選一名兒女雙全的年青婦女,把染紅的棗、栗子(早立子)、花生、白果(結實果)、桂元等遍撒在床上,邊撒邊念喜詞。古邳一帶,前一日滾床時“撒帳”,但婚日這天,從新娘懷抱銅鏡和保平壺下轎時起,便另有人抱著裝滿了麥麩、栗子、紅棗的喜盒子,說一句喜話,往新娘身上撒一把這些東西,如:一撒榮華和富貴,二撒金玉慶滿堂,三撒三陽來開泰,四撒四季平安康……”十撒唱畢,撒喜即結束。
坐帳
新人“拜天地”後,由領親人分持花燭導入洞房。新娘端坐在喜床上,稱為“坐帳”,這時,由新郎上前揭“蒙頭紅”,然後坐在新娘左邊,新人同飲交杯酒。
薅臉
有婦女為新娘以紅線“薅臉”(絞掉臉上的汗毛),薅畢,取紅雞蛋在臉上滾,同時唱喜詞,喜詞多為:“薅臉要紅線,滾臉要雞蛋,今天吃喜酒,明年吃喜面(指生子)”。另外,在門外燒錫箔,稱為“燒喜紙”。
分大小
由司儀按擬好的名單,從輩份最高,年齡最長的親屬開始,依次唱名,被唱到的接受新人的叩拜,同時送給新人一份“見面禮(錢)。”
婚宴
分大小結束後,前來參加婚禮的客人即入宴,“喝喜酒”,新人要輪桌向客人逐一敬酒。
送房
古稱“合卺”,即將新郎、新娘送入新房喝交心酒,(又稱“交杯酒”)。新房內設席,由新.郎新娘坐正席,大家輪流向新人敬酒。說喜話人大唱《十杯酒》歌,歌詞有舊有新,均為民眾自編,如“一杯喜酒敬新郎,北伐司令馮玉祥,打敵人,謀略強,四路進軍打北洋”,“三杯喜酒喜笑歡,開國領袖孫中山,創革命,他在先,英勇奮鬥四十年”。另有唱睢寧縣真人真事的,如“九杯喜酒大家喝,睢寧縣長姚爾覺,辦學校,講科學,剪小辮來放大腳”。
鬧房
婚宴結束後,鬧房便開始,參加鬧房的均為新人平輩及小輩的人。念喜歌、勸新人飲酒,出各類鬧喜湊趣的玩笑。也有人對新人作極不雅觀的“鬧喜”言行。對新娘來說,鬧喜是一道比較難過的關。
聽房
鬧房至雞叫時,客人漸散,陪嫁人替新人升冠(冠諧音官即脫帽)脫靴(退鞋),將房門關閉後退出。新郎登床臥下,新娘則坐在窗前,看守桌上的長命燈。窗外多聚一些人聽房。如屋內新人不講話,窗外的人便故意逗趣,促其講話。天亮後,新娘整裝出房,向公婆請安。
瞧兩天、祭祖、回門
婚後第二天,新娘的兄弟要來瞧看,俗稱“瞧兩天”。第三天,新婚夫婦乘披紅的小轎去拜祭祖宗,稱為“三日祭祖”。這一天,新娘要下廚,烹魚,合家吃團圓飯。第四天,岳父母派人接女婿、女兒“回門”。回門期間,女家親戚陸續接新娘,直至一個月,再由新娘的父母接回住幾天,稱為“接對月”。
以上種種習俗,到國民革命軍北伐(1926)時仍相沿習。但城市中把“蒙頭紅”改為彩紅彩球,名為“披紗”,披於新娘頭上,下拖至地。另戴墨鏡一付。抗戰勝利後(1945),有個別家庭以汽車代替轎子.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轎子完全不用,有條件的家庭,大多借汽車迎娶新娘,農村則時興手扶拖拉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新婚姻法提倡並保護婚姻自主,“合年命”、“過啟柬”的習俗漸廢。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隨著轎子的廢除,“局性”、“走紅地毯”、“跨火盆”、“馬鞍”等習俗曾一度廢除。“拜天地”改為對著毛主席像行鞠躬禮,“敬祝毛主席萬壽無疆。"“拜父母”夫妻對拜”,也改為鞠躬禮。文化大革命後,雖然迎娶新娘用轎車,依然要“局性”,鞭炮照放,但“驅鬼”的含義已完全改為慶祝。
“鬧房”雖一度恢復,但近幾年漸無,農村則依舊。結婚三天后“回門”習俗仍有,但不再有“接對月”。
除傳統婚禮外,文化大革命後期,旅遊結婚則漸成為一種風尚,不再大操大辦。但近幾年,旅遊結婚略少於以前,有的新婚夫婦在旅遊結婚前或歸來時,仍要擺宴席請客.
近幾年來,有不少新人著西式禮服舉行婚禮。

生育

送催生糖
孕婦臨產前半月,娘家要送紅糖、掛麵、雞蛋、炒米4包,稱為“催生糖”。
報喜
嬰兒出生後,穩婆(接生婆)為嬰兒落臍,洗澡,(現均改為到醫院生育),並燒喜紙向祖先報喜。7天內向各處親友送紅雞蛋“報喜”,男孩送雙數,女孩送單數。
送粥米
嬰兒生育後半月內,接到“報喜”的親友及產婦娘家要送紅糖、雞蛋等2包或4包,條件好的,用大喜盒2至4架,裝上絲綢衣料、兒童服裝、小被褥、小床帳、玩具、金銀飾器等。1978年以來,送粥米的數量增多,質量增高,除上述物品外,有的還加上兒童手推車或兒童腳踏車等。“報喜”雞蛋也改由這時交“送粥米”人。
滿月、挪窩
嬰兒滿月時,條件好些的家庭,往往專門設宴慶祝,遍請“送粥米”的親友。滿月後,產婦娘家要將產婦與幼兒接住幾天,俗稱“挪窩”。近十多年來,產婦與幼兒僅在滿月時去娘家過一天即可,“挪窩”名稱不變。
獨子
凡生育獨子的人家,為保證孩子健康成長,一是起賤名,用狗、牛動物或石頭、尿罐等雜物名稱為孩子命名;留長毛,即在後腦勺處留一巴掌大的地方扎一小辮子,其餘頭髮全部剃掉;二是改叫,即挑本族中孩子多的長輩叫“大大”、“娘”,改叫自己的親生父母為“大、大娘”或“叔、嬸子”。
育子觀
傳統上的育子觀為“多子多福”,徐州人認為最佳的兒女數為“五男二女”。自政府提倡晚婚晚育、少育優生以來,城市居民觀念轉變較快。農村持傳統觀念者仍多,但較以前略有變化,認為“女孩不算孩”,即使夫婦婚後生育數胎,只要未生兒子,仍繼續生育.農村基層幹部也多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象邳縣岔河鄉晚婚晚育率達98.5%,1020對夫婦堅持“只生一個”孩子的事例仍屬少數。
慶百日
嬰兒滿100天時,合家開喜宴、敬祖宗,向長輩道喜,為嬰兒照“百日相”。
抓生
又名抓周,幼兒一周歲時,講究些的家庭,往往在桌上擺書、筆、算盤、尺子、錢幣等物,要小孩去抓,依其所抓物品來預卜其一生志向徵兆。文化大革命以來,抓生活動日益減少。近幾年來,為小孩買生日蛋糕、點生日臘燭的漸多。
抱養
夫婦婚後數年不能生養,按傳統習俗,往往抱養孩子。近10年來,抱養孩子已實質上為買養孩子。
過繼
夫婦婚後因生理原因不能生育,傳統習俗上亦可過繼親兄弟、堂兄弟或本家族兄弟的孩子。在農村聚族而居的地方,這種現象較為普遍。但近年來,過繼已漸漸被抱養所替代。

壽誕

生日
不足50歲的人逢生日,一般不叫“做壽”。凡年齡小,經濟不能自立者,則由家長操辦過生日,一般也就是穿新衣、照紀念相、吃長生面,大家說些勉勵的話。經濟已自立者逢生日,應為母親買些禮物,俗稱:“兒的生日老母苦”(形容從生養孩子到扶養成人的艱苦)。
本世紀70年代後期以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外來文化的影響,替孩子買生日蛋糕的越來越多,上中學的,往往還請一幫
關係較好的朋友、同學一道設宴慶祝。來祝賀的朋友、同學或湊在一起,或獨自買些禮品相贈。
祝壽
50歲以上的人,過生日叫做“做壽”(祝壽、慶壽)。在徐州,為老人“做壽”是一件大事。但在傳統上,家境貧困的,並不把這事過於當事辦。門第高,或巨商大賈有錢有勢的人家,則藉此事大肆鋪張,既有顯耀之意,又借親朋來祝壽之際,搞社會交際。“做壽”活動如下:
(一)暖壽 老人壽誕前一周起,家人、親友便開始醞釀、籌備。前一天,親友來贈壽禮,這時,門前置“壽”字高燈、紗燈、宮燈,扎松門,各門貼壽聯,兩旁貼壽字,大門內設鼓樂,院內搭彩棚、戲台、看台;廳堂、配房,遍懸祝壽聯、幛。到晚上,燈燭輝煌,鑼鼓鏗鏘,上演戲劇。首演《八百八年》(又名《渭水河》),然後請壽星點戲。看戲時,壽星坐看台正中,左右分坐女眷,男賓坐看台前下方,午夜方散。
(二)正壽 又名拜壽。這天天剛亮,壽星便端坐在廳堂受拜。先從兒孫、家人開始,依次為至親、遠親、世交晚輩。其他來客拜壽時,多由壽星的子侄擋駕,不拜,互相作揖即可,俗稱為“拜辰”。當天晚上,大擺宴席,由壽星的兒孫輩奉壽酒逐一敬客。宴席中上演戲劇,首演《趙顏求壽》(又名《百草山》),慶賀至午夜方散。
(三)答客 第三天為“答客”日。除至親老友外,一般客人均不參加。宴會、演戲如舊.也有改演日場的,多跳加官。此外,演戲也有用曲藝、相聲代替的。
(四)做雙壽 翁嫗都在的,以老翁的生日舉行同慶,俗稱“做雙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種鋪張的慶壽方式漸絕。

喪葬

停靈
死者彌留時,便應為其穿戴壽衣。壽衣的顏色為紅、青、藍等,忌用黑色。待彌留者氣絕後,死者是男子,把靈床停於正寢;是女子則把靈床停於內寢(即室內沖門或偏右之地)。靈前燃香燭及一個小油燈(照屍燈),另放一個瓶子,內裝米飯,米飯上面蓋麵餅,用紅布紮上瓶口,插新紅筷子一雙,名為“陰陽瓶”。地上放一個瓦盆,盆底居中鑽孔,死者有幾個兒子就穿幾個孔。在盆內燒箔,稱為“牢盆”。
喪服
停靈後,家人環在周圍哭泣,並立即派人送“傳事稟”遍告親友。家人此時遵禮成服,喪服分“斬衰”、“齊衰”(即期服),“大功服”、“小心喁”“緦服”等五服。
弔喪
親友前來弔喪,孝子持糊了自紙穗的竹木棍——哀喪棒(男喪用竹竿,女喪用柳槐制),叩謝客人。女賓到靈前哭喪,孝婦在旁叩謝。
制棺
制棺在院內,楠木為上,次用雜木、楸、椿、榆等,禁用槐木,最差的用薄板,俗稱“狗碰頭”(意謂狗一碰就開)。
成殮
人死後第二天或第三天“成殮”。這天下午,親友來客很多,均發給孝帽、孝巾。棺內及蓋內用漆布紅綢作衾帳。然後由高燈在前導引,鼓樂隨後,家人、親友列隊前往土地祠。另有2人抬桶,內盛稀米麵水,邊走邊讕勺舀水潑灑(豁湯)。同時撒紙錢,到達土地祠後,焚紙紮的轎或牛(女喪用牛),喊死者“上轎”三聲,叩頭即回,蓋棺成殮。到晚上再“送盤纏”,禮儀如“豁湯”。以後,每天雞鳴及黃昏燒箔,名力“燒雞鳴紙和宿紙”。逢七均燒紙。
點主
殯葬前先下訃聞,上寫死者生卒年、月、日、時,及開弔、下葬的時間。前4天,便布置就緒,門外分放紙獅子一對,八字式素球柱4棵,門旁放一面大鼓;以備有客來吊時,撾鼓報於裡面知道,來男客敲3下,女客敲2下。二門外,另有許多紙糊的童男童女、牛等“奢華”(殉葬用,1978年後,個別地區辦葬事恢復這一迷信做法,但“奢華”改糊成小汽車、彩電、冰櫃等)。院內高搭自布棚,棺屋前搭靈堂。堂左右有帘子門,門上寫有“抱恨”、“終天”等字樣。正中懸掛一塊寫有“昊天罔極”的匾。匾下設桌、幾供遺像及供器、供品。桌前鋪拜墊,為祭奠人行禮用;兩旁鋪小墊,為“碗棚”人陪拜用;門外放兩條長凳,為答謝人“回揖”坐憩。
殯前三天,行“成主”禮。由題主人坐在鋪有紅氈、紅桌圍、椅帔的椅上,取放在桌上的新毛筆,蘸墨在柏木主上正中寫死者名諱,兩側書寫生卒時間(此為內涵)。然後在“秉筆凝神再題外函”的呼聲中,換筆在禮相上再寫“孝男某某敬祀”。孝子三叩首後結束。
稍歇,再行“點主禮”。禮儀與題主相同,但點主用新筆蘸硃砂,在所題的內、外函上的“之神王”的“王”上加一點,補成“主”字。這是“點主”。
家祭
殯前兩天“家祭”,孝子行三跪九叩禮上祭,第一跪稱“進爵”,第二跪稱“進肴饌”,第三跪稱“進羹湯”。孝子上祭後,家人依長幼先男後女一一致祭。傍晚,“知客”人至,便開喪宴。出殯的飯俗稱“跑馬飯”(形容其快)。孝子叩頭謝菜,家人來敬酒,飯後即散。
受吊
家祭之後,客人們便來行禮,近親、遠親、世交好友等依次來到“靈堂”行三叩首禮。孝子坐在靈堂右門後,每有客行禮,便擊一下典(鐵鑄,形如古磐),表示感謝之意。
女客行禮稱為“辭靈”,行禮後入棺屋哭吊,發給孝巾。至午夜客走後,便拆除靈堂,澆發酵後的面水,稱為“拔靈棚”。
出殯
殯葬日一大早,孝子叩頭後“請棺”,土工入棺室抬棺,由死者孫子持幡引導。抬出後停路中,棺前擺桌行“路祭禮”。然後抬棺,孝子摔牢盆,以高燈大幡先導,後面是鼓樂,“奢華”、五堂執事、頂馬、鳴鑼開道送葬。
送葬隊伍多繞道緩行,至城(或村)邊,孝子謝客並請“留步”,再行約半華里,又叩謝請留步,隨行客人方脫孝帽回城,親戚、摯友隨行到葬地。
下葬
棺木由土工抬到風水先生指定的方位,由孝子破土後,挖制窀穸(墓穴),俗稱“金井”。下棺時用擂木滾進。下棺後,棺前放“哀喪杖”,棺頭放“陰陽飯瓶”、“照屍燈”,土工提公雞(稱撲墓雞)在棺上空旋三匝後,從預備好的斗內抓高粱三把擲坑內,並頌稱:“陡升三級”。孝子及親屬齊哭,抓土撒棺後,繞穴三周,土工才取土掩棺,俗稱“棺下地”。焚燃奢華後,把幡插在墳頂上,設墳祭,家人親友奠畢,便草草築土、回靈。回家後,在堂內燃紅燭、上香、鳴鞭炮、奏細樂,俗稱“敬財神”。敬畢,孝子奉神主、遺像供在桌上,孝眷們坐在一個裝滿高粱的袋子上,喝紅糖茶,吃甜食。稍候,設宴招待頂馬及參加出葬的親友。宴畢,收拾聯幛、拆棚。
殯後習俗
殯後第三天,全家人上塋“圓墳”,焚紙箔,築墳墓,第四天設宴酬照應人等。第五天開始謝吊,凡致吊之人,孝子必穿孝服逐一登門叩謝。
此後三年內,家庭中不得有婚嫁事,不辦年節。第一年春節不得貼春聯,第二年可用藍色紙寫春聯,第三年用黃紙,第四年恢復正常。
凡富戶,辦喪事往往請僧道誦經。誦經多在喪後第三期、第五期(每七天為一期)期盡時舉行擬超度亡靈。(出殯時,僧道列隊,奏法器送殯)。
貧困人家,不但一切排場不用,有的連棺木都沒有,用席包屍,“三道箍、一根棍”(從席外面在肩、腰、腿部分用繩捆上,然後用一根棍穿繩下,由兩人抬出)隨便葬在近郊義冢地(俗稱“亂葬崗”)。
本世紀60、70年代以來,特別是80年代以來,政府大力提倡移風易俗,徐州各級政府都推出殯葬改革措施。即使這樣,據古邳鎮志載:“由於長期形成的習慣,推行火葬的阻力較大。徐州城區,火葬已成為習慣,大操大辦及許多迷信活動也已消失。親鄰、朋友間有喪事的,也不過是送個花圈,或送些錢,名為“燒點紙”。

行業習俗

手工業行俗

供奉祖師
1949年以前,徐州一帶手工業者流行供奉祖師的習俗。木工瓦工供奉魯班;鐵匠供奉李老君;釀酒業供奉杜康;染坊業供奉葛仙翁;制筆業供奉蒙恬;製鞋業供奉孫臏。對祖師的供奉,有的掛畫像,有的塑雕像,有的僅供奉牌位。供奉的時間也有不同,極講究的長年供奉,早晚各上一柱香;一般多在年節期間和舉行收徒、拜師儀式及其它重大行業性活動時供奉。
供奉祖師的儀式,各行業大致相同。以染坊業為例,每逢除夕,用一大張紅紙,上寫“葛仙翁之神位”字樣,貼在放染缸的室內。牌位兩旁掛上用紙箔糊制的元寶,神位前大香几上放香燭。此外,在踩布室、染鍋等處也供奉香燭元寶,曬布架上也掛滿紙元寶。供奉期間,早、晚各上一柱香。上香前,上香人必須沐浴淨身。叩拜時由師父領頭,以下依次叩拜。
拜師
(一)儀式 拜師者必須有親友作介紹人。師傅認可後,便邀請同行中師兄弟輩與學徒的家長、介紹人一道舉行拜師儀式。一般在作坊處擺上香案,供上本行業師祖的牌位(或畫像、塑像)。師傅燃燭上香後,學徒上前,先拜祖師,繼拜師傅,然後拜師伯、師叔、師兄,師兄一般攔住不受拜,作揖即可。
(二)寫紙(訂契約)學徒拜師後,師傅、師伯叔、家長、介紹人等均落座。學徒本人由大師兄陪同,侍立在師傅旁邊,聆聽師傅、師伯叔們的訓導。而後,把事先預備好的《學徒契約》從香案上取下來,交由介紹人宣讀。契約讀完後,學徒的家長、介紹人都在契約上畫一“十”字做押,寫上日期,交給師傅保存,以為憑證,俗稱“寫紙”。待學徒出師時,再退還給家長。
(三)出師 學徒學藝期滿,要舉行隆重的出師儀式。儀式大多在飯館擺筵舉行。凡本行業有師祖廟的,往往借廟會期在師祖廟舉行(筵席照舊)。木工、石匠、泥瓦匠在魯班祠堂(原址在今徐州師範學校後院,今廢);銅匠、鐵匠、錫匠等在老君廟(今廢,原址在雲龍山北麓),剃頭匠在羅祖廟(老君廟南)。
舉行出師儀式時,除參加拜師收徒儀式時的全班人外,還要請本行業有名望的前輩。
儀式開始時,先燃燭、上香、鳴放鞭炮,出師者上前對祖師像(或牌位)三叩頭,然後再向參加儀式的前輩們叩頭。叩頭時由師傅一一介紹認識,並說些“請前輩們多關照”的話,這時,前輩們多對出師者說些勉勵的話,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等。然後,家長出面向介紹人、師傅、師兄致謝。謝畢即入席,學徒在席前侍立,斟酒點菸,恭敬侍候。
對出師者來說,這場儀式是其一生中的榮典之一。此後,出師者才被認同為“本行業”中人,否則不被承認,稱之為“穭的”,也就是野的,手藝再高,也無人邀請做工。即使自己找到活做,行業中人往往出面干涉。
師傅的子弟輩,從其父、兄學藝,不必有“出師”名義,稱為“家傳”,俗稱“門裡出身,不會也懂三分”,照樣為同行承認。
學徒出師後,必須幫師1—2年,這期間有較微薄的工錢。幫師期滿後,或自立門戶,或另擇僱主,工錢就高了。如與原師傅關係極好,自願繼續留下,工錢也要提高。
師徒關係。俗諺稱“師徒如父子”,“三年為師,終身若父”。不但平時要敬重師傅,遇年節要給師傅送禮。在徐州,師傅、徒弟各被稱為“師父”、“徒兒”。師傅或師娘去世,徒兒們必須穿孝子服,只是不拿哭喪棒。
客師
作坊內缺乏技藝高的主事師傅時,往往請外面的師傅來主持,俗稱“客師”。客師可分為長期和短期兩種:
長期客師:在作坊內至少主事一年,並代為教導徒弟。店中對客師“供食不供宿”。任“客師”者,遇有人出高薪聘請,也不準“跳槽”,否則行業公會必定出面干涉。
短期客師:作坊因限時趕做大批工件時,臨時請的師傅叫短期客師。活幹完便辭退,再有事再請,重作協商。
守夜
每年重陽節始,各作坊均開始加夜班。因為這時秋收剛過,農閒已到,辦事人多,活計也多,而白天時間卻越來越短。所以,老闆在這一天要特別擺酒宴招待工人。第二天起,工人們便需每晚加夜班至十一二點,俗稱“喝了重陽酒,便把夜來守”。

商業行俗

稱呼與職責
(一)掌柜即店主,平時也在店內坐鎮,但非遇大事、要事,一般不過問業務工作。
(二)經理店主僱傭的主要管理人員。業務管理、經營往來,都由經理主持。此外,業務研究會,對練習生業務知識的傳授和指導,均由經理負責。有些店由店主親自擔任經理,主持一切。
(三)司帳俗稱“先生”。是店主僱傭的財會及金庫管理人員。規模大些的店,有內帳和外帳之分。內帳登記進貨、帳目往來、倉庫及分類、總帳;外帳專司門市銷售和批發業務。
(四)幫帳司帳的後備人,主要幫內帳工作,一般從做事精細、懂點計算常識的練習生中挑選。
(五)夥友店主僱傭的業務人員。負責營業、洽談業務,與經理協商進貨,逢年過節催收外欠帳目等。練習生們一般稱其為“×爺”。
(六)練習生 俗稱‘‘學生意的”,一般多依姓氏稱為“x相公”。三年後可升為“小夥友”。練習生的職責為:下店門、灑掃衛生,替值夜班的夥友倒尿盆、打洗臉水、整理床被、
站櫃檯。夥友與顧客談交易時,在旁侍聽、敬煙茶f交易成功時,替客人包裝貨物;晚上在櫃檯上練習算盤。晚10時,上店門閉市,灑掃內外,整理貨架,涮洗待客用的水菸袋,打紙煤,侍候值班夥友入睡後,再打地鋪(無床)就寢。
練習生學習期為3年,學習期內無薪金,僅供食宿、剃頭、洗澡。如在學習期表現較精明強幹的,兩年內即可定薪。
標幟
凡商店均有招牌或幌子。招牌多為木製,白油漆鋪底,繪有花邊;幌子系紡織品製成,招牌及幌子上的字,除店名“×記”外,另寫有經營項目。京貨店多寫“哈拉、嗶嘰”、“綢緞、布邊”;廣貨(百貨)店多寫“申江廣貨”、“磁錫銅器”I醬園店多寫“秋油、陳醋”、“伏醬、腐乳”;毛煙店多寫“瑞雲超塵”、“蘭花留香”;果子店(即食品店,徐州習稱糕點為果子)多寫“南北果品”、“蜜餞糕點”。
有的招牌或幌子上的詞語,除標明經營項目外,又頗有廣告意味,讀來恢諧有趣。茶樓上多寫‘‘無揚子水”、“有蒙山茶”,或“清薰香茗”、“千絲躥餚”;酒店的招牌(幌子)最為醒目,多寫“太白遺風”或“糟丘精華”;中藥店的招牌較大,高約2米,寬約30厘米,上寫“道地藥材,遵古炮製”。
除上述木製、紡織品製作的招牌或幌子外,另有一些店用石灰濕粉抹在店門左右牆上(略高於門的上端)繪上花邊,寫上字代替招牌。
客棧多寫“任官行台”、“安離客商”,另在門上端寫“賓至如歸”;菜館多寫“包辦筵席”、“隨意小吃”;糧行多寫“匯集百穀”、“代客買賣”。除幌子和招牌外,也有在店門口懸掛某種物件使顧客易於識別的。
油漆店掛豬尿泡(盛油漆用)一串;紙坊掛彩色紙穗一大束f估衣店掛衣服一件;香燭.店掛大紅臘燭模型一個;帽店掛破氈帽一個;浴池掛燈一盞,太陽落山後即點亮。
營業習俗
開業: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前後正式開業,直至年終。開業具體日期,一般由商會擇定吉期,印刷在紅箋上分送各店。開業前一天晚上,商店內好象過除夕:貼對聯、放鞭炮、敬財神,店主互相拜訪、祝賀發財,店員則聚賭或敲鑼打鼓娛樂通宵。次日即正式開業。
徐州的規俗,正式營業前,允許臨時性營業。
記帳暗碼:商店記帳均用大寫,計算多用暗碼(又名蘇州碼),從1至4分別寫為:“l、 Il、lIl、×”。
歇業:商店歇業時,必須在店門上貼“歇業招揭”條。
其它習俗
練習生的衣服上不準釘衣袋,以防偷竊。食品店的果品,允許隨意吃些,但不準拿出。
每月初二、十六兩天,為“打牙祭”日。
每年除夕,營業時間必須延至第二天凌晨,然後上門、敬財神,同進夜餐。店主、經理介紹當年營業贏虧情況和來年打算,除向店員們一年的辛苦致謝外,也宣布不合格店員的名單,並婉言辭退。被辭退者,往往稱這頓飯為“打鍋飯”。
農曆正月初一至初四,店員們必須到店主、經理處拜年,練習生還要到夥友家拜年。被宣布辭退的人,如想復工,往往利用這個時機,托人說情,俗稱“鋦鍋”。
每逢端午節、中秋節、年終,為商店討欠債期,委派專人持清單去各地討還欠帳。
每有新商店(行、棧)開業,親友或同行中人必定來賀,並送牌匾。匾為該店字號,牌則不同,多寫些吉祥的話語。京貨店牌寫:“天孫雲錦”;廣貨店牌寫:“琳琅滿目”;雜貨店牌寫:“匯集南北”;行棧牌寫:“賓至如歸”。此外,宴請地點也有設在本店的。

歲時節慶

節慶

春節
徐州一帶,歡渡春節習稱“過年”,主要習俗有:
(一)叫火燭 中華民國成立前,從臘月(農曆十二月)初一起,各村鎮便要設專人打更。打更人除敲鑼擊鼓表示時辰外,邊打邊喊:“小心火燭,謹守門戶”,“柴倉要清、水缸要滿”。提醒人們注意防火防盜。徐州城裡,則有乞丐頭出面,肩扛木牌,上面貼著衙門告示,走街串巷,叫喊“防火防盜”等警旬。
(二)送財神臘月二十以後,乞丐向所在地住戶遍送財神像。到正月(農曆一月)初五前後,乞丐們分別拿著木版,去各家用版對證,向各家索取年饃(過年蒸的饅頭)。
(三)打塵 進入臘月下旬,家家要。打塵”(俗稱“掃屋”),即進行一次較為徹底的室內外衛生和個人衛生掃除。個人衛生一般在除夕那天進行,除沐浴外,一定要理髮,俗稱“不留隔年頭”。
(四)辦年貨 從臘月下半月開始辦年貨,雞魚肉蛋外,另準備一些傳統食品,如摭糖、炸麻葉子、油炸果、丸子等。此外,剁上夠吃好幾天的餃子餡,蒸好夠十數天吃的饅頭。
(五)蒸饅頭(年饃)很有講究,有實心的、包餡的、棗花的等多種樣式。有的食用,有的祭祖、供神,有的送乞丐以至飼牲畜等。由於饅頭蒸的多,放久了變乾龜裂,俗稱。發笑”。寓意新的一年豐衣足食,幸福快樂。
(六)送節禮 送節禮多在親戚中間進行。最遲不得超過除夕。節禮也就是幾斤糕
點,送男性長輩的,往往加一二瓶酒。但新女婿,尤其是即將結婚的未婚女婿,送節禮極為講究。活雞、鮮鯉魚、糕點、酒是必不可缺的,每樣最少也得4隻(包),多的有達16隻(包)的。擺闊氣的還要另加名煙、現鈔,女方只收一半,另回一半。
(七)貼年畫、春聯春節前,人們要購買新年畫裝飾住房。象徵吉祥如意的雄雞圖、象徵富貴有餘的鯉魚圖等,普遍受到人們的喜愛;年輕婦女則愛把“胖娃娃”類的年畫張貼在臥室里。
貼春聯多在除夕這天,用紅紙寫好後,貼在大門及門框上。另用紅紙截小方塊,以一角朝上,寫上“福”、“壽”等,貼在家具及大件器皿上。門楣上貼各色剪紙,祈交好運,故俗稱其為“運箴(遷)”。另有用桃樹枝插在門側的,大概是古桃符的一種象徵。
(八)除夕守歲 過去守歲時,一家人圍爐而坐,吃著各種茶點、包著扁食(餃子),話舊談新。黎明前,講究放一掛鞭炮。電視普及以來,守歲改成看電視,鞭炮也多改在午夜零時燃放。
(九)祭神拜祖、磕辭歲頭 除夕這天,各家把蒸好的棗山、棗花饅頭,各插“花雜”,與扁食一起放在神軸(或觀音像、或關帝像、財神像,視各自信仰而定)前的供桌上,連同栗子、白果、紅棗、桂元、核桃五種果品一起,稱為“素供”。供桌前放一方桌,桌上放一盞點燃的銅燈,一個銅磐,方桌前放拜墊。另有_間房內供放祖宗神龕。神龕前的供桌上,放宵、魚、肉、丸子、海味計五種,俗稱“葷供”。定更(晚8時)前後,全家人均換穿新衣,先在院內焚燒松籽,俗稱“熬歲”。夜半時敬神,設天地桌,供果品、扁食、饅頭,酌酒三杯,點燃通宵燭,上大柱香,香爐中插天地碼,桌前燒元寶(錫箔質)I然後分長幼叩拜,敬天地、神像、祖宗,同時鳴放鞭炮,俗稱“迎神”(除夕日諸神下界)。稍歇,全家人再到祖宗神龕前跪拜。拜
過祖宗,家長夫婦端坐在椅上,晚輩們依次叩一個頭,之後卑幼者逐一向尊長者叩頭,俗稱‘‘磕辭歲頭”。
(十)拜年春節早晨起來,第一件大事便是拜年。先由家長率全家向祖宗拜年,然後全家人向家長,卑幼者向尊長者逐一拜年。未成年者,拜年時可得到“押歲錢”.全家人拜完後,即出門向親友、近鄰中的長輩們拜年.此時熟悉的人在路上見面,必互揖,同賀“新年好”、“恭禧發財”。
(十一)吃素扁食春節這天必吃素扁食,不準吃葷餡的(近10年來,這一傳統習俗已被年輕人打破)。扁食中有幾個包入銅錢(後改鎳幣),誰吃到了,表示新年有福,事事順遂。有心計的主婦,往往在包錢的扁食上做記號,煮熟後特意盛給老人及孩子們吃,以娛t全家。俗話又說t“初一不動葷,初二肉里蹲”,從初二起,大吃大喝,請人喝酒便開始了。
五忙
正月初五,徐州人稱為“五忙”。早晨起來,先焚香供神,晚上再收供,延至正月十五才停止。五忙這天,禁忌動針線。凡商店都進行盤貨、清算上一年盈虧,發股息、分紅利。此外,這天起,郊區及周圍數十里之內的民眾,多到城內城隍廟進香,直延至正月十五。
元宵節
(一)吃元宵、大包子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徐州習俗,元宵節一定要煮元宵,蒸大包子。 ‘
(二)賞燈、賞月 元宵節家家做燈、人人賞燈。較有特色的是一種面燈,蒸大包子時專門蒸製的,形如缽,唯上沿捏成蓮花邊,裡面放些豆油(香油更佳),另用新棉花做燈捻(芯),油燃盡後,面燈也烤得黃黃的,食來脆香可口。
豐、沛縣一帶,面燈最負盛名.農民多蒸成十二種屬相或標誌十二個月的面燈.晚間點燃後放大門、畜房旁邊和雞舍、石磨、糧囤、灶台上。以燈內水量和燈花預卜當年各月雨量和年景。
(三)拋(heng)刷把帚 元宵節這天晚上,徐州東南睢寧、古邳一帶有拋刷把帚的“放火”習俗。元宵節的前幾日,孩子們就開始蒐集刷把帚了。元宵節的晚上,孩子們把刷把帚拿到空地,將其點燃,拋向天空,掉下來再拋上去。邊拋邊唱:“刷把子,琉璃燈,老和尚帽子大窟窿。刷把子,琉璃燈,一棵秫秫(高粱為小秫秫,玉米為大秫秫)打半升”。
新沂縣一帶的“拋刷帚把”及遊戲時所唱歌謠與此相同,但時間在農曆二月二。
(四)玩“的的蟣” “的的蟣”是古邳一帶的說法,因濺落的火星象虱蟣一樣細小而得名。徐州城區及豐沛一帶,則稱為“滴溜金兒”,意即拿在手中,一揮一舞之間,必散落一溜金星。這種小焰火,城鄉孩子們都愛玩。
立春
立春這天,徐州一帶有兩種活動:
(一)畫壁立春這天,新沂農村家家要用紅土在牆上畫上馬叉、銳、鐮、犁、耙和牛、馬等。同時,把牛角塗成紅色,驢、馬、騾的身
上畫上許多紅色斑紋。立春前,集市上專有這種紅土出售。
(二)咬春立春這天,人們按照曆書上打春的時刻,吃青蘿蔔,叫做“咬春”。俗稱“咬春”可以使人全年百病不生,又認為老年人“咬春”可以固齒。立春這天的青蘿蔔,價格也貴些。
二月二
農曆二月二,徐州俗稱“龍抬頭”,因從此雷聲漸多。“二月二”的活動有好幾種。
(一)詛咒害蟲 二月二正處於“驚蜇”時。從此,百蟲都從冬眠狀態中醒來,開始活動。所以,這天早晨人們醒來後,未起床,先用一件東西敲床桄,邊敲邊念:“二月二,敲床桄,香大姐(臭蟲),下南鄉(意即走得遠遠的)。”晚上,則取春節點剩下的蠟燭,點燃後遍照各處及牆壁、牆角,同時口念禱詞:“年時蠟燭照粉牆,蠍子蚰蜒土裡藏。”照畢,一手拿個瓢,一邊念咒:“二月二敲瓢礤,十窩老鼠九窩瞎。”
(二)祭土地神二月二要到土地廟設祭上貢,因為農村往往從這一天開始準備春耕。為表吉利,早晨起來,先用柴木灰在庭院裡及曬穀場上圍成倉形,當中放點麥粒、穀子(城裡放銅元或銀元),口念禱詞:“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新沂一帶,年前蒸幾個“倉龍”,倉龍的嘴裡含一枚制錢,眼裡點兩粒高粱,龍鬚以高粱蕘子製成。把它埋在糧食里,到二月二這天拿出來,放在鍋里餾一遍,然後全家分食。
(三)吃蠍子爪豐、沛縣一帶,炒糖豆給孩子吃,名為“吃蠍子爪”。據說可以免遭蠍子螫。有的將春節留下的大饅頭蒸一蒸給老人吃,認為可以免腰疼;將元宵節留下的面燈給青壯年吃,認為可以增強體力。訂婚的男女多在這一天換“庚帖”。
(四)吃糖豆 徐州城中,二月二必須爆玉米花、大米花、黃豆等類的食物給孩子吃。
另外,炒用白面製作的糖豆吃。近年來,炒制多改為油炸。
花朝節
農曆二月十二,徐州稱為“百花生日”——花朝節。這一天,文人,尤其詩人們喜愛相聚品茗或喝酒,賞花品詩。
清明節
(一)祭祖、掃墓清明節是傳統上墳祭祖的日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機關、學校、工廠等有集體組織祭掃烈士墓的習俗。
(二)寒食、踏青清明時節,人們於掃墓之後,往往踏青春遊。午餐多為冷餐,尤似古時的寒食風俗。
(三)插柳徐州風俗,清明這天,門上要插幾根柳枝。俗稱:“清明不插柳,死了變成大黃狗”。
(四)放風箏 清明前後放風箏是傳統習俗,但對風箏的製作工藝不太講究。近幾年,徐州的風箏愛好者連續在清明節搞了幾次風箏友誼賽。
端午節
(一)吃粽子、雞蛋、獨頭蒜 徐州習俗,五月初五這天早晨,一定要吃煮熟的粽子、雞蛋和獨頭蒜。
(二)喝雄黃酒 端午節的中午,全家聚餐,喝雄黃酒。喝酒前,必先蘸一些酒抹在兒童的鼻孔、耳朵、肚臍、囟門、腰間(“命門穴”處)、手心、腳心等處,以為可以避毒蟲祛百病。這一天,小孩子要帶香荷包,穿五毒鞋(或虎頭鞋)、五毒衣(從商店中買,衣服上有五種毒蟲的圖案)。
(三)插艾端午節這天,徐州人必在門
上插幾支艾條。俗稱:“端午不插艾,死了變成老鱉蓋”,
六月初一
徐州北沛縣一帶,稱農曆六月初一為“過小年”,實為慶祝夏收。家家蒸饅頭,買魚肉改善生活,置挑、李、杏、大饅頭於院中供桌上,焚香、放爆竹敬天地神靈。小兒種痘,於這天交紅子。
六月六
六月六為“曝陽節”。徐州城鄉,人們習慣將衣服、書籍等物拿出來曬。俗話說:“六月六,曬龍衣,濕了龍衣爛蓑衣”。如這一天下雨,則認為是個澇年。
乞巧節
(一)乞巧農曆七月初七是乞巧節,相傳這天是織女與牛郎相會的日子。徐州風俗,這天晚上,少女們在月下用紅線認(穿)針,比賽看誰快、誰巧;還有下賭注博彩的,贏者稱為“得彩”,認為最心靈手巧。
(二)聽悄悄話初八時凌晨(俗稱初七夜裡),雞叫三遍後,叫童男、童女在莓豆花棚下間隙外凝神細聽,據說可以聽到牛郎織女的悄悄話。如果這天下雨,人們習稱是牛郎織女相對哭泣的眼淚。
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俗稱“鬼節”。這一天要焚箔祭祖,晚上要舉行盂蘭盆會,請僧人祭壇頌經,超度亡魂。人們往往要用紙做荷花燈,點上蠟燭,放在河中,俗稱“放河燈”。
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徐州人過節習俗,這一天僅次於春節。
(一)蒸月餅蒸月餅花樣很多,較有特色的是蒸一隻大大的、圓圓的多層月餅,全家
人分吃,代表一家人團圓幸福。此外,還蒸些兔子、刺蝟、龍等形狀的麵食。
(二)拜月 中秋節的晚上,月亮升起後,便朝東擺一個供桌,點香燭,放月餅、水果等供品,然後鳴放鞭炮,全家人叩頭拜月。拜過月後,在月下擺宴,全家共飲團圓酒。
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徐州人尤其是老人們、文化人,往往聯袂登高(爬山),並選山石平整的地方,擺上酒菜,燃野草炙熱酒後,酣飲至晚才回。歷史上,文人多愛登項羽戲馬台,在此台上,望上可領略天高雲淡的爽秋,下望可俯瞰全城的景色。南宋文天樣也曾於這天在徐州登戲馬台並賦詩詠志。
這一天,徐州喝菊花酒的人很多,飯店也多賣些油炸的菊花點心,插茱萸者雖有,但未成眾俗。
重陽節孝敬老人,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新興的風尚。近幾年來,許多人稱這一天為“敬老日”、“老人節”。
月當頭
農曆十一月十五日,徐州稱為“月當頭”。臨近這一天時,各酒店就貼上了對聯:“萬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幾見月當頭。”因為這一天夜半時分,月亮幾乎是垂直地掛在天上,地上的物體很難見到影子,即使是很深的井裡,也能見到月亮的倒影。人們為觀賞這一奇景,便擺上酒宴,慢酌長談,等待這一時刻的到來,俗稱“喝當頭酒”。喝酒時,往往豎一竹竿在旁,使與地面垂直,以觀賞月到中天、竹竿影子漸漸?肖失的景觀。
冬至
冬至這天,徐州叫“立大冬”,俗稱“立大冬,長一蔥”(意即此後白天漸長)。徐州習俗,這一天要吃“冬疙瘩”(又名“貓耳朵”,一種形似貓耳朵的水餃)。人們認為,吃了冬疙瘩,冬季便不會生凍瘡。
臘八節
農曆十二月初八是“臘八節”,臘八這天要吃臘八粥。臘八粥分甜鹹兩種,甜的多投瓜仁果脯,成的則放入豆腐皮、香乾絲、榨菜丁、冬菜、筍絲、肉絲等。粥煮好後,要盛上些先送親鄰,有小孩的人家讓小孩多吃些親友送的粥,以為可以“拉巴拉巴”(徐州話“拉巴”有扶助提攜之意)。.
臘八節源出佛教,這天,各寺院尼庵都要用大鍋煮粥,分送施主家,藉以討取布施。
祭灶
臘月下旬有祭灶活動,俗稱“官三民四,王八二十五”(意即二十五再祭灶,就是不懂禮的表現)。祭灶這天,先請灶君碼(即買灶君像,碼為紅、綠、黃三色印刷),晚上貼在灶上,兩側加對聯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上額寫:“一家之主”,同時念道:“灶王灶王,請你吃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或“灶老爺上天,多說方便,少說是非,全家平安”。以為灶王‘‘吃了人家的嘴軟”,不會說壞話。
敬灶神時,全家依次叩拜,把谷糖打開上供,並抹一點在灶君嘴上。二更後收供,全家分吃谷糖。此外還要吃鍋盔。

廟會

城阻廟會
每逢農曆正月初五、清明、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初一、除夕,必有城隍廟會。以年初為例。初五二更後,道士擊法器頌經。初六日,俗稱城隍啟印視事日,城鄉民眾紛紛來進香,直到元宵節後才漸漸停止。逢會期間,廟內燈火輝煌、煙霧迷漫,城內各街上踩高蹺的、劃旱船的、耍大頭的、舞獅子的你來我往,熱鬧非凡。
清明節(上元節)、七月十五(中元節)、十月一(下元節)為城隍出巡日,由廟中道士組織人眾抬了城隍老爺的大駕(塑像)出巡。
火神廟會
農曆正月初七是火神廟會。過去,徐州舊城四門內都有小型的火神廟,統一街西傳薪閣內有一座“傳薪廟”,內供火神,氣勢莊嚴。會期這天,人們紛紛前來燒香還願,希望避免火災。現各廟早已不存。
閻王會
農曆正月初八是閻王會。這是過去徐州城內較盛大的廟會。雖然范增墓(今名東漢墓)南坡有“十王堂”,內供十殿閻羅的牌位,但廟會卻在城隍廟舉行。這天趕會的人多,很多人往往擠不進廊房,便將香、錫箔投入院內大鼎中,跪下叩頭了事。
玉皇廟會
農曆正月初九是玉皇廟會。傳說這一天是玉皇的生日。徐州的玉皇廟在西關校場西北,會期來觀看道場、遊玩的人很多。
人祖廟會
農曆正月十三是人祖廟會。人祖廟在奎西巷西端,廟中供人祖——盤古氏像。民國時期廟內已無廟主,逢會期由住在廟裡的貧困戶照料。
黃樓會
正月十六日為黃樓會。黃樓始建於宋代,內供徐州太守蘇軾及女兒蘇姑像。宋熙寧十年(1077年),徐州發大水,相傳蘇姑為救徐州百姓,投水獻身,大水才退(實為蘇軾率全城軍民抗洪)。建黃樓既是紀念蘇姑,也有循“五行說”,黃土鎮水的意思。會期這天,女孩子及老年婦女趕會的很多。
福神會
農曆二月初二是福神會。徐州人說的福神,是“土地老爺”。福神祠極小,從初一晚上,
當地居民便來上香、燃燭、放鞭炮。上供後,街坊鄰居便一塊聚餐,飯後便打起鑼鼓,熱鬧一番,俗稱為土地爺“暖壽”。初二一大早,再來上香叩拜。
雲龍山會
農曆二月十九是雲龍山會,相傳這天是觀音菩薩的生日,又稱“觀音會”。雲龍山在城南近郊,又是徐州最負盛名的遊覽盛地。所以趕會的人很多,規模僅次於城隍廟會和泰山會。會期有人來求子。山上山下,各種土特產、工藝品、傳統風味小吃極多。
蟠桃會
農曆三月初三是蟠桃會,相傳這天是王母娘娘的生日。蟠桃會這天,與其說是拜王母,倒不如說是參加物資交流會。廟前廣場以牲畜市場最大,農具市場次之。此外也有家常用器JL童玩具等。
地藏王會
農曆四月初八是地藏王會。城西關原有地藏王堂一座。會期前,該堂用大紅紙印刷“會帖”廣為散發,通知會期。赴會燒香的人多是老年婦女。
泰山會
農曆四月十五是泰山會。這是以徐州為中心,方圓數百里內最大的盛會。會期長約20天,各項活動極多。
(一)磕大頭前來燒香者,從山北麓曹山亭開始,每上一台階便磕一個頭,以示虔誠,稱為“磕大頭的”。
(二)文藝活動會期各類戲劇團、雜技、馬戲、曲藝和民間雜耍、舞蹈極多,各有場地。
(三)物資交流從四月初一起,各行業及民間手藝人即紛紛把自己的貨物帶到山下,擺攤設點。象竹器市、木器市、鐵器市、石料市、牲口市(附有溜牲口的場子)、葦席市等都很繁華。因趕會人多,會期又長,民國時期。警察局派員駐會,以維持秩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泰山會曾多次被作為物資交流大會。文化大革命中,泰山廟宇被夷為平地,廟會遂廢。1977年後廟會略有恢復,但大不如前。
五毒廟會
農曆五月初五是五毒廟會。五毒廟在城東關大壩頭北故黃河畔,廟內敬“五毒老爺”(即瘟神),廟宇平時由尼姑掌管。廟東柳樹林極為寬敞,廟會時各類曲藝、占卜、跑江湖賣藥、賣藝的都在裡邊設攤。
五毒廟地處故黃河畔,逢會時,河中有各式渡船,既作擺渡,又可遊玩。兩岸河攤上下到處都是各類遊藝場。文化大革命時,廟宇被拆,廟會從此停止。近年廟宇重修,廟會也慢慢恢復。
關帝廟會
農曆五月十三是關帝(三國時關羽)廟會。徐州關帝廟較多,僅雲龍山下一處規模較大。另外,關帝廟中還供有岳飛的牌位。相傳五月十三是關羽的生日,因為歷代統治者都借關羽來宣揚“忠義”,往往派員到各地致祭。徐州關帝廟會期很熱鬧,習武的人、幫會的人紛紛來趕會。
留侯廟會
農曆五月十八是留侯(漢張良)廟會。相
傳這一天是張良(字子房)的生日。歷代相傳,張良曾在一小山上使人放風箏,自己坐在風箏里,當風箏飄到楚營上空,用簫吹楚樂,散亂了楚軍的士氣。故該山從此名為子房山。山上有留侯廟,每逢會日,趕會者往往象徵性地放放風箏。
劉將軍廟會
農曆七月一日是劉將軍廟會。相傳很久以前,徐州遇蝗災,多虧劉將軍率士兵日夜扑打。蝗災過後,劉將軍卻因勞累過度而死。徐州民眾為紀念他,特地在雲龍山後山東坡上,修了一座劉將軍廟(又名“螞蚱廟”)。因徐州過去蝗災較頻,因而每逢會期,地方官府也派專人設祭,百姓來燒香的更多。1922年後,廟宇較殘破,廟會也漸漸停止。
東嶽廟會
農曆七月十五是東嶽廟會,廟址在“劉將軍廟”南。道教說法:東嶽大帝掌人的生死。所以,家中凡有重病人的,常找親友中的年輕人來燒香“保壽”。所謂保壽,即由燒香者許願,將自己的壽數借幾年給病人,故又名“借壽”。會期那天,從早到晚擠滿了燒香‘‘借壽”的人。1931年後,此廟漸廢。

戲曲藝術

徐州為“曲藝之鄉”。流行於徐州的劇種有柳琴戲江蘇梆子、徽劇、京劇、柳子戲、花鼓戲、四平調丁丁腔、皮影戲、評劇、話劇等。其中,柳琴戲約有200年的歷史,江蘇梆子戲已有300年的歷史。徐州的地方戲曲、民間舞蹈,既有北方的高亢、剛烈、粗獷、樸實的風格,又有南方的委婉、抒情、細膩、優美的特點。

民間工藝

徐州的民間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中國民間工藝美術的興盛地之一。新石器時代絢麗多姿的彩陶、精緻的骨雕、栩栩如生的漢代陶塑、深沉雄渾的漢畫像石都出自民間藝人之手。流傳至今的農民畫、剪紙、泥玩、布玩、面人、風箏、彩燈、玩具、糖人、木雕、石刻、刺繡、木板年畫、草編、柳編、刺繡織錦等,異彩紛呈,各具特色。邳州市被中國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鄉、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沛縣敬安鎮被中國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賈汪大吳鎮被江蘇省文化廳命名為農民書畫之鄉,睢寧被命名為兒童畫之鄉。

地方方言

古徐州地域遼闊,上古時代此地建有徐國,歷史上稱之為“徐方”。其居民“徐夷”,所操語言為“夷言”,與吳越語同屬東南夷越語系。徐州地處淮北,歷史上南北朝廷往往以淮河為界,因此,徐州方言多受中原與齊魯方言衝擊。大約南宋以後,徐州方言已與中原漢語較為相近了。總體來說,徐州方言的語音系統與國語較為接近。徐州方言與國語差異較大的是辭彙。徐州方言中存留著許多古詞語,這些詞語仍然保存著古代漢語或早期白話的面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