徂徠山

徂徠山

徂徠山,又稱龍徠山,馱來山,是泰山姊妹山。地理坐標東經117°20′,北緯36°03′。位於泰安市高新區化馬灣鄉與徂徠鎮境內。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橫亘連綿29公里,總面積250平方公里。其主峰太平頂,海拔1027米,相對高度800多米,與泰山玉皇頂的直線距離為30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徂徠山【音cú lái】
  •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季風半濕潤氣候
  • 占地面積:250平方公里
  • 開放時間:08:00-17:00
  • 景點級別:世界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 門票價格:50元
  • 著名景點:石介墓 龍灣地質公園,徂徠書院,馬場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山東省泰安市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地理環境,地理位置,地質地貌,氣候,生態環境,自然資源,主要景點,綜述,石介墓,作書房,徂徠書院,歷史人物,李白,石介,相關傳說,歷史事件,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徂徠山,位於泰山東南20公里,新泰城西40公里處,總面積250平方公里,大小峰巒97座,遊覽景點100餘處。徂徠山山勢雄偉,幽深綿延,儼然如岱宗之屏障。
徂徠山徂徠山

地質地貌

徂徠山岩石為太古界泰山雜岩,周邊地帶有灰岩出露,山體突兀峻拔,峰巒嵯峨,溝谷幽深,綿延起伏。山上奇峰怪石遍布,恣態萬千。山西、山北兩面有大汶河,南有小汶河,三面環水,山水相映。
衛星截圖衛星截圖

氣候

屬溫帶大陸性季風半濕潤氣候,山下四季分明,山上春秋相接,山上氣溫比山下低3-6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氣候濕潤,雨量充沛,水源充足,澇泉分布廣,澗水清澈見底,四季長流。

生態環境

山區無工業,屬綠色農業區,無空氣、水資源、噪音和固體廢棄物污染源,生態環境沒有破壞,山區空氣含氧量明顯高於周邊,是天然吸氧保健場所。1992年9月被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是風景秀麗的旅遊勝地。
徂徠山

自然資源

山區生物物種多樣,溫帶物種基本俱全,動植物種類達上千種。共有植物資源449屬789種。植被以常綠針葉林和落葉闊葉林為主,覆蓋全山,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水土保持較好,發生水土流失的小部分地區,流失程度在輕度以下。徂徠山多美松,《詩經·魯頌》稱“徂徠之松”,《水經注》記“山多松柏”,《鄒山記》載“猶有美松”。野生動物資源有狼、獾、山貓、雕、鷹、山雞、斑鳩等200餘種。物產豐富,出產大量名貴中藥材、山珍、茶葉和多種乾鮮林果,其中櫻桃居全國第一的優勢地位。

主要景點

綜述

早在2500多年前,《詩經·魯頌》就歌頌了"徂徠之松"。唐朝大詩人李白曾隱居於此。徂徠山古蹟眾多。據初步普查,今存寺廟3處,碑碣54塊,摩崖刻石113處,古樹名木千餘株。《詩經》、《史記》對此山有多處記載,歷史名人多有題詠,民間傳說更是數不勝數。吳王闔閭、孔子、漢武帝、漢光武帝、李白曾親自登臨,司馬遷也曾到達此處,汶河沿岸是春秋時魯國人才輩出之處。山上有吳王駐蹕的中軍帳,有西漢赤眉軍起義的根據地天勝寨,有北齊時的映佛崖摩崖刻石,有唐代大詩人李白與山東名士孔巢父等6人隱居處,有宋初理學家石介創建的徂徠書院,有石介墓,石敢當故里橋溝村,有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遺址等,歷史文物古蹟豐富。
徂徠山

石介墓

石介墓位於徂徠山西北麓,汶河東岸,橋溝村南、北望莊北。原墓林占地20畝,古柏千株,濃蔭蔽日。前有明萬曆年間御史宋燾立“宋太子中允徂徠石先生神道碑”,後為石介墓 。墓前立明代學者吳希孔書“宋故太子中允石介之墓碑”,碑側嵌蘇軾及劉概拜祭詩碑。墓林中還有石介於宋康定二年(1041年)所撰“石氏先塋表碑”。石介墓有歐陽修撰書 “徂徠先生墓志銘”。墓林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平毀,碑碣散佚。
石介墓石介墓

作書房

“作書房”、“竹溪庵”、“講易堂”。位於徂徠山北面徂徠村境內,唐代著名大詩人李白曾攜五友隱居於此,創“竹溪六逸堂”(竹溪庵)。
作書房遺址作書房遺址
宋寶元年間,著名學者石介在家服喪時,在此創建“徂徠書院”,人稱石介為“徂徠先生”。金大學士党懷英在此讀書,著《竹溪集》。元儒學教授時珍編《竹溪庵集》。現僅存遺址並殘碑數聲。清《泰安縣誌》記載:“徂徠書院,今遺址猶稱講書堂,旁有姜潛別墅,號曰:讀易堂。介在蜀寄詩曰:‘連雲棧外四千里,讀易堂中一帙書。’”現在遺址西樑上有“竹溪”、“徂徠千秋”、“作書房”、“夕照奇觀”、“竹溪庵”、“講易處”等摩崖題刻。
抗日戰爭時期,泰安縣委曾在此辦公。現刻有“泰安縣委遺址”。在作書房遺址後有兩行“登徂徠山許應元,嘉慶十二年二月刻”的題名刻石。

徂徠書院

北宋四大書院:徂徠書院居首。
泰山書院泰山書院
南宋宰相范成大《驂鸞錄》首舉徂徠書院。在歷史上,范成大最早的提出了古代四大書院之說:“諸郡未命教時,天下書院四:徂徠、金山、嶽麓、石鼓”。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的說法,即起源於此。
清代著名學者全祖望曾言:“宋世學術之盛,安定、泰山為之先河,程朱二先生皆以為然。”康定元年(1040年),石介在徂徠山居喪期間,於徂徠山長春嶺創建“徂徠書院”,以《易》教授諸生。就像玉皇頂與太平頂雙峰並立那樣,泰山書院與徂徠書院也相鄰而建,互映生輝,讓一域文化華彩流溢而傳之久遠。泰山與徂徠山,亦因一脈相承的泰山書院、徂徠書院而一同名揚四海,那時,這一帶的書院鼎盛一時,琅琅書聲傳盪在高山之中。
泰山書院、徂徠書院的學風開宋明理學之先聲。尊師重道,不計較職務高下。當時孫復是一個累舉四次不第的秀才,落魄不得志。而當時石介卻早已進士及第,並且歷任鄆州、南京推官。二人功名及職務、地位諸方面都有高下之分。石介卻不以為高,卻推尊孫復的學問和道德,拜孫復為師。“介執杖屨侍左右,先生坐則立,升降拜則扶之。”歐陽修說:“魯人素高此兩人,由是始識師弟子之禮,莫不嘆嗟之。”
石介基於“明道致用”這一根本思想,釋儒弘儒為己任。其思想雖不夠系統圓熟,但於傳統經學營壘中啟“好議論”之風,實開有宋理學風氣之先。他對後世理學發展的影響有兩個方面:一是其思想學說“一出於孔氏” ,抬升了儒學的地位。二是提出了一些供後世理學家繼續探討乃至借鑑的命題和思想萌芽。書院在講論儒家經典時已拋棄了漢唐儒者所孜孜的章句訓詁之學,而以闡發大義為主,並對經典傳注的不合理成分展開了批判和否定。
書院復興儒學的指導思想和實踐對後來的理學思想家影響極大,對以後影響中國700年之久的宋明理學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開啟作用。
地方特產: 龍徠山大櫻桃、龍徠山核桃、龍徠山板栗等

歷史人物

李白

《送韓準裴政孔巢父還山》
李白李白
獵客張兔罝,不能掛龍虎
所以青雲人,高歌在岩戶。
韓生信英彥,裴子含清真。
孔侯復秀出,俱與雲霞親。
峻節凌遠松,同衾臥盤石。
斧冰嗽寒泉,三子同二屐。
時時或乘興,往往雲無心。
出山揖牧伯,長嘯輕衣簪。
昨宵夢裡還,雲弄竹溪月。
今晨魯東門,帳飲與君別。
雲崖滑去馬,蘿徑迷歸人。
相思若菸草,歷亂無冬春。
這首《送韓準孔巢父還山》,是李白對徂徠山隱居生活的深情回憶。這不僅是對韓準、裴政、孔巢父等人的人品、才能和志趣和讚賞,而且也是對徂徠山的稱美。對風景如畫的徂徠,對深厚無私的友誼,李白都充滿了熱愛。
他在詩中寫道:高尚的人樂於居住山野,為的是不受朝廷的約束。他們都與青山、雲霞相愛相親。崇高的氣節超過高山青松,一同居住在深山野嶺。常常乘興在夜間欣賞明月,常常乘興在白天登山抒發豪情。昨夜又夢見徂徠山的山水,雲影、月光都在竹溪中呈現。今晨與諸君在城門外告別,設帳痛飲來安慰衷腸。
中國文學的一個很有特點的現象,就是歌頌友情和友人的友情文學。歷朝文壇,友情之作都有名篇。徂徠山竹溪河畔的美景和友情,當年不知催生了竹溪六逸多少美文,可惜,大多數都隨著時光的河流飄然而逝,,李白的作品現存不多,其他五位名士的詩作更是早已流失,想來真是令人感到可惜可嘆。
“迄今人去已千載,風流餘韻猶宛然”。而今的竹溪,清流依舊,山月無恙,一條流淌著詩情畫意的清澈溪流,像李白率真瀟灑的詩篇,就這樣流淌了千年,從李白的腳下,流到了我們的身邊,讓我們時時追憶這位天才詩人,和他的遺韻華章。
公元744年,空懷抱負無處施展的李白,被唐玄宗賞賜千金放還鄉間。一年的朝廷生活,讓這位詩仙徹底明白,皇帝需要的只是一個寫歌詞的弄臣,而不是一個胸懷天下的李白。
醉酒當歌,人生幾何?迷茫失落的李白向東而行,他的家還在齊魯,還在美麗的徂徠山下,只有那裡,能夠治好他失落的理想和被現實打得粉碎的心。
在詩仙李白走到洛陽的時候,中國文學史上的一件轟動一時的千古盛事發生了。因為詩聖杜甫,此時正在東都洛陽。兩顆文壇巨星人生的軌道戲劇性地交匯到了一起。兩位大師的相遇,一定很值得紀念,可惜千載以下,當時的情景,已經誰也無法得知了。幸運地是,歷史記載了二人一見如故、過從甚密,他們做出的第一個共同的決定,就是聯袂同游齊魯。
杜甫【田茂泉拍攝】杜甫【田茂泉拍攝】
李白用“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游”這樣的詩句記載了與詩聖杜甫的友情。當時李白已經是名滿天下的大詩人了,小他十一歲的杜甫,當時的名氣要小得多。兩位詩人在徂徠山一帶攜手同游、詩酒唱和,李白“濟蒼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負與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人生願望不謀而合。他的創作影響著杜甫,他重義氣、樂於助人的高尚品格,也感召著杜甫。對人生、對詩歌藝術,兩人都有太多的共鳴和相通。兩顆偉大的心在徂徠山上連在了一起。
在徂徠山找到的的友情和美景,平復了李白懷才不遇的憂鬱和遭放還的煩惱。雖然李白還會在“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的懷才不遇中惆悵一時,但徂徠山的清幽美景撫慰著詩人的心靈,而杜甫的陪伴更讓李白忘卻了失意的創傷。
在山東,在徂徠山的漫遊,讓李白和杜甫十分舒暢滿足。秋天來了,李白和杜甫終於也要分手了。杜甫即將西上長安,步李白的後塵,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李白也要再下江南,遊歷江東。在徂徠山西南的堯祠石門,李白為杜甫設宴餞行。文學上的巨大成就並不能抵消他們暫時遺忘的失落。他們今後的人生之路,還不知道要走向何方。今日辭別,不知何日再能相聚?徂徠山下,兩位中國詩歌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依依惜別。但他們誰都沒有想到,徂徠山一別,竟成永訣,兩位文壇巨匠直至終老,再也無緣相見。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台。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沒有幾天便要離別了。過去的日子裡,我們攜手同游。我多么盼望這次分別後還能再次重會,同游痛飲啊!徂徠山秋高氣爽、風景迷人,秋色蒼涼、散落泗水河畔,蒼綠的色彩映照徂徠山。好友離別,仿佛飛絮隨風飛舞,各自飄零遠逝。那么,就喝盡手中酒杯,以酒抒懷,痛快地一醉而別吧!
這首詩是李白的送別名作之一,其中“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為千古傳誦的佳句。一個“明”字,傳神而生動,寫活了秋天的徂徠山色,顯得生氣勃勃而富有氣勢。在這山清水秀、風景如畫的背景中,兩個知心朋友在難捨難分,依依惜別,李白對杜甫的深厚友情傾吐無遺。這首送別詩以“醉別”開始,乾杯結束,首尾呼應,一氣呵成,充滿豪放不羈的感情。詩中的山水形象,秀麗雋永,明媚動人,自然美與真摯的友情,互相襯托;純潔無邪、胸懷坦蕩的友誼和清澄的泗水秋波、明淨的徂徠山色交相輝映,景中寓情,情隨景現,給人以深刻的美感享受。李白一向對友人充滿深情,象《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贈汪倫》,還有這首《送杜甫》,都使人讀之感動,終生難忘。
從李白與杜甫的千古一遇,到二人在東魯大地上的聯袂暢遊,直至兩位大師的離別永訣,這幾幕中國文學史上極富紀念意義的事件,都與徂徠山密不可分。韓愈《醉留東野》詩云:“昔年因讀李杜詩,長恨二人不相從。” 這的確是一件遺憾的事。李白與杜甫的友情,可能是中國文化史上除俞伯牙鐘子期之外最被推崇的了,但他們的交往,也是那么短暫。相識已是太晚,分別又是那么匆忙。這首送別名篇,可說是李白杜甫攜手同游、酬答相和的最後絕唱。此後李白與杜甫沒能再次聚首,但兩人均留下了不少彼此思念的詩歌。生活上的困頓、政治上的失意,阻擋不了李白對友情的渴望和對那段杯酒斗詩章的快意生活的嚮往。與杜甫相遇的那些日子也由此進入了中國的文學史,就像伯牙和子期的知音相逢,成為古今多少文人墨客心馳神往的精神之夢。
徂徠山竹溪六逸的隱居,與杜甫攜手同游徂徠山的經歷,李白這兩段值得書寫的佳話友情,為中國文學史成就了光照千古的友情文學傳奇,更為我們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友情名篇,孕育了文學史上的朵朵奇葩。
竹林【田茂泉拍攝】竹林【田茂泉拍攝】
李白一生志在天下,雖然四次婚娶,與家人共住、同享天倫的時間並不太多;他燦若星辰的千餘首詩歌中,描寫家人親情的也屬鳳毛麟角。是李白心如鐵石沒有感情,將家庭看成累贅、心中沒有家人的位置嗎?
公元七五零年,李白寓居南京。春天來了,附近的桑樹綠了,農家的蠶寶寶也肥胖可愛起來。李白不由得想起了徂徠山下的家。他揮毫潑墨、寫詩寄意,抒發了對他們的懷念和憐愛之情。
吳地桑葉綠,吳蠶已三眠。我家寄東魯,誰種龜陰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復茫然。南風吹歸心,飛墮酒樓前。
樓東一株桃,枝葉拂青煙。此樹我所種,別來向三年。
桃今與樓齊,我行尚未旋。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
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
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
裂素寫遠意,因之汶陽川。
在徂徠山下,李白有一子一女,天真活潑,深得李白的鐘愛。雖然李白一生浪跡天涯,但他卻始終心中掛牽。他在詩中說:江南的桑樹已經一片蔥綠,我的家小還寄居在遙遠的東魯。家中的春種我已無法趕回了,旅行江上徒使我心中愴然。微微的暖風吹醒我一片歸心。我的心兒飛落在故家的樓前;姐弟雙雙站在桃樹下,享受不到父親的愛憐。每想到這裡我心情煩亂,心中反覆受到熬煎。
我們都知道,李白的故鄉在四川。但在送東魯二稚子這首詩中可以看出,徂徠山在李白的心中,已經與四川一樣,成了他魂牽夢繞的故園家鄉。詩中敘述孩子的可愛、家園的溫馨,自己的心也仿佛越過了千山萬水,飛到了日思夜想的親人身邊。這首記敘親情的詩與李白汪洋恣肆、瑰麗奇幻的文風不同,平白如話,娓娓道來,將親子之情和故鄉之情揉合在一起,讀來十分感人。
李白一生坎坷,雖然至死都沒能實現天下之志,但他始終不渝的奮進精神卻一直支撐著他的詩歌創作。面對黑暗與不平,李白也經常會消沉頹廢,但占據主導地位的,依然是他對生活、對友人、對親人的熱愛。這恐怕才是他的詩歌千百年來始終受人喜愛的根本原因。他政治上的失敗,轉而在文學上獲得了不朽。
田茂泉拍攝田茂泉拍攝
徂徠山是李白一生活動的一個重要地點,在徂徠山的蒼松翠柏之間,李白度過了六年的美好光陰。可惜,史學界、文學界對這段歷史的研究,一直是一個不大不小的空白。在李白的眼中,徂徠山也許是這樣的一位朋友:它性格內斂,不事張揚,雖秀外慧中,卻甘居人後。我們相信,風雅徂徠,給了李白詩歌創作以新的啟示和內涵,也在他與眾不同的人生圖畫裡,增添了與眾不同的色彩和語言。
李白,這位翩然獨立、卓爾不群的偉大詩人,把他的才情、他的友情,甚至家庭,都留在了徂徠。遠望蒼翠美麗的風雅徂徠,李白與竹溪六逸寬袍廣袖、白衣勝雪的飄逸身影,仿佛還在清澈的竹溪之上手捧酒杯、大聲吟唱;攜手並肩、大步前行的李白杜甫爽朗的笑聲好像還在徂徠山的松柏枝頭飄蕩。在我們的心裡,在徂徠山的美景中,這位詩仙,仿佛從來就沒有離開過。

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兗州奉符(今泰安市岱嶽區徂徠鎮橋溝村)人。北宋初學者,思想家。宋理學先驅。曾創建泰山書院、徂徠書院,以《易》、《春秋》教授諸生,“重義理,不由註疏之說”,開宋明理學之先聲。世稱徂徠先生。“泰山學派”創始人。關於“理”、“氣”、“道統”、“文道”等論對“二程”、朱熹等影響甚大。天聖八年進士。曾任國子監直講,“從之者甚眾,太學之盛,自先生始。”官至太子中允。和孫復、胡瑗提倡“以仁義禮樂為學”,並稱“宋初三先生”,強調“民為天下國家之根本”,主張“息民之困”。從儒家立場反對佛教、道教、標榜王權,為宋初加強中央集權提供論據。主張文章必須為儒家的道統服務。曾作《怪說》等文,抨擊宋初浮華文風。著有《徂徠集》二十卷。
石介像石介像

相關傳說

傳說:徂徠山是八仙之一張果老欲與碧霞元君只泰山比高低,倒騎驢從各地馱眾山疊在一起,後因山太高妖精眾多禍害百姓,被玉帝降罪,張一氣之下揮鞭抽之,所以成徂徠山。

歷史事件

徂徠山起義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1月,在抗日戰爭中,山東省泰安、萊蕪、新泰、泗水地區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山東省委員會領導下,在山東省泰安縣東南徂徠山地區為開展抗日武裝鬥爭而發動的武裝起義。
中共山東省委書記黎玉、宣傳部長林浩、紅軍幹部洪濤、趙傑,在徂徠山大寺舉行起義,以中共泰安縣委已掌握的武裝民眾自衛團和山東省委帶來的一些青年知識分子以及新爭取過來的5名攜槍國民黨散兵為骨幹,成立了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4支隊,編為第1、第2兩個中隊。隨後,由孫漢卿、董琰、單昭洪等率領的新泰縣起義部隊來到徂徠山,編入第1中隊。4日,劉居英、程緒潤、秦雲川等帶領在萊蕪縣蓮花山起義的部隊來到徂徠山,編為第3中隊。起義部隊整訓二周后,隨即開始對日偽軍作戰。部隊分為兩路;一路向東南新泰、蒙陰、黃縣泗水地區發展;一路向東北萊蕪、淄川、博山地區發展。26日在寺嶺伏擊日軍,斃傷4人,2月17日又在四槐樹村用地雷炸毀日軍汽車2輛,斃傷其40餘人。4月中旬,到博山一帶的部隊,與從清河區南下的第5軍一部會合,協同淄博地方起義部隊,襲入淄川、博山。隨後,淄博、十字路(今莒南縣城)、沂水等地的起義武裝亦編入第4支隊。至4月,部隊發展到4000餘人。
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
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位於徂徠山起義舊址前馬頭山,1988年立。碑高23米,用573塊泰山花崗岩石精砌而成。寓意50周年的5段50級盤道從山下直通碑前。紀念碑正面鐫刻中國人民解放軍元帥徐向前題寫的“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12個鎦金大字;背面刻有當年參加徂徠山武裝起義的老戰士、全國著名書法家武中奇撰書的769字碑文。
徂徠山起義五十周年紀念大會
1988年1月1日,山東省在泰安舉行集會,紀念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50周年。參加紀念大會的有省委、省政府、省政協、省人大、濟南軍區、省軍區、泰安市、駐泰解放軍部隊的現任和部分離退休領導同志及來自全國各地曾參加徂徠山起義的老同志。由徂徠山起義發展起來的駐錦州陸軍第四十集團軍也由原軍長邢維邦、副政委高雲江等同志為代表參加了這次大會。
徂徠山起義50周年紀念大會徂徠山起義50周年紀念大會
紀念大會由省委組織部長張全景主持,省委書記梁步庭、濟南軍區政委宋清渭、原解放軍裝甲兵副司令趙傑、原解放軍政治學院院長林浩、泰安市委書記宋法棠、青年代表支建立等致辭發言。會後舉行了徂徠山起義紀念碑揭幕儀式、瞻仰烈士陵園、紀念徂徠山起義五十周年書畫展、聯歡會、座談會等。
為了這次集會,成立了由原省委書記高克亭任組長、副省長張敬燾和省委組織部長張全景任副組長的籌備小組和組委會,負責整個活動的策劃組織,建立了徂徠山起義紀念碑,並由徐向前元帥題詞。徂徠山起義老戰士、著名書法家武中奇撰寫了碑文並多次前往現場指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