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汶河

大汶河位於山東濟寧汶上縣北部邊境,從琵琶山至戴村壩流經汶上邊境段長15公里,為汶上、東平兩縣之自然分界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汶河
  • 地理位置:山東濟寧汶上縣北部邊境
  • 全長:434.14米
  • 流向東平湖
地理,歷史,

地理

小汶河位於山東濟寧汶上縣北部邊境,從琵琶山至戴村壩流經汶上邊境段長15公里,為汶上、東平兩縣之自然分界線,自戴村壩分流為二、一支西流入東平縣境大清河注入東平湖
一支南流蜿蜒65公里,注入京杭運河,
俗稱小汶河(寧汶河)。

歷史

明萬曆戊申《汶上縣誌·山川》載:“邑之川馬汶……永樂九年(1411年)尚書宋禮始築壩於戴村,遏汶全流盡出南旺……。”
清宣統三年《汶上縣誌·山川》載:“永樂九年,命工部尚書宋禮浚會通河,用老人白英計大汶口之西,西距東平城六十里之戴村壩遏汶南流由戴村南開河九十里至南旺分水口入會通河濟運”。故名小汶河。
大運河山東段,濟寧至東平湖一段是京杭運河地勢最高的一段,而濟寧城北的南旺鎮是號稱是運河的屋脊,是運河的“腸梗堵”。宋禮疏通會通河以後這段仍然無水不能通航。便“微服私訪”,遇見白英。白英老人是汶上縣人,他曾任十多位運河民夫的領班,十分熟悉山東境內及其附近的地勢、水情。為宋禮出“奇計”,在汶水坎河口修築5里長“戴村壩”(此地地形高出南旺分水壩30餘丈),汶水在此原來為向西北流,通過“戴村壩”堵水,通過新開80餘里的小汶河水道,引汶水向東南流至大運河的南旺分水口,進行南北分流。同時修建的配套工程還有引上游諸“泉水”入汶河,在南旺修“水櫃”(南旺湖)等措施,保證了運河的通航500年。白英老人只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但是治河之功,後人評論可與“都江堰”水利工程相媲美。白英死,永樂皇帝敕封之為“功漕神”,以後又為他修造了“白公祠”,清代皇帝還有加封,香火不斷。這充分證明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實踐者出真知。
開鑿小汶河。小汶河原屬汶河下游的一個岔流,分流口在現在汶上縣的四汶集。這條河在後唐以來已逐漸淤塞,宋禮、白英“引汶濟運”時,利用這些廢河加以連通並引至南旺,名為小汶河。由於引汶口門上無建築物控制,而汶河又是一條大河,所以那時小汶河分流水量很大。初時,沒有大堤,洪水到處外溢形成水災。直到明朝中後期才配套設定了防洪排洪工程,包括小汶河兩岸的東西大堤及泄水斗門等。建南旺分水口。南旺鎮一帶號稱“水脊”,是大運河全線的至高點。戴村壩截攔汶河水,經小汶河達南旺而流入運河。為調節入運之水的南北流量,便於此至高點建造了一個科學而合理的分水口,被後人稱之為“龍王分水”。該分水的建造,先是在小汶河與運河交匯處的丁字口的對岸,築砌了一道近300米的石護坡,以抵擋汶水的衝擊。而後在河底部建造了一個魚脊狀的石撥,以石撥將汶水分流南北。改變石撥的形狀、方向和位置即可調整南北分流比例。民間所傳的“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便是當時分流的比例。後經考證,實際分流比例近於六比四,可見民間傳說的分流比例是基本正確的。
戴村壩坐落在山東東平縣南城子村北約一華里的大汶河上,建於明朝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水利建築。
明朝永樂年間工部尚書宋禮採用白英老人“南旺導汶”的方法,在此地築土壩“五里十三步”,將大汶河水攔截南趨,使汶水流入南旺湖,充分利用南旺湖這一南北水脊的有利地勢,把汶水分成兩道,十之六向北流入臨清,十之四南流泗水。使南北運河暢通無阻,提高了水運能力。到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侍郎萬恭見土壩南頭的迎水面砌石坡以防水沖。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總河潘季馴又將此段拆除,另築石壩,取名玲瓏壩。萬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尚書舒應龍又在此壩南北合築一壩,取名亂石壩和滾水壩,並鑄以鐵扣以連線築壩石料,使其堅固。清朝時期對戴村壩作了數次整修,改名北部叫灰土壩,中部叫太皇堤,南部叫滾水壩。
1959年小汶河築壩堵截後,已完全失去“引汶濟運”的作用,但仍起著穩定河槽,控制河勢,攔沙緩洪,抬高水位,引水灌溉等作用,有利於大清河堤防安全。1975年對大壩損壞殘缺部位進行了整修加固。
2001年8月初,大汶河發生兩次洪峰,造成戴村壩中段亂石壩傳送潰口墩蜇,潰口長133米。洪水過後,與2003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投資2405萬元,由山東河務局東平湖管理局組織進行了修復。今戴村壩石砌壩段全長434.14米(包括玲瓏壩、亂石壩、滾水壩之間漸變段64米),砌石壩北另有竇公堤900米,灰土壩262米。次年八月,修復工程竣工,汶河水至,戴壩虎嘯奇景重現,激流飛瀑,長虹臥波,蔚為壯觀。2004年先後出現3次較大洪峰,來水超過26億立方米,為近40年來最大徑流量。新修戴村壩經數次洪水考驗,堅如磐石,巋然不動,現壩體基本完整,它對於研究我國古代水利建築具有較高的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