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堡宣言

1908年俄國、德國、丹麥、瑞典四國代表簽署的為維持波羅的海區域現狀的宣言。俄國和德國曾在1907年10月29日簽訂維持波羅的海現狀的《彼得堡議定書》,並同意和瑞典、丹麥締結關於該兩國領土不可侵犯的條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彼得堡宣言
  • 外文名:PeterS*ur□ Manifesto
  • 簽訂:1907年10月29日簽訂
  • 背景:十七世紀後期
彼得堡宣言介紹,簡介,背景,經過,彼得堡宣言重要性,歷史意義,結果,

彼得堡宣言介紹

簡介

彼得堡宣言》
1908年俄國、德國四國代表簽署的為維持波羅的海區域現狀的宣言。俄國和德國曾在1907年10月29日簽訂維持波羅的海現狀的《彼得堡議定書》,並同意和瑞典、丹麥締結關於該兩國領土不可侵犯的條約。德國還聲明:將不認為俄國拒絕履行關於奧蘭群島不設防的1856年《巴黎和約》是破壞現狀的行為。後來德國企圖把瑞典拉入三國同盟(1882),便於其在戰時占領丹麥,以鞏固其在北海和波羅的海的地位。這一圖謀引起俄、英的關注和沿岸國的不安。1908年4月23日,由俄國、德國、丹麥、瑞典四國簽訂了《彼得堡宣言》,聲稱:簽字國確保本國在波羅的海區域的陸地和島嶼的領土主權不受侵犯,並同意如該區域現狀受到威脅時,立即就維持現狀所必需的措施進行磋商。同一天,德國又同美國、法國、荷蘭、瑞典、丹麥等國代表就維持北海區域領土現狀問題簽訂了《柏林宣言》。這兩個宣言暫時緩和了北歐地區矛盾的尖銳程度。

背景

十七世紀後期,封建制在西歐國家已基本瓦解,而沙皇俄國卻極力維護和加強農奴制,致使俄國的生產力發展受到了嚴重阻礙。當時的俄國,農業落後,手工業作坊剛剛開始建立,大部分工業品依賴進口,國家軍隊力量薄弱,政治腐敗,宮庭內部為奪取王位而明爭暗鬥。彼得一世於1682年即位時年僅十歲,1689年他挫敗異母姐姐索菲亞公主的政變陰謀,正式開始執政。他決心改變俄國的落後面貌,效法西歐,對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他廢除經常干預皇權的大貴族杜馬,整頓稅務機關,指定九個大臣組成參政院(сенат,又譯樞密院),作為最高管理機關,負責擬定法令,監督行政、司法、稅收、外交、軍事、工商等事務。設立12個院(коллегия)代替以往的機構重疊臃腫的50箇中央官廳。為了有效地監督法令的執行,在中央設立監察總署,在各省設監察官。在地方行政管理上,1719年他將全國劃為11個省(губерния),省下又分省區(провинция),省長都直接隸屬中央。彼得一世廢除東正教牧首職務,取消教會獨立性,改由政府任命的神聖議院管理教會事務。
在軍事方面,他解散射擊軍,實行召募制,組建正規軍團,建立起擁有步兵、騎兵、炮兵諸兵種的13萬人的陸軍常備軍和一支擁有四十八艘戰船的海軍,開設了許多軍需工場,創辦海軍和炮兵等軍事學校。
彼得一世注重興辦教育,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事業,創辦了科學院和各種專門學校,又派遣許多貴族子弟出國學習。他簡化了俄文字母,獎勵翻譯西歐著作,創辦了俄國第一份報紙。此外他改革曆法,採用歐洲通用的儒略曆(юлианскийкалендарь,又譯為尤立安曆法)。開辦工業,設立紡織、製革、造紙等工場數達二百之多,為以後俄國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經過

為了取得通向西歐的出海口,彼得一世於1695和1696年兩度進兵阿速夫,和土耳其作戰,終未取得出海口。其後彼得一世與丹麥和波蘭結成同盟,與瑞典進行了歷時二十一年的“北方戰爭”,最終奪得芬蘭灣里加灣卡累利阿愛沙尼亞以及拉脫維亞的大部分地區。終於在北方獲得了出海口,密切了與歐洲各國的聯繫,成為世界強國之一。彼得被授予皇帝的稱號,俄羅斯也開始稱為帝國。
戰爭期間彼得一世於1712年遷都涅瓦河口的彼得堡,從此彼得堡 逐漸成為俄羅斯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彼得一世死後,屢次發生宮廷政變,皇位更迭頻繁。為獲取支持,彼得的繼承者競相擴大貴族的政治特權,並將大量土地和農奴賞賜給貴族。葉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執政時期,把八十萬國家農民賞賜給貴族,並免除軍役貴族服軍役和擔任公職的義務。實行農奴制的地區擴大到烏克蘭以及頓河伏爾加河流域,貴族的私有農奴已占全部農民人口一半以上。地主被授權迫使“抗命”農民去作苦工,並禁止農民對地主作任何控訴。農奴除為地主服勞役外,還須向政府繳納人頭稅,服兵役和其他徭役。殘酷的壓迫激起了聲勢浩大的普加喬夫起義(1773-1774)。
彼得堡宣言彼得堡宣言
歷代沙皇幾乎無一例外都繼承了對外不斷擴張的政策,葉卡捷琳娜二世執政期間吞併的地方有:黑海北部沿岸地區、克里米亞北高加索、西烏克蘭白俄羅斯立陶宛的土地。亞歷山大一世執政時期,俄國於1809年從瑞典手中奪得芬蘭,1812年從土耳其手中取得比薩拉比亞,隨後又從伊朗手中奪取了喬治亞和阿塞拜的大部。擊敗拿破崙的侵略後,俄國獲得原拿破崙控制下的波蘭土地。1815年,沙皇俄國與普魯士和奧地利締結“神聖同盟”,儼然成了歐洲霸主。尼古拉一世在位期間占領了亞美尼亞大部,基本上征服了南高加索地區,並於19世紀60年代完全控制了哈薩克。亞歷山大二世在位期間,從中國東北和西北部割走了150萬平方公里,並在1865-1876年間吞併了中亞浩罕布哈拉希瓦三個汗國。1881年即位的亞歷山在三世占領了土庫曼,徹底完成了沙俄在中亞的擴張。俄羅斯成為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龐大帝國。
1825年12月14日,一批貴族出身的愛國志士在彼得堡參政院廣場發動起義,要求沙皇改變政體,實行立憲,廢除農奴制,這就是著名的“十二月黨人起義”。參加起義的有三千兵士和三十個軍官,但總指揮臨陣脫逃,導致群龍無首,錯失良機,遭到殘酷鎮壓。十二月黨人起義標誌著俄國革命運動的開始,這一運動經歷了三個階段:1861年前的貴族階段,1895年以前的平民階段,1917年以前的無產階級階段。1853年2月,尼古拉一世因內政外交的失敗而服毒自殺。其長子亞歷山大二世即位後於1861年簽署了廢除農奴制的宣言和法令,加速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1883年,俄國出現了最早的馬克思主義組織“勞動解放社”、布拉戈耶夫小組。到19世紀末,彼得堡“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開始把馬克思主義和工人運動結合起來。1898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登上歷史舞台。二十世紀初,世界革命運動中心逐漸轉移到俄國。俄國建立起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
1904年日俄戰爭的失敗使俄國陷入嚴重的危機,並帶來了1905-1907年的 革命高潮。1905年1月22日,星期天,10餘萬工人在彼得堡舉行和平請願,遭到沙皇軍隊的殘酷鎮壓,死傷6000餘人,歷史上稱這事件為“流血的星期日”。之後,起義此起彼伏,罷工接連不斷。1905年10月初(俄歷),全國鐵路職工75萬多人宣布總罷工,並得到全俄各行業的回響,出現全面罷工、罷業、罷課的局面。沙皇政府被迫在10月7日(俄歷)頒布宣言,允諾給人民以言論、集會、結社、出版等自由,答應擴大選舉權,成立具有立法權的國家杜馬,組織新的內閣。但革命形式繼續發展,1905年12月在在布爾什維克的領導下,莫斯科和全俄各大城市紛紛舉行武裝起義,但所有這些起義都是分散進行的,缺乏充分的準備和周密的組織,因而都相繼被鎮壓下去。革命暫時轉入低潮。
彼得堡宣言彼得堡宣言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俄國也捲入其中。但俄軍屢戰屢敗,傷亡慘重。前線吃緊,後方經濟崩潰,食品匱乏,民怨沸騰。1917年初,全國罷工和示威浪潮一浪高於一浪。要和平、要麵包、要自由的口號震耳欲聾。1917年3月(俄歷2月),工人階級在布爾什維克的領導下舉行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制度,取得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勝利,成立了以李沃夫為首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出現了工農蘇維埃和臨時政府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二月革命推翻了專制制度,並為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時代創造了條件。

彼得堡宣言重要性

歷史意義

俄羅斯帝國政府的邀請,在聖彼得堡召開了一次國際軍事委員會會議,以考慮禁止在戰爭期間在文明國家之間使用某些彈丸的願望。該會議根據一項共同協定規定了技術上的限制,在此限制內,戰爭的需要應服從人道的要求。下列簽署人根據其政府命令受權發表宣言如下:考慮到文明的進步,應儘可能減輕戰爭的災難;各國在戰爭中應盡力實現的唯一合法目標是削弱敵人的軍事力量;為了這一目標,應滿足於使最大限度數量的敵人失去戰鬥力;
由於武器的使用無益地加劇失去戰鬥力的人的痛苦或使其死亡不可避免,將會超越這一目標;因此,這類武器的使用違反了人類的法律;締約國相互保證,在它們之間發生戰爭時,它們的陸軍海軍部隊放棄使用任何輕於四百克的爆炸性彈丸或是裝有爆炸性或易燃物質的彈丸。它們同意邀請所有未派代表參加在聖彼得堡召開的國際軍事委員會會議的討論的國家加入本協定。
本協定僅對締約國或加入國在它們之中兩國或數國之間發生戰爭時,具有約束力;本協定不適用於非締約國或未加入本協定的國家。在締約國或加入國發生戰爭時,如一個非締約國或非加入國參加交戰國之一方作戰,從這時起,本協定也應停止其約束力。一旦由於將來在軍備方面的改進而提出明確的建議時,締約國或加入國保留今後達成一項諒解的權利,以維護它們已經確定的原則並使戰爭的需要符合於人道的法律。1968年11月29日(12月11日)於聖彼得堡

結果

俄國和英國關於共同解決希臘問題的協定。訂於1826年3月23日。俄國和英國要求土耳其停止在希臘的戰爭,允許希臘在臣服土耳其的條件下自治,建立自己的政府和制定自己的法律,希臘人有權獲得土耳其在希臘的領地。該議定書是歐洲第一個涉及希臘解放的外交檔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