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高加索

北高加索

北高加索,亦稱“前高加索”。指大高加索山以北、庫馬-馬內奇低地以南地區。西瀕亞速海黑海,東臨裏海。全境為北高加索經濟區。屬俄羅斯。

北部主要是平原、丘陵、低地,南部為山地。西為溫帶草原氣候,東為半荒漠和荒漠。大河有庫班河捷列克河庫馬河。天然氣、石油、鉛、鋅、鎢、鉬豐富。農業發達,俄羅斯重要糧食基地之一,食品工業和有色金屬工業亦重要。大高加索山北麓多礦泉,有全國最大礦泉療養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北高加索
  • 外文名稱:Северный Кавказ
  • 行政區類別:高加索經濟區
  • 所屬地區俄羅斯
  • 地理位置:西瀕亞速海黑海,東臨裏海
  • 面積:21.5萬平方公里
  • 氣候條件:溫帶草原氣候
  • 主要河流:庫班河、捷列克河
地理位置,地理範圍,地區資源,宗教情況,歷史影響,社會情況,

地理位置

高加索地區指原蘇聯的黑海裏海之間的地區,其總面積約44萬多平方公里。由於被大小高加索山脈分割,該地區分為南高加索和北高加索兩部分。南高加索也稱“外高加索”,面積約18.5萬平方公里,包括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三國。北高加索則屬於俄羅斯。達吉斯坦車臣印古什北奧塞梯、卡巴爾達-巴爾卡爾等共和國都分布在這裡。
北高加索地圖北高加索地圖

地理範圍

地區資源

大河有庫班河捷列克河庫馬河。天然氣、石油、鉛、鋅、鎢、鉬豐富。該地農業發達,是俄羅斯重要糧食基地之一,食品工業和有色金屬工業亦重要。大高加索山北麓多礦泉,有全國最大礦泉療養區。

宗教情況

高加索地區位於歐亞大陸連線處。人口不足3000萬,卻有50多個民族。由於地勢複雜,許多民族雖近在咫尺,語言卻完全不通,因此高加索曾有“語言之山”之稱。同時,這裡也是宗教的會合之地,東正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等多種宗教派別交織在一起。

歷史影響

歷史上,很多帝國都曾染指高加索,鎮壓和反抗成了高加索政治的鮮明特色。在戰略家的眼裡,高加索是各種力量雲集,各種利益交錯,各種衝突交織的“碰撞之地”。
歷來是個“火藥桶”
17、18世紀,高加索地區戰火不斷,內有民族爭鬥,外有波斯、奧斯曼帝國、沙俄帝國的爭奪。經過兩個多世紀的血雨腥風,沙俄帝國終於在19世紀下半葉控制了高加索的命運,但高加索地區的反抗運動時有發生。即便在蘇聯時期,高加索局勢也不是很穩定。蘇聯解體前後,高加索地區的民族和宗教矛盾加劇,衝突不斷,充滿了火藥味。
在北高加索,起初是北奧塞梯與印古什因領土糾紛而爆發武裝衝突。緊接著,1991年11月,杜達耶夫宣布車臣為“獨立主權國家”。為維護國家統一,俄羅斯於1994年發動了第一次車臣戰爭。1999年8月,車臣非法武裝入侵達吉斯坦,俄羅斯再次舉起反恐大旗。同年10月,俄發動第二次車臣戰爭,端掉了車臣恐怖分子的“老巢”。為了報復,車臣殘匪在俄羅斯各地實施了一系列血腥的恐怖活動。
北奧塞梯南部的南奧塞梯喬治亞的一個自治州。1992年1月,該州通過全民公決要求成立獨立共和國並與北奧塞梯合併,從而引發了格奧武裝衝突。前喬治亞總統薩卡什維利決心拿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開刀,以便結束國家四分五裂的狀態,卻搞僵了與俄羅斯的關係。
許多國際問題專家認為,外高加索地區的不穩定是蘇聯遺留下來的“歷史包袱”。
各方紛紛插手高加索
外高加索地區戰略意義深遠,戰略能源豐富,讓各方為之心動。從地理上看,誰控制了高加索,誰就等於控制了裏海黑海,卡住了歐洲通往中東和中亞的咽喉。從經濟上看,誰控制了高加索,誰就等於控制了裏海地區的能源。
裏海地區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約為1500億至2000億桶,是世界主要的石油產地,被西方稱為“第二個中東”。在全球石油資源日漸枯竭的情況下,該地區石油資源的戰略地位正日益凸顯出來。
蘇聯解體後,美國、土耳其、伊朗紛紛插手高加索事務,使該地區局勢更加複雜。特別是“9·11”事件以來,美國等西方國家大踏步地進入外高加索地區,想通過控制外高加索而掌握裏海能源的走向。土耳其欲通過加強與亞塞拜然和喬治亞的關係,實現自己的“地區大國夢”。伊朗也認為該地區是自己的北部屏障和與俄羅斯聯繫的中間地帶,不願美國人在這裡指手畫腳。
出於維護本國安全的考慮,外高加索三國也在積極尋找出路。為獲得西方的支持,喬治亞不但向美國和土耳其開放本國軍事基地,還公開表示要儘早加入北約。亞塞拜然則一直小心翼翼地搞平衡外交,希望在不刺激俄羅斯的同時“融入歐洲”。因此,阿迫切希望北約在它那裡設立軍事基地。不久前,美國國防部拉姆斯菲爾德訪問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兩國已就美駐軍原則上達成協定。亞美尼亞是俄羅斯在外高加索的堅定盟友,但也時不時地向歐盟“暗送秋波”,不放棄歐美這一重要的外交發展夥伴。
俄學者認為,外高加索地區存在著現實和潛在的危機轉化為武裝衝突的可能性。
泛突厥主義”思潮和宗教極端主義也是影響高加索地區安全與穩定的重要因素。車臣匪首巴薩耶夫公開叫囂,他的任務是要“解放整個高加索”。一些來自阿拉伯國家的宗教極端分子不斷地潛入車臣,不但和俄軍作戰,還和車臣匪徒一起製造了數起血腥的恐怖案件

社會情況

北高加索——大型恐怖事件
剛剛進入2010年,俄強力部門就加強了在本國南部北高加索地區清剿恐怖分子的行動力度,一些恐怖組織頭目相繼在俄警方的特別行動被擊斃。1月5日,俄強力部門還在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境內繳獲大量炸藥,並成功制止了一起可能導致大量人員傷亡的大型恐怖事件。
但與此同時,北高加索地區依舊接連傳來一些並不讓人高興的訊息。2010年1月6日,一名自殺式恐怖分子駕駛“涅瓦”牌吉普車衝進達吉斯坦共和國首府馬哈奇卡拉市巡警基地,準備衝擊正在出早操的巡警隊伍。恐怖分子在遇到特警的警車阻擋時,還向警察開槍並在半路中引爆了所乘的“涅瓦”車。爆炸掀起的巨浪擴散直徑達200米,造成5名警察犧牲,包括18名警員在內的24人不同程度受傷。1月7日晚,一夥不明身份的人在馬哈奇卡拉市向一名護法機關工作人員開槍射擊,導致這名警員在送往醫院的途中不治身亡。
北高加索地區除車臣以外的其他六個共和國經濟社會情況與車臣類似,然而兩次車臣戰爭吸引了公眾和媒體的注意力,戰爭也部分掩蓋了其他共和國內部以及他們與俄羅斯聯邦中央之間的諸多問題。
和以前多次的恐怖事件不同的是,2009年在北高加索地區出現的恐怖攻擊的組織者既沒有公開自己的身份、更沒有表明自己如此行為的目的——此前的幾次人質事件中綁匪都提出了聯邦軍隊撤離或是釋放被關押成員之類的具體要求——唯一能看到的就是襲擊者要全面顛覆北高加索地區穩定的“決心”。想像中的“分立主義分子”頻頻出手卻沒有提出任何明確的和分離主義相關的訴求,這恐怕是讓俄羅斯領導人最頭疼的地方。
這一組恐怖攻擊的種種跡象表明,經由阿富汗、中亞進入俄羅斯南部邊境的與塔利班和基地組織有關的力量正在直接參與北高加索地區的活動,而北高加索地區的恐怖主義者也在仿效自己在世界其他地區“同志們”的行動模式。比如為塔利班和基地組織所青睞的自殺式攻擊越來越多地在北高加索出現:這樣的襲擊模式不需要像前幾次大規模綁架案件中(比如別斯蘭國小人質事件和杜布羅夫卡劇院人質事件)那樣的團隊出擊,幾個人甚至單兵作戰就能製造足夠的損失和影響。自殺襲擊者錄製訣別留言、再在網路上傳播之類的做法也不難讓人聯想到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巴勒斯坦已經廣泛使用的類似手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