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三弦

彝族小三弦,是彝族彈撥弦鳴樂器。流行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玉溪、思茅、保山等地區。彝族三弦構造獨特,與漢族三弦風格迥異。琴鼓呈筒形,用圓木剜空製作,單面蒙以羊皮,和低胡相似。琴頭造型古樸、典雅,琴弦使用絲弦或腸衣弦。彝族三弦有大小兩種。小三弦是彝族古老的樂器之一,大三弦於20世紀40年代流行,常用於歌舞及彝劇的伴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彝族三弦
  • 類型:彝族彈撥弦鳴樂器
  • 民族:彝族
  • 領域:藝術
彝族三弦簡介,第一代大三弦,第二代大三弦,改革規範,樂器傳說,樂器介紹,形制結構,筒腔,琴頭、琴桿,兩側設有三個弦軸,琴馬,縛弦,演奏方法,樂器風格,

彝族三弦簡介

彝族有著悠久的文化傳統,民間很早就有了歌舞活動。每逢彝族火把節、插花節和三月會等傳統節日,人們都要身著盛裝,歡聚在一起載歌載舞。男子手持小三弦邊彈邊跳,女子則邊舞邊雙手拍掌和用腳踏地。在滇東路南、彌勒等地,阿細、阿哲、撒尼支系稱這種歌舞為“跳樂”;在滇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尼蘇支系稱作“打跳”或“踏腳舞”;在滇中楚雄彝族自治州則稱其為“姑梭”。滇東彝家少年,十幾歲就開始彈奏三弦、參加跳樂,個個都是 “聽見三弦響,心慌腳板癢”。早期的跳樂,彝語又稱“阿博畢”,為拍掌跳之意,舞蹈節奏舒緩,動作輕盈舒展,男女邊彈邊唱邊舞,伴奏樂器除小三弦外,還有笛子、三胡、月琴和木葉等,多在村寨以內選擇場地進行。民國以後,伴奏跳樂的葫蘆小三弦改為木製筒形小三弦。

第一代大三弦

1921年,彌勒縣鳳凰村阿細青年段顯王在筒形小三弦的基礎上,製作出第一代大三弦。

第二代大三弦

1930年,西山爛泥箐村小伙張崇仁製作出第二代大三弦,從此用大三弦伴奏跳樂,傳遍阿細的每個村寨。

改革規範

此後,彝族民間藝人石鳳林等,又對大三弦進行了改革規範,才成為現在廣為流行的彝族大三弦。1946年夏,西南聯大部分師生到路南組織了圭山彝族舞蹈隊,併到昆明演出,使民間歌舞《阿細跳樂》首次登上城市音樂舞台。

樂器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在烏蒙山區裡有個叫阿熱的小伙子,每天為頭人放牧牛羊,苦度歲月。有一天 ,阿熱救了一匹跌落懸岩的白蹄小馬駒,精心飼養後長得膘肥體壯,人們都說這叫腳踏白雪烏騅馬。小伙天天騎著它去放羊,也練就一身好騎術。一天阿熱正在放羊,忽然馬兒跑到土司家的賽馬場,這裡正在進行賽馬選婿,開始的火炮剛響過,騎手們像離弦之箭朝前奔去,烏騅馬沖開人群,跑到馬隊最前面。土司遠望從天而降的好漢,欣喜若狂,當他看出是自己的奴隸時,阿熱慘遭毒打,心愛的小馬也被土司奪走了。過了不久,土司請了些山官來家做客,想騎烏騅馬顯顯威風,誰知小馬雙腳亂踢,摔下土司、掙斷韁繩逃跑,土司命兵丁射死烏騅馬,小馬雖渾身中箭仍跑回了家,阿熱一邊拔箭,一邊給馬上藥,小馬終因傷勢過重而死。小伙日夜思念心愛的寶馬,有天晚上,烏騅馬託夢給阿熱:“主人啊,你不要悲傷,用我的皮箍個琴箱,用腿骨做琴桿,尾巴搓成弦,讓我們一起咒死土司,再一起歡歡樂樂。”小伙醒來後,用櫻桃樹做成一支精巧的琴,馬皮蒙面,馬尾做弦,用手彈出叮咚的音響,這聲音有哀傷、有歡樂。從此,三弦就在彝族人民中廣為流傳。

樂器介紹

彝族三弦出現於20世紀40年代,現已廣為流行。琴筒似水桶,直徑28-35厘米,全長137-150厘米,使用腸衣弦,音量宏大,音色渾厚,用於歌舞伴奏。由於在系弦板繫上有小鐵片,彈奏時可隨弦音“刷刷”作響,猶如沙球為彈撥樂伴奏,越發激起彝族演奏和歌舞者的興致。當地偶爾也能見到特大的三弦,琴筒直徑在70厘米以上,形似一口水缸,琴桿也有170厘米長,在歌舞中用於簡單的節奏。小三弦的定弦,過去多為(C1、g1、C2),大三弦低一個八度,如今已不拘舊格,有了不少變化。演奏時,將背帶掛於頸項,三弦橫置於腹前,右手使用木質撥片彈弦,左手按弦取音。
彝族三弦是彝族人民的密友良伴。滇東阿細、撒尼支系偽彝家後生,十幾歲起就開始彈奏三弦、參加跳舞。人們稱三弦伴奏的歌舞為“跳月”,即聞名全國的“阿細跳月”。彈“跳月”曲時,小三弦一般不移動把位,大三弦只用一指或二指按弦,以低沉的單音起節奏作用。
雲南的西盟佤族,也有和彝族相像的小三弦,但琴桿較寬,共鳴箱呈半圓形,蒙以蟒皮。音色柔和清亮,演奏技巧豐富。此外,在桂西的壯族也流傳著形制和彝族相仿的三弦。

形制結構

彝族三弦由共鳴筒、琴頭、琴桿、弦軸、琴馬、縛弦和琴弦等部分構成(圖),規格尺寸不一,琴身全長多為130厘米-140厘米,民間特大的大三弦,琴身全長可達180厘米-200厘米。琴筒呈圓筒形,體積碩大,筒長30厘米-40厘米、筒徑25厘米-35厘米,民間特大的大三弦,筒長達70厘米-80厘米、筒徑60厘米-70厘米。

筒腔

用椿木、松木杉木、桐木或其它木質較輕的木材製作,既可用一整段原木掏挖出腔體,也可用多塊木板拼接膠粘而成,在橫置的琴筒上下開有穿入琴桿的方孔,筒前口蒙以羊皮為面,筒後口敞口,不設音窗。

琴頭、琴桿

使用一整塊稍硬的木材製作,當地多用冬瓜木或攀枝花木等。琴頭造型古樸,上部下窄上寬,頂端呈卷書狀並向後弧形彎曲,正面中央常刻以紅五星、鑲嵌圓形木雕或閃光小圓鏡為飾。琴頭下部中間開有通底弦槽。
琴桿為半圓形柱狀體,上窄下寬、前平 後圓,正面為按弦指板,不設品位,上端設有山口與琴頭相接,下端插入琴筒方孔中。

兩側設有三個弦軸

(左一右二)。弦軸使用紅椿木、黃檀木或黃楊木等質地細密、比琴桿堅硬的木料製作,軸體外表刻有麻花形或直條瓣紋為飾。 有些精品彝族三弦,常在琴桿正面膠以一塊硬木指板,多用烏木、紫檀木、紅木或紅椿木,指板厚 1.2厘米~1.5厘米,既不過多增加大三弦的重量,又使琴桿耐磨和不易變形。

琴馬

用硬木或老竹製成,為長條形實心馬,橫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置於琴筒膜面中央偏上部位。張三條絲弦或牛筋弦,弦下端繫於縛弦的弦孔中。

縛弦

用金屬薄片製成,其上還串掛有若干小鐵片或小鐵環,彈奏之時,可隨跳樂動作發出有節奏的嘩嘩聲響。琴身的弦槽和尾柱之間,系有一根綢布制彩條背帶。在弦槽的上方,還拴掛有一朵用薄綢挽制的大紅花為飾。

演奏方法

彝族的三弦演奏時,將背帶掛於頸項,琴桿橫於腹前,琴筒置於腰胯右側,琴頭斜向左上方。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撥彈弦發音。撥片木或竹製,尺寸較大三弦的稍小。中三弦常按五度、四度關係或四度、五度關係定弦,里、外弦為八度關係,定弦比大三弦高四度,常定弦為:f、c1、f1或g、c1、g1。發音圓潤、音量較大,音色柔和豐滿。演奏中常用掃弦技法,可增強節奏感和歡樂氣氛。彝族中三弦可用於獨奏、器樂合奏或為民間歌舞伴奏。是彝族青年男女跳樂時離不開的彈弦樂器,小伙子們常邊彈邊舞,有時要使用兩件中三弦一起彈奏,並有其它彝族民間管弦樂器打擊樂器合奏,節奏鮮明,氣氛熱烈。
有時也採用立姿或坐姿均可,將背帶挎於頸項,琴桿斜於胸前,琴箱放在右腹處或右大腿根處,琴頭斜向左上方,左手虎口托持琴桿,用食指、中指、無名指按弦取音,並常以食指為主,用指甲部位觸弦,民間稱其為“跪指”,可使發音脆亮、餘音較長。右手用拇指、食指彈撥琴弦發音。彝族三弦以五度、四度關係定弦,即裡弦和中弦為五度關係,中弦和外弦為四度關係,裡弦和外弦為八度關係。音色柔和、清脆,音量較大。左手技巧有滑音、打音、揉音等,右手技巧有彈、撥、滾、掃等。可用於獨奏、合奏或為民歌、舞蹈、彝劇伴奏,是彝族人民喜愛和常用的彈弦樂器。

樂器風格

彝族三弦是元曲之主要伴奏樂器。元王實甫詞清沈遠曲之《北西廂弦索譜》即以三弦為伴奏樂器。在全國各省,廣泛被採用為說唱曲藝、地方器樂、少數民族歌舞樂之重要樂器。根據統計,全國最少有五十二種以上曲藝、六十種以上戲曲、四種以上少數民族樂種,採用三弦為主要樂器。曲藝界三弦演奏家,有韓永忠、韓永祿、韓永先三兄弟,分別為劉寶全、老黑姑娘、白雲鵬伴奏。號稱三弦聖手。韓永祿(北平1874-1942)有伴奏八法與奏法32字口訣,其徒白鳳岩(1899-1975)創“三弦八法”創作《八音合》 、《風雨鐵馬》奏《風雨鐵馬》、《八音盒》、《柳青娘》等曲。著名民間盲藝人王玉峰創用三弦模仿京劇唱腔,被稱為“三弦彈戲”。盧成科(天津1903-1953)等繼之。其後上海盲藝人沈易書改用弓拉三弦模仿唱,被稱為“三弦拉戲”。河南省流傳一種稱為《河南大調曲子》的說唱藝術,開場曲、間奏曲中器樂演奏部分,叫《板頭曲》的,多以古箏、琵琶、三弦主奏,(配以簫、四胡、八角鼓等)。約有四五十首六十八板體的曲目,統稱《中州古調》。中州古調全曲有三段,慢板與中板共六十八小節,快板三十四小節。曹東扶(1898-1970)為演奏名家,曲目有《高山流水》 、《泣顏回》、《賞秋》、《打雁》、《閨中怨》、《合番》等。
每逢彝族傳統節日和喜慶場合,人們就要身穿節日盛裝,聚集在一起歡樂歌舞,稱為“跳樂”。小三弦就是這種民眾性歌舞活動不可缺少的伴奏樂器,奏者常邊彈邊舞。在玉溪地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參加伴奏的彈弦樂器除小三弦外,還有彝族月琴。樂曲有《扎巴底奪》等。小三弦還是伴奏“梅葛調”(彝族史詩的唱腔)的主要樂器之一。在青年男女的戀愛生活中,小三弦也形影不離,它要為山歌對唱伴奏。著名的彝族小三弦獨奏曲有:《訴苦調》、《彝族調》和《模嘎德赫》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