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素數

強素數

強素數是在數學中,強素數是指具有某些特性的素數。強素數的定義在密碼學和數論中是不同的(但有一定的關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強素數
  • 外文名:Strong prime number
  • 定義:強素數是指具有某些特性的素數
  • 數論上的定義:相鄰的兩個素數的平均數要大
  • 學科:數學、密碼學
  • 領域:數學、密碼學
密碼學中的定義,數論上的定義,強素數在密碼學上的套用,基於整數分解的密碼系統,基於離散對數的密碼系統,其它,

密碼學中的定義

密碼學中,一個素數p在滿足下列條件時被稱為強素數
p 必須是很大的數。
p-1有很大的質因數。也就是說,對於某個整數a1以及大素數q1,我們有
有很大的質因數。也就是說,對於某個整數a2以及大素數q2,我們有
p+1有很大的質因數。也就是說,對於某個整數
以及大素數
,我們有
有時,當一個素數隻滿足上面一部分條件的時候,我們也稱它是強素數。而有的時候,我們則要求加入更多的條件。例如,我們可以要求
,或者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很大的安全素數可以看作是強素數的一種。

數論上的定義

數論中,如果一個素數p比它相鄰的兩個素數的平均數要大,則我們稱 p為強素數。 換句話說,一個強素數是這樣的素數:和它前面的相鄰素數比較,它總是更靠近在它後面的下一個素數。 或者用代數的語言來說,對於素數
(n是它在所有素數的有序集合中的索引),則
為強素數若且唯若
。 下面列出最小的幾個強素數:
11,17,29,37,41,59,67,71,79,97,101,107,127,137,149,163,179,191,197,223,227,239,251,269,277,281,307,311,331,347,367,379,397,419,431,439,457,461,479,487,499OEIS中的數列A051634)
例如,17是第7個素數。而第6個和第8個素數分別是13和19,加起來是32,平均值是16,小於17。所以17是一個強素數。
在一對孿生素數(p,p+2)里,當 p>5時,p總是強素數。這是因為p-2必能被3整除,所以不可能是素數。
有些素數既匹配密碼學的強素數定義也匹配數論上的強素數定義。比方說, 439351292910452432574786963588089477522344331 就是一個數論意義上的強素數,因為與它相鄰的兩的素數的平均數比它小62。如果沒有計算機的話,這個數也可以是一個密碼學意義上的強素數。這是因為 439351292910452432574786963588089477522344330 有一個大質因數 1747822896920092227343 (而這個質因數減去1後又有一個大質因數 1683837087591611009 ),而 439351292910452432574786963588089477522344332 也有一個大質因數 864608136454559457049 (而它減去1後也有大質因數 105646155480762397 )。 就算是用比較先進的算法,用紙和筆也很難分解這樣大的數。但對於現代的計算機代數系統來說,分解這樣的數是很容易的事。所以真正的密碼學意義上的強素數比前例中的這些數還要大很多。

強素數在密碼學上的套用

基於整數分解的密碼系統

有人建議在RSA密碼系統的鑰匙生成算法中,模數n應該是兩個強素數之積。這樣,如果用Pollard的p-1質因數分解算法來分解n=pq就會變得不可行。由於這個原因,ANSI X.31標準要求,在為基於RSA的數字簽名算法生成鑰匙的時候,必須用強素數。但是,強素數並不能保證n在用其它更新的算法來分解時也一樣難以分解。例如Lenstra的橢圓分解法和普通數域篩選法。考慮到為了生成強素數需要用去更多的時間,RSA Security目前並不建議在鑰匙生成算法中使用強素數。Rivest和Silverman也給出了類似但更細緻的論述。

基於離散對數的密碼系統

1978年由 Stephen Pohlig 和Martin Hellman證明,如果p-1的所有質因數都小於
,那么解決模數為p的離散對數問題就屬於P問題。所以,對於基於離散對數的密碼系統,比如數字簽名算法(即DSA),我們就要求p-1至少要有一個大質因數。

其它

要注意的是,判斷一個偽素數是否是強偽素數時,我們看的是它除以某個基數的冪之後的餘數,而不是看它和相鄰的偽素數的平均數那個較大。
在數論中,如果一個素數剛好等於其相鄰素數的平均數,那么我們把這個素數叫做均衡素數。如果它比平均數小,則叫做弱素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