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應春(革命烈士)

張應春(革命烈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應春(1901-1927) 張應春,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11月11日生於吳江縣黎里鎮葫蘆兜村(今蘇州市吳江區黎里鎮黎星村四組)。這一天,是農曆十月初一,農諺中有雲“十月芙蓉應小春”,故取名為蓉城,字應春,號秋石。張應春從小就讀於本村私塾和國民初級國小,後隨父進入黎里女子高級國小學習,由於勤奮刻苦,各門功課都頗為出眾。民國八年(1919),她考入上海兩江女子體育師範專門學校

1955年1月,由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頒發《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1955年11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追認張應春為烈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應春
  • 別名:秋石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黎里鎮黎星村
  • 出生日期:1901
  • 逝世日期:1927
  • 職業:革命烈士
  • 畢業院校:上海兩江女子體育師範專門學校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婦女運動的開拓者
人物生平,學生時代,步入社會,革命歷程,英勇就義,後世紀念,烈士紀念館,吳江烈士陵園,族人信息,

人物生平

學生時代

張應春,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11月11日生於吳江縣黎里鎮葫蘆兜村(今黎里鎮黎星村)。這一天,是農曆十月初一,農諺中有雲“十月芙蓉應小春”,故取名為蓉城,字應春,號秋石。張應春從小就讀於本村私塾和國民初級國小,後隨父進入黎里女子高級國小學習,由於勤奮刻苦,各門功課都頗為出眾。民國八年(1919),她考入上海兩江女子體育師範專門學校,很快地接受了“五四”以來的新思潮。民國十一年(1922),她畢業後至福建廈門集美女子師範學校任教。翌年秋天,張應春經柳亞子介紹至松江景賢女子中學任教。在那裡,她先後結識了共產黨員侯紹裘和國民黨左派朱季恂,如饑似渴地閱讀了《新青年》、《前鋒》、《嚮導周報》等進步報刊。不久,經侯紹裘介紹,加入了改組後的國民黨。
張應春

步入社會

民國十四年(1925),張應春回到家鄉,出身書香門第。1921畢業於上海兩紅女子體育師範學校,先在福建愛國華僑陳嘉庚創辦的華美女子師範任體育教員。後經柳亞子介紹到松江景賢女子中學任教。不久,加入國民黨。在她的竭力倡導下,於1925年在吳江縣黎里鎮創辦了暑期女子學校,被公推為主任教師,負責教務。少年時代就決心“要爭取女權,要以天下為己任。”
1924年加入國民黨,開始走上革命道路,她帶頭剪短髮,向封建勢力挑戰。在追悼孫中山先生的大會上,她登台演講,慷慨陳詞,闡述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得到柳亞子先生的賞識,在民眾中產生較大影響。
1925年8月,她當選為國民黨江蘇省黨部執行委員兼婦女部長,發動、領導婦女反帝反封建,並與國民黨右派作堅決鬥爭。
1925年秋,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柳亞子、侯紹裘的協助下,她在上海創辦了《吳江婦女》 (月刊),並任主編,積極推動婦女解放運動。她親自撰寫文章,闡述婦女解放與國民革命及階級解放的關係。 “三·一八”慘案後,張應春立即起草了《江蘇省黨部婦女部為反對段祺瑞慘殺北京市民宣言》,並參加了上海民眾反對段祺瑞慘殺北京市民的遊行,冒著危險在遊行隊伍中向民眾演講。
1926年下半年,她當選為中共江浙區委婦女運動委員會委員。
1925年8月,當選為國民黨江蘇省黨部執行委員兼婦女部長。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反動活動日趨囂張,下令解散婦女運動委員會,她針鋒相對,與中共黨員楊之華另行組建了婦運會。作為江蘇省的婦女代表參加了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吳江烈士陵園 張應春烈士紀念館吳江烈士陵園 張應春烈士紀念館
位於吳江松陵公園的張應春烈士像位於吳江松陵公園的張應春烈士像
民國13年,張應春任教於松江景賢女子中學,在該校負責人國民黨左派朱季恂和共產黨員侯紹裘的影響下,加入了改組後的國民黨,盡力從事國民革命的宣傳鼓動工作。民國14年8月,國民黨江蘇省黨部在上海成立,張應春被選為省黨部執行委員兼婦女部長。當時國民黨江蘇省黨部除反帝反軍閥外,還須同國民黨右派作鬥爭。張應春到職後,即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動員民眾,組織隊伍,統一安排了全省的婦運工作。當國民黨右派悍然解散上海婦女運動委員會時,張應春十分憤慨,即與楊之華日夜奔走,重新籌建,使江蘇省婦女運動蓬勃開展。此外,張應春還積極參加了省黨部召開的反英、反日的民眾大會;組織反直、反奉的反軍閥大會;對國家主義派的反共活動予以反擊。與此同時,張應春還擠出時間至上海大學學習馬列主義,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後當選為中共上海區委婦女運動委員會委員和全國互濟總會委員。民國15年1月,張應春作為江蘇省代表出席國民黨在廣州召開的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為了推進婦女運動,在中共上海區委領導下,創辦《吳江婦女》月刊,號召廣大婦女起來打倒帝國主義和軍閥,推翻舊禮教,求得婦女和全人類的自由平等。3月12日,北洋政府段祺瑞北京下令槍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製造大沽口事件的請願民眾,張應春在上海立即起草《江蘇省黨部婦女部為反對段祺瑞慘殺北京市民宣言》。她親自組織和參加了上海民眾反對段祺瑞慘殺北京市民的遊行示威。
民國16年4月2日,國民黨江蘇省黨部遷南京,張應春面對險惡形勢,毅然赴寧。4月9日,蔣介石到南京密令搗毀國民黨江蘇省黨部,砸工會,打農會,全市陷入腥風血雨之中。10日深夜,省、市黨部和市總工會等革命團體中的共產黨員召開緊急會議,研究應變對策,被敵偵緝隊獲悉,突然包圍,張應春和侯紹裘等10餘名共產黨員不幸遭逮捕,被秘密殺害於雨花台
1955年11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追認張應春為烈士。
為紀念這位革命女烈士,在故居之東的北蓮盪灘,由柳亞子、烈士生前好友及烈士家屬營建了一座衣冠墓。
1995年,張應春烈士墓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以後又先後被確定為吳江市、蘇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蘇州市學校德育教育基地和蘇州市國防教育基地
張應春(革命烈士)

革命歷程

1919年,考入上海中國女子體育專門學校。1924年,她在松江景賢女中任教,接受了新思想,參加了改組後的國民黨,成為吳江地區頗有影響的婦女運動倡導者。
張應春(革命烈士)
張應春在暑期婦女學校授課
1925年夏,在她的竭力倡導下,黎里辦起了暑期婦女學校,她被公推為主任教師,負責教務工作。8月,以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為骨幹的國民黨江蘇省黨部正式成立,張應春被選為執行委員兼婦女部長。當時她正患病住在蘇州醫院,後抱病赴上海就職。在侯紹裘的幫助下,張應春如饑似渴地閱讀了《新青年》 、《嚮導》和馬列主義通俗讀物,並積極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由侯紹裘姜長林介紹,張應春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入黨後根據黨組織的安排,她仍然以國民黨江蘇省黨部婦女部長的身份,從事婦運工作。12月下旬,她作為江蘇女代表赴廣州,出席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會上,她撰寫了江蘇婦女運動的匯報,提出了婦女運動的兩項議案,得到了許多代表的好評。時常在進步刊物《吳江婦女》上撰寫文章,鼓動青年們投身革命。
吳江烈士紀念碑吳江烈士紀念碑
1925年11月,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仍然以國民黨江蘇省黨部婦女部長的身份,從事婦運工作。
1926年3月12日,在南京舉行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一周年大會和中山陵墓奠基禮上,張應春發表了演講,會後,率領女同胞們參加了遊行。3月,在黨組織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她主編、創辦了《吳江婦女》(月刊),並親自撰寫了多篇文章,突出地闡述了婦女解放與國民革命及階級解放的關係。
1927年4月初,面對險惡形勢,她毅然赴寧。10日晚,在出席南京地委擴大會議時,不幸被捕,被捕後曾化名金桂華。在獄中,遭到敵人嚴刑拷打,英勇不屈,堅持鬥爭,始終表明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幾天后,她被敵人殘忍地殺害。時年27歲。

英勇就義

1926年3月12日,南京舉行孫中山先生陵墓奠基典禮,她和柳亞子、侯紹裘分別趕到南京,手執“擁護國民會議”的旗幟,走在女工隊伍的前頭。奠基時,國民黨-雇用一幫打手衝擊會場,向柳亞子等左派領導人大打出手,她奮力護衛,使柳亞子等安全脫險。
1927年3月,被任命為中共江浙區委婦女運動委員會委員、中國濟難會全國委員會委員。4月7日,因侯紹裘急電召去南京。10日晚,中共南京地委會同省市黨部、總工會的黨內負責同志在南京紗帽巷10號召開研究應變反動血腥鎮壓措施和對策的緊急會議,被敵人偵緝隊獲悉,包圍了會場,她同侯紹裘等10人不幸被捕。在獄中,她英勇頑強,敵人嚴刑逼供,將她吊打一天一夜,昏死過去又被冷水潑醒,可她只回答“我是-黨員”一句話。惱羞成怒的敵人將她裝入盛有石灰的麻袋,用刺刀活活戳死後連夜秘密拋入通濟門外九龍橋下的秦淮河中。
張應春在暑期婦女學校授課張應春在暑期婦女學校授課

後世紀念

烈士紀念館

1928年,柳亞子回國後遍尋秋石遺骸終不可得,於是就和沈長公及張氏親屬在烈士故鄉營建了這座衣冠墓,1931年建成。墓碑楷書陽刻“嗚呼秋石女士紀念之碑”,系于右任所題。入葬時,梳妝盒代首,還有帽子、衣褲、鞋襪等遺物。張應春烈士墓,位於北厙鎮黎星村北蓮盪灘。
張應春(革命烈士)
解放前,雖歷經滄桑,由於家鄉人民的悉心保護,張應春衣冠墓完好無損。
1955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向張應春烈士家屬頒發了《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此後,張應春烈士墓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屢有修葺。將原來不足30平方米的墓地擴展為一座總面積達7030平方米,既有衣冠墓,又有烈士像,紀念室、小廣場、綠化帶等一應俱全的張應春烈士紀念館。1980年,張應春烈士墓列為吳江縣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北厙鄉黨委作出了“擴大、整修、綠化張應春烈士墓地”的決定,組織義務勞動,把原來不足30平方米的墓地,擴展為1052平方米。
1986年,烈士墓西側新建張應春烈士紀念室。1992年,紀念室院內立漢白玉張應春烈士半身像,由甘肅工藝美術研究所副總工程師何鄂設計,吳縣石雕廠畢德林、楊建國雕琢。像座正面花崗石上鐫張愛萍題字∶“張應春烈士永垂不朽”;背面為吳江縣人民政府所立碑文∶“張應春烈士(公元一九○一至一九二七年),字秋石,江蘇省吳江縣葫蘆兜村人,一九二五年任國共合作時期國民黨江蘇省黨部執行委員兼婦女部長,是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二六年任中共江浙區委婦女部運動委員會及中國濟難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一九二七年四一二政變中被害於南京。公元一九八八年四月,吳江縣人民政府立”。烈士像後面是烈士紀念室。紀念室內除文字、圖片布置的展版外,還陳列了不少烈士的遺文、遺物等,展示了烈士短暫、非凡的一生。同年4月紀念室改為紀念館,由陸定一題“張應春烈士紀念館”匾額。後對烈士墓又進行一次較大規模的整修、綠化,墓區向南擴展,總面積達7030平方米。
張應春墓張應春墓
張應烈士春衣冠冢張應烈士春衣冠冢
從紀念室庭院出東門廊來到烈士墓。整個墓地遍植香樟、水杉、柏樹、芙蓉等花木,鬱鬱蔥蔥,莊嚴肅穆。墓的四周現已建有花崗石欄,上面封土鋪植草皮。每年清明時節,絡繹數千人在此祭掃、弔唁、瞻仰、緬懷。
1995年4月,張應春烈士墓被批准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是年4月、9月,張應春烈士紀念館分別被中共吳江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吳江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共蘇州市委、市政府命名為蘇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蘇州市教育委員會命名為蘇州市“學校德育基地”。

吳江烈士陵園

2013年吳江烈士陵園是在原張應春烈士陵園的基礎上全面改擴建而成。陵園的中軸線是吳江烈士紀念碑、英烈牆、張應春烈士墓,中軸線南側是吳江烈士紀念館和張應春烈士紀念館,北側建造了石橋、遊廊和涼亭景觀。 張應春烈士墓碑碑文是于右任所題,為楷書陽刻。和陰刻可以上油漆不同,陽刻的黑色墨水經過風雨洗禮,容易淡化。民政工作人員每年都會在清明前和烈士紀念日前先行前往吳江烈士陵園,為張應春烈士墓碑碑文上色。
張應春(革命烈士)

族人信息

明末,張維善自安徽歙縣(明稱南直隸歙縣)遷江蘇吳江縣葫蘆兜(明稱南直隸吳江縣)。成為葫蘆兜張氏始遷祖。其子孫承泉、晉卿、永嘉、永康世守耕業,至四世家道殷實,始涉足文藝,與當地文人頗有交往。五世祖紫山公對其子張孝嗣嚴以督教,孝嗣聰明好學,因慕分湖(今稱汾湖)前賢張翰思鱸之情,遂號憶鱸,善繪畫,尤工蝴蝶,故又號蝶憨。張孝嗣的五個兒子被後人稱為“前葫蘆兜五子”。
縱觀“前葫蘆兜五子”,他們雖各擅一技,但他們在同“分湖派詩人”如郭麐、郭驥、陳夢琴、柳清源、柳樹芳、許竹溪等的密切交往下,秉承張氏懿德,能融會貫通,故詩、書、畫、印、琴在他們身上得到了綜合的體現,對“後五子”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所以能夠有像張農、張貢粟、張季讓等飽學愛國志士紹繼,從而孕育出一代女傑張應春,高級工程師張季仁、高級統計師張君燕、清華大學教授張福范、音樂家張希仁等,從而延續葫蘆兜張氏的文脈,成為分湖(今汾湖)的一道燦爛的風景線。
北厙黎星村葫蘆兜
葫蘆兜位於汾湖高新區北厙社區南,毗鄰分湖(今汾湖),是典型的江南水村,河道四通,楓林紅映,槲葉黃堆,村裡有一小漾,兩頭渾圓,中間細細的,是一個形狀似葫蘆的漾盪,村名由此而得。沿漾盪的北岸為民居,向南有一條長約300米不太寬的河港,恰如葫蘆的一根藤蔓通向分湖。後葫蘆兜五子”之一的張農有一首《泛舟》詩描繪這裡的自然風光:“葫蘆兜里景清幽,水面風來暑盡收。一葉扁舟隨意泛,綠葫深處好勾留“”。
黎星村葫蘆兜黎星村葫蘆兜
明末,張維善自安徽歙縣(明稱南直隸歙縣)遷江蘇吳江縣北厙葫蘆兜(明稱南直隸吳江縣)。成為葫蘆兜張氏始遷祖。其子孫承泉、晉卿、永嘉、永康世守耕業,至四世家道殷實,始涉足文藝,與當地文人頗有交往。五世祖紫山公對其子張孝嗣嚴以督教,孝嗣聰明好學,因慕分湖(今稱汾湖)前賢張翰思鱸之情,遂號憶鱸,善繪畫,尤工蝴蝶,故又號蝶憨。張孝嗣的五個兒子被後人稱為“前葫蘆兜五子”。
一、張孝嗣(1768—1804),字純祖。性慷慨,好贍給,鄰族寒士有乞貸者無不應。嗜吟愛客,一時知名之士,造門無虛日。與歙縣包征君廷博尤稱莫逆交,征君病危時,口授人作書,以其孫因家貧無法成婚,托孝嗣成全,他慷慨出金任其事。家多藏書,嗜金石,豪於飲。
二、張與齡(1796—1825),字芳遐。張孝嗣長子,承其家訓,善畫花卉,兼習書隸及篆刻,勤攻舉業,性靈敏,持家有矩,諸弟皆獲憚之。母疾,禱梓潼神像前,願減己壽益母,刻克復要言等書勸世。後得嘔血病治之罔效,乃悉謝外事,閉戶焚香,每晨起誦金剛經一卷,而以病終不肯廢,曰:“吾心游於古妙跡,勝服參苓也“。
三、張修齡,張孝嗣次子,字子逸,少為制舉,喜集虛齋以為筆,有化工,復厭棄而讀張仲景靈樞素問等書,建樹殊深,在江浙一帶頗具盛名。治一人大小溲,易位出曰得之大慫,醉飽清濁淆亂痛名交腸,以明礬腐衣裹吞,數十日痊癒。一村民周身肉出如錐,痛不能忍,張修齡謂此血壅,不急治則將潰濃血而亡,即以赤皮蔥燒成灰以淋洗,飲以豉湯數杯而愈。一人寒熱,四肢堅如鐵,石擊之如鐘鳴,張修齡用茱萸木香等分煎飲之即愈。
四、張益齡(生卒不詳),字進之。張孝嗣三子。江庠生。少有雋才,工書善辭賦,為當世稱聰敏俊偉之士,與柳樹芳、柳兆薰父子時有詩文相贈答。有畫4卷《 豳蘆詩稿傳世》。
張益齡寫給柳樹芳的書信手跡張益齡寫給柳樹芳的書信手跡
張益齡史料張益齡史料
五、張聃齡、字是龍,號李仙。張孝嗣四子。張氏五子各擅一藝。與齡以畫,修齡以醫,益齡以文,太齡以制舉業,而聃齡獨以書稱。他初學九成宮,繼得力於雲麾碑,每見古碑帖善,輒雙鉤摹之,纖毫不爽。嘗謂:“臨古人書,當相其筆勢,揣其神理,如自己出,下筆乃有冥合處”。每有名人墨跡,零縑寸紙,藏而寶之。
六、張孝嗣,五子張太齡(一作泰齡),字季生,號小憨,又號筱庵,著有《十二吉祥相書屋詩稿》。北厙大港上柳清源之子柳以蕃(字價人,號子屏)是張太齡的學生,嘗授經黎里周氏紅蕉館,與張文睿為兄弟交,曾寫《立秋前一日偕穆仲丈被酒張元之(文睿)齋中賦贈》詩,詩中謂張太齡師:“因含吾師老羈泊,破書殘劍益蕭條”。
張聃齡書法張聃齡書法
七、張文睿、號元梓,張與齡之子在母親的督教下,17歲中秀才,其性沖淡,不善言談,天姿俊拔,對於史漢之書,洞窺其奧,為文高簡渾厚,學者爭相傾重,曾被黎里望族汝家聘為塾師。同治六年(1867)考取舉人,七年中進士,便自鐫一章名“丁戊聯捷”(同治六年為乾支紀年的丁卯年,七年為戊辰年,兩年合稱為“丁戊”)以誌喜慶。後被任命為兵部武選司主事,因才非所用而棄官還鄉,先後到震澤由頁塘書院、蘆墟切問書院執教。他埋頭於學問,寒暑不輟,受過他教育的人大多功成名就,遠近時人談到做詩為文育人諸道,首推遠梓先生。
八、張文璿 (1836—?),字伯衡。17歲中秀才,性沖淡不喜言談,天姿峻拔,對於史漢之書,洞窺其奧,為文高簡渾厚,學者爭相傾重。清同治六年(1867)考取舉人,七年中進士。清政府任命為兵部武選司主事,先後到震澤頔 塘書院、蘆墟切問書院執教。他埋頭於學問,寒暑不輟,受過他教育的人大多功成名就。
九、張農(1877—1927),原名肇甲,字都金(一作多金),張應春之父。他回鄉辦村塾,為家鄉教育事業奔前忙後,不辭勞苦。所辦村塾是第一批公立國小之一“葫蘆兜初級國小”的前身。柳亞子稱道他:“鹹能周知民困,且多隱德,雖埋頭授業,卻心繫天下。”他參加柳亞子主持的南社組織,與社員們一道以文字鼓吹革命,支持民主革命活動。軍閥混戰國難當頭時刻,支持長女張應春參加反帝反封建反內戰的革命運動。著有詩集《葫蘆吟草》。
張農的詩集《葫蘆吟草》張農的詩集《葫蘆吟草》
十、張貢粟(1899—1952),字純祖。歷任南京高等師範、東南大學助教;中央大學區立蘇州中學校(今蘇州高級中學)師範科主任、教導主任;東吳大學國文教學教員;吳江鄉村師範校長;上海私立育英中學(震澤中學前身)校長等職。科學家錢偉長就讀於蘇州中學時,張貢粟是他的任課老師。
張貢栗任上海私立育英中學(震澤中學前身)校長時頒發的畢業證書張貢栗任上海私立育英中學(震澤中學前身)校長時頒發的畢業證書
十一、張應春(1901—1927),女,字蓉城,被捕後曾化名金桂華。
十二、許君鯨(1928—1988),本姓張,隨母姓。張應春堂侄,終身未娶。1943年回蘇州父母處繼續求學,開始接觸文藝,參與中共地下黨組織的活動。1947年5月參加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後,先後在蘇州報社、中共蘇州市紀律檢查委員會等部門工作。1980年10月,調入蘇州市博物館,任保管部主任。他生活簡樸,為人誠懇,事母至孝。終身未娶,平反後,有一位女士願與其結合,被他婉絕。他“我不能病弱之軀貽害他人”,其善良心地,令人感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