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履祥

張履祥

張履祥(1611年11月5日—1674年8月29日),漢族,字考夫,又字淵甫,號念芝,號楊園,浙江桐鄉人,世居清風鄉爐鎮楊園村(今屬桐鄉市龍翔街道楊園村),故學者稱楊園先生,明末清初著名理學家,清初朱子學的倡導者。

張履祥生於下層知識分子家庭,少孤家貧,母以孔孟皆無父之兒教之。年十一,就館於陸昭仲,十五應童子試,補弟子員。後以教館謀生。又往藏山和靖書院,受業劉宗周。聞京師有變,遂棄諸生,隱居教授。道光時入祀太廟,同治時入祀文廟

其著作因付梓較晚,清初影響不大,至清末被視為上接程朱之緒,下開清獻(陸隴其)之傳。志稱“朱熹後一人”。著有《讀易筆記》、《願學記》、《近古錄》、《補農書》等。後人輯有《楊園先生全集》。

基本介紹

  • 本名:張履祥
  • 別稱:楊園先生
  • 字號:字考夫,又字淵甫
    號念芝,又號楊園
  • 所處時代:明末清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浙江桐鄉龍翔
  • 出生時間:1611年11月5日
  • 去世時間:1674年8月29日
  • 主要作品:《讀易筆記》、《願學記》、《近古錄》、《補農書》等
  • 主要成就:清初朱子學倡導者
生平簡介,幼年經歷,成年經歷,中年經歷,隱居生活,死後,人物成就,農學,著作,

生平簡介

幼年經歷

張履祥生於明萬曆三十九年十月初一日(1611年11月5日),九歲喪父,母沈孺人教導說:“孔孟亦兩家無父兒,只因有志,便做到聖賢。”益自勉自愛,刻苦攻讀。明天啟元年(1621),至錢店渡外祖父家就讀,次年,從陸時雍學《易》,後又師事諸明叔。十五歲應童子試,成秀才。與同里顏統、錢寅、海鹽吳蕃昌友善,常以文行相砥礪。崇禎三年(1630),祖父去世,翌年,母亡故,家道中落,與兄相親相助,勤儉持家。崇禎六年,至顏統家任塾師。時東南文人結社之風甚盛,皆各立門戶,著書講學,甚或評議朝政。張溥張采等集文士數千人立復社於蘇州虎丘,盛況空前。張履祥與顏統相約,不參與其活動。後,名人周鐘至桐鄉設館授徒,慕名求教者甚眾,亦不與交往。崇禎十五年,復赴杭應鄉試,未中。其時見黃道周於靈隱寺,黃氏勸以近名為戒,張履祥感佩銘記,終身服膺。後兩年去紹興拜劉宗周為師。
張履祥張履祥

成年經歷

劉氏歷任朝廷要職,大節彪炳,儒學兼崇朱(熹)、王(陽明),重誠意、慎獨,窮經、讀史,受教後深有所得。張履祥為學善思考取捨,後專意程(程顥程頤)、朱,其學說大要以仁為本,修己為務,而以中庸為歸,窮理居敬,知行並進,親切平近,不尚辭辯。其一生潛心於義理,認為三代以上,孔孟是集大成者;三代以下,程朱是集大成者。時人把他和陸隴其並提,視為閩洛學派的正傳。後以劉氏《人譜》與程朱學說不合,乃另輯《劉子粹言》一書以作補救。明亡後,曾和海鹽何商隱、嘉興徐敬可、崇德呂留良等秘密聯絡,準備俟機恢復明室。後見大事無可為,乃息交絕遊,抗志不出,隱居鄉間,訓蒙自給,且凡以應科舉試而求教者,皆婉拒之,常告誡學童:讀有用之書,務經濟之學,毋專習制義。清康熙八年(1669),應呂留良聘至崇德南陽村東莊(今屬桐鄉市留良鄉)執教,訂《東莊約語》,教學生遵循,主張“學問固重實踐,然必自致知格物始”。又與呂留良等刻印程朱遺書、語類及先儒遺著數十種行世。其先後在鄰近縣鄉從教三十餘年,於清康熙十三年七月二十八日(1674年8月29日)去世,年六十四。

中年經歷

明王朝自萬曆之後國勢衰頹,內憂外患日甚一日,終於在崇禎末年爆發了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推翻了明朝的統治。張氏家族也隨之衰落。張家原本是桐鄉望族,祖父和父親在當地都小有名氣,尤其是張履祥的祖父酷愛學問,舉凡經史、傳記、醫卜雜家,無不通曉。因不善理家,家道開始中衰。其父在他九歲時就離開了人世,留下幼子弱母,守田度日,處境艱難。在母親沈氏的教導下,張履祥從小立志讀書,十五歲即補縣諸生,做了秀才。後雖屢試舉人,但終以落第作罷,遂在鄉間教書。崇禎末年,他拜致仕御史劉宗周為師,此人對他的影響很大。劉宗周是吳康齋的五傳弟子,吳設帳授徒時,隱居鄉間,率弟子親自種田。張履祥對此欣然神往。他的學生陳克鑒在《補農書》“引”中寫道:“昔吳康齋先生講濂、洛、關、閩之學,而隱於農,率弟子以躬耕。先生慕而效之。” 明崇禎十七年(1644),清兵入關,占據北京。劉宗周自殺。張履祥聞知痛哭。次年,清兵攻陷浙江。他和徐敬可、何商隱等加入了以呂留良為代表的反清復明的行列。到清順治四年(1647),清王朝統治局勢已定,他便與徐、何等人決心隱居終身。
張履祥張履祥

隱居生活

張履祥的隱居生活是以教書為主,另有40餘畝田地僱人耕種。他在教學之餘。也親自動手幹些農活,還經常向老農請教和討論問題。農忙季節,他或是親自監督僱工勞動,檢查成績;或是穿草鞋、戴草帽,送飯到團間。他最擅長的農活是修剪桑樹,連有經驗的老農也比不過他。實踐使他在農業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方面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他在《補農書》“跋”中說:“予學稼數年,咨訪得失,頗識其端。”
順治十五年(1658),張履祥過隱居生活已整整十年。在此期間,他得到了一本《沈氏農書》。據張履祥說,沈氏是距桐鄉不遠的湖州漣川人氏,《農書》作於崇禎末年。全書分“逐月事宜”、“運田地法”、“蠶務、六畜附”、“家常日用”等部分。書中介紹了一整套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技術,但這並非是沈氏的首創,早在沈氏之前約半個世紀,烏鎮人李樂曾纂修過一木《烏青志》,其中就總結了當地農民乾田、施肥、育秧等水稻生產技術,這些技術為沈氏所借鑑,並在實踐中加以補充。正因為《沈氏農書》記載的是當地農民長期積累起來行之有效的經驗,所以張履祥對此書大加讚賞,他在《農書》“跋”中指出:“按此書大約出於漣川沈氏,而成於崇禎之末年,正與吾鄉土宜不遠。其藝谷、栽桑、育蠶、畜牧諸事,俱有法度,甚或老農蠶婦之所未諳者。首列月令,深得授時赴功之義。以次條列事力。纖悉委盡,心計周矣。”他親自抄錄了《沈氏農書》,與家人共同研讀,並奉為種植依據。
張履祥遺像張履祥遺像

死後

對於張履祥的尊崇,在他死後的二百多年之中不斷升溫,最終使得他由一介布衣而成為孔門聖賢。乾隆十六年(1751),浙江學使雷鋐為其立碑,稱他為“理學真儒”;嘉慶十六年(1811),立張履祥主祀於青鎮分水書院;道光五年(1825),入祀鄉賢祠;同治三年(1864),浙江巡撫左宗棠親自題碑“大儒楊園張子之墓”;同治十年(1871),張履祥終於獲得了從祀孔廟的儒者最高榮耀。張履祥“由凡入聖”,一方面是因為晚清理學發展與地方文化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學術上的成就,他的學術實現了“繼往聖而開來學”,確實也是清初理學史上最為重要的傳道人物之一。
他的著作除了《補農書》之外,還有《讀易筆記》、《願學記》、《近古錄》、《訓子語》、《訓門人語》,匯集成《楊園先生全集》,其中《初學備忘》是一部蒙學讀物。

人物成就

農學

張履祥極重農學,主張耕讀不偏廢,“治生以稼穡為先”。順治四年(1647)後,教學之餘,親自經營農業,歲耕田地各10餘畝。每屆農忙,必停館返里主持收種,或草履箬笠,送飯至田頭,或率家人下地勞作。他時常與老農交談,故熟諳農情,於藝谷、栽桑、育蠶、畜牧、種菜、蒔藥諸行無不精通。
順治十五年作《補農書》,以補湖州沈氏農書》之不足。該書是應嘉興徐敬可的請求而寫的,重視植桑併兼顧水稻生產,對於耕種、蠶桑、養魚、釀酒乃至養豬羊和農家經營、農民生活技藝都有記述。因其有益於民生日用,刊行後流傳於東南各省並為附近各府縣方誌所摘引。後人評為“總結明末清初農業經濟與農業技術的偉大作品之一,是我國農業史上最可寶貴的遺產”。1957年,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組織力量來嘉興地區進行深入的調查,對《補農書》作過專題研究。農業出版社出版陳恆力的《補農書研究》,重印《補農書》。

著作

著有《經正錄》、《願學記》、《問目》、《備忘錄》、《初學備忘》,《訓子語》、《言行見聞錄》、《近鑒》、《讀易筆記》、言《補農書》等。後人輯為《楊園先生全集》五十四卷(《四庫全書》存目)。《清史稿》有傳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