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公

英語語言學博士、原北京語言大學教師、原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譯員、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策劃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介公
  • 國籍:中國
  • 畢業院校:教師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英語
  • 職務:教師
  • 性別:男
研究成果,語言學,右腦開發,外語教育,實踐套用,教育觀點,推廣活動,媒體報導,

百科名片

原北京大概念外語學校董事長;現任山東外事翻譯學院副院長、山譯世界語言研究所所長、山譯外語模式項目組組長、教育部ICED國際腦庫項目主持人、崔永元公益基金“愛飛翔”鄉村教師培訓主講嘉賓、山東省濟南市十百千人才。
正在進行中的十個語種詞典記憶正在進行中的十個語種詞典記憶

研究成果

語言學

破人類語言之謎,解世界千年難題
放棄功名、只因興趣,十數年孜孜不倦研究語言,終於破解了人類語言之謎,解決了這一歷史性、世界性千年難題;創立了新的語言學支派,通俗地講,就是解決了“語言為什麼會這么說”的問題,指出“語言就是一個盛著運動的內容物的大容器”、“語言就是能量和運動”,提出“語言大同論”、“英漢同源說”、“漢語也屬於印歐語系”、“英語才真正地象形”等一系列理論和觀點,西方人說:“誰要是知道語言為什麼會這么說,那他就窺見了上帝的秘密。”
中央電視台節目現場中央電視台節目現場
英語為例,就是moon為什麼是“月亮”?care為什麼是“心”?create為什麼是“創造”? invade為什麼是“侵犯”? 數十萬英語乃至其他印歐語系的單詞被一一破解。
以漢語為例,“妹”為什麼叫mei?“目”為什麼叫“mu”? “色”為什麼叫se? “土”為什麼叫tu?知其然,更應知其所以然,漢語研究不可再繼續停留在漢字層面。
語音的歷史遠遠早於文字,所以研究語言要從“音”入手。每個字詞的音,都是一個活化石,一旦打開,裡面隱含的最原始的人類思想的火花就會迸發出來,其意義決不遜於考古學。

右腦開發

啟人類右腦智慧,創世界記憶高度
長期從事右腦開發和記憶學研究,被譽為“中國大腦先生”;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可以背下《牛津詞典》的中國人;擁有20萬的英語辭彙量,以及數十萬其他語言的辭彙量。
2008年完成了《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六版(共2057頁8萬詞條)的背誦工作,可以做到快速、準確地指出任何一個單詞在該詞典的第幾頁第幾個;同年參加了中央電視台《想挑戰嗎》節目,獲得挑戰英雄冠軍稱號。
2009年完成了10萬位圓周率的記憶,目標是500萬至1000萬位。人類右腦容量是左腦的100萬倍,但是利用率還不到1%。右腦一旦開啟,500萬到1000萬位圓周率記憶就成為可能。
2010年完成了漢語《辭海》(共12萬詞條)的背誦,可以做到快速、準確地指出任何一個詞語在該詞典的第幾頁第幾個;同年參加了北京電視台教育節目,做了現場表演。
目前正在做的項目是山東外事翻譯學院十個語種詞典的記憶,英語日語韓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阿拉伯語俄語義大利語
北京電視台節目現場北京電視台節目現場
下一個要進行的項目是四大名著的背誦,即80多萬字的《紅樓夢》、80多萬字的《三國演義》、96萬字的《水滸傳》和82萬字的《西遊記》(總計340多萬字)。
已經成功指導學生
一個月背下8萬單詞!
一個月熟練背誦《英語口語900句》!
一個月背下《新概念英語》全四冊!

外語教育

研究外語教育教學,創立外語學習模式
把語言的規律和記憶的規律有機結合起來,然後再根據中國外語教育的實際情況,創立了“山譯外語模式”,即山東外事翻譯學院外語學習模式。具體地說,該模式就是利用語言規律和記憶方法,大規模地進行詞、句、篇的語言模版輸入,然後再集中進行聽、說、讀、寫、譯的綜合訓練,大幅度地提高學習效率,從根本上解決中國學生的外語學習問題。
同時堅決主張把大學英語內容往前提到中學階段,把中考辭彙量設計為6000,高考辭彙量設計為10000,與國際接軌。只有如此,中國的外語教育事業才有希望,否則將永無希望,任何改革措施都是杯水車薪。

實踐套用

為1-18歲青少年研究開發了一系列右腦開發和記憶力提高方法
為3-18歲青少年研究開發了一套“感官觸及式”英語學習法
為小學生研究開發了唐詩宋詞背誦法
為小學生研究開發了《弟子規》、《千字文》、《三字經》等國學經典背誦法
為中小學生研究開發了全科“思維導圖”學習法
山東德州臨邑一中講座現場山東德州臨邑一中講座現場
為中小學生研究開發了《秒殺單詞》形象記憶法
為中小學生研究開發了“一個中心四個基本點”語法學習法
為中小學生研究開發了《新概念英語》背誦法
為大學生研究開發了《認識字母就認識單詞》學習法
為大學生研究開發了《英語口語900句》背誦法

教育觀點

觀點一
中國教育培養不出來頂尖人才,不是因為我們知識學少了,而是因為知識學得太多了;因此本人堅決主張,中小學生除了語文外,只選學一個學科即可,喜歡什麼學科就選什麼學科,如果一次選錯了,還可以調換。中考和高考都只考一科,其他學科可以作為公共課開設,喜歡就學,不喜歡就不學,不要考試。有很多知識完全可以當課外讀物來學,可以等長大了再學,等需要時再學。
所謂的全面均衡發展的觀點是害人的,現在的中小學生每天每門課大約只學一節課,其結果是全部都蜻蜓點水、水過地皮濕,無法培養學生對一門學科的真正興趣。沒有興趣的學習是不道德的,是沒人性的。所謂的“努力學習”最好不要再提,學習不是靠努力出來的。
所謂的學科交叉是先要把一門學科學精了,學透了,再與其他學科交叉,而不是過早地交叉,更不是全部都在半瓶醋的狀態下搞交叉,兩個半瓶醋交叉在一起還是半瓶醋。
觀點二
學術即興趣,無它。只有興趣驅動下的學術才叫學術,功利驅動的不算。只有有創新的學術才是學術,炒冷飯的不算。

推廣活動

2008年10月《山譯外語模式》走進日照職業技術學院
2009年5月《山譯外語模式》走進濟南大學
2009年6月《山譯外語模式》走進北京大學
山東濟南歷城二中講座現場山東濟南歷城二中講座現場
2009年6月《山譯外語模式》走進清華大學
2009年6月《山譯外語模式》走進北京外國語大學
2009年6月《山譯外語模式》走進山東鄒城一中
2009年7月《山譯外語模式》走進河北省清河縣
2009年8月《山譯外語模式》走進山東省科技館
2009年9月《山譯外語模式》走進廣西師範大學
2009年9月《山譯外語模式》走進山東省青乾院
2009年10月《山譯外語模式》走進濟南二中
2009年11月《山譯外語模式》走進山東汶上縣
山東德州學院講座現場山東德州學院講座現場
2009年12月《山譯外語模式》走進山東師範大學
2009年11月《山譯外語模式》走進濟南濟微中學
2009年12月《山譯外語模式》走進濟南五十六中學
2009年12月《山譯外語模式》走進深圳全國中國小校長會議
2010年3月《山譯外語模式》走進山東力明學院
2010年4月《山譯外語模式》走進山東德州大學
2010年4月《山譯外語模式》走進濟南七中
山東鄒城一中講座現場山東鄒城一中講座現場
2010年5月《山譯外語模式》走進濟南育英中學
2010年5月《山譯外語模式》走進山東德州臨邑一中
2010年5月《山譯外語模式》走進山東省廣播電視大學
2010年6月《山譯外語模式》走進濟南市衛生學校
2010年7月《山譯外語模式》走進濟南商河弘德中學
2010年7月《山譯外語模式》走進山東泰山管理學院
2010年8月《山譯外語模式》走進廣西北海市教育局
2010年10月《山譯外語模式》走進濟南十四中
2011年11月《山譯外語模式》走進濟南歷城教師進修學校
2012年8月《右腦開發項目》走進崔永元公益基金“愛飛翔”鄉村教師培訓講堂

媒體報導

2000年接受《中國青年報》採訪。
接受香港TVB電視台採訪接受香港TVB電視台採訪
2001年接受《北京青年報》採訪。
2001年接受《北京晚報》採訪。
2001年接受《北京電視台》採訪。
2002年接受《深圳特區報》採訪。
2006年接受《中央電視台》採訪。
2006年參加中國腦力錦標賽,獲得“中國大腦先生”稱號。
2008年參加中央電視台《挑戰群英會》節目,挑戰《牛津詞典》,獲得冠軍。
2008年接受香港TVB電視台採訪。
2008年接受台灣高點電視台採訪。
2008年接受德國電視台《你想挑戰嗎》欄目採訪。
青島電視台講座現場青島電視台講座現場
2008年參加北京電視台奧運節目,表演奧運知識記憶。
2008年擔任山東電視台國際英語大賽評審,並表演背誦《牛津詞典》絕技。
2008年參加山東衛視《成功熱線》節目,介紹《山譯外語模式》。
2009年參加青島電視台節目,擔任《愛心大講堂》主講嘉賓。
2009年參加山東衛視《成功熱線》節目,講解《山譯外語模式》。
2009年接受《齊魯晚報》採訪。
2009年接受香港《大公報》採訪。
2009年接受《黨建》雜誌採訪。
2009年接受山東鄒城電視台採訪。
2009年接受山東汶上電視台採訪。
山東衛視節目現場山東衛視節目現場
2010年參加北京電視台教育節目,挑戰漢語《辭海》(共12萬詞條),快速準確地指出這12萬詞條在該詞典的第幾頁第幾個。
2011年做客大眾網,作為“記憶達人”,講解記憶的奧秘、語言的奧秘、外語學習的方法。
2012年接受考研網採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