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優劣

式優劣

筆記記載當時的兩位作家比試句式的事,正反映了當時的文風。因此他們造出的句子顯然是作為敘事狀物的名句而流傳於世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式優劣
  • 作品名稱:式優劣
  • 作者:沈括
  • 出自:《夢溪筆談》
作品信息,作品原文,作品譯文,作品賞析,作品出處,作者簡介,

作品信息

作品原文

往歲士人多尚對偶為文,穆修、張景輩始為平文,當時謂之古文。穆、張嘗同造朝,待旦於東華門下,方論文次,適見有奔句馬踐死一犬,二人各記其事,以較工拙。穆修曰:“馬逸,有黃犬遇蹄而斃。”張景曰:“有犬死奔馬之下。”時文體新變,二人之語皆拙澀,當時已謂之工,傳之至今。

作品譯文

往年士人寫文章大多崇尚對偶,穆修、張景等人才開始創作平文,當時稱作“古文”。穆修、張景曾經一同上朝,在東華門外等待早朝,正討論文章的時候,恰巧見到有飛奔的馬踏死了一條狗,兩人各自記下這件事,來比較句式的工巧和拙劣。穆修說: “馬逸,有黃犬遇蹄而斃。”張景道:“有犬死奔馬之下。”那時文體剛剛變化,兩人的語句都古拙艱澀,當時已稱作工巧,一直流傳至今。

作品賞析

有關這兩個句式的優劣問題,後來成了文人學士爭論不休的一樁公案,眾說紛紜,懸而未決。其中,陳望道先生的評論比較公允。他認為,說話者著眼點不同,選擇的表達方式就應有區別。穆修著眼於犬與馬,於是使用了兩個句子;而張景卻著眼於犬,所以選用了一個句子。由此而言,兩種句式的差異僅僅是強調的重點不同,並不存在工巧拙劣的區別(見陳望道《修辭學發凡》)。

作品出處

《式優劣》出自《夢溪筆談·藝文一》
夢溪筆談》包括《筆談》、《補筆談》、《續筆談》三部分。《筆談》二十六卷,分為十七門,依次為“故事、辯證、樂律、象數、人事、官政、機智、藝文、書畫、技藝、器用、神奇、異事、謬誤、譏謔、雜誌、藥議”。《補筆談》三卷,包括上述內容中十一門。《續筆談》一卷,不分門。全書共六百零九條(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內容涉及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質、地理、氣象、醫藥、農學、工程技術、文學、史事、音樂和美術等。在這些條目中,屬於人文科學例如人類學、考古學、語言學、音樂等方面的,約占全部條目的18%;屬於自然科學方面的,約占總數的36%,其餘的則為人事資料、軍事、法律及雜聞軼事等約占全書的46%。
就性質而言,《夢溪筆談》屬於筆記類。從內容上說,它以多於三分之一的篇幅記述並闡發自然科學知識,這在筆記類著述中是少見的。
《夢溪筆談》詳細記載了勞動人民在科學技術方面的卓越貢獻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自然科學達到的輝煌成就。

作者簡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北宋天聖九年,出生於一個下層官吏的家庭,家境並不富裕,沈括常自謂“出自寒門”。母徐氏,是蘇州吳縣人,知書達禮,諳通文墨;父沈周,為官清正,不主張嚴刑苛法,到泉州任職時,沈括隨往。
沈括的一生著述頗多,著名的傳世之作有《夢溪筆談》、《長興集》、《蘇沈良方》等。在《資治通鑑長編》中,尚有一部分他所撰寫的《乙卯入國奏請》、《入國別錄》等資政史料。
公元1082(元豐五年),因徐禧失陷永樂城,沈括連累受貶,居潤州,築夢溪園(今鎮江東郊),潛心著述,至紹聖元年復官爵,公元1095辭世,終年65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