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數效應論

序數效應論是英國經濟學家約翰·希克斯提出的一種研究消費者行為的理論。序數效應論運用序數這種“無差異曲線”對效用進行詮釋,避免了直接被計量的尷尬假設。

概念,來源,意義,基本觀點,假定條件,

概念

序數效用論是由英國經濟學家約翰·希克斯提出,是消費者行為理論中兩個重要的理論之一,序數效用論是為了彌補基數效用論的缺點而提出來的另一種研究消費者行為的理論。

來源

1934年,希克斯和艾倫在《價值理論的再思考》這篇著名論文中提出:效用作為一種心理現象是無法計量的,因為不可能找到效用的計量單位;他們運用埃奇沃思發明的“無差異曲線”對效用進行了重新詮釋,認為消費者在市場上所做的並不是權衡商品效用的大小而只是在不同的商品之間進行排序。這就是所謂的序數效用論。

意義

序數效用論力圖避免效用可以直接被計量這種尷尬的假設,並為經濟學提供了一種新的分析方法,即無差異曲線分析。

基本觀點

序數效用論的基本觀點是:效用作為一種心理現象無法計量,也不能加總求和,只能表示出滿足程度的高低與順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數(第一、第二、第三……)來表示。例如,消費者消費了朱古力與唱片,他從中得到的效用是無法衡量,也無法加總求和的,更不能用基數來表示,但他可以比較從消費這兩種物品中所得到的效用。如果他認為消費l塊朱古力所帶來的效用大於消費唱片所帶來的效用,那么就叫一塊朱古力的效用是第一,唱片的效用是第二。

假定條件

序數效用論採用無差異曲線的分析法。序數效用論用消費者偏好的高低來表示滿足程度的高低。該理論建立在以下假定上:
1、完備性,即指對每一種商品都能說出偏好順序。
2、可傳遞性,即消費者對不同商品的偏好是有序的,連貫一致的。若A大於B,B大於C,則A大於C。
3、不充分滿足性,即消費者認為商品數量總是多一些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