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地名)

并州(地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并州為古州名。相傳禹治洪水,劃分域內為九州。山西太原古稱并州,三國魏黃初元年(220年)復置,領太原、上黨建興、西河、雁門樂平、新興等七郡,仍治晉陽。晉沿用,建興後淪沒。隋唐以後亦有并州,然其地屢有縮小。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置并州於榆次,五月更名新并州,七年(982年)移治唐明鎮,嘉佑四年(1059)改名太原府,并州之名遂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并州
  • 性質:古州名
  • 地點山西太原
  • 拼音:bīng zhōu
基本信息,城市名,古州名,虞舜至周朝,漢朝以來,

基本信息

bīng zhōu
并州(拼音:bīng,中古拼音:pjeng)
并州晚霞并州晚霞

城市名

太原舊稱。

古州名

古州名。相傳治洪水,劃分域內為九州。據《周禮》、《漢書·地理志上》記載, 并州為九州之一。其地約當今山西太原、大同和河北保定一帶地區。

虞舜至周朝

古屬冀州之域,虞舜以冀州南北太遠,分置并州。應邵曰:“地在兩谷之間,故曰并州。”夏仍為冀州地,周曰并州。《周禮·職方》:“正北曰并州,其山鎮曰恆山,藪曰昭余祁,川曰滹沱、嘔夷;浸曰淶、易。”據《輿地廣記》載,周并州包括今山西全境和河北、內蒙部分地區。

漢朝以來

漢武帝元封中年置并州刺史部,為十三州部之一,領太原、上黨西河、雲中、定襄雁門朔方五原上郡等九郡。東漢時,并州始治晉陽(今太原市晉源區,隋改太原,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建安十八年(213年)併入冀州。三國魏黃初元年(220年)復置,領太原、上黨、建興、西河、雁門、樂平、新興等七郡,仍治晉陽。晉沿用,建興後淪沒。隋唐以後亦有并州,然其地屢有縮小。開元十一年(723年)改為太原府。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置并州於榆次(今晉中市榆次區),五月更名新并州,七年(982年)移治陽曲縣(今太原城區),嘉祐四年(1059)改名太原府,并州之名遂廢。不過,太原仍沿用并州來命名路名,如并州路。
東漢-并州東漢-并州
西漢-朔方、并州西漢-朔方、并州
西晉-冀州、并州(公元281)西晉-冀州、并州(公元281)
三國-魏-冀州、并州(公元262)三國-魏-冀州、并州(公元26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