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之戰(東漢征討并州高幹、匈奴呼廚泉的戰爭)

平陽之戰(東漢征討并州高幹、匈奴呼廚泉的戰爭)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平陽之戰是漢獻帝建安七年(202年),司隸校尉鐘繇聯合關中將領馬超擊破并州刺史高幹和匈奴呼廚泉的戰爭。南匈奴單于在平陽公開起兵反叛東漢曹操派遣鐘繇去征討,久戰不勝,雙方僵持。并州刺史高幹和河東郡太守郭援率數萬人馬,呼應南匈奴夾攻鐘繇。馬超臨危受命,奉詔討賊。最終憑藉馬超的驍勇善戰大破匈奴、高幹聯軍,斬殺郭援,平息這場叛亂。為朝廷(曹操)收復河北、平定遼東解決後顧之憂。

基本介紹

  • 名稱:平陽之戰
  • 地點:平陽、汾水
  • 時間:建安七年(202年)
  • 參戰方:東漢軍;匈奴和高幹聯軍
  • 結果:漢軍獲勝
  • 參戰方兵力:漢軍3萬多;匈高聯軍4萬
  • 傷亡情況:郭援全軍覆沒,高幹、匈奴投降
  • 主要指揮官:馬超、郭援、呼廚泉
歷史背景,戰爭局勢,戰區地理,戰爭經過,匈奴平陽起兵,鐘繇關中求援,馬超決戰汾水,戰役結果,戰役點評,歷史評價,兵力分析,

歷史背景

戰爭局勢

公元202年(建安七年),南匈奴單于在平陽作亂,曹操派遣,當時還是司隸校尉的鐘繇率領各路人馬包圍平陽,鐘繇久攻不下,戰爭進入僵持階段;而此時袁尚在黎陽同曹操對抗,派他所設定的河東郡太守郭援和并州刺史高幹率領數萬人馬,西進出河東,準備夾攻鐘繇,奪取關中,聲勢極其浩大。

戰區地理

河東渡汾水而進平陽的渡口就是,河津,稷山,新絳,臨汾,而且都集中在平陽下部。要進平陽必須走這幾個渡口。

戰爭經過

匈奴平陽起兵

公元202年(建安七年),袁尚在黎陽同曹操對抗,戰略需求,派他所設定的河東郡太守郭援和并州刺史高幹以及匈奴的單于攻取平陽,並派遣使者到西部同關中的各路諸侯聯合,意圖襲擊曹操的後方。南匈奴單于在平陽公然起兵反叛漢朝,鐘繇率領各路人馬數萬包圍他們,卻久攻不下;而袁尚所任命的河東太守郭援抵達河東,人數眾多。鐘繇等漢朝諸將商議,想要放棄平陽逃走。

鐘繇關中求援

鐘繇派遣新豐令馮翊張既說服馬騰等關中割據將領,告訴他其中的厲害關係。馬騰遲疑不能決定。
隨後鐘繇又派遣巧言善辯的扶風太守傅乾說服馬騰:“古時候有句話‘順從天道的人會昌隆,悖逆道德的人會滅亡’,曹公尊奉天子誅滅暴亂的人,嚴明法紀治理國政,上下都效命於他,可以說是順從天道啊。袁氏家族憑藉自己的強大,背棄大王的天命,勾結胡人外族侵害國家,可以說是悖逆道德啊。現將軍你為天道行事,卻不盡力,心中懷有僥倖,想要坐觀成敗;我恐怕勝負分曉以後,都會找藉口治你的罪,將軍人頭不保啊!“
馬騰聽後很害怕。傅乾又接著說:”聰明的人都會轉禍為福。現曹公和袁氏相互僵持,而高幹、郭援聯合進攻河東。曹公雖然有周備的計謀,也解不了河東的危難。將軍能誠心率兵討伐郭援,內外夾擊,我們勢力必定強大起來。將軍舉兵,斷袁氏的手臂,解一方的危難,曹公必定重重感恩將軍,將軍將擁有無人可比的功名啊。“

馬超決戰汾水

馬騰聽從傅乾的說辭,派兒子馬超率領萬餘人進入關中協助作戰,朝廷任命馬超為司隸校尉督軍從事,討伐郭援、高幹等。郭援親率大軍渡過汾河時,馬超率領自己的軍隊在郭援渡河過一半的時候截殺。作戰過程中,馬超的腳部中箭受傷,但馬超沒有退縮,用布裹住受傷的腳,繼續領軍作戰,大破郭援軍,馬超部將龐德親手將郭援斬殺,隨後高幹和單于呼廚泉投降。
在郭援要渡汾水前,眾人勸他不要輕易渡河,可是郭援不聽。鐘繇在馬超和郭援決戰前曾說:”郭援剛愎自用、爭強好勝,必然看不起我們的軍隊,如果他渡汾水,可以等他渡過水一半時候,攻擊他,必定能成功。

戰役結果

匈奴臣服大漢多年,未敢覬覦。袁家西線作戰,大受打擊,使得曹操遠征袁尚烏桓沒有後顧之憂。
馬超被詔拜徐州刺史;龐德拜中郎將,封都亭侯;馬騰拜征南將軍,韓遂拜征西將軍,並開府
馬超這種囊足的行為被後世稱為“虎臣羆士”意思就是像熊虎一樣勇猛的人。
著名的文姬歸漢,就在此之後,曹操用金璧從匈奴那裡將蔡琰贖回來,並將蔡琰嫁給董祀

戰役點評

半仙算命的鐘繇和錦上添花的龐德。
龐德在混亂中斬了郭援的,他連自己斬的是對方的主帥都不知道,可見當時勝負已分。龐德斬帥不過是錦上添花,卻不是勝利的關鍵。而鐘繇的一番高談闊論,更是紙上談兵,鐘繇本部人馬完全可以分兵執行這一次作戰計畫,鐘繇何必把這么大的功勞讓給關中將領,更何況是一個白身的馬騰之子馬超。
史料《三國志·鐘繇傳》:“其後匈奴單于作亂平陽,繇帥諸軍圍之,未拔”“圍之”,語出《孫子兵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說明鐘繇當時的兵力是要超過匈奴的軍隊,但卻久攻不下,而且高幹、郭援起兵,鐘繇就驚慌失措,起用朝廷並不待見的關中諸將,可見戰事迫在眉睫,曹操無暇顧及,鐘繇是逼不得已,才求援的。而且馬超是在不知鐘繇所謂的謀略情況下,進攻郭援,說明這次戰爭進攻路線,戰略方案,完全是關中援軍主帥馬超,自主自發性的進攻。

歷史評價

《乾隆朝實錄》:“若夫虎臣羆士,折衝宣力、馬超囊足、姚期攝幘、渴賞捐軀實不乏人,而一聞如是者。”
典略》:北備胡寇,東備白騎,待士進賢,矜救民命,三輔甚安愛之。
全唐文》:公侯必復,關西靡孟起之威。文武未墜,南郡被季長(馬融)之德。存乎譜牒,無俟闡揚。

兵力分析

匈奴沒有1萬以上的兵力,是不敢造反的。“圍之”,語出《孫子兵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注意古人讀書非常嚴謹的,不會隨便亂用辭彙,必有出處。所以鐘繇的兵力至少是單于的2倍左右。我們假定單于的兵力是1萬,那么鐘繇的兵力就是2萬。“拔”,詞條解釋,結合上下文就是“奪取軍事上的據點”所以此時的匈奴單于應該是有據點可守。
司馬彪戰略曰:袁尚遣高幹、郭援將兵數萬人,與匈奴單于寇河東;而鐘繇對於對方的人馬的看法是“眾甚盛。諸將議欲釋之去”,意思是說對方援軍人太多了,我們打不過撤軍吧。
可以得出的結果:高幹、郭援將兵數萬人比鐘繇的人還要多。也是大於3萬的。能得出“眾甚盛”的結論,郭的兵力至少是鐘繇的兩倍。“數萬人”如何理解。參考古代用語就會知道,應該是2萬以上,10萬以下。
張既傳:騰遣子超將兵萬餘人,與繇會擊乾、援。馬超帶的人剛過1萬。古文中很多地方都是這樣的數量詞,如“百二雄關終屬楚”,就是一百二拾。“萬餘”,就是一萬出頭,後面的是零頭。可以在比較中得出結論。單于兵力是1萬,鐘繇兵力至少是2萬,郭援兵力是3萬,馬超兵力是1萬左右。郭兵力至少是3萬才配的“數萬”的底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